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昆蟲的身體有很多顏色
1. 雄性的螳螂身體上有紅色、白色、藍色等顏色,為什麼雌性的沒有
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
在動物界中幾乎所有的雄性身體部位的顏色都要比雌性更加鮮艷,這是為了更好的吸引雌性。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
前翅輕柔,遮住身體全部為覆翅,後翅比前翅要薄,邊緣透明色,中間成放射狀的紫紅色、伸展開呈現扇狀,休息時收斂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鋒利發達善於捕捉,中、後足適於步行,但有時前足也會用來保持平衡,發育呈變態發育。
2. 為什麼七星瓢蟲身上有各種形狀和顏色呢
七星瓢蟲是鞘翅目瓢蟲科的捕食性昆蟲,為益蟲,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被人們稱為「活農葯」,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在華北南部,俗稱「花大姐」。七星瓢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不同發育階段。人工飼養七星瓢蟲的成蟲,室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0-25℃之間,相對濕度在70%-80%,成蟲產卵時要求溫度較高,可在25℃飼養。但飼養幼蟲以平均溫度20℃左右為好。
成蟲體長5.2-6.5毫米,寬4-5.6毫米。身體卵圓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狀。頭黑色、復眼黑色,內側凹入處各有1淡黃色點。觸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額外側為黃色。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個較大的近方形的淡黃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紅色或橙黃色,兩側共有7個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兩側各有1個三角形白地。體腹及足黑色。
七星瓢蟲取食量大小與氣溫和獵物密度有關。以捕食蚜蟲為例,在獵物密度較低時,捕食量隨密度上升而呈指數增長;在密度較高時,捕食量則接近極限水平。氣溫高的條件下,影響七星瓢蟲和獵物的活動能力,捕食率提高。據統計,七星瓢蟲對煙蚜的平均日取食量為:1齡10.7頭,2齡33.7頭,3齡60.5頭,4齡124.5頭,成蟲130.8頭。七星瓢蟲近80天的生命期可取食上萬頭蚜蟲。 毒性 七星瓢蟲對人、畜和天敵動物無毒無害,無殘留,不污染環境。
七星瓢蟲有較強的自衛能力,雖然身體只有黃豆那麼大,但許多強敵都對它無可奈
七星瓢蟲
何。它3對細腳的關節上有一種「化學武器」,當遇到敵害侵襲時,它的腳關節能分泌出一種極難聞的黃色液體,使敵人因受不了 而倉皇退卻、逃走。它還有一套裝死的本領,當遇到強敵和危險時,它就立即從樹上落到地下,把3對細腳收縮在肚子底下,裝死躺下,瞞過敵人而求生。
瓢蟲之間還有一種奇妙的習性:益蟲和害蟲之間界限分明,互不幹擾,互不通婚,各自保持著傳統習慣,因而不論傳下多少代,不會產生「混血兒」,也不會改變各自的傳統習性。
3. 為什麼蟲子的顏色很鮮艷
日常中昆蟲身體鮮艷一橋殲般有四種比較好理解也是常見的作用:
1,警示敵人自身有毒,一般出現在有毒毛蟲之類的動物上
2,警示察孫敵人假裝自身有毒,一般出現在無毒但敏沒沖有體型外表類似的同類昆蟲上
3,提醒異性這里有健康切已預備繁衍的成蟲,常見於各類成蟲
4,特殊保護色,極少部分蝴蝶的特殊身體亮色可用於偽裝自身成別的物體或者動物(例如體型更大的動物的眼睛)
4. 那些昆蟲,身體的顏色會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一、變色蝸牛在古巴的熱帶森林中,有一種變色蝸牛。這種蝸牛的體色,可隨食物的不同化學成分而發生變化:時而像晶瑩的綠翡翠,時而像瑰麗的紅寶石,也就是它的體色的變化與吃的東西有關。它的自衛能力,不是靠體色的改變,而是另有絕招:它能散發一股金雞納霜的苦味,致使飛鳥走獸聞而避之。
二、變色鳥新疆阿爾泰山區有一種叫「岩雷鳥」的變色鳥,它的羽毛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換顏色。春天,它穿上淡黃色的春裝;夏天,羽毛變成了栗褐色;秋天,又變成了暗棕色,到了冬天,它變得銀裝素裹,渾身雪白。
這樣,它們的毛色和外界的變化渾然一體,就很難被它們的天敵發現。無獨有偶,新幾內亞的天堂鳥,其羽毛隨著年齡而變換,須要4—6年才能把顏色變換齊。
三、變色蛇在非洲東南部的印度洋上的馬達加斯加島,島上棲息著一種「變色蛇」,能隨環境變化而變色:游在青草上,全身立即變成青綠色;蜷縮在懸崖峭壁的岩石裂縫或盤纏在樹的枯枝上,變成黑褐色;如果爬在紅色土壤上或天藍色的地毯上,它的體色馬上又變成胭脂紅或天藍色,凡此種種。成了非常好的保護色。
四、變色鹿在湖北神農架林區發現一種珍奇動物——「變色鹿」。這種鹿和梅花鹿的外形相同,所不同的是它的皮毛能隨四季草木顏色的變化而變化。春季草木蔥蘢,鹿毛呈綠色;夏季草木由綠轉黃,鹿的體色變成黃綠色;秋季草木枯黃,鹿毛呈現金黃色或黃褐色;冬季草木凋零時,它的毛色也換成了麻色。
五、變色蛙北美洲有一種牛蛙,它的體色有時是黃綠色的;有時是翠綠色的;有時是灰褐色;始終同周圍的水草、泥土的顏色溶為一體,非常適應。還有一種雨蛙,也是變色能手。它們在一般情況下是黑色的,但當它處在光天化日之下或粗糙而淺淡的物體上時,皮膚就會變成淺色;在陰暗角落生活時,膚色會驟然變深。
如果在乾燥的環境中,膚色就會變得蒼白。變色蟹 在大西洋西崖的海灘上,生活著一種會變色的蟹,名叫「招潮蟹」。這種蟹的軀殼的顏色會一日幾變。有趣的是,每逢水漲潮落時,它身體的顏色就會變深。
六、變色魚生長在大海里的「比目魚」,為了在不同環境里保護自己,會不斷地變換身體的顏色:當它游到石頭上時,身體就會變成與石頭相似的顏色;躲在海草里時,又變成了海草相近的顏色;靜伏在沙子里時,即變成了像沙子一樣的顏色。
七、變色蜥蜴它生活在非洲,體內含有各種色素的細胞,受到刺激後,能改變其體色。例如:它受驚恐時會變成白色的;處在黃土中時會變成黃色。
身在草叢中時,全身變成了綠色。還有昆蟲類的螳螂也會改變自己的顏色和形態,它身處於綠色的懷抱時,變成了綠色螳螂;當周圍的環境是灰色時,螳螂的形色猶如枯葉;有的螳螂在花果中間時,它又會呈現出花果的顏色。
(4)為什麼昆蟲的身體有很多顏色擴展閱讀:
比目魚為鰈形目魚類統稱,又稱鰨沙魚(也訛作「撻沙魚」)、鰨蟆(拼音:tǎma,也訛作「塔瑪」)、平魚及左口魚,廣東及香港俗稱大地魚,是一種卵圓形扁平深海魚類;熱帶或寒帶大陸棚中等深度的海水水域均有蹤跡,少部分生活於淡水中,現已成為人類的食品之一。
比目魚的特徵是兩眼均位於身體的左側,比目魚也是因此得名,有眼的一側有體色,另側為白色。
比目魚又叫鰈魚、板魚、偏口魚,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於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於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
比目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比目魚只有一條背鰭,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它們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
5. 昆蟲身上的顏色和形狀是不對稱的嗎
不同的昆蟲身上的顏色還有形狀情況是不一樣的。他們有的昆蟲是對稱的,有些就不對稱。
他們身上的顏色和形狀和一定的生活變化有點關系。另外通過他們的遺傳,會從外觀的顏色上有些變化。這些都是比較深層次的,基本上來說不會有太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