乙烯為什麼顏色變深
① 在實驗室制乙烯過程中,反應混合溶液顏色逐漸變黑的原因
硫酸使有機物脫水炭化,並且氧化其中成分,自身被還原產生二氧化硫.
② 乙烯是何溴水反應還是和液溴反應
剛從高三走過,理解你啊!一般來說,濃度決定反應速率,若A能與B的稀溶液反應,那麼它也和B的濃溶液反應(個別特例除外)。液溴理論上說算純凈物,是最濃的,溴的水溶液怎麼說也沒液溴濃啊。還記得嗎,將乙烯通過溴水,顏色褪去,說明兩者能反應,以此類推,液溴反應會更強烈!
③ 在乙烯的實驗室製法中顏色為什麼會變深,明明是無色的啊
你描述得很不準確,不能說「在乙烯的實驗室製法中顏色為什麼會變深」,那樣就成了乙烯的顏色變深了,而實際上不會有此種現象的,有的只是乙醇與濃硫酸產生的深色物質,這種物質被水稀釋後又會變成無色的了。
④ 乙烯的顏色是什麼色的
無色。
物理性質
通常情況下,乙烯是一種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密度為1.256g/L,比空氣的密度略小,難溶於水,易溶於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
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略具烴類特有的臭味[2]
。少量乙烯具有淡淡的甜味。
吸收峰:吸收帶在遠紫外區
pH:水溶液是中性
熔點(℃):-169.4
沸點(℃):-103.9[3-4]
凝固點:-169.4℃
相對密度:0.00127
折射率:1.363
相對密度(水=1):0.61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99
飽和蒸氣壓(kPa):4083.40(0℃)
燃燒熱(kJ/mol):1411.0
臨界溫度(℃):9.2
臨界壓力(MPa):5.04
閃點(fp):無意義
引燃溫度(℃):425
爆炸上限%(V/V):36.95
爆炸下限%(V/V):2.74
溶解性: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酮、苯,溶於醚。溶於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5]
乙烯化學性質
①常溫下極易被氧化劑氧化。如將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乙烯被氧化為二氧化碳,由此可用鑒別乙烯。
②易燃燒,並放出熱量,燃燒時火焰明亮,並產生黑煙。
CH2═CH2+3O2→2CO2+2H2O
③烯烴臭氧化:
CH2=CH2+O3,在鋅保護下水解→2HCHO
CH2=CH2+(1/2)O2—Ag、加熱,酸性水解→CH3—CHO
加成反應
CH2═CH2+Br2→CH2Br—CH2Br(常溫下使溴水褪色)
CH2═CH2+HCl—催化劑、加熱→CH3—CH2Cl(制氯乙烷)
CH2═CH2+H20—催化劑、高溫高壓→CH3CH2OH(制酒精)
CH2═CH2+H2—Ni或Pd,加熱→CH3CH3
CH2═CH2+Cl2→CH2Cl—CH2Cl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中雙鍵(或三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加聚反應
nCH2═CH2→-[CH2—CH2]-n (制聚乙烯)
在一定條件下,乙烯分子中不飽和的C═C雙鍵中的一個鍵會斷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互相形成很長的鍵且相對分子質量很大(幾萬到幾十萬)的化合物,叫做聚乙烯,它是高分子化合物。
這種由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化合物(單體)相互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聚合反應。這種聚合反應是由一種或多種不飽和化合物(單體)通過不飽和鍵相互加成而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所以又屬於加成反應,簡稱加聚反應。
最簡單的烯烴。分子式CH2=CH2 。少量存在於植物體內,是植物的一種代謝產物,能使植物生長減慢,促進葉落和果實成熟。無色易燃氣體。熔點-1699℃,沸點-1039.8℃。幾乎不溶於水,難溶於乙醇,易溶於乙醚和丙酮。
乙烯分子里的C=C雙鍵的鍵長是1.33×10 -10 米,乙烯分子里的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都處在同一個平面上。它們彼此之間的鍵角約為120°。乙烯雙鍵的鍵能是615千焦/摩,實驗測得乙烷C—C單鍵的鍵長是1.54×10 -10 米,鍵能348千焦/摩。這表明C=C雙鍵的鍵能並不是C—C單鍵鍵能的兩倍,而是比兩倍略少。因此,只需要較少的能量,就能使雙鍵里的一個鍵斷裂。這是乙烯的性質活潑,容易發生加成反應等的原因。
在形成乙烯分子的過程中,每個碳原子以1個2s軌道和2個2p軌道雜化形成3個等同的sp 2 雜化軌道而成鍵。這3個sp 2 雜化軌道在同一平面里,互成120°夾角。因此,在乙烯分子里形成5個σ鍵,其中4個是C—H鍵(sp 2 — s)1個是C—C鍵(sp 2 — sp 2 );兩個碳原子剩下未參加雜化的2個平行的p軌道在側面發生重疊,形成另一種化學鍵:π鍵,並和σ鍵所在的平面垂直。如:乙烯分子里的C=C雙鍵是由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形成的。這兩種鍵的軌道重疊程度是不同的。π鍵是由p軌道從側面重疊形成的,重疊程度比σ鍵從正面重疊要小,所以π鍵不如σ鍵牢固,比較容易斷裂,斷裂時需要的能量也較少。[
⑤ 實驗室制乙稀,顏色為什麼是 由無色變為橘黃色,最後變為黑色
橘黃色為溶有硫酸被還原成的二氧化硫。最後乙醇成的碳多了會變黑
⑥ 怎麼鑒別乙烷乙烯乙烷
:將乙烯和乙烷兩種氣體分別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或者是溴水,觀察兩個裝置中
是否會發生紫色的酸性高錳酸鉀退色,或者溴水褪色,如果發生了這些現象,那麼
這個裝置中通入的氣體就是乙烯,如果沒有,那麼就是乙烷.因為酸性的高錳酸鉀
和溴水都具有強氧化性,因此,酸性的高猛酸鉀可以將乙烯中的碳碳雙鍵氧化,從
而褪色;而溴水可以和乙烯發生加成反應,從而破壞碳碳雙鍵,使得修水褪色.而乙
烷和它們兩者都不發生任何反應,所以,可以用這種方法鑒別.
⑦ 乙烯與酸性高錳酸鉀反應的實驗現象,得出什麼結論
由於乙烯含有雙鍵,所以可以被酸性的高錳酸鉀氧化!在氧化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的現象是:紫色的酸性高錳酸鉀顏色組漸變淺,若是乙烯過量,則顏色直至變為透明色。這也是常常用來判斷氣體是否為烯烴的一個方法。
如果你是高中生的話,請記住:凡是末端烯被強氧化劑氧化,雙鍵斷裂,原來構成雙鍵兩端的碳原子被氧化為羧基(這點很重要),其他單鍵碳原子化學鍵不改變!所以一分子乙烯可以被高錳酸鉀(酸性)氧化為兩分子甲酸!但是甲酸本身具有還原性,又被高錳酸鉀進一步氧化為碳酸,後者不穩定分解為CO2+H2O!
C2H4+KMnO4+H2SO4====K2SO4+MnSO4+CO2+H2O(沒有配平,請自己補充配平,練習一下自己的配平能力。)
在例如:丙烯( CH2=CH-CH3)可以被氧化為:一分子甲酸,一分子乙酸
⑧ 乙烯可以讓物體變色嗎
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肽鍵的化合物皆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蛋白質的肽鍵在鹼性溶液中能與Cu2+絡合成紫紅色的絡合物。顏色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乙烯無法讓其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