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蒜泥為什麼顏色會變綠
Ⅰ 蒜泥為什麼會變成綠色
大蒜中天然含有一些含硫化合物、氨基酸和有機酸類物質。這些物質本來是無色的,但在低溫和酸性條件下,大蒜中的吡咯基氨基酸類物質與丙酮酸反應生成黃色素,與含硫的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反應生成藍色素。它們疊加在一起就呈現出綠色。
不過,其中的藍色色素性質並不穩定,溫度略高就容易分解,見光也能加速它的分解,在儲藏過程中會逐漸變成黃色。
營養價值
大蒜營養成分相當的豐富,而且還具有很好的食療以及葯用價值。大蒜鱗莖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低聚糖和多糖類、另外還有脂肪、礦物質等。100g新鮮大蒜含蛋白質為4.4g、脂肪為0.2g、碳水化合物為23g、粗纖維為0.7g、灰分為1.3g。
大蒜中還含有豐富的含硫化合物,其中大蒜素具有殺菌、抑菌、抗癌、抗衰老等醫療保健功能。大蒜素的前體物質是蒜氨酸。大蒜中的蒜氨酸以穩定無臭的形式存在,在蒜氨酸酶的催化下形成無色油狀物大蒜素。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大蒜變綠是農葯用多了嗎?、網路-大蒜
Ⅱ 為什麼大蒜搗碎了會變成綠色的了
大蒜搗碎變綠,這是因為大蒜中的大蒜素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這種反應的結果就是大蒜由原來的奶白色變成淡綠色,也是可以吃的。
大蒜素是從蔥科蔥屬植物大蒜的鱗莖(大蒜頭)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硫化合物,也存在於洋蔥和其他蔥科植物中。學名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大蒜素是一種廣譜抗菌葯,具有消炎、降血壓、降血脂等多種生物學功能。
拓展資料:
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鱗皮,剝去鱗葉,內有6~10個蒜瓣,輪生於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須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剝去薄膜,即見白色、肥厚多汁的鱗片。
有濃烈的蒜辣氣,味辛辣。有刺激性氣味,可食用或供調味,亦可入葯。地下鱗莖分瓣,按皮色不同分為紫皮種和白皮種。大蒜是秦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國,經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眾喜食。
大蒜主要含有:
1.揮發性成分如甲基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硫醚等硫醚類;
2.酯類如烯丙基硫代亞磺酸-1-丙烯酯,烯丙基硫代亞磺酯丙酯(Allicin又名大蒜素);
3.苷類:有硫苷如葫蒜素,黃酮苷如槲皮素;
4.氨基酸類如蒜氨酸(Alliin),甲硫氨酸等。
Ⅲ 蒜泥變綠是什麼原因
1、大蒜細胞中的含有較多的含硫類生物活性物質,這些含硫化物在蒜酶的作用下,可生成硫代亞磺酸脂、丙烯基硫代亞磺酸脂、烯丙基硫代亞磺酸脂等大蒜色素的物質前身。這些物質經過一系列的反應進而生成大蒜色素。通常,最初形成的為藍色素(有叫蒜蘭素), 藍色素不穩定逐漸轉化為黃色素(有叫蒜黃素), 兩者共存使蒜呈現綠色, 最後藍色素全部轉化為黃色素。
2、 這種綠色素是一種天然的花青素類色素,它不是很穩定,會在腌制的25天左右逐漸變黃變淺。現在很多研究發現,大蒜的這種綠色素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種優質的抗氧化劑。所以,食用綠色的腌大蒜不但無毒,還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3、 因此,腌大蒜變綠並不是因為腌蒜頭里含有葉綠素、也不是象植物那樣經陽光照射會產生綠色,而是因為蒜頭在腌制中產生了無毒的蒜蘭素和蒜黃素,蒜蘭素和蒜黃素混在一起,就使蒜頭變成了綠色。這種綠色是無害、反而有利的,它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