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肉炒出來為什麼顏色那麼淺
① 新鮮牛肉怎麼炒才嫩
要讓新鮮牛肉炒得嫩滑,可以遵循以下幾個步驟和技巧:
一、選擇合適的牛肉部位
牛裡脊肉
特點:牛裡脊肉是位於牛脊椎上的裡脊肉。這個部位的牛肉肉質鮮嫩、多汁,幾乎沒有筋膜和脂肪,是炒制的最佳選擇之一。因為它的纖維組織比較細膩,所以在炒制過程中不容易變老。
適用場景:適合快速翻炒的菜餚,如黑椒牛柳、蚝油牛柳等。由於其鮮嫩的口感,能夠很好地吸收調味料的味道,使菜品味道濃郁。
牛腿肉
特點:牛腿肉包括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大腿部分的肉相對比較嫩,纖維稍粗但經過適當處理也能保持嫩滑;小腿部分的肉則略帶筋膜,需要更精細的處理來保證口感。
適用場景:如果喜歡有嚼勁但又不失嫩滑的口感,可以選擇牛腿肉來製作青椒牛柳、彩椒牛粒等菜餚。在切肉的時候,要注意順著肌肉纖維的方向切片,這樣可以破壞部分纖維結構,使牛肉更容易咀嚼。
牛肩肉
特點:牛肩肉位於牛的肩部,這個部位的肉含有適量的脂肪和筋膜,使其具有一定的韌性和風味。它的肉質比較緊實,但在炒制過程中如果處理得當,同樣可以呈現出嫩滑的口感。
適用場景:適合用於製作一些需要慢燉後再炒制的菜餚,如紅燒牛肉絲。在烹飪時,可以先將牛肉燉煮至七八成熟,然後再進行炒制,這樣可以使牛肉既保留豐富的肉香,又能保證口感的嫩滑。
二、切肉技巧
橫紋切肉
原理:牛肉的纖維是縱向分布的,橫紋切肉就是垂直於肌肉纖維的方向切片。這樣可以切斷牛肉的纖維組織,使牛肉在炒制過程中不容易收縮變老。
操作方法:先將牛肉洗凈,用廚房紙巾擦乾水分,放在冰箱冷凍室冷凍30 - 45分鍾左右(不要凍得太硬),待牛肉表面微微變硬後取出。這樣可以更容易地切成薄片,而且切的時候不容易滑動。然後按照橫紋的方向,將牛肉切成厚度約3 - 4毫米的薄片。
逆紋切片(適用於部分菜餚)
原理:對於一些需要牛肉有一定韌性的菜餚,如醬牛肉等,可以採用逆紋切片的方式。這種方式能使牛肉在烹飪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形狀和口感。
操作方法:順著牛肉纖維的方向切片,但切片厚度要適中,一般在4 - 5毫米左右。這種切法可以使牛肉在炒制或燉煮過程中更好地吸收調味料,同時保持一定的嚼勁。
三、腌制牛肉
基本調料腌制
成分和作用:用鹽、生抽、料酒、澱粉和蛋清來腌制牛肉。鹽可以提升牛肉的基本味道;生抽能夠增加色澤和鮮味;料酒有助於去腥;澱粉可以在牛肉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鎖住水分,使牛肉更加嫩滑;蛋清也能起到類似的保護作用,並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增加牛肉的滑嫩感。
腌制時間和方法:將切好的牛肉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鹽(約1 - 2克)、生抽(約10 - 15毫升)、料酒(約10 - 15毫升)、澱粉(約10 - 15克)和蛋清(1個)。用手輕輕抓勻,讓每一片牛肉都均勻地裹上調料。腌制時間最好在20 - 30分鍾左右,這樣可以讓牛肉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並且變得更加嫩滑。
添加油脂腌制(可選)
原理和作用:在腌制牛肉時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如橄欖油或玉米油,可以進一步防止牛肉在炒制過程中粘鍋,並且使牛肉的表面更加光滑,口感更加嫩滑。
使用方法:在腌制牛肉的最後5 - 10分鍾,加入約10 - 15毫升的食用油,攪拌均勻即可。
添加酸性調料腌制(可選)
原理和作用:檸檬汁、酸奶或醋等酸性調料可以幫助分解牛肉中的蛋白質,使牛肉更加鮮嫩。同時,它們還能為牛肉增添獨特的風味。
使用方法:在腌制牛肉時,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檸檬汁(半個檸檬的汁)或酸奶(約50 - 100克),與其他調料一起攪拌均勻。注意不要過量使用酸性調料,以免影響牛肉的整體口感。
四、炒制技巧
熱鍋涼油
原理和目的:熱鍋涼油是指先將鍋燒熱,再倒入冷油。這樣做可以使油在鍋中均勻分布,並且在炒制牛肉時不容易粘鍋。同時,高溫的鍋可以迅速鎖住牛肉表面的水分,使其形成一層焦香的外皮,而內部保持嫩滑。
操作方法:將鍋放在爐灶上,開大火加熱。等待鍋稍微冒煙後(大約需要1 - 2分鍾),倒入適量的油(約15 - 20毫升),轉動鍋使油均勻分布在鍋底。
控制火候和時間
火候要求:炒牛肉要用大火快炒。大火可以使牛肉表面迅速受熱,鎖住水分,保持嫩滑的口感。同時,快速的翻炒可以使牛肉均勻受熱,避免局部過熱導致變老。
時間控制:根據牛肉的量和切的大小不同,炒制時間會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每200克左右的牛肉在鍋中翻炒3 - 5分鍾即可。當牛肉顏色從紅色變為深棕色,並且略有收縮時,就差不多炒好了。
分批炒制(如果牛肉量較多)
原因和操作方法:如果一次放入過多的牛肉,會導致鍋內溫度降低,而且牛肉容易堆積在一起,不利於均勻受熱和翻炒。所以,當牛肉量較多時,最好分批炒制。先將一部分牛肉放入鍋中翻炒至變色盛出,再炒下一批。這樣可以避免牛肉因為互相擠壓和溫度不夠而失去嫩滑的口感。
② 牛腿肉為什麼和其它部位顏色不一樣
牛肉口感軟嫩,營養豐富,做法多樣,可炒可煎可燉可鹵,怎麼做都好吃。豬牛羊等畜肉,一頭分為十幾個部位,每個部位的肉質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各有各的做法。
買牛肉時,不少人都不會挑,讓肉販子幫忙挑一塊,他很可能給你的是質量較差的牛肉,不管做啥都不好吃。牛肉1斤50左右,可不便宜,買錯了自己吃虧,所以一定要挑到好牛肉才行。
買牛肉時挑這4個部位
1
牛裡脊肉
無論豬肉還是牛肉,裡脊肉都是最嫩滑的肉,而且一頭牛隻有一條,所以價格比較貴。
牛裡脊條全是純瘦肉,沒有脂肪,口感非常嫩滑,無論怎麼做都好吃,經常用來做炒肉、涮火鍋、溜肉片等,還能做成煎牛排,鮮嫩多汁。
2
牛外脊肉
外脊肉在裡脊肉的上方,不是純瘦肉,而帶有較多的脂肪,肉質軟彈筋道,通常會做成牛排,或是煎、烤、涮等方式,不比裡脊肉差。
3
牛眼肉
外行肯定會以為,牛眼肉是牛眼睛部位的肉,這么說就鬧笑話了,它和牛眼睛沒有任何關系。牛眼肉是牛肋骨和牛脊骨之間的一塊肉,肉質肥瘦相間,有點像眼睛的形狀,所以才叫牛眼肉。
它的口感軟嫩,和裡脊肉差不多,但是脂肪比裡脊肉多,吃起來鮮嫩多汁。所以牛眼肉可以做成牛排,烤肉,還能涮火鍋、炒肉等吃法。
4
牛上腦肉
和牛眼肉一樣,牛上腦和牛腦子也不沾邊,它的位置是牛肩部附近,這里基本沒有參與過運動,肉質非常鮮嫩,但脂肪卻比牛眼肉要少一些。
上好的牛上腦,肥肉如絲般鑲嵌在瘦肉之間,如大理石的花紋一樣好看,口感軟嫩,是品質很好的牛肉。吃法也很多,可以做成烤肉、燒烤,還能做成牛排,炒肉、涮火鍋等,口感非常好。
雖然這4個部位是優質牛肉,但也要挑新鮮的才行,如何判斷牛肉新不新鮮呢?看4點就行了。
4個部位是優質牛肉
1
顏色
無論豬肉還是牛羊肉,新鮮肉都是鮮紅色的,很鮮亮,有光澤,肥肉的顏色潔白。如果顏色暗紅,沒有光澤,肥肉也發黃,說明不新鮮了,放了很長時間了。
2
手感
牛肉手感緊實,彈性很好,按壓後能快速恢復原狀,表面比較乾燥,沒有黏液,就說明比較新鮮。如果牛肉發粘,並且沒有彈性,說明是不新鮮的牛肉。
3
氣 味
新鮮牛肉只有一股淡淡的腥膻味,如果有酸味、臭味等異味,說明牛肉已經變質了,再便宜也別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