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茶餅葉底顏色不同
⑴ 白茶干茶色灰綠或者翠綠屬於什麼特徵
白茶干茶色灰綠或者翠綠屬於顏色的特徵。
新茶特點:干茶色灰綠或者翠綠,葉背有白色的絨毛,葉張細嫩,湯色清澈橙黃,滋味清甜,純爽,毫香明顯。
七年以上老白茶的特點:散茶灰綠,乾瘦,有風乾的感覺。開湯後湯色橙紅,香氣是濃郁的葯香,滋味有陳韻,甘醇濃厚。葉底的顏色是油亮的墨綠色,能沖泡15道以上。餅茶存放七年,餅形會有些鬆散,緊實度降低,撬茶比較容易,干茶是褐色,條索清晰,開湯之後,顏色為橙紅色,葯香和蜜甜味明顯,湯潤綿軟,十多道仍有餘味。
白茶分四大品級,由高到低依次是:
1.白毫銀針:全部是芽頭製成,伴有少量小魚葉。
2.白牡丹: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
3.貢 眉:一芽兩三葉,芽頭細小。
4.壽 眉:基本無芽,以嫩葉和葉梗為主。
⑵ 白茶為什麼是綠色的
一款茶的科學界定,並非是看顏色。大部分的白茶,基調以綠為主。
所謂的白茶,指的是用專門的樹種原料(大白茶、水仙茶等),再加上特定的制茶工藝(萎凋、乾燥等),製作而成的茶葉成品。
由於白茶的加工過程,方式比較簡朴。不揉捻,不殺青。於是,白茶內部的大量天然風味物質,得到了保留。
比如,由於沒有經過揉捻,白茶的芽葉條形保持了自然狀態。這樣一來,茶葉內部的葉綠素等物質,數量保留更豐富。故而在成品白茶里,葉片的顏色基調以綠為主。
⑶ 白茶為什麼變綠
白茶為什麼是綠色的,這里要做一個基本的區分:那就是這里的白茶是如何定義的,一般說來,白茶在很多人的概念里有兩種定義:
一種是名為白茶,實為綠茶的茶,比如安吉白茶、正安白茶, 這些都是採用白化品種的茶樹嫩葉,按照綠茶的加工工藝製成的茶葉,具體來講,就是茶樹鮮葉經歷了攤晾、殺青、理條、乾燥、提香整個加工工藝製成的茶品,由於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加工環節——殺青,即殺死茶樹鮮葉中酶的活性,使其終止轉化,因此,按照這種工藝加工出來的茶葉,外形綠中透黃,泡開之後,葉底葉脈呈現白色,雖名為白茶,其實是綠茶。
白茶類——福鼎白茶的湯色葉底
三看葉底:綠茶類的白茶多取一芽一兩葉,葉底顏色發白,葉脈也呈白色;而白茶類的茶葉底等級高的取單芽,等級低的取一芽一兩葉甚至一芽三四葉,梗也相對更粗,不管原料老嫩,但葉底多為綠色。葉底就是茶葉泡完之後剩下的茶底,喝完丟棄之前,再看葉底就基本上可以確定沖泡的茶品是白茶類還是綠茶類了。一般來講,綠茶類的茶樹品種以中小葉種為主,採摘時原料要求相對較高,多采細嫩的芽葉;而白茶類茶樹品種則以中大葉種為主,採摘標準是老嫩通吃,大部分粗老的原料帶有明顯的長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