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不給點顏色的花兒為什麼這么紅

不給點顏色的花兒為什麼這么紅

發布時間: 2025-01-02 08:36:18

㈠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原文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這首兒歌,描繪了春天萬物復甦,花朵競相綻放的美麗景象。每當春風拂過,大地蘇醒,萬物復甦之時,花朵們便爭先恐後地展現它們的美麗。春天的氣息彷彿為每一朵花兒披上了一層絢麗的外衣。

花朵之所以這般鮮艷,是由於它們吸收了陽光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分,通過光合作用生成養分和色素,使花朵的色澤更加鮮艷。這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神奇創造,更是植物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化出的一種獨特機制。不同種類的花朵,因為基因的不同,呈現出各異的顏色,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粉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黃的,它們以各自獨特的顏色裝點著大自然的畫卷。

除了生理特性,花兒的顏色還受到環境的影響。土壤的pH值、氣候條件、光照強度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花色的變化。例如,某些花朵在不同的土壤環境中,可能會出現顏色變化,這使得花朵的顏色更加豐富多彩,也增加了它們的觀賞價值。

此外,花朵的色彩還有著吸引傳粉者的作用。花朵的顏色、形狀和香氣,都是為了吸引蜜蜂、蝴蝶等傳粉者,幫助它們完成授粉過程,從而實現繁殖。而傳粉者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也會幫助花朵傳播花粉,促進植物的繁殖和進化。

總而言之,花朵之所以這般鮮艷,不僅是因為它們的生理特性,也是自然界的神奇創造,更是植物為了適應環境、繁衍後代而進化出的一種獨特機制。

㈡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朵的紅色是熱情的色彩,它強烈、奔放、激動、令人精神振奮。紅紫爛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氣蓬勃。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人們一邊贊嘆,一邊不免提出疑問,尋求科學的解釋。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不論是紅花還是紅葉,它們的細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變成的花青素。當它是酸性的時候,呈現紅色,酸性愈強,顏色愈紅。當它是鹼性的時候,呈現藍色,鹼性較強,成為藍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是。而當它是中性的時候,則是紫色。萬紫千紅,紅藍交輝,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鹼反應中所顯示出來的。 除了紅花以外,還有黃色、橙色的花。橙色與柑橘,南瓜等果實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蘿卜,所以表現這種色彩的色素,就被稱為胡蘿卜素。 至於白花,那是因為細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緣故。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謝之前微染紅色,表示它這時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變色的一個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開白色,中午淡紅,下午深紅,一日三變,愈開愈美麗。又如八仙花,初開白色微綠,經過幾天,變成淡紅,或帶微藍,它不像添色木芙蓉那樣朝開暮落。至於一般的花,大都初開時濃艷,後漸淡褪。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還需要用物理學原理來解釋。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或水滴的折射,會分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這七種顏色的光波長短不同,紅光波長,紫光波短。酸性的花青素會把紅色的長光波反射出來,送到我們的眼簾,我們便感覺到是鮮艷的紅花。同樣,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鹼性的花青素反射藍色的光波,胡蘿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別反射黃色光波或橙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但組織裡面含有空氣,會把光波全部反射出來。有的花瓣,表面有較多的細微而排列整齊的玻璃球似的突起,看起來好像絲絨,能夠像金剛石那樣強烈地反射光線,色彩就更為鮮艷,如某些月季花就是。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還有它生理上的需要。光波長短不同,所含熱量也不同:紅、橙、黃光波長,含熱量多;藍、紫光波短,含熱量少。花的組織,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較柔嫩。在野生狀態,紅、橙、黃花都生長在陽光強烈的地方,反射了含熱量多的長光波,不致引起灼傷,有保護的作用。藍花都生長在樹林下、草叢間,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含熱量多的長光波,對它的生理作用有利。白花也多陰性植物,有些夜間開放,反射了全部的光波,是另一種適應措施。自然界少有黑色的花,只有少數的花偶然有黑色的斑點,因為黑色吸收全部的光波,熱量過多,容易受到傷害。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從進化的觀點來考察,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裸子植物的花是原始的形態,都帶綠色,而花葯和花粉則呈黃色。在光譜裡面,與綠色鄰接的,長波一端是黃、橙和紅,短波一端是青、藍和紫。我們可以說,花色以綠色為起點,向長波一端發展,由黃而橙,最後出現紅色;向短波一端發展,是藍色和紫色。紅色應是最晚出現的花色,在進化途程中居於項峰,最鮮艷,最耀眼。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從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來看,昆蟲起了到重要的作用。億萬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昆蟲還不多。花色素淡,傳粉授精,依靠風力,全部是風媒花。後來出現了被子植物,昆蟲也繁生起來。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稱花瓣)。花瓣不再是綠色,而是比較顯眼的黃色、白色或其他顏色。形狀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發芳香,這就成為蟲媒花。「蜂爭粉蕊蝶分香」,昆蟲給花完成傳粉授精的作用。 昆蟲采蜜傳粉,有一特殊的習性,就是經常只採訪同一種植物的花朵。這個習性有利於保證同一種植物間的異花傳粉,繁殖後代。這樣可以固定種的特徵,包括花的顏色。我們可以設想,假如當初有一種植物,花色微紅,由於其中紅色比較顯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蟲的注意,獲得傳粉的機會較多,經過無數代的選擇,在悠長的歲月中,昆蟲就給這種植物創造出純一、顯著、鮮艷的紅色花朵。昆蟲參與自然選擇的作用,造成各種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種不同的花色。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最後要歸功於人工選擇。自然選擇進程緩慢,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示它的作用。人工選擇大大加快了它的進程,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選擇費了億萬年造成野生原種,花是單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紅的一種。經過人工栽培,僅就北宋中葉(11世紀)那個時候來說吧,幾十年功夫就有單瓣創造出多葉、千葉(重瓣)、樓子(花心突起)、並蒂等額中不同姿態;由粉紅創造出深紅、肉紅、紫色、墨紫、黃色、白色等各種美麗色彩。再如大麗花,原產墨西哥,只有八個紅色花瓣。人工栽培的歷史僅僅二三百年,卻已有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又如虞美人,經過培養,已有紅、黃、橙、白各種顏色卻沒有出現過藍色。上一世紀末,美國的著名園藝育種家浦班克,發現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層迷霧的虞美人,特意培養,到本世紀初,便育成了各種深淺不同的藍色虞美人,為花卉園藝添加了新的品種。 花兒這樣紅,是大自然的傑作,更加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賈祖璋(1901-1988)浙江海寧人。1920年畢業於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曾任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總編輯兼編輯室主任、科學普及出版社副總編輯、福建省科協顧問、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協會顧問、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福建省科普創作協會理事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委等職。 賈祖璋先生是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早在30年代,他就已是我國科學小品的開拓者之一,60多年筆耕不止。他的作
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學形式,生動活潑地傳播以生物學為主的科學知識,實現科學與文學的聯姻。他的科普作品對普及科學知識,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他以絢麗多彩的自然界為描述對象,把豐富的科學知識,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融為一體。用生動的獨具風格的科學小品體裁,向讀者描繪了奇妙的生物世界中的種種珍聞趣事。 賈祖璋在清王朝度過了少年時代,目睹並體驗了老百姓的種種苦難,深感民智未開、國家落後,皆因政治腐敗、科學不昌明所致。因此,自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畢業後,從22歲起開始科普創作,28歲出版第一本科普讀物。從1931年《鳥與文學》問世到臨終前出版的《花與文學》為止,賈祖璋先生60年間一共創作、翻譯近300萬字作品。他的作品總是將科學與藝術融為一體,許多篇章成為範文精品,在社會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當今中國的讀書人沒有幾個沒研讀過賈祖璋的作品的。他的《勞動創造了人》是建國初期幹部學習社會發展史的必讀書籍之一。他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南州六月荔枝丹》、《蘭和蘭花》、《蟬》均被選入高中和初中課本。 1934年《太白》雜志,開辟「科學小品」專欄,賈祖璋與周建人、顧正均等人,就為這個欄目撰稿。同時,為開明書店編寫了多種動植物學課本,為科學在中國的普及做了大量的拓荒工作。也就是從此他走上了從事科普創作、編輯、翻譯的艱辛道路。 他平生的著作有《鳥類研究》、《鳥與文學》、《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韌性》、《生物學碎錦》、《花與文學》、《賈祖璋科普創作選集》、《賈祖璋科普文選》等科學小品集和科普讀物26種,還編著過《開明新編高中生物學》、《高中生物學綱要》等中小學教材。他奮斗一生,向人民奉獻了大量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科普作品。同時,賈祖璋又是著名的出版家,曾編了10種自然、動物、植物、生物、博物方面的中、小學教科書,使幾代學子從中受到啟蒙教育。他從1936年開始期刊編輯工作,其中著名的期刊有《中學生》、《進步青年》、《旅行家》、《農村青年》、《知識就是力量》、《科學大眾》、《學科學》等,這也是他獻身科普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活實踐是賈祖璋寫作的基礎和源泉。賈祖璋寫的科學小品,以花鳥魚蟲為描述對象,以他獨到、深入的觀察,細膩、精確的筆觸,朴實、簡練的語言,勾勒出瑰麗多彩、千姿百態的生物世界。賈祖璋畢生還酷愛書籍,他讀書、編書、著書,終身與書為伍。他長年從事編輯工作的餘暇,就孜孜不倦,手不釋卷地閱讀有關生物、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從中汲取營養,積累知識,拓展思路,發掘和充實寫作的素材。 他的許多作品,涉及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倡導科學、破除偽科學和迷信邪說等諸多方面。在《金魚》、《螢火蟲》中批判「蠶子變金魚」、「腐草化螢」;在《鳥類面面觀》里,從分析麻雀的雜食習性與農作物的關系,判別它對人類的利害關系,其中所體現的科學的求實精神,對於今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等,仍有現實意義和有益的啟示。 1931年,賈祖璋先生的《鳥與文學》,它是把鳥類的科學知識(包括形態、習性、種類等)同有關文學方面的內容(包括歷來的詩詞、神話,民間傳說等)結合起來,用作者的話說,"這是想用較有趣味的文字來寫科學書」的一種「嘗試」。當時發表這些文章的《自然界》雜志,辟出一個欄目叫「趣味科學」。並第一次揭出了「科學小品」這一新文體的名稱。因此,無論是《鳥與文學》,還是《生物素描》,都是我國「科學小品"這一體裁的早期創作成果。現在看來,賈祖璋先生的這一系列作品。在我國科普創作的歷史上的確具有奠基性和首創性的意義。時至今日,千千萬萬的中學生還可以從課本上讀到他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南州六月荔枝丹》這樣精美的名篇。他寫的《鳥與文學》和《花與文學》,這兩本書應該成為我國科學小品創作的雙璧。它不但反映了賈老畢生的創作歷程,而且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科普創作的發展軌跡。 賈祖璋的科普創作寫作,大體分為三個時期:一、20年代到40年代,他以旺盛的精力,寫下了大量作品。《鳥與文學》、《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等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二、新中國成立到「文革」前,寫過一些短文。如《夕餐秋菊之落英》、《白絲翎羽丹砂頂》、《一種似蟹非蟹的動物》等;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賈祖璋雖已耄耋之年;沐浴科學春天的陽光雨露,再度煥發創作青春,寫下許多作品。《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獲得全國新長征科普創作一等獎,連同《南州六月荔枝丹》、《蟬》、《蘭和蘭花》作為範文被選入高初中和中專課本。 十年動亂期間,身處逆境的賈祖璋,此時的心情雖說無奈,但他又不願意虛度年華、浪費時光。他隻身到野外的稻田、菜園、果園,觀察植物生長、昆蟲活動和鳥類繁衍的動態。同時,還大量閱讀當時所能找到的科學和農技書籍,從1970年到1976年的6年間,共寫了50本讀書筆記。這段時間的實踐和閱讀,為科學春天到來後的科普創作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也才有了榮獲「新長征科普創作」一等獎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以及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範文《南州六月荔枝丹》、《蘭和蘭花》、《蟬》等名篇的問世。 當《福建衛生報》剛剛復刊,是一張4開4版的小報。身為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福建省科普創作協會理事長、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顧問的賈老十分關心這張報紙的成長,不僅經常閱讀本報,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而且還親自撰寫科普文章。先後在本報科普版發表了「怎樣種樹」、「從恐龍時代繁衍到現在的蟑螂」、「青年人的生理變化」、「重視心理衛生」、「從感冒說到肺結核」、「病從口入」等十餘篇文章,使本報增色不少,編輯人員留下了嚴謹求實、勤奮耕耘的深刻印象。
編輯本段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理清說明順序,感悟說明文中運用文學語言和方法的妙處。2. 通過查尋資料和做實驗讓學生理解課文知識。 教學重點 理清說明順序,感悟說明文中運用文學語言和方法的妙處。 教學難點 如何找准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教學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方法 主要教具 實驗材料 學法指導 探究合作式 板書設計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物理基礎 物理學原理 生理需要 進化觀點 自然選擇 人工選擇 課後反思 時間 階段目標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展示學生所知,引起對課文知識的興趣。2、3.理清說明順序,感悟說明文中運用文學語言和方法的妙處。4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讀懂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力、表達力及動手實踐能力。 1. 導入:(1)自然界中美麗嬌艷的鮮花萬紫千紅,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色彩的花朵呢?(2)《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一文像一把鑰匙,為我們解開了這個奧秘。2.朗讀課文,說說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明確:花紅的原因有很多,課文從六個方面進行說明。即"物理基礎""化學和物理學""植物生物學""進化理論""自然選擇''及"人工選擇"六個方面對"花紅"的成因作了科學、生動、有趣的說明。3. 發現課文的結構有什麼特點?作者在課文中七次用"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句子,都以設問的形式出現,並形成七個排比段,在修辭上叫間隔反復。第一段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第一次出現,起總提作用,後幾段起提示說明角度和內容的作用,使文章層次清楚,中心突出,富有較強的節奏感和語言的美感,增強了說明文的文學色彩。4.現在我們只了解了花紅的因素,其中的真正奧妙誰能細致解釋呢?那就看我們各小組的本事了,現在六小組分別承包一個方面,用語言、板書或實驗等形式為大家解說花紅原因。(1) 試驗一:把一朵紅色的芍葯花或其他的紅色花泡在鹼水或肥皂水中,觀察顏色的變化,當紅變藍之後,再把變藍的花朵泡在醋里,觀察其由藍變紅的過程,以此驗證花朵在酸鹼反應中顏色的不同變化。(2) 解說各種成因:5.總結: 1.提問2.聽讀課文,學生回答後加以概括。3.指導、提示、歸納4.提出要求,對各小組進行指導,參與小組討論。(1)指導(2)聽評 1.回答2.朗讀課文,思考回答。3.研究討論4.讀課文,討論研究表述語言,准備實驗。(1)做實驗(2)解說各種成因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理清邏輯順序。2. 學習運用鞏固有關說明文的知識,進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並注意詞語表達的准確與生動。3.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教學重點 1.說明文語言的准確與生動性2.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邏輯結構的分析 教學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方法 主要教具 電腦 學法指導 討論探究式 板書設計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說明順序: 花紅的內部條件和因素(物質基礎)--內、主 { ↓ 花紅的外在原因(自然選擇、人工選擇)--外、次 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做比較說明語言:准確 如"只有、就、僅" 課後反思 時間 階段目標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 2.理解其嚴謹的邏輯順序。 3.鞏固說明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方法。 4.進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並注意詞語表達的准確與生動。 5.理解題目的作用。 1.導入: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2.提問:分別從六個方面說明了花紅的原因,它們能否顛倒順序?為什麼? 明確:作者按由主到次,由內到外的順序排列,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1-7段)說明花紅的內部條件和因素,重要因素是"物質基礎"。 第二層(8-10段)說明花紅的外在原因。層層深入,准確嚴謹。 3.分析每段中的說明方法。思考:文章中都運用哪些說明方法? 明確:(1)舉例子、分類別:例如牡丹,又自然選擇費了億萬年造成的野生原種,花是單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紅的一種。經過人工栽培,僅就北宋中葉那一個時期來說吧,幾十年工夫,就由單瓣創造出多葉、千葉、樓子、並蒂等各種不同的姿態;由粉紅創造出深紅、肉紅、紫色、墨紫、黃色、白色等各種不同的美麗色彩。舉例子的句子還有很多…… (2)列數字、舉例子:再如大麗花,原產墨西哥,只有八個紅色花瓣。人工栽培的歷史僅二三百年,卻已有上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分析:運用三種說明方法,說明了人工選擇大大加快了花紅的進程,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顯著成果。 (3)作比較、分類別:在光譜裡面,與綠色鄰接的,長波一端是黃、橙、紅,短波一端是青、藍、紫。我們可以說,花色以綠色為起點,向長波一段發展,由黃而橙,由橙而紅;向短波一端發展,是藍色和紫色。紅色的花最鮮艷,最耀眼,可以說在進化過程中是最成功的。分析:說明紅花是進化過程中的佼佼者。 4.請體會一下其中加點詞的表達准確性。明確:"只有"強調了僅限於粉紅這個品種,"就"字,強調人工栽培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了多姿多彩、爭奇斗艷的不同花朵。三個程度副詞"最"字強調了紅花顏色鮮艷、耀眼和成功的程度。"僅"字極言時間之短,說明人工選擇加快了花紅的進程。 5.課文標題借用了《冰山上的來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認為這樣擬題好嗎?為什麼?明確:一是提示課文要說明的內容;二是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慾。 6.介紹有關花的知識或《十萬個為什麼》,請選擇其中一個講講,讓同學們分享你的快樂。 7.作業: 1.導入2.提問總結3.提出問題,參與各小組的討論。判斷講解。4.提示聽評5.提問 1.回憶2.思考討論後回答3.默讀課文,圈點勾畫,商量討論。分析回答。4.思考回答5.思考討論6.介紹花的或《十萬個為什麼》。 整體感知: 1、文章題目原是一句歌詞,用了什麼修辭?用來做題目有哪些好處? 明確:課文的標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是個設問句,它起著三個方面的表達作用:一是抓住人們所熟知的花的特徵(「紅」)提出問題,有助於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設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聯系全文結構看,主體部分從六個方面說明花兒紅的原因,每說明一個原因都用「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開頭,使文章脈絡分明,具有明快的節奏感,增添了藝術情趣。 具體研讀課文: 1、第2—6自然段、第7一l0自然段分別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是從哪幾個方面說明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 明確:第2—6自然段採用邏輯順序。從物質基礎、物理學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說明「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第7一l0自然段採用時間順序,從進化觀點、自然選擇、人工選擇等角度說明「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2、文章中都運用哪些說明方法? 明確:(1)舉例子、分類別:例如「牡丹,……幾十年工夫,就由單瓣創造出多葉、千葉、樓子、並蒂等各種不同的姿態;由粉紅創造出深紅、肉紅、紫色、墨紫、黃色、白色等各種不同的美麗色彩。」…… (2)列數字、舉例子:再如「大麗花,原產墨西哥,只有八個紅色花瓣。人工栽培的歷史僅二三百年,卻已有上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 分析:運用三種說明方法,說明了人工選擇大大加快了花紅的進程,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顯著成果。 (3)作比較、分類別:「我們可以說,花色以綠色為起點,向長波一段發展,由黃而橙,由橙而紅;向短波一端發展,是藍色和紫色。紅色的花最鮮艷,最耀眼,可以說在進化過程中是最成功的。」 分析:說明紅花是進化過程中的佼佼者。 3、體會其中加粗詞的表達准確性。 (1)牡丹,由自然選擇費了億萬年造成的野生原種,花是單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紅的一種。經過人工栽培,僅就北宋中葉那一個時期來說吧,幾十年工夫,就由單瓣創造出多葉、千葉、樓子、並蒂等各種不同的姿態。 明確:「只有」強調了僅限於粉紅這個品種,「就」字,強調人工栽培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了多姿多彩、爭奇斗艷的不同花朵。 (2)紅色的花最鮮艷,最耀眼,可以說在進化過程中是最成功的。」 明確:三個程度副詞「最」字強調了紅花顏色鮮艷、耀眼和成功的程度。「僅」字極言時間之短,說明人工選擇加快了花紅的進程。 4、研讀課文第十段: (1)本段列舉牡丹、大麗花、虞美人三個典型事例,從哪幾個方面將自然生成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進行比較,突出了選擇的顯著成就。 明確:時間長短、形狀色澤、品種優劣。 (2)本段說明的中心是什麼? 明確:人工選擇在加速花色變化過程中的作用。 (3)本段的說明結構是怎樣的? 明確:總——分的結構。 注釋 1、選自《生物學碎錦》,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年版,有改動。 2、花青素:植物體中的一種物質,溶解在植物體的細胞中遇鹼顯藍色,遇酸顯紅色。 3、三棱鏡:用透明材料做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學儀器,也叫「棱鏡」。

熱點內容
為什麼孩子只要媽媽不要其他人 發布:2025-02-07 20:04:55 瀏覽:704
男生為什麼鼻嘴 發布:2025-02-07 19:59:51 瀏覽:831
吃了東西總是反到嘴裡來了為什麼 發布:2025-02-07 19:59:07 瀏覽:336
男生為什麼沒有勇氣牽起女生的手 發布:2025-02-07 19:31:38 瀏覽:563
倉鼠為什麼吃東西閉著眼睛 發布:2025-02-07 19:15:43 瀏覽:491
實體店的鞋子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7 19:12:36 瀏覽:640
為什麼在工地上班找不到對象 發布:2025-02-07 19:08:56 瀏覽:190
為什麼手機照相有綠光 發布:2025-02-07 18:46:44 瀏覽:182
蘋果手機為什麼連接網路一會就自動沒了 發布:2025-02-07 18:41:59 瀏覽:964
你為什麼不說一聲晚上好 發布:2025-02-07 18:40:12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