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畫裡面為什麼黑色不是顏色
① 黑色是屬於純度最高的還是純度最低的顏色(在美術繪畫方面)
色彩純度是一個有爭辯的稱謂。傳統繪畫認為顏料色中的一種在不添加黑白和任何其他顏色成分時是最純的。你會聽到老師說,這塊顏色太純了。就是指這個。還有看法是認為顏料中的三原色紅、黃、藍才是最純的。因為間色和復色都是來自三原色。而間色和復色都擁有兩種以上的原色成分。所以會發灰,發暗。顯得不純凈。
另一種看法是指色彩的飽和度。是色彩的主觀三屬性。對應物理量是色彩的色度。這里主要指混色系統而言。當色彩的飽和度高,色彩就越發艷麗。當色彩的飽和度低,就會發白。當這個值為0的時候。則是黑白灰等無色色彩。。。
所以黑色不屬於純度的研究范圍。
② 油畫色彩問題黑色
色相環上的六種顏色(紅橙黃綠藍紫)黃,紅藍為三原色(不能用其它的顏料調出來!)每兩種原色之間就是用旁邊的這兩種原色調出來的!每個顏色和對面對那個顏色為補色!調(一起為灰色!)畫面時畫面為什麼色調,什麼色彩分布面積就較大,亮補為黃,暗部反光為黃色的紫色或紫色間色藍來畫反光!反之其它顏色也一樣!
③ 黑色是屬於純度最高的還是純度最低的顏色(在美術繪畫方面)
黑色是屬於純度最低的顏色
純度對比的基本類型
兩種以上色彩組合後,由於純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純度對比。它是色彩對比的另一個重要 明度對比
方面,但因其較為隱蔽、內在,故易被。在色彩設計中,純度對比是決定色調感覺華麗、高雅、古樸、粗俗、含蓄與否的關鍵。 其對比強弱程度取決於色彩在純度等差色標上的距離,距離越長對比越強,反之則對比越弱。 如將灰色至純鮮色分成10個等差級數,通常把1――3劃為低純度區,8――10劃為高純度區,4――7劃為中純度區(圖)。在選擇色彩組合時,當基調色與對比色間隔距離在5級以上時,稱為強對比;3――5級時稱為中對比;1――2級時稱為弱對比。據此可劃分出九種純度對比基本類型。 (1)鮮強調 如10:8:1等,感覺鮮艷、生動、活潑、華麗、強烈。 (2)鮮中調 如10:8:5等,感覺較刺激,較生動。 (3)鮮弱調 如10:8:7等,由於色彩純度都高,組合對比後互相起著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覺刺目、俗氣、幼稚、原始、火爆。如果彼此相距離離大,這種效果將更為明顯、強烈。 (4)中強調 如4:6:10或7:5:1等,感覺適當、大眾化。 (5)中中調 如4:6:8或7:6:3等,感覺溫和、靜態、舒適。 (6)中弱調 如4:5:6等,感覺平板、含混、單調。 (7)灰強調 如1:3:10等,感覺大方、高雅而又活潑。 (8)灰中調 如1:3:6等,感覺相互、沉靜、較大方。 (9)灰弱調 如1:3:4等,感覺雅緻、細膩、耐看、含蓄、朦朧、較弱。 另外,還有一種最弱的無彩色對比,如白:黑、深灰:淺灰等,由於對比各色純度均為零 ,故感覺非常大方,莊重,高雅,樸素。
④ 懇請有經驗的畫家回答,關於古典繪畫黑色的運用,大面積使用黑色怎樣保持顏色變化豐富,大師是怎麼做到的
你是經常看古典大師的畫還是經常看畫的印刷品或照片?古典大師的油畫或木板蛋彩畫大部分都藏在歐洲的博物館,如果你經常看,應該不會得出古典大師都是大面積用黑色的結論的。
喜歡用暗色背景襯托主體形象是十七世紀以後巴洛克時期的特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卡拉瓦喬、倫勃朗這些人,十八世紀洛可可時期就用的越來越少了。使用暗背景的畫作中,暗色部分明度通常非常低,看起來給人以黑的感覺,但其實用的顏料也根本不是黑,而且色層都是透明的,要說變化豐富主要是色層厚度變化豐富,所以造成不同部位顏色透明度不同,呈現出來的明度、純度效果都有差異、質感也不同。西方油畫家一直使用一種傳統的顏色叫做生褐,也叫富錳鐵棕,是一種顏色很重的顏料,它在薄塗時透明度很好,呈現出偏冷的沉穩的棕色調子,稍微厚一些就又具有良好的覆蓋力,呈現出漆黑如墨的效果,單用這種顏色,做出厚度上的變化,就已經可以達到非常豐富的效果了,而古代畫家通常使用有色底子畫畫,所以呈現出的最終色彩效果都是透疊而成的,通常底色明度為中灰,這樣暗色不用覆蓋非常厚就可以達到很暗的效果,保持了顏料層的透明度。當然,除了生褐以外,有時畫家在表現暗調子中的灰色塊時也會混合以不透明的其它顏色,比如生赭、白、黑、甚至於冷色等,還可以獲得豐富的色彩效果。所以其實你看到的那並不是黑,你用黑去模仿它是必然會出現你看到的情況的。
不過,國內基本買不到合格的生褐,國產顏料里的生褐通常色相很暖,火氣,顏色也不夠重,達不到應有的低明度,透明度更糟糕,像泥土一樣,完全出不來古典油畫的效果,國內能買到湊合用的唯一一種是法國貝碧歐公司的高端品牌fragonard牌(不是標有Pebeo的那種大路貨,是小支的商標為fragonard的那種),這個牌子的生褐還湊合,如果你捨得就想辦法去買一支試試吧,不大好買,上海有家貝碧歐的直銷店賣過,這東西很貴,又幾乎沒人買,所以肯定不好找。
⑤ 美術中黑和深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
黑是指繪畫中使用的顏色。深的意思是:這幅畫大量使用了明度低、比較深的色彩,整體風格偏暗調,它是相對於色彩的明度來說的。
彩色系中加入黑色,一般都會降低顏色的明度,使得顏色看起來就偏深,一般說畫顏色偏深,就是黑灰色做了主調,比較深沉、莊重和肅穆,給人沉悶厚重的感覺。
⑥ 為什麼美術中的三原色和光的三原色不同
兩者性質不同。三原色分為兩類,一類是色光原色,稱為加色法三原色。另一類為顏料(染料)三原色,又稱為減色法三原色。
原色,又稱為基色,即用以調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純度最高,最純凈、最鮮艷,可以調配出絕大多數色彩(理論上,三原色可以調配出所有的顏色),而其他顏色不能調配出三原色。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減色法示意圖中,左圖是色光的三原色:紅(red)、綠(green)、藍(blue);右圖是色料(顏料)的三原色:黃(yellow)、品紅(magenta)、青(cyan)。
色光三原色是指紅、綠、藍三色,各自對應的波長分別為700nm,546.1nm,435.8nm,光的三原色和物體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光的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呈現各種光色。根據托馬斯.楊和赫爾姆豪茲的研究結果.這三種原色確定為紅、綠、藍(相當於顏料中的大紅、中綠、群青的色彩感覺)。彩色電視屏幕就是由這紅、綠、藍三種發光的顏色小點組成的。由這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強弱混合.可以產生自然界的各種色彩變化。顏料和其他不發光物體的三原色是品紅(相當於玫瑰紅、桃紅)、品青(相當於較深的天藍、湖藍)、淺黃(相當於檸檬黃)。由英國化學家富勃斯特(1781—1868)研究選定的這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種多樣的顏色,不過不能調配出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除了使用的三原色外還要增加一版黑色.才能得出深重的顏色。
在美術上又把紅、綠、藍定義為色彩三原色,但是品紅加適量黃可以調出大紅(紅=M100+Y100),而大紅卻無法調出品紅;青加適量品紅可以得到藍(藍=C100+M100),而藍加綠得到的卻是不鮮艷的青;用黃、品紅、青三色能調配出更多的顏色,而且純正並鮮艷。用青加黃調出的綠(綠=Y100+C100),比藍加黃調出的綠更加純正與鮮艷,而後者調出的卻較為灰暗;品紅加青調出的紫是很純正的(紫=C20+M80),而大紅加藍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從調配其他顏色的情況來看,都是以黃、品紅、青為其原色,色彩更為豐富、色光更為純正而鮮艷。(在3D MAX中,三原色為:紅黃藍)
無論是從原色的定義出發,還是以實際應用的結果驗證,都足以說明,把黃、品紅、青稱為三原色,較紅、黃、藍為三原色更為恰當。
在法國19世紀印象主義畫派出現以前,人們大都習慣的認為物體的顏色是固定不變的,這就是所謂物體的「固有色」。後來印象派畫家大膽的提出不存在固有色,物體的顏色是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的,從而否定了固有色。現在又有人提出不應當否定固有色,認為許多繪畫就是根據固有色來著色的,固有色在繪畫中有存在的價值。那麼怎麼看待「固有色」呢?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是不存在固有色的,因為物體只有固定的物理結構,具有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長光線的能力,但是顯示什麼顏色還是要決定於什麼樣光線的照射。
在同樣的白光下,消色物體中,吸收全部色光的物體呈現黑色,反射全部色光的呈現白色。某些物體由於它們結構的特點不能分解白光,但是它吸收部分白光同時又反射部分白光,因而列入從淺灰、灰到深灰等不同消色系列,這些顏色都是物體對白光非選擇性吸收的結果。
當白光照射在有色物體上時,這些物體對白光有選擇的吸收和反射,反射出來的光譜成分也各不相同,這時人們就會看到不同色彩的物體。例如紅花吸收白光中的黃、青、綠、藍、紫等色光,而反射紅光,所以看起來是紅色,所以說人們看到的物體色,就是物體不吸收或少吸收而反射出來的不同顏色。 當不同的光色映照物體時,它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日光下?肖色的物體也會變成有色物體。日光下呈現綠色的布料在紅光下會變成黑色,因為綠布只反射綠光,而在紅光下無綠光可反射所以呈現黑色。又如一張白紙,在白光下是白色,在紅光下現紅色,綠光下呈現綠色,如果同時打上紅、綠兩種色光,就會呈現黃色。只有發光體才具有其自己的固定不變顏色,不受其他光和周圍環境反光顏色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發光的物體是不存在「固有色」的,其色彩是由其自身的物理結構和周圍的光線條件所決定的,所以稱之為條件色。我們在色彩畫寫生時,首先要認識並注意表現條件色。
⑦ 色彩繪畫時黑色應怎麼調
可以用三原色(紅,黃,青)調和,建議直接買黑色,較純。
一些基本色配製:
熟褐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粉玫瑰紅 = 純白色 + 玫瑰紅
朱 紅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暗 紅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紫 紅 色 = 純紫色 + 玫瑰紅
褚 石 紅 = 玫瑰紅 + 檸檬黃 + 純黑色
粉 藍 色 = 純白色 + 天藍色
藍 綠 色 = 草綠色 + 天藍色
灰 藍 色 = 天藍色 + 純黑色
淺 灰 藍 = 天藍色 + 純黑色 + 純紫色
粉 綠 色 = 純白色 + 草綠色
黃 綠 色 = 檸檬黃 + 草綠色
墨 綠 色 = 草綠色 + 純黑色
粉 紫 色 = 純白色 + 純紫色
啡 色 = 玫瑰紅 + 純黑色
粉檸檬黃 = 檸檬黃 + 純白色
藤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桔 黃 色 = 檸檬黃 + 玫瑰紅
土 黃 色 = 檸檬黃 + 純黑色 + 玫瑰紅
⑧ 中西繪畫中繪畫的顏色禁忌
對於西方油畫來說,一般使用厚實、堅硬的木板作為畫底,這滿足了畫基不滲油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有利於油畫刀的使用。在西方,基督教神學的色彩觀和科學的色彩觀是組成色彩文化的根本。
中國古代畫家大多崇尚佛道之說。道家崇尚自然,講求「清凈」「無為」「無欲」「樸素」,反對五彩繽紛的豪華之美。老子「五色令人目盲」,莊子「五色亂目」。「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摒棄五色,代之以墨,正和道家的美學觀相遇。黑色就是玄色,黑色亦可謂之天色,乃顏色之中之王色、自然色。墨色是道家崇尚的「樸素」「自然」之色,又可以代替五色。同時以道家玄遠的眼光眺望遠處山水之色,亦混同玄色,所以多以水墨作畫,正是力主虛淡玄無的道家思想體現。西方在科學發展的影響下,崇尚理性,豐富的色彩可以完美地表現自然。
因中國繪畫從漢墓帛畫開始,自古都是「以形寫神」,畫面內容更注重意境表達,因此體現在畫面上大多是以線勾勒外輪廓,很少注重色彩運用。而在西方國家,從希臘羅馬時代就注重體積感,慢慢加入光影、明暗,注重自然物體的畫面再現,用豐富的顏色完善畫面。
中西方的色彩差異不僅僅在顏色上,更在於繪畫工具及材料上,這也是我們針對中西方繪畫比較經常討論的問題。任何藝術形式的產生都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媒介基礎,色彩的運用也要建立在繪畫材料的基礎上,古代畫家作畫時顏色體現在不同材質的媒介上,其創作時的心情和體現出的效果都是完全不同的。如在絹布上的顏色可以層層疊加,細膩唯美;在宣紙上的顏色便可根據宣紙的性質進行不同層次的墨色暈染;而西方使用的油畫布,粗糙質感的亞麻布可以承載厚重的油畫顏料。這是繪畫承載媒介中材料的差異給色綵帶來的影響。說到油畫顏料,不得不分析的便是中西方的繪畫工具。
毛筆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產品,不同材質的毛筆吸入墨水的含量不同,其體現在畫紙上的濃淡也不盡相同。因此,毛筆所特有的性質也是影響筆墨色彩的一大因素。
對於西方油畫來說,一般使用厚實、堅硬的木板作為畫底,這滿足了畫基不滲油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有利於油畫刀的使用。在西方,基督教神學的色彩觀和科學的色彩觀是組成色彩文化的根本。換句話說,便是形上神學和形下科學兩個方向。這兩個完全矛盾的角度,在現實中非常和諧地構建成整個西方的傳統色彩文化。在文藝復興運動之前,畫家和科學家一直在尋求色彩感知的基本概念,而真正實用的色彩模式出現於十九世紀,標準的色環得以應用。西方注重對自然情景真實地再現,使得西方繪畫中畫家十分看重色彩的運用和表達。因此,豐富的色彩是西方繪畫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在繪制一幅畫時,限制所用顏色的種類能保證作品具有獨特的個性、外觀和畫面氛圍。通過強迫自己縮小顏色的選擇范圍,畫家可以探索出更好的方法使畫面呈現出最佳的視覺效果和強烈的感情色彩。例如倫勃朗的調色板中只有褐色系、黑色系和土黃色系,這樣能保證其作品具有暖色調的和諧感,觀賞者從沉穩堅固的畫面中窺探到更多的思想內涵。另外,光影是西方畫家色彩運用的重要手段。在19世紀70年代,包括莫奈和雷諾阿在內的一群法國印象派畫家探索出一種表現光感的新方法,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幾乎所有的畫家對光的表現都是通過畫面物體表面色調的變化來完成的,而印象派畫家力圖借用小的鮮艷色塊來表現溫度的色彩變化,捕捉到室外景色生動的光感。當然,這也得益於當時在光學、色彩感知等領域的一些科學發現。
⑨ 黑色到底是不是顏色
黑與白是不是色彩?這個可能是關於色彩爭論最多的話題了。作為一個科學家,肯定會給出這樣的答案:黑色不是色彩,而白色是一種色彩。而一個藝術家或者小孩子可能會告訴你:黑色是一種色彩,而白色不是色彩。
下面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我們已經在前面學習過對於實體來說,色彩是由物體反射自然光線形成的,對於繪畫或者塗料來說也是這樣。而對於顯示器或者電視機上面的色彩,是由各種帶有色彩的光線混合形成的,如果你靠近電視機,就能看到這些顏色的小亮點(顯示器上由於解析度較高比較難看出來),當然對於現在都是液晶顯示器的情況來說,要看出這些發光點還是比較困難,但一樣可以通過下面這個圖來了解這點:
我們已經在前面學習過加色系統裡面的三原色,如果忘記了請看下面的圖
從上面圖片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加色系統里沒有色彩就是黑色,所以黑色不是一種色彩,而白色是三原色混合的產物,所以在加色系統中白色是一種色彩。
接著我們來看減色系統,也可以通過下面圖示來了解。
上面兩個(RYB使用在顏料調色,而CMYK使用在印刷領域)都是常用的減色系統,我們可以又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黑色是各種色彩的混合產物,所以黑色是一種色彩,而白色是沒有色彩,所以白色不是一種色彩。
總結,看似矛盾的兩個結論,告訴我們討論黑色與白色是否是色彩,涉及到使用哪個色彩系統,雖然這篇文章看似無厘頭,但卻幫我們復習了加色系統和減色系統的本質,也可以當作一種學習之餘的小話題。
⑩ 黑白畫是色彩畫嗎
黑白畫當然不是色彩畫。因為在色彩的范圍里,黑和白是不算其中的兩個。所謂色彩。是由紅黃藍三色演變出來的萬千變化的顏色種類,黑和白只是光的代名詞。黑的感覺強烈,則光感弱;反之,黑的感覺微弱,則光感強。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