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胰頭癌最終眼睛皮撐不開為什麼

胰頭癌最終眼睛皮撐不開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15 21:49:06

Ⅰ 胰腺癌最後都會很痛嗎

胰腺癌是一種極為凶險,高度惡性的消化道腫瘤。其發病率以前僅占惡性腫瘤的1%,而近年來已成為發病率升高最為明顯的惡性腫瘤。中國胰腺癌的年發病率為十萬分之5.1,較二十年前大幅度升高。由於缺乏早期診斷方法,所以胰腺癌早期診斷困難,難以得到早期的治療。胰腺癌確診時,大多數已有廣泛轉移,手術切除率低。
胰腺癌的預後極差,有研究發現胰腺癌一年生存率為8%,五年生存率為3%,中位生存期僅為六到十個月,有轉移者近三到六個月。中國外科的統計資料顯示五年生存率在5%左右。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發現,胰腺癌才是名副其實的癌中之王。

Ⅱ 胰腺癌症狀

1.症狀體征
1)消化系統症狀:腹痛是常見的症狀,3/4以上患者有此症狀,疼痛開始時較輕,逐漸加重,早期疼痛范圍廣泛不易定位,為性質較模糊的飽脹不適、脹痛、隱痛或鈍痛等。起病急者則有部位明確的腹部絞痛或鈍痛,胰頭癌可引起右上腹痛,胰尾癌可引起左上腹痛,而嚴重的腰背痛常是癌腫沿神經鞘向腹後神經叢轉移所致。胰腺癌的腫塊在仰卧時可壓迫腹後神經,常加重腹痛,故典型的胰腺癌疼痛為仰卧時引起疼痛,或使疼痛加劇,特別在夜間更明顯,迫使患者坐起或向前彎腰以求緩解,疼痛與飲食及排便、排氣無關系。
除上腹部疼痛外,少數病例訴左、右下腹、臍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以致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疼痛可向中背部、前胸及左肩胛放射。
本病的消化系統症狀還有腹瀉、惡心、嘔吐、便秘、胃腸充氣等。惡心嘔吐可為暫時性或僅在腹痛時出現;如果癌腫侵蝕胃腸可引起嘔血、黑便。胰體、胰尾癌可捫及大小不定、不規則、十分堅硬固定的腫塊。胰頭癌患者90%可有膽囊腫大。
2)全身症狀:消瘦是本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顯的體重減輕,部分患者還以消瘦為首先症狀,尤其是胰尾癌和胰體癌患者。消瘦的原因可能與胃納大減、胰腺分泌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關。黃疸是診斷胰腺癌的主要症狀之一,根據癌腫部位的特徵而有不同程度的黃疸出現,乳頭壺腹部癌100%有黃疸出現,即使在早期也發生黃疸;胰體、尾癌早期無黃疸,但到晚期,癌腫波及胰頭,或轉移至膽總管、淋巴結、肝臟,引起肝外或肝內膽管梗阻時,可出現黃疸。黃疸的性質為阻塞性,且逐漸加深,呈深黃帶綠色,伴濃茶樣尿液、陶土糞便和皮膚瘙癢。黃疸一經出現,往往不會消退。但個別病例因腫瘤的炎變及水腫暫時消退、膽腸瘺形成、癌組織壞死脫落等因素,黃疸可暫時減輕或消退。胰腺癌約有10%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發熱,呈高、低、間歇或不規則熱。此外本病還有症狀性糖尿病、血栓靜脈炎、焦慮、抑鬱、失眠等精神症狀。
3)轉移性症狀:胰腺癌可直接浸潤膽總管壁,或在早期由於癌壓迫而發生阻塞性黃疸;在腫瘤發展的同時,癌與胃、十二指腸、大腸和下腔靜脈粘連,或向臟器發生癌浸潤,進而浸潤腸系膜上動脈和門靜脈等,導致門靜脈高壓而出現腹水等症;胰體部和尾部癌明顯地向腹膜後腔發展壓迫脾動脈,常常發生脾腫大和食道靜脈瘤;癌症向後擴展,壓迫或侵蝕腹腔神經叢,出現腰背疼痛,同時偶可並發胰腺炎;癌症的骨轉移,可致劇烈持續的疼痛;向肺及縱膈轉移可產生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膽汁瘀積或轉移到肝可引起肝腫大;鎖骨、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也可因癌轉移而腫大發硬。

Ⅲ 胰頭癌!!!!

胰頭癌carcinoma of head of pancreas是指發生於胰腺頭部的惡性腫瘤,約占胰腺癌的2/3-3/4,胰體次之,胰尾部更次之。為近幾年逐漸增多的消化系統腫瘤,其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有的頭體尾部均有,屬於彌漫性病變或多中心性病變 。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預後較差。
胰腺癌已成為我國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年輕的胰腺癌病人也較10年前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病因
目前,胰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已發現一些環境因素與胰腺癌的發生有關。其中已定的首要危險因素為吸煙。其他高危險因素還有糖尿病、膽石症、飲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和精製的麵粉食品,胃切除術後20年者,也是發生胰腺癌的危險因素。
【病理生理】
胰頭癌45%起源於緊鄰膽總管胰內段的胰管上皮,位於胰頭上半部分的背側面,其餘的腫瘤累及胰頭中央Vater壺腹的背面,即位於鉤突內。前者主要阻塞膽總管,後者可累及主胰管,導致梗阻後瀦留性囊腫,甚至胰管分支破裂形成假性囊腫。
胰頭癌病例分析顯示,盡管腫瘤很小,但由於在胰管內生長的特點,80%左右的病例可見胰體尾部腺管擴張和(或)腺體萎縮。不少胰頭癌病例往往因梗阻性黃疸就診,故膽總管、肝內膽管擴張以及膽囊增大也為胰頭癌的常見徵象。
胰腺癌的組織學類型以導管細胞癌最多,約佔90%,其組織學分類尚無統一方案,下列分類法可作為參考:
導管細胞癌: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囊腺癌、鱗形上皮癌、腺鱗癌、粘液癌等;
腺泡細胞癌;
胰島細胞癌;
其他未分化癌,胰母細胞癌,癌肉瘤等。
【臨床表現】
胰頭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腹痛、黃疸和消瘦。
(1)上腹痛和上腹飽脹不適:是常見的首發症狀。早期由於胰管梗阻,管腔內壓增高,呈上腹鈍痛、脹痛,可放射至後腰部。少數病人可呈現劇痛。多數病人對早期症狀不在意,未能早期就診,或者被忽視,而延誤診斷。中晚期,腫瘤侵及膽總管中下段,壓迫腸系膜上靜脈或門靜脈,侵及十二指腸的不同節段及腹腔神經叢,使腹痛症狀加重,甚而晝夜腹痛不止,影響睡眠和飲食,加速體質消耗。
(2)黃疸:是胰頭癌的最主要的症狀和體征。黃疸出現的早晚與癌腫在胰頭的部位有關,靠近膽總管區出現黃疸較早,遠離膽總管者黃疸出現較晚。大部分病人出現黃疸時已屬中晚期,黃疸呈進行性加重,伴皮膚瘙癢,但部分病人可無瘙癢。黃疸時間長者可有出血傾向。膽道完全梗阻,黃疸深,大便呈陶土色;深度黃染時,大便表面又被染成淺黃色。體格檢查:可見鞏膜及皮膚黃染、肝大,大部分病人膽囊腫大。
(3)消瘦和乏力:患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體重下降,其與飲食減少、消化不良、睡眠不足和癌腫消耗等有關。
(4)消化道症狀:如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部分病人可有惡心、嘔吐。晚期癌腫侵及十二指腸可出現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
(5)其他:部分病人患病早期表現為輕度糖尿病症狀,血糖增高、尿糖陽性。胰頭癌致膽道梗阻多無膽道感染,少數病人可合並膽道感染,寒戰高熱易與膽石症相混淆。晚期病人偶可捫及上腹腫塊,質硬且固定,可有腹水。
體格檢查:查體可見上腹壓痛和黃疸,出現黃疸時,常因膽汁淤積而有肝大、觸診質硬、表面光滑,可捫及囊狀、無壓痛、表面光滑、並可推移的脹大膽囊,稱Courvisier征,是診斷胰頭癌的重要體征。胰腺腫塊多見於上腹部,呈結節狀或硬塊腫塊,可以是腫瘤本身,也可是腹腔內轉移的淋巴結。胰頭癌的腫塊一般較深、不活動,而腸系膜或大網胰的轉移癌則有一定活動性。晚期患者可有腹水,多因腹胰轉移所致。少數患者可有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或直腸指檢觸及盆腔轉移癌。
【臨床診斷】
1、40~70歲的病人多見,男性多於女性。
2、早期無特異症狀,常見的症狀有上腹隱痛、鈍痛、脹痛和上腹部不適,可長期存在,夜間更明顯。
3、晚期因侵犯腹腔神經叢,腹痛可加劇,呈頑固性,可伴背痛,止痛葯往往效果不明顯。
4、黃疸是胰頭癌較早出現的症狀之一,呈進行性加深,全身瘙癢,大便色淺,尿色漸深。
5、病人可出現腹脹、食慾缺乏、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常有消瘦、乏力。
[編輯本段]【治療】
對於多數實體癌來說,手術切除均是癌症治癒的主要手段。胰頭癌作為一種實體癌症,爭取腫瘤的手術完全切除是唯一治癒手段。不過手術有一定的使用條件,一般來說,早期手術的治療效果較好;除此之外,許多癌症也因為其自身原因,(如腫瘤位置、大小、形態或者患者本身身體因素,如體制虛弱、並發症),等因素而不能進行手術或者手術效果不佳。此外,還有一項,此處的手術切除必須能保證全部切除腫瘤。而且手術切除由於對於腫瘤細胞的破環也會誘發轉移等其他因素,所以癌症的治療是個系統的工作,手術、放化療、中醫葯配合治療綜合治療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概況的講,手術、放化療是西醫的治療方式,其重在攻伐,會損傷機體,帶來毒副作用。然後其顯效快速,不過什麼質量不高,患者後期比較痛苦。
中醫講究平衡,主張「帶瘤生存」, 顯效雖慢,不過生活治療高,患者一般均比較舒適。中醫治療癌症的根本大法為「扶正賠本法」,如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腫瘤科「抑扶平衡法」治療胰頭癌。
癌症治療能達到何種治療效果不僅僅是因為治療方式的因素,由於癌症其自身的性質,現今來看,癌症能達到的治療效果和癌症的發展階為依據。通俗的講,越早越能治癒,越晚只能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在癌症初期,適用手術切除,中醫葯提高身體機能,爭取治癒;癌症發展晚期,不管是放化療、中醫葯或者聯合使用提高生活質量,一般來說晚期中醫葯能帶來跟好的生活治療,放化療副作用太大。
(一) 手術治療
胰頭癌轉移范圍廣泛,方式多樣,涉及許多重要臟器、血管,手術難度很大,臨床上最常見的病理Ⅲ期、Ⅳ期的患者無論何種術式死亡率都相當高,預後很差,成為外科亟待解決的難點之一。病人手術後屬於術後康復期.在康復期的治療上也是尤為重要的.因為存在的復發和轉移幾率是很高的,術後殘余的癌細胞會不定時的向各部位轉移.所以術後要加強鞏固以防止它的復發和轉移,手術西醫治標,術後康復期用中葯真情散來治本,所謂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這樣中西醫結合,標本兼職,才能取得很好得效果,否則轉移後再治療就比較晚了。
胰頭癌常用手術方式有經典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加區域性淋巴結廓清術、改良擴大根治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PPD)、全胰切除加淋巴結清術以及姑息手術。
1、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PD)
是胰頭癌的首選根治性切除術式,由Whipple在1935年首創。雖在以後的年間,不少學者在關於切除後消化道重建方面作了許多改革,但至今仍習慣地把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簡稱為Whipple術。
適應症:對一般狀態好,年齡<70歲(非硬性指標),無肝轉移、無腹水、癌腫末浸潤周圍血管的胰頭癌均適於行PD 。70以上(非硬性指標)身體虛弱,有並發症的一般採用中醫葯治療。
2、全胰切除術(TP)
適應症:癌腫波及全胰,無肝轉移及腹膜種植者為全胰切除術的絕對適應症。全胰切除術的優點,除了徹底切除胰內多種病灶外,還使清除胰腺周圍淋巴結更為方便和徹底。全胰切除術後不再存在胰-空腸吻合,可完全避免胰瘺的產生。但全胰切除術後也有不少問題,可發生繼發性糖尿病及消化吸收障礙,終生需要應用胰島素及消化酶治療,故應嚴格掌握其適應症。因此,行TP時不能只憑胰腺病變局部情況來決定,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病人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病人及家屬對術後出現糖尿病是否充分理解,能否自行注射胰島素,家屬能否協助管理糖尿病,以及經濟狀況等。只有具備上述條件才能決定行TP。
3、胰體尾部切除術(DP)
適應於胰體尾部癌無轉移者。連同脾臟、胰體尾部腫瘤及周圍淋巴結一並切除。手術操作簡單,手術並發症少,手術死亡率低。胰體尾部癌多在發生腹部包塊或腰背部疼痛時才被確診,多屬中晚期癌。能作根治性切除者不到5%。由於切除時已有胰外轉移,故術後生存期常不滿年。
4、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PPD)
PPPD僅適用於壺腹癌、較小的胰頭癌,十二指腸球部及胃幽門部無癌直接浸潤、胃周圍淋巴結無轉移者。
5、合理選擇解除黃疸的姑息性手術方式
由於胰腺位置深的解剖特點,胰腺癌早期症狀比較隱蔽,缺乏早期診斷方法,多數患者就診時已屬中晚期,根治性手術切除率低,無法切除者占相當大的比例。對於這部分病人,外科姑息性手術治療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姑息性手術治療的目的主要是:(1)解除膽道梗阻;(2)解除十二指腸梗阻;(3)控制和減輕疼痛,起到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命的作用 。因此,選擇合理的姑息性手術術式對中晚期胰頭癌治療十分重要。
臨床上用於中晚期胰頭癌解除黃疸的常用手術方式包括膽腸吻合術、膽管內支架支撐術和膽道外引流術等。膽腸吻合術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手術方式,其中包括膽囊空腸吻合術(CJS)和膽管空腸吻合術(HDJS)兩大類:
(1)膽囊空腸吻合術(CJS),因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損傷較小而成為最常採用的術式,但CJS有不足之處:①約10%病人膽囊管開口於膽總管下端,靠近十二指腸,易被腫大的腫瘤和轉移的淋巴結壓迫而致梗阻;②有時術中難以確定膽囊管是否通暢,需經術中造影才能確定,較為費時;③當膽囊有炎症、結石嵌頓、不充盈或無功能時不適宜行此手術;④膽囊管引流膽汁相對不暢、術後復發性黃疸和膽管炎的發生率顯著高於膽管空腸吻合術(HDJS)。
Rosemurgy等綜合8篇文獻資料顯示,CJS和HDJS緩解黃疸立即成功率分別為89%和97%,黃疸復發或膽管炎發生率分別為20%和8%。因此,認為目前臨床上一般最好少使用CJS,而應盡量使用HDJS。
(2)膽管空腸吻合術(HDJS)。原因是:一方面,肝總管-空腸吻合的吻合口位置更高,不易被腫瘤侵犯或壓迫,而且可以提供一個更大的吻合口;另一方面,Roux-en-Y形吻合可以明顯減少返流性膽管炎發生率,從而減輕對肝臟損害。
Tanapa等總結了9807例胰腺癌資料:HDJS手術死亡率已由34%降至7%,術後生存期由不到5.7個月增至9.2個月;而CJS手術死亡率由17%僅降至10%,術後生存期由4.7個月僅增至6.7個月。另外,HDJS是直接對肝(膽)總管進行引流,不但減黃有效率高,而且術後遠期復發黃疸和膽管炎發生率較低,也說明HDJS的療效明顯優於CJS。
(3)膽道內支架支撐為
(4)膽道外引流術,即膽囊或膽總管造瘺,或經皮肝穿刺內膽管置管外引流術。減黃短期效果顯著,但大量膽汁丟失,造成嚴重水、電解質平衡,患者生活質量差,現已很少使用。
(二)放射治療
胰腺癌放射治療的瘤死量偏高,而胰腺周圍如胃、小腸、肝、腎、脊髓等的放射耐受性偏低,給放射治療帶來不利。近年來,隨著術中放射治療及在CT精確定位下作治療計劃的多野體外放療的開展,放射治療已成為胰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
術中放療用10~20MV高能電子線,在充分顯露腫物、盡可能切除腫瘤、移開周圍正常組織情況下,准確將相應限光筒置於腫瘤上,術中一次大劑量照射15~25Gy,照射時間約4~6分鍾。體外放療主要用於術前及術後(包括術中照射後的體外追加放療),也用於晚期胰腺癌已不宜手術的姑息性治療。用CT精確定位作放射治療計劃,使胰腺癌病變部位得到高劑量照射,周圍正常組織得到較好的保護。用10mVx線,腹前一野加兩側野等中心照射,每次180~200cGy,每周5次,劑量40~60Gy/4~6周,可連續治療,也可分段治療。
放療為利用射線對癌細胞進行殺傷,也對身體有損傷作用,輔以中葯真情散治療來保護正常細胞,每日三次
(三)化療
胰腺癌的化療問題長期以來並沒有引起臨床醫生的足夠重視,與其他腫瘤相比,胰腺癌的化療效果不能令人滿意,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於腫瘤的生物學特性對化療不夠敏感,同時在研究中沒有理想的觀察指標,因此臨床醫生往往對此興趣不大;另一方面,胰腺癌病人常常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體重減輕和吸收不良,因此很難耐受系統的化療,所以,為了降低化療副作用,提高效果,臨床上化療同時應服用中葯真情散
1、胰腺癌的系統性化療:很多文獻報告了對胰腺癌進行聯合化療的臨床實驗,效果較好的聯合化療方案主要有:5-Fu十MMC,5-Fu十MMC十Streptozotoin(鏈脲菌素),5-Fu+ADM十MMC。這些聯合化療方案的敏感率可達到40%左右,明顯高於單劑化療的效果,病人的生存期亦顯著延長。
2、胰腺癌的區域性化療
胰腺癌的區域性化療,就是通過胰腺主要的供血動脈,給予高劑量的化療葯物。其理論依據主要是:
(1)目前系統性化療效果較差的原因可能與全身用化療葯物時,進入胰腺癌組織的葯物太少有關,而通過區域性化療可以使高濃度的化療葯物直接進入胰腺癌組織;
(2)系統性化療時由於化療葯物全身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化療葯物的用量,而區域性化療葯物首先作用於胰腺癌組織,可明顯減少全身的毒副作用,並因此可以增加化療葯物的用量。總之,通過區域性化療可以使化療葯物更有針對性,並可增加化療葯物的用量,提高了化療的效果,同時可明顯減少化療葯物的毒副作用。
(四)中醫治療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對中晚期病人進行大劑量放、化療,或對產生耐葯的患者再次進行化療只能導致虛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臨床常常可以見到,患者死因不是因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於不科學、不恰當的殺傷性治療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後出現腹水、黃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療後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腸癌化療後惡心、嘔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中西結合治療越來越受到腫瘤專家的重視,如,化療期間及化療後長期服用真情散,不僅可以鞏固化療的效果,還可以防止復發轉移。
[編輯本段]【輔助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有時可超過342μmol/L,其中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血鹼性磷酸酶值升高亦很顯著。尿膽紅素試驗呈陽性或強陽性。血澱粉酶測定,在少數早期胰腺癌因胰管梗阻可有一過性升高;後期胰腺組織萎縮,血澱粉酶值不會有變化。胰腺癌患者可能有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試驗陽性率高。癌胚抗原(CEA)測定,約70%胰腺癌患者可升高,但亦無特異性。消化道腫瘤相關抗原CA19-9被認為是診斷胰腺癌的指標。
(二)B超
胰腺癌的直接影像可見到低回聲的腫瘤,間接的所見往往成為發現小胰癌的線索,如擴張的胰管、膽管等。除主胰管外,還要仔細觀察胰管的分支。有些小胰癌可首先引起胰管分支的局限性擴張,如鉤突部胰管擴張。超聲內鏡因超聲探頭僅隔胃十二指腸壁,對胰腺體尾和頭部掃描不受胃腸道氣體干擾,所以可清晰地描出胰內結構,發現早期病變。
(三)CT
CT可以顯示胰腺腫塊的正確位置、大小及其與周圍血管的關系,但<2cm的胰腺腫塊約1/3不能被發現。影像學檢查,除外費用昂貴的因素,CT掃描應該列為目前診斷胰腺癌的主要方法。胰腺癌的CT圖像表現為:①胰腺腫塊呈普遍性或局限性腫塊,腫塊中心可有不規則的輪廓模糊的低密度區,若低密度區較大,可為腫瘤壞死或液化表現;②癌腫侵入或壓迫膽管或胰管時可使其擴張;③癌腫可侵及胰背脂肪層及包繞腸系膜上血管或下腔靜脈。
胰頭癌的病灶顯示:大量文獻表明,胰腺為擁有豐富血管的臟器,CT增強時強化明顯,而胰腺癌多為相對少血管的腫塊,平掃時胰腺與胰腺癌密度差較小,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出現壞死時可表現為低密度或低等密度混雜腫塊,形態和邊界均不清楚;增強早期(動脈期)胰腺即有明顯強化而癌組織增強較不明顯,呈相對低密度,則腫塊大小、形態和邊緣浸潤情況可清楚顯示;但到了實質期兩者密度縮小,腫塊顯示明顯不如前。因此,對於胰腺的常規CT掃描,仍應強調團注法薄層動態增強掃描。
(四)磁共振成像(MRl)
MRI可顯示胰腺輪廓異常,根據T1加權像的信號高低,可以判斷早期局部侵犯和轉移,對判斷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內的小胰癌以及有無胰周擴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優於CT掃描,是胰腺癌手術重點前預測的較好方法,但缺點是價格昂貴。
(五)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ERCP能同時顯示胰管、膽管和壺腹部,對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黃疸很有價值,此外還能直接觀察十二指腸乳頭,並收集胰液作細胞學檢查。但在已有阻塞性黃疸的情況下作ERCP有引發膽道感染的危險,應控制好注入造影劑的數量、速度和壓力。胰腺癌的ERCP影像所見為:主胰管不規則性狹窄、梗阻,其末端呈鼠尾狀截斷影;主胰管側支破壞、斷裂、稀疏和移位;造影劑外溢入腫瘤區;膽總管可有包繞狹窄和梗阻表現,如同時有胰管的狹窄和梗阻,則呈「雙管征」。
(六)胃腸鋇餐檢查(GI)
常見的GI對胰腺癌的診斷價值有限。在胰頭癌晚期,可有十二指腸圈擴大或十二指腸呈反「3」形改變,低張GI檢查使十二指腸平滑肌鬆弛、蠕動減少,從而利於觀察十二指腸粘膜的變化,如紋理紊亂、粘膜中斷、壁僵硬等。
(七)細胞學檢查
目前多主張術前在B超或CT引導下經皮細針穿刺抽吸胰腺腫塊作細胞學檢查,對胰腺癌有很高的診斷價值,是一種簡單、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主要診斷作用在於晚期不能手術的病人,可以明確診斷。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也可以在術中應用,並可代替胰腺活檢,從而避免因活檢引起出血、胰瘺、急性胰腺炎等並發症的發生。
【鑒別診斷】
鑒別診斷:胰腺癌是起源於胰腺導管上皮細胞,因此很容易造成胰腺導管的梗阻、擴張,胰頭癌常直接浸潤膽總管下端各壁,而發生梗阻性膽管擴張,引起黃疸。而轉移癌是原發癌細胞脫落後,通過血行或淋巴道轉移至胰腺,其癌細胞並非起源於腺管上皮,所以一般不造成胰腺管擴張,也不浸潤膽總管壁,除非腫物較大,外壓膽總管,可引起梗阻性擴張。
轉移性胰腺癌:肺、乳腺、卵巢、前列腺、肝、腎和胃腸道的癌腫均可轉移到胰腺。胰腺是轉移癌的好發部位。轉移性胰腺癌的CT表現多種多樣,大致分為3種情況,即單發不規則腫物、多發腫物和胰腺彌漫性腫大。其中以單發腫塊最多見,而單發腫塊多位於胰頭部。轉移灶的大小依檢查時間早晚不同各異,其形態大多呈不規則狀,部分可見分葉,密度上表現為低密度及等密度,但以低密度為主。形態與密度改變沒有明顯特異性,但從局部表現很難與原發腫瘤區別,必須密切結合臨床及其他一些間接徵象加以辨別。原發灶明確是診斷的前提,所以診斷並不十分困難。
胰腺多發腫物比較容易引起轉移,如果原發灶確定,可以診斷。但是胰腺癌應與急性胰腺炎、全胰癌鑒別。急性壞死型胰腺炎有時因低密度壞死與胰實質緊貼在一起似胰腺多發性彌漫轉移,但強化後實質邊界不清,胰周有低密度水腫帶,臨床症狀典型可以鑒別。部分全胰癌表現為胰腺多發病灶和灶性彌漫性腫大時,二者鑒別較困難,須緊密結合臨床病史。
此外,部分慢性胰腺炎表現為胰腺局限性腫大,特別是位於胰頭部的胰腺增大與胰頭癌極為相似,以下幾點可以鑒別:①胰頭增大,外形光滑無分葉;②增強表現為密度均勻;③膽總管正常或擴張,但形態規則;④胰周血管或臟器無明顯侵犯;⑤胰頭部可見到鈣化。
總之,胰頭癌表現形態多種多樣,診斷時須密切結合臨床,以提高診斷率,CT仍為重要檢查方式。
【預防】
關於胰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一直是人們探索力求解決的問題,對此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醫生在廣大人群中發現可懷疑對象,即高危人群。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病人既沒有特異的症狀,也沒有特異的體征,全憑醫生的高度警惕,醫生要做"有心人"。病人所能提供的只有上腹脹痛,有時脹感超過了痛覺,其他只有消化不良,體重減輕以及「突發性的糖尿病」等這些無特異性的症狀。臨床醫師若找不到其他疾病能解釋以上這些症狀時,進而經過對症治療,以上這些症狀未能改善改善後又惡化時,臨床醫師就應大膽懷疑。
(二)普及防癌知識,進行定期的例行體格,檢查開展二級預防。
(三)對高危對象進行現代高科技的調查,如綜合應用B超、ERCP、MRI、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及新近發展的癌基因檢測。

Ⅳ 胰頭癌有什麼症狀

疾病症狀:由於胰頭區的結構復雜,當胰頭發生惡性腫瘤時,不僅直接損害胰腺組織,造成胰腺內外分泌功能異常,出現相應的症狀,同時也因腫瘤擠壓侵犯膽管、胰腺及周圍腸管,引起肝膽系統、消化道機能的一系列異常表現。當侵犯周圍脈管時, 可導致腫瘤轉移。
早期時多數患者可無明顯症狀,到中晚期時,可出現下列症狀:
1.上腹部疼痛不適:為胰頭癌的重要症狀。部分患者就診前半年出現漸進性疼痛,伴納差、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表現, 晚期常為持續性鈍痛或劇痛。
2.梗阻性黃疸:為胰頭癌的典型症狀。黃疸出現與否取決於腫瘤與末段膽管的密切程度。若腫瘤緊鄰膽管, 瘤體較小時, 可能侵襲、壓迫膽管造成梗阻性黃疸;若腫瘤遠離膽管或向表面生長, 即使瘤體大, 或廣泛轉移,也可不出現黃疸。膽管梗阻後膽道內壓進行性增高,膽囊腫大,肝內淤膽汁,發生肝細胞損害,使黃疸加重。
3.納差、消瘦:為較常見的表現。早期即可出現食慾減退,體重減輕,但常被忽略。多數患者初期在出現黃疸之前可能發生胰管梗阻,胰液分泌障礙,從而影響消化吸收機能。隨病情進展,尤其在合並梗阻性黃疸時,此症狀更為突出。
4.腰背部放射狀疼痛:為胰頭癌晚期症狀。典型表現為上腹疼痛,呈束帶狀向背部放射。
5.高血糖:胰頭癌患者常合並高血糖。
6.腫瘤轉移:肝臟是晚期胰頭癌最常見的遠處轉移部位。
此外,腫瘤侵犯、壓迫十二指腸引起的梗阻,以及上腹部腫塊、腹水等均為胰頭癌晚期表現。還有些患者會出現間歇性發熱、惡心嘔吐等症狀。

Ⅳ 胰腺癌晚期死前表現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大部分癌症的生存率都在提高,例如乳腺癌,結直腸癌等腫瘤,近幾十年來,生存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胰腺癌,胰腺癌的生存率一直停滯不前,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至10%,絕大部分患者在診斷胰腺癌半年內死亡,是所有的惡性腫瘤中,生存率最差的,死亡率最高的,所以,胰腺癌稱為癌中之王。

為什麼胰腺的死亡率如此高!

以上的幾個因素加起來,導致胰腺癌的治療效果很差,想要提高胰腺癌的治癒率,需要我們早期發現腫瘤,並且研製出更有效的治療葯物,不論是化療也好,靶向治療也好,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取得突破。在目前的階段,早期發現胰腺癌是最靠譜的手段,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一些:(1)長期抽煙飲酒的人群,特別是年齡大於40歲的人群;(2)家族裡面有胰腺癌患者;(3)糖尿病患者;(4)慢性胰腺炎的患者;(5)有膽管結石,常出現膽源性胰腺炎的患者;(6)嚴重肥胖,超重,高脂血症的人群。對於這些高危的人群,可以考慮從40歲左右開始篩查胰腺癌,彩超似乎是比較經濟的手段,但是彩超不一定能看得清楚,腹部CT會更好一些。

總而言之,目前的胰腺癌還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可能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Ⅵ 我父親61歲。一個月前確診為胰頭癌。沒做手術。現在臉部眼睛眼珠全身腳背上都是黃染。食慾不振,小便很

問題分析:
你好,看你說的情況,那看你父親檢查出有患了胰頭癌的病情了,那看現在身體上出現黃疸的症狀也是因為癌症的原因有膽管堵塞的情況的

意見建議:
那像現在病人身體狀況還好時,應該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的好,手術後可化療結合上中醫的辨症來進行對症治療,這樣是會有非常好的效果的,病人還能存活多久也是要看治療情況的

Ⅶ 有關胰頭癌,感謝!!!!!!!

對於多數實體癌來說,手術切除均是癌症治癒的主要手段。胰頭癌作為一種實體癌症,爭取腫瘤的手術完全切除是唯一治癒手段。不過手術有一定的使用條件,一般來說,早期手術的治療效果較好;除此之外,許多癌症也因為其自身原因,(如腫瘤位置、大小、形態或者患者本身身體因素,如體制虛弱、並發症),等因素而不能進行手術或者手術效果不佳。此外,還有一項,此處的手術切除必須能保證全部切除腫瘤。而且手術切除由於對於腫瘤細胞的破環也會誘發轉移等其他因素,所以癌症的治療是個系統的工作,手術、放化療、中醫葯配合治療綜合治療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概況的講,手術、放化療是西醫的治療方式,其重在攻伐,會損傷機體,帶來毒副作用。然後其顯效快速,不過什麼質量不高,患者後期比較痛苦。
中醫講究平衡,主張「帶瘤生存」, 顯效雖慢,不過生活治療高,患者一般均比較舒適。中醫治療癌症的根本大法為「扶正賠本法」,如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腫瘤科「抑扶平衡法」治療胰頭癌。
癌症治療能達到何種治療效果不僅僅是因為治療方式的因素,由於癌症其自身的性質,現今來看,癌症能達到的治療效果和癌症的發展階為依據。通俗的講,越早越能治癒,越晚只能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在癌症初期,適用手術切除,中醫葯提高身體機能,爭取治癒;癌症發展晚期,不管是放化療、中醫葯或者聯合使用提高生活質量,一般來說晚期中醫葯能帶來跟好的生活治療,放化療副作用太大。
(一) 手術治療
胰頭癌轉移范圍廣泛,方式多樣,涉及許多重要臟器、血管,手術難度很大,臨床上最常見的病理Ⅲ期、Ⅳ期的患者無論何種術式死亡率都相當高,預後很差,成為外科亟待解決的難點之一。
胰頭癌常用手術方式有經典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加區域性淋巴結廓清術、改良擴大根治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PPD)、全胰切除加淋巴結清術以及姑息手術。
1、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PD)
是胰頭癌的首選根治性切除術式,由Whipple在1935年首創。雖在以後的年間,不少學者在關於切除後消化道重建方面作了許多改革,但至今仍習慣地把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簡稱為Whipple術。
適應症:對一般狀態好,年齡<70歲(非硬性指標),無肝轉移、無腹水、癌腫末浸潤周圍血管的胰頭癌均適於行PD 。70以上(非硬性指標)身體虛弱,有並發症的一般採用中醫葯治療。
2、全胰切除術(TP)
適應症:癌腫波及全胰,無肝轉移及腹膜種植者為全胰切除術的絕對適應症。全胰切除術的優點,除了徹底切除胰內多種病灶外,還使清除胰腺周圍淋巴結更為方便和徹底。全胰切除術後不再存在胰-空腸吻合,可完全避免胰瘺的產生。但全胰切除術後也有不少問題,可發生繼發性糖尿病及消化吸收障礙,終生需要應用胰島素及消化酶治療,故應嚴格掌握其適應症。因此,行TP時不能只憑胰腺病變局部情況來決定,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病人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病人及家屬對術後出現糖尿病是否充分理解,能否自行注射胰島素,家屬能否協助管理糖尿病,以及經濟狀況等。只有具備上述條件才能決定行TP。
3、胰體尾部切除術(DP)
適應於胰體尾部癌無轉移者。連同脾臟、胰體尾部腫瘤及周圍淋巴結一並切除。手術操作簡單,手術並發症少,手術死亡率低。胰體尾部癌多在發生腹部包塊或腰背部疼痛時才被確診,多屬中晚期癌。能作根治性切除者不到5%。由於切除時已有胰外轉移,故術後生存期常不滿年。
4、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PPD)
PPPD僅適用於壺腹癌、較小的胰頭癌,十二指腸球部及胃幽門部無癌直接浸潤、胃周圍淋巴結無轉移者。
5、合理選擇解除黃疸的姑息性手術方式
由於胰腺位置深的解剖特點,胰腺癌早期症狀比較隱蔽,缺乏早期診斷方法,多數患者就診時已屬中晚期,根治性手術切除率低,無法切除者占相當大的比例。對於這部分病人,外科姑息性手術治療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姑息性手術治療的目的主要是:(1)解除膽道梗阻;(2)解除十二指腸梗阻;(3)控制和減輕疼痛,起到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命的作用。因此,選擇合理的姑息性手術術式對中晚期胰頭癌治療十分重要。
臨床上用於中晚期胰頭癌解除黃疸的常用手術方式包括膽腸吻合術、膽管內支架支撐術和膽道外引流術等。膽腸吻合術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手術方式,其中包括膽囊空腸吻合術(CJS)和膽管空腸吻合術(HDJS)兩大類:
(1)膽囊空腸吻合術(CJS),因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損傷較小而成為最常採用的術式,但 CJS有不足之處:①約10%病人膽囊管開口於膽總管下端,靠近十二指腸,易被腫大的腫瘤和轉移的淋巴結壓迫而致梗阻;②有時術中難以確定膽囊管是否通暢,需經術中造影才能確定,較為費時;③當膽囊有炎症、結石嵌頓、不充盈或無功能時不適宜行此手術;④膽囊管引流膽汁相對不暢、術後復發性黃疸和膽管炎的發生率顯著高於膽管空腸吻合術(HDJS)。
Rosemurgy等綜合8篇文獻資料顯示,CJS和HDJS緩解黃疸立即成功率分別為89%和97%,黃疸復發或膽管炎發生率分別為20%和8%。因此,認為目前臨床上一般最好少使用CJS,而應盡量使用HDJS。
(2)膽管空腸吻合術(HDJS)。原因是:一方面,肝總管-空腸吻合的吻合口位置更高,不易被腫瘤侵犯或壓迫,而且可以提供一個更大的吻合口;另一方面,Roux-en-Y形吻合可以明顯減少返流性膽管炎發生率,從而減輕對肝臟損害。
Tanapa等總結了9807例胰腺癌資料:HDJS手術死亡率已由34%降至7%,術後生存期由不到5.7個月增至9.2個月;而CJS手術死亡率由17%僅降至10%,術後生存期由4.7個月僅增至6.7個月。另外,HDJS是直接對肝(膽)總管進行引流,不但減黃有效率高,而且術後遠期復發黃疸和膽管炎發生率較低,也說明HDJS的療效明顯優於CJS。
(3)膽道內支架支撐為
(4)膽道外引流術,即膽囊或膽總管造瘺,或經皮肝穿刺內膽管置管外引流術。減黃短期效果顯著,但大量膽汁丟失,造成嚴重水、電解質平衡,患者生活質量差,現已很少使用。
(二)放射治療
胰腺癌放射治療的瘤死量偏高,而胰腺周圍如胃、小腸、肝、腎、脊髓等的放射耐受性偏低,給放射治療帶來不利。近年來,隨著術中放射治療及在CT精確定位下作治療計劃的多野體外放療的開展,放射治療已成為胰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
術中放療用10~20MV高能電子線,在充分顯露腫物、盡可能切除腫瘤、移開周圍正常組織情況下,准確將相應限光筒置於腫瘤上,術中一次大劑量照射15~25Gy,照射時間約4~6分鍾。體外放療主要用於術前及術後(包括術中照射後的體外追加放療),也用於晚期胰腺癌已不宜手術的姑息性治療。用CT精確定位作放射治療計劃,使胰腺癌病變部位得到高劑量照射,周圍正常組織得到較好的保護。用 10mVx線,腹前一野加兩側野等中心照射,每次180~200cGy,每周5次,劑量40~60Gy/4~6周,可連續治療,也可分段治療。
放療為利用射線對癌細胞進行殺傷,也對身體有損傷作用,輔以其他葯物治療來保護正常細胞,如在放療前半小時服用養陰生血合劑(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腫瘤科臨床推廣)。
(三)化療
胰腺癌的化療問題長期以來並沒有引起臨床醫生的足夠重視,與其他腫瘤相比,胰腺癌的化療效果不能令人滿意,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於腫瘤的生物學特性對化療不夠敏感,同時在研究中沒有理想的觀察指標,因此臨床醫生往往對此興趣不大;另一方面,胰腺癌病人常常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體重減輕和吸收不良,因此很難耐受系統的化療。
1、胰腺癌的系統性化療:很多文獻報告了對胰腺癌進行聯合化療的臨床實驗,效果較好的聯合化療方案主要有:5-Fu十MMC,5-Fu十MMC十Streptozotoin(鏈脲菌素),5-Fu+ADM十MMC。這些聯合化療方案的敏感率可達到 40%左右,明顯高於單劑化療的效果,病人的生存期亦顯著延長。
2、胰腺癌的區域性化療
胰腺癌的區域性化療,就是通過胰腺主要的供血動脈,給予高劑量的化療葯物。其理論依據主要是:
(1)目前系統性化療效果較差的原因可能與全身用化療葯物時,進入胰腺癌組織的葯物太少有關,而通過區域性化療可以使高濃度的化療葯物直接進入胰腺癌組織;
(2)系統性化療時由於化療葯物全身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化療葯物的用量,而區域性化療葯物首先作用於胰腺癌組織,可明顯減少全身的毒副作用,並因此可以增加化療葯物的用量。總之,通過區域性化療可以使化療葯物更有針對性,並可增加化療葯物的用量,提高了化療的效果,同時可明顯減少化療葯物的毒副作用。

Ⅷ 胰腺癌晚期不吃飯卧床不起是什麼情況

胰腺癌晚期明顯特徵就是沒食慾、渾身乏力,腹腔積液等等,這是癌細胞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注意做好止疼,及時抽積液,盡可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及時補充營養,盡量延長生命。祝你好運!!

Ⅸ 得了胰腺癌,眼睛發黃

沒事的.我姥姥得的就是胰腺癌....一開始就能肝炎治了。胰腺癌的症狀就是黃.我姥姥那時候都黃的像黃紙一樣了。.還腫.也吐..因為那個東西離胃很近.就吐

熱點內容
為什麼練字會眼睛模糊 發布:2025-01-22 12:50:35 瀏覽:312
晚上為什麼那麼少人吃腸粉 發布:2025-01-22 12:47:50 瀏覽:81
為什麼有的好友加不上微信 發布:2025-01-22 12:47:13 瀏覽:985
蘋果手機為什麼老掉漆 發布:2025-01-22 12:43:03 瀏覽:396
為什麼用不了畫質軟體 發布:2025-01-22 12:33:46 瀏覽:478
為什麼電腦顯示屏上會出現鎖屏 發布:2025-01-22 12:20:03 瀏覽:869
為什麼鳥毛家的彩墨顏色都那麼淡 發布:2025-01-22 12:17:37 瀏覽:762
蘋果手機為什麼買快手幣會貴 發布:2025-01-22 12:16:46 瀏覽:246
為什麼小眼睛不長肉了 發布:2025-01-22 12:12:54 瀏覽:256
為什麼山東男人稱之為大漢 發布:2025-01-22 12:07:16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