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恆星的顏色不同
㈠ 恆星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為什麼沒有綠色的恆星
恆星由於自身溫度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顏色。溫度最高的恆星是藍色的,然後是白色,黃色(太陽),溫度最低的恆星則呈現出紅色。顏色跟恆星的大小沒有關系,不過在兩顆同等溫度的恆星之間,大一點的恆星看起來更亮。亮度和溫度是恆星的重要性質,科學家是用這兩個標准來給恆星分類的。
㈡ 恆星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
光的本質是電磁波。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都是電磁波,只不過波長有所不同。在可見光中,紅光波長最長,藍光波長最短。而波長較短的光由於有較高的頻率,其光子能量較高,因為光子能量與頻率成正比。按照物理學中的維恩位移定律,發光體的溫度越高,其光強最大值處所在的波長就越短。因此,恆星所呈現出的不同顏色,代表了它們表面所處的不同溫度。例如,藍色的星溫度較高,大約在10000K左右;紅色的星溫度較低,大約在3000K左右;黃色的星溫度居中,大約在6000K左右。我們的太陽就屬於後者。
然而,如果對星光進行更仔細的分析,還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牛頓在17世紀60年代曾做了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他讓一束白光通過玻璃三棱鏡,在棱鏡後面的紙屏上觀察到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彩虹。他敏銳地意識到,白光原來是各種顏色的單色光混合而成的。牛頓稱這種按順序排列的單色光為光譜。1814年,德國人夫琅和費在太陽光中又有了新的發現。他本來是一位能乾的光學儀器製造者,當時在研究一種精確測定不同成分、類型的玻璃對不同顏色光束折射率的方法。他聽說另一位德國科學家沃拉斯頓曾經在太陽光譜中發現了某些暗的條紋,因此希望用這些暗線做他對玻璃折射率測量的標記,於是他著手重復牛頓和沃拉斯頓做過的實驗。由於夫琅和費使用的儀器比他的前人完備得多,他得到的光譜被放大了很多倍而非常有利於仔細觀察。夫琅和費數出了太陽光譜中的多達700條不等間隔的暗線(在現代條件下觀察到的暗線已達約100萬條)。直到今天,我們還稱這些太陽光譜暗線為「夫琅和費線」。
但是,夫琅和費線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究竟意味著什麼?人們對此在一段時間內卻茫然不知。到了1856年,化學家本生發明了燃燒煤氣的「本生燈」。當他在燈的白色火焰中撒入不同的化學物質時,火焰會變得帶有某種色彩。隨後,本生和基爾霍夫開始通過棱鏡來觀察這些彩色的火焰。他們在棱鏡後面看到了一條條的光譜線。而且,不同的化學物質所產生的光譜線在光譜中出現的位置也不相同。於是他們得出一個振奮人心的結論,即每一種化學物質都有它自己的特徵譜線。這就有點像我們每個人都有與他人不同的特徵指紋一樣。天文學家們很快地接受了本生和基爾霍夫的研究成果。他們設想,用棱鏡來分析來自天體的光,通過研究譜線的不同位置(即不同波長或說不同顏色),並將其與地球上實驗室中得到的不同物質的特徵譜線相比較,就有可能確定該天體中都含有哪些元素及含量的多少(含量與光譜線強度有關)。這樣,一種嶄新的天體光譜分析技術從此誕生了。
人們還發現,如果在實驗室中通過棱鏡直接觀察一些熾熱物體所發出的光,看到的是從紅到紫的連續彩虹,其中並沒有亮線和暗線。這種連續彩虹叫連續譜。但如果透過某種物質的氣體或蒸氣來觀察熾熱物體所發出的光時,在連續譜中就會出現暗線。而如果改在某個角度上觀察這種氣體或蒸氣時,情況就又不同了,看到的是在暗背景上出現的亮線。科學家們進而認識到,暗線是由物質對特定波長的光能量吸收形成的,亮線是由物質對特定波長的光能量發射形成的。因此,暗線又稱吸收線,亮線又稱發射線。一種物質的特徵譜線有時是亮線,有時是暗線,這取決於它所處的物理狀態和觀察的方式。但不管是吸收線還是發射線,其位置(即波長)在一般條件下總是不變的。用另一位科學家克希霍夫的話來說,就是「如果讓產生連續譜的光源發出的光穿過比較冷的氣體(或蒸氣),那麼氣體就從光譜的全部光線中只吸收那些它自己在熾熱狀態下發射的光線」。
那麼,一種物質為什麼能發射或吸收一定波長的光呢?這是個不容易一下子弄清楚的問題,它使科學家們困惑了很多年。到了1931年,年輕的丹麥物理學家玻爾在英國科學家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基礎上,結合夫琅和費、基爾霍夫和本生他們的工作,提出了一種新的原子理論。他認為,在一個原子內部,電子就像行星繞太陽旋轉那樣環繞原子核旋轉。而越是靠近核的電子,具有的能量越低;離核遠的電子能量更高些。這樣,電子所在的軌道不同,所處的「能級」也不同。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當電子從外部的軌道「躍遷」到離原子核更近些的軌道上時,它必然要釋放出一部分能量。反之,電子也只有吸收了一部分能量後,才可能從內部的軌道躍遷到離原子核更遠些的軌道上。但是,電子能級從低到高的結構方式,並不像是連續的「斜坡」,而更像是樓梯上的「台階」。所以,在兩個特定的「台階」之間發生躍遷時,無論吸收還是發射,「台階」之間的能量差總是固定的。還有,由於不同物質的原子中電子數目有多有少,能級「台階」之間的能量差也不相同,所以吸收或發射光波長也就不同。玻爾的理論發表後,解釋了很多先前的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很快為科學家們所接受。原子光譜和光譜分析有了可靠的理論基礎,人們完全擺脫了以前面對實驗現象時那種「盲目」的感覺。
使用光譜分析的方法,人們終於開始了解遙遠而可望不可及的天體上都有些什麼化學元素了。原來,幾乎所有的恆星表層大氣中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化學成分。最多的是氫,其次是氦,這兩種元素佔了總量的95%以上,其餘的有鉀、鈉、鈣、鎂、鐵、氧化鈦等元素和化合物。天文學家根據不同的光譜類型對恆星進行了分類。如,A型星有很強的氫線,而B型星的氫線相對較弱,但出現了較強的氦線,F型星光譜中的金屬線很強,M型星光譜中有明顯的氧化鈦分子線。因為分子的譜線較寬,人們也稱之為「譜帶」。太陽屬於G型星,它的氫線較弱,金屬線相對強,電離鈣線很強。如果把各種恆星的光譜類型按溫度從高到低排隊,那就是O、B、A、F、G、K、M。有人為了方便記憶,還編了一句俏皮的英語,這就是:「Oh,BeAFairGirl,KissMe!」中文意思是:「啊,美麗的姑娘吻我吧!
㈢ 恆星有不同的顏色嗎
仔細觀察星空的人,可以發現星星是有顏色的。有的發紅,有的發藍,有的發白,有的發黃,真是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大家所熟悉的牛郎星、織女星為白色的,心宿二(天蠍座a)為紅色的,五車二(御夫座a)為黃色的,而天狼星則發藍色的光芒。
恆星顏色上的差別,顯示出它們表面溫度的高低不同。我們試著加熱一塊鐵片,當溫度不太高時,鐵片發紅色;溫度愈高,鐵片就由紅變黃、變白;在溫度很高時,鐵片發出藍光。由此經驗,我們可以猜想,恆星的顏色不同是因為它們表面溫度不同。
㈣ 為什麼恆星的顏色各不相同
主要取決於它的溫度
溫度最高的情況下
比如那些剛剛誕生的恆星是藍白色的光
然後慢慢向紅色變化
比如太陽是黃色的
再過50億年
太陽就變成一顆巨紅星
那就是紅色的了
㈤ 恆星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為什麼沒有綠色的恆星
由於恆星的表面溫度不同,發出的光的成分也不一樣,呈現不同的顏色.
紅巨星,溫度在3000°K左右,
黃色星,5000---6000°K,
白色星,10000°K以下,
藍色星,10000°K以上.
紅色星,如「大火」、「大角」、「參宿七」;
黃色星,如太陽;
白色星,如「牛郎」;
藍色星,如「織女」、「天狼」.
宇宙中還有一種「藍星」,溫度在2000°K以上.
但是沒有綠色的星.
㈥ 為什麼恆星顏色不一樣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㈦ 夜空間一閃一閃的都是恆星,為何它們的顏色都不相同
因為夜空的恆星沒有一樣的顏色,所以許多開放星團都是由單代恆星所組成的,因為恆星一旦形成後,它們的輻射液體都會被吹散。
恆星的顏色取決於他們自身的溫度,光以波的形式傳播輻射,相鄰波峰之間,距離就叫做光波的波長,光波很短,短到什麼程度呢?如果將一英寸分成25萬份,那麼一個光波的長度,僅相當於其中幾份加起來那麼長。
因為越能將充當恆星燃料的氫混合入它的核心,核心吸收的氫越多,恆星的壽命也就越長,從而也導致它看起來比其它的姊妹恆星更紅。
㈧ 為什麼天空當中看到的星星,顏色都各不相同
你知道嗎,無論是行星還是恆星都有其獨特的色彩,而行星的顏色,可能取決於大氣的濃度,比如大氣稀薄的火星和水星,展現的是它們本身的顏色;而大氣相對濃厚的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則是根據大氣成分以及反射、吸收等效應,給它們帶來五彩斑斕的色彩。
由此可見,每種天體顏色的構成原因各有不同。正是它們之間的交相輝映,讓我們看到了美麗夢幻的星空。面對浩瀚的宇宙,還有更多的天體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本文由北京天文館副編審李良進行科學性把關。
㈨ 為什麼恆星顏色不一樣
淡黃色的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宇宙中恆星可不都是淡黃色的,它們顏色五彩斑斕,一顆顆恆星就像珠寶盒裡五顏六色的珠寶,
恆星的顏色取決於他們自身的溫度,光以波的形式傳播輻射,相鄰波峰之間,距離就叫做光波的波長,光波很短,短到什麼程度呢?如果將一英寸分成25萬份,那麼一個光波的長度,僅相當於其中幾份加起來那麼長!但無論光波多麼短,她的變化卻足以引起人們視覺上很大的差異,因為,波長的變化反映在人眼裡就是顏色的變化,比如,紅光的波長,約是藍光的1.5倍,而各種波長,(|也就是各種顏色)的光混在一起就是白光,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等物體的溫度改變的時候,它的顏色也會變化,比如,一塊冷的烙鐵是黑色的,把它放進火爐里,一會兒的功夫,他表面就變的呈暗紅色,隨著加熱時間越來越長,它就會變得越來越紅,如果繼續加熱,在融化之前,它會有紅色變為橘紅色,然後變為黃色,白色,最後會變成藍白色,
㈩ 天上的星星有時候顏色也不一樣,這是什麼決定的
你知道嗎,無論是行星還是恆星都有其獨特的色彩,而行星的顏色,可能取決於大氣的濃度,比如大氣稀薄的火星和水星,展現的是它們本身的顏色;而大氣相對濃厚的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則是根據大氣成分以及反射、吸收等效應,給它們帶來五彩斑斕的色彩。所有的恆星(包括太陽)發出的光,都包含了光譜中從紅光到紫光的各種顏色的光,但以哪種顏色的光為主則主要取決於恆星的溫度。恆星的溫度越高,它的顏色就越藍。例如,表面溫度是3000℃的獵戶座α星看上去就是紅色的;表面溫度是20000℃的恆星,看上去就是藍色的;表面溫度是10000℃的天狼星,各種顏色正好平衡,所以看上去就是白色的。
由此可見,每種天體顏色的構成原因各有不同。正是它們之間的交相輝映,讓我們看到了美麗夢幻的星空。面對浩瀚的宇宙,還有更多的天體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