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眼睛有紅血絲為什麼
Ⅰ 愛在細微處初二作文
愛在細微處初二作文5篇
作文歷來也是老師和學生最為關注的對象之一。然而,一直以來,學生被「寫什麼」和「怎樣寫」困擾著。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愛在細微處初二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在細微處初二作
文1
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天,我因重感冒住進了醫院。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家裡的「頂樑柱」——爸爸又因公務纏身必須去外地出差。這下,可急壞了媽媽。
醫院的窗外,北風呼啦啦地吹個不停。因為病痛和寒冷,我在床上輾轉反側,那已入睡媽媽見了,便坐在我的床邊,輕輕地為我講故事。媽媽那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小故事,使我忘記了病痛與寒冷。漸漸地,我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夜深了,不知怎麼,我醒了,我慢慢地睜開惺忪的睡眼。哦,天哪!——我居然發現平日里堅強不屈的媽媽竟伏在我的床邊默默地哭泣!媽媽見我醒來了,連忙用自己的手背使勁地抹去臉上殘留的淚水,並勉強地露出與平時一樣和藹可親的笑。他輕輕地問我:「寶貝兒,你怎麼醒了?一定是冷了,對吧?」而這時的我,罵腦子全都是媽媽流淚的樣子,根本沒有聽清楚媽媽說了什麼,只是胡亂地點了幾下頭。媽媽便信以為真,毫不猶豫地把身上的大衣脫下來,用已經凍得微微發抖的手為我披上。我這才回過神來,忙說:「媽媽,我不冷,您自己穿吧!」說著,我就把大衣拿下來,要還給媽媽。
媽媽見了,欣慰而又心疼地說:「快蓋上,媽媽不冷,你身子許可不能凍著了。」聽罷,我眼中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止不住地往下流,媽媽見了,用她那粗糙的手輕輕地為我擦去眼角的淚水,說:「傻孩子,哭什麼?你好好養病要緊。」這一次,我的淚水說什麼也止不住了,不停地往下流。
窗外,北風還在戶口啦啦地吹著,但我的心卻被媽媽那無微不至的愛烘得暖暖的暖暖的。
哦,愛在細微處……
愛在細微處初二作 文2
花兒有雨露的滋潤,才能盛開得如此美麗;大樹有陽光的沐浴,才能長得如此茁壯;那個細微的動作,讓世界充滿美好。
一個扶手,一個彎腰,令人終身難忘,正是這一個個細微的動作,讓世界充滿美好……也許並不起眼,但正是一個個微細的動作,令世界充滿溫暖……
記得電視曾經報道過這樣一件事:2005年7月19日,一名10歲女童在南京火車站看到一位老太不慎倒在地上,便主動去攙扶。沒想到老太抓住女童,硬說是女童撞倒了她,要求送她去醫院,女童不從反被重重地扇了一記耳光。女童母親邵女士傷心地說,「這今後還怎麼教育孩子做好事啊?」老太太姓徐。在事發現場不遠處,電話亭店主劉小威親眼看到了事件發生的經過,小女孩站在廣場上沒有動,她根本沒有撞到老太,當老太摔倒時周圍有不少旅客看到的,大家僅僅驚訝一聲或回頭一看,但沒有人上前扶,而這時惟獨小女孩上前扶了老太一把。另一位旅客王亮向警方作證,他親眼看到老太是是自己倒地的,跟小女孩沒有任何關系。在民警值班室內,面對眾多旅客作證指責老太的不道德行為時,原本一再要求讓邵女士賠償100元錢,聲稱身上多處疼痛的68歲徐老太,卻以要趕車為由偷偷地跑了。
老奶奶在跌倒之時,小女孩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卻為自己背上了黑鍋,記得幼時開始,家長。老師們就傳授給我們許多道德品質,教導要尊老愛幼,但正因為老奶奶這種自私,使人們在思想上的認識有了很大的轉變:扶老人就是為自己背黑鍋。曾經有報道過這樣一件事:某市某小學主題班會上討論當遇到老人倒地時,扶還是不扶的問題。結果顯示,全班53名同學,有27人選擇「不扶」。「如果我扶了,他賴我怎麼辦?」選擇「不扶」的同學表示。而不論選擇「扶」還是「不扶」,90%的學生表示自己內心很糾結。
當一個鮮活的生命在自己的腳下,但也許是定時炸彈,我們是否會伸出援助之手呢?正是那個細微的動作,可以挽救一個微弱的生命,也許會被當成「罪人」但是,在看見別人面對死神的折磨中,我們應該學習小女孩那種精神,要毫不猶豫地給別人伸去援助之手,把別人從生死線上拉回來,哪怕別人的橫眉冷對……
正因為那一個個細微的動作,組成了我們的溫暖的人間,當看見倒在自己面前的一個鮮活的生命時,我們不應該吝嗇自己的手,哪怕是別人冷眼相對……我們要將這種溫暖的而細微的動作繼續發揚下去……
愛在細微處初二作 文3
「咚、咚、咚」幾下小心翼翼、幾乎聽不見的敲門聲,被門內一雙似乎等待許久的靈敏的耳朵迅速捕捉,緊接著的是一個渾厚的男低音:「進來。」門開了一條縫,一個女孩的小腦袋擠了進來:「老爸,我睡覺去嘍!」「怎麼又這么晚?快去睡吧,做個好夢!」隨意的擺擺手,滿不在乎的樣子,但那張被歲月留下道道痕跡的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欣慰和幸福。女孩彎起嘴角調皮的瞥了爸爸一眼,轉身蹦蹦跳跳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這個女孩,是我。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起,睡覺前和爸爸說聲晚安,聽到爸爸的那聲「做個好夢」,已成為習慣,好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是自從爸爸調了工作,經常上夜班,不但在家的次數少了,態度也大不如從前。瞧吧!輕輕的敲門聲過後,要麼是打著鼾的背影,要麼是睡眼惺忪的埋怨。溫柔的敲門聲、親切的問候聲統統變成了打擾他老人家睡眠,我好心沒得好報就算了,還凈挨罵,真讓人不爽!
可從那次軍訓過後……
「咚、咚…」「進來進來!」還沒等我敲完門,聲音就迫不及待的響起。「今天一定很累了,快去睡吧!做個好夢!」爸爸穿的整整齊齊的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毫無倦意,看到我進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微笑,臉上幾道皺紋也不再緊急集合,全都舒展開了。我知道當時的自己看起來一定很傻:眼睛瞪得像燈泡,嘴巴也合不攏,穿著睡衣光著腳站在地板上,獃獃的,好像剛剛失憶了的樣子。我莫名其妙的看了媽媽一眼,媽媽只神秘的笑了一下,什麼也沒有說。那晚,我失眠了。
第二天晚上,媽媽告訴我,在我去軍訓的這幾天,爸爸不管多困,半夜十點都會准時醒來,有時還會到我屋子門口看看再回來。媽媽問怎麼了,他笑笑說,沒有這小丫頭說晚安,還真有些不習慣哩。我輕輕地推開爸爸的房門,看見爸爸拿著遙控器,正在跟想要親密接觸的上下眼皮作斗爭,兩手輕輕的揉著太陽穴。我看見,爸爸的眼睛裡布滿了紅血絲,卻還堅持著,堅持著……看著爸爸像個小孩子和襲來的困意做斗爭時,我忍不住發笑。可是,咦?我的鼻子怎麼酸酸的?好像還有什麼東西蒙住了我的眼睛。
「咚、咚、咚」「進來吧!」熟悉的敲門聲,熟悉的男低音。「快睡吧,做個好夢!」熟悉的聲音和話語,好像一束陽光,讓我的心裡暖暖的。柔和的月光透過薄薄的窗簾,像一個光環溫柔的籠罩著我。外面的燈一盞盞滅了,我在夢中甜甜的笑了。
愛在細微處初二作 文4
大千世界,精彩紛呈,往往真情,所處細微。
愛在每天清晨的忙碌中
自小學以來,每日清晨,必是不安寧的——「快點起床了!」「穿個衣服需要那麼慢嗎?」「不要再磨蹭了,一會兒遲到啦!」媽媽總是雙手叉著腰,站在一旁指指點點,有時見我不動,還會親自動手,粗魯地把我拽過去。這對於一個起床氣嚴重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噩夢,通常我都只會粗暴地應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可她又不滿意了:「你要是再那麼慢,我就不送你,自己先走了。」邊說著,邊拿著鑰匙往外走。我自是受不了這種刺激,開始瘋狂地往嘴裡刨著米飯。此時,爸爸總會慢悠悠地從卧室里出來,熟練地整理好我的書包,送到我手裡,微笑著道一聲:「路上慢點,不要慌,注意安全!」我走出門,看見媽媽站在電梯門口,耳邊回盪著尖厲的催促聲。「什麼嘛,不是說自己先走了嘛……」如此想著,心裡卻是暖的。
如此「饒有趣味」的一幕,已成為我最熟視無睹的日常和倍感溫暖的源泉。
愛在失意後的安慰中
在生活中,沒有同學們的相伴,也是不完美的。記得那次的英語模擬考,本來自信滿滿的我卻沒有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績。我拿到卷子回到座位,晶瑩的淚珠就在眼眶裡直打轉轉。「為什麼?為什麼啊……」一邊想著,腦袋耷拉了下去——我絕不能讓他們看到我如此軟弱的一面!整節課我都沉浸在悲傷里,獃獃地坐著,雖然沒有哭,卻也一個字都沒聽進去。下了課,我依然趴在桌子上,假裝休息,本以為不會有人注意到我,沒想到身邊竟地站了一堆人,把光線全給我擋住了。隱約感覺到有人在輕撫我的肩膀,一抬頭,便看見了同學們關切的目光,心裡流過一陣暖流。「別哭了,本來就不好看,再哭就變成老妖婆啦!」一個調皮男生說道,還形象地比了一個鬼臉。我被逗笑了:「什麼嘛,要不要這么毒舌啊……」笑著笑著,淚水就已包不住了……
那是我最親密的同學們,因為他們,我才能暫時忘記煩惱,找到溫暖。
那些愛,如此細微;那些情,如此深刻。
愛在細微處初二作 文5
愛其實不需要刻意去尋找、傾聽又或者觸碰,其實用心便可以感受。
——題記
記憶的碎片零星飄舞,散落,伴隨著愛與惆悵,消失在茫茫人海。
曾記起,那是一個深邃的秋天,一記離傷的時光,站在斑駁的古道,目送她憂憂向北。瞬間,遲疑的遠行,帶走了心中的思念,讓風兒把濃郁的丁花香,帶走、飄散,讓心兒刻印下許多痛的痕跡。
微風襲來,一絲馥郁和馨香滋潤著我的心脾,將我的心脾,將我的心弦彈向遠方……
記不清和阿婆在這古道上度過的時光。那時,阿婆總是悠然地坐在那張古舊的雕花竹椅上,為我縫衣服。阿婆時不時熟練地戳一下頂針,順便撫平布褶,左手兩指夾著布角,右手兩指拿著針,在衣服上下來回穿梭,但不難看出,她的手還是有些顫顫巍巍的;閃著光,又時不時用小小的剪刀夾住針端靈巧的翻轉,解下一個結。那一針一線緊密的綉著金絲,陽光下熠熠生輝,還綉著一朵白蓮並蒂,俏生生的夾在綠葉里。
「阿婆,你慢點,這衣服壞了就壞了,再說外面現在都有賣的,何必自己縫呢?」那時我不懂事,低聲念到。「怎麼,嫌阿婆老了,不中用了。」阿婆正在穿線的手停住了,撫摸著我的頭笑眯眯的答到。眼神里充滿著惆悵。過了一會,她回過神來,還感嘆道:「年輕真好啊。」
彼岸花開開彼岸,獨泣幽冥,花艷人不還。塵世忍離誰再念?黃泉一路凝淚眼。葉落花開花獨艷,世世輪回,花葉空悲戀。莫嘆人間魂黯淡,何知生死相憐遠!
「簌簌簌,簌簌簌」寥寂秋風吹散了彼岸花的花瓣,帶走了淚與傷,那藏在針腳里的愛卻沒有被帶走。
風兒還在吹著,紫荊繞碧山,幽蘭在空谷。掬一捧清泉,清清涼涼的水,沒有聲音,沒有質感,沒有七彩的音符與飛翔。淙淙流淌的小溪緘默不語;蹁槧的蝴蝶在花叢中徜徉;裊裊的歌聲,像悠遠的湖水漫漫而來;凋零的花瓣也在漣漪中舞動,只留下一段纏綿與凄涼。
時光里,四季更迭過往,一個老人在石坎上繚繞的薄煙里,安閑地為一個小男孩縫香包的情景如在昨日,久久揮之不去。那如密密針腳般的愛是歲月所消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