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眼睛為什麼沒有瞳孔
1. 寶寶生下來左眼睛瞳孔無瞳,請問會影響視力嗎
問題分析: 你好,寶寶生下來左眼睛瞳孔無瞳,不是會不會影響視力的問題,而是根本就看不見,瞳孔是人眼睛內虹膜中心的小圓孔,為光線進入眼睛的通道。虹膜上平滑肌的伸縮,可以使瞳孔的口徑縮小或放大,控制進入瞳孔的光量。 意見建議: 建議到醫院檢查,瞳孔的異常往往是某些疾病的反映,瞳孔呈現白色,即醫學上所說...的「白瞳」,往往是白內障、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病症的反映;瞳孔紅色,有可能是眼底出血的表現;瞳孔及整個黑眼珠顏色變淺,則預示著有免疫性疾病,例如風濕病、強直性脊柱炎等。祝寶寶健康。
2. 寶寶眼睛渾濁看不到瞳孔 怕光
病情分析: 孩子的眼睛渾濁,怕光,要考慮存在先天性白內障的可能性大,當然了,如果真的是看不到瞳孔,那就是角膜異常導致的。 意見建議:如果真的是先天性白內障的話,可考慮及早手術治療並配鏡矯正視力,以避免導致孩子出現弱視。如果是角膜發育異常的話,那就只有以後做角膜移植才行了。因為在網上看不到孩子的具體情況,所以只能是猜測,建議請當地眼科醫生診治為好。
3. 看不見嬰兒的瞳孔怎麼辦
你好!! 盡管放心啦! 新生兒的瞳孔較小,其直徑只有約兩毫米。你不仔細觀察的話,是很難看到的啦。 通常,嬰兒在出生4至5周後便能用兩眼同時短暫關注遞到其面前的玩具。如果 已出生1個多月的孩子面對眼前的玩具或媽媽的笑臉,其帶有瞳孔的眼珠總是游移不定或不時地「劃圈」,與此同時瞳孔的尺寸還會增大,那麼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就醫。 因為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先天性視神經萎縮的症狀。如果患視神經萎縮的新生兒 能在其出生後3至4個月內開始得到系統綜合治療的話,孩子的視神經纖維還是有救的。 瞳孔是虹膜中央的一個圓形孔洞,正常人在一般光線下直徑約為3毫米~4毫米. 在人的一生中,瞳孔的大小隨年齡的增長有一個周期性變化,1歲以內的幼兒,由於瞳孔開大肌發育不全,瞳孔直徑較小;青少年和成年人較大;女性略大於男性;40歲以後到老年瞳孔直徑又復縮小;近視眼大於遠視眼;清醒時大於睡眠時,強光刺激、情緒激動、劇烈疼痛都會使瞳孔縮小。總之,在正常情況下,瞳孔的大小是處在持續不斷地動態變化中。 謝謝!!
4. 寶寶出生時,兩眼炯炯有神.為什麼看不見
寶寶剛出生時,對光線就會有反應,但眼睛發育並不完全,視覺結構、視神經尚未成熟,視力只有成人的1/30。他能追著眼前的物體看,但視野只有45度左右,視力也只有成人的1/30。而且只能追視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公分的人或物。新生兒偏愛注視較復雜的形狀和曲線,以及鮮明的對比色。 ●1~3個月 孩子滿月後,已具有注視與兩眼固視能力,會注視抱他的人,不過無法持續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協調。三個月後寶寶的視野已經可達180度,也可看到自己的手,也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此時,大多數嬰兒的視覺可以平穩地"跟隨"運動的物體,也能將視線固定在某物體上。 ●4~6個月 4~6個月的寶寶視網膜已有很好的發育,能由近看遠,再由遠看近,4個月時開始建立立體感。這一時期的寶寶會以視線尋找聲音來源,或追蹤移動的物體,例如媽媽在房間內走動,嬰兒的眼睛也會跟著轉動;此時嬰兒己經能夠轉動身體,會伸手去捉眼睛看到的東西,如在嬰兒床上方掛著的小吊飾等。這個時候的視力約為0.1。 ●6~12個月 6個月以後,兩眼可以對准焦點,孩子會調整自己的姿勢,以便能夠看清楚想要看的東西。 8個月大時,對於眼前突然消失的東西,會出現尋物的反應,特別喜歡用視線來追蹤眼前的物體,眼、手的協調也較為順利。此時,寶寶的視力保持在0.1~0.2之間。 1~3歲孩子的視力發育標准約能達到0.1~0.6之間。一般2歲時為0.4,已經可以判別事物的遠近,且視線跟得上快速移動的東西,並看得清楚。3歲時為0.6,視覺較為敏銳,喜歡觀察,會藉由眼睛來引導手去接觸新事物,眼手協調更靈活,立體視覺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5. 寶寶出生後遲遲不睜眼,這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你看過剛出生的寶寶,基本上發現嬰兒的眼睛是關閉的。這需要幾天,寶寶的眼睛會打開。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疑問,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寶寶會閉上眼睛,不明白。那麼,為什麼你的寶寶出生?
當寶寶出生時,眼睛不打開的原因,因為眼部發育的情況是不同的。也許嬰兒的眼睛肌肉尚未發達得很好,不容易做眨眼行動。事實上,當有一些嬰兒出生時,眼睛是開放的,大多數嬰兒的眼睛都很封閉。
6. 新生兒 眼睛瞳孔
你好。瞳孔是動物或人眼睛內虹膜中心的小圓孔,為光線進入眼睛的通道。虹膜上平滑肌的伸縮,可以使瞳孔的口徑縮小或放大,控制進入瞳孔的光量。 瞳孔的大小除了隨光線的強弱變化外,還與年齡大小、屈光、生理狀態等因素有關。你的寶寶白天和晚上瞳孔有變化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