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到世界只有七種顏色
① 世界上其實只有三種顏色還是七種顏色,其他顏色都是這幾種顏色的組合嗎
托馬斯·揚(Sir Thomas Young)於1800年左右提出了最早的顏色視覺的科學理論。他認為:在正常的眼睛裡,有3種顏色感受器。每種感受器只對光譜的特定部分十分敏感,當它們受到不同波長的光刺激時,在心理上就產生不同的顏色感覺——紅、綠、藍。紅、綠、藍是基本的顏色感覺,而其它所有顏色都是由這三元色組合而成的。1856年,黑爾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完善了揚的觀點,他認為3種顏色感受器對波長的敏感度不同,紅、綠、藍分別對長波、中波、短波更敏感。因此,當某種光刺激作用於感官時,它所引起的興奮在3種感受其中有所不同,從而產生相應的顏色感覺。由此產生了著名的揚-黑氏三元色理論(trichromatic theory)。這個理論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里被人們接受,因為它很好地解釋了顏色混合,說明了如何憑有限種類的受體反應出無限多樣的顏色。但三元色理論也有致命的缺陷,它不能說明:(1)為什麼會有顏色負後效;(2)為什麼色盲者成對地卻是顏色識別——紅和綠或者藍和黃。
②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
眼睛的構造
其實眼睛的構造非常簡單。除了轉動、聚焦部分外,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被稱為
「視網膜」的視覺神經系統。最麻煩的眼睛疾病就出在這么一層薄薄的膜上。
這層膜很薄是因為組成這層膜的神經細胞只有三層。第一層就是接受光的細胞,它
的中文叫「感光細胞」,其實它的英文是PHOTORECEPTOR,PHOTO就是光的意思;RECEPTOR就
是接受體的意思。這「感光細胞」分為兩類:看黑白的(想像到黑白電視)和看彩色
的(彩色電視)。看黑白的並沒有(顏)色。
在顯微鏡底下,看黑白的感光細胞是桿狀的;看彩色的感光細胞是椎狀的。
當年,科學家們猜測這看彩色的感光細胞肯定有很多很多種,才能把可見光的光譜
涵蓋。上文提到了嗅覺神經有上萬種才能嗅到上萬種分子的味道,那麼科學家們也
會假設視覺神經的機制也雷同。那麼到底要有多少種接受不同顏色(光譜長度)的色
素分子呢?這時有一位美國的叫那森的年輕人,他在讀博士學位時把接受彩色光譜
的色素基因克隆出來三個,經過他對這三個基因產物的吸光光譜進行掃描後發現,
一個紅色色素基因一個藍色色素基因和一個綠色色素基因就涵蓋了全部可見光的光
譜范圍。也就是說,人只有三個色素分子就能看到五顏六色了。
那森的發現其重要性與發現嗅覺機制的重要性分庭抗禮,按理說也應該獲得諾貝爾
獎。但到目前還沒有聽到這個消息。那森得不得諾貝爾獎,都算得上是「老子英雄
兒好漢」因為他老爸就是諾貝爾獎得主。
當接受光子的感光細胞上的色素分子被一定長度的光子激活而打出了一個電子,該
電子使得另一分子發生構形變化而最終引發鈉離子通道的開關被打開。這樣,光信
號就變成了電子信號然後變成離子信號即生物信號。生物信號再傳送給中間那一層
視覺神經細胞,經過調頻放大,再把信號傳送給最後一層細胞,稱為「節細胞」的
視覺神經細胞。節細胞再把信號傳遞給大腦視覺處理系統。該系統並不在眼睛鄰近
處,而是在離眼睛很遠很遠的後腦勺。這就是為何打後腦勺耳光時你會感到眼睛冒
金星。
一旦節細胞死亡,人的眼睛雖然還能接受光信號,但信號不能傳遞給大腦所以青光
眼患者雖然眼睛能看到但因大腦得不到信號而成了盲人。
人的感光細胞90%以上是看彩色的錐狀細胞,看黑白的只佔一小部分;相反,晚上活
動的動物比如老鼠90%以上是看黑白的桿狀色素細胞。由於看黑白的色素分子需要的
光子能量小得多,所以晚上月光的能量就足以激活該分子上的電子。在月光下老鼠
看得非常清楚。而看彩色的色素分子則需要高強度的光子束才能激活,在晚上的煤
油燈下,人看不到什麼顏色。因為彩色色素分子不能工作。由於光的波長越短能量
越大,藍光比紅光波長短,按理說晚上我們藉助煤油燈能看到藍色而看不到紅色。
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人的眼睛中紅色感光細胞比綠色和藍色感光細胞多很多倍。
這是為何我們看紅燈看得清楚的原因。所以,「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在全
世界范圍內達到了統一。由於以上原因,晚上我們看花布的顏色與白天看是不同的。 顏色,可以說是五光十色.千變萬化。可是一切千差萬別的色彩,都離不開紅、綠、藍這3種基本色光。人眼睛裡的視網膜上,長有一種「圓錐細胞」,它對這3種色光有特殊的感覺能力,由於其他各種顏色都是由這3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成功的,所以眼睛就能辨別出各種各樣的顏色。如果由於某種原因,缺乏辨別紅色的能力,就叫做「紅色盲」。不能辨別綠色的,叫做「綠色盲」。對紫色不能辨別,就叫「紫色盲」。紅綠兩色不能辨別,就叫做「紅綠色盲」。如果對3種顏色都不能辨別,那就叫做「全色盲」。平時較常見的是紅色盲和綠色盲,紫色盲和全色盲比較少見。
那麼,有人可能要問,色盲是怎樣發生的,它的原因又是怎樣?這在目前還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先天遺傳的,就是說父母有色盲,他們的孩子可能也會有色盲,至於因為視神經或視網膜得了病引起的,這是很少見的。
色盲的人,男的比女的要多5~6倍,因為先天遺傳很有規律,譬如:父母都有色盲,所生的兒子是色盲,女兒是帶色盲者。帶色盲者就是本人沒有色盲,但結婚後所生的兒子半數有色盲,女兒半數是帶色盲者。這就是說男的得色盲的機會要比女的多。
有色盲的人,對需要辨別顏色的工作是不適宜的,譬如:汽車、火車、飛機和輪船上的駕駛員,因為需要辨別紅綠燈,所以就不能擔任否則會發生嚴重事故(色盲開始被人們注意,就是在1研5年瑞典發生火車互撞事故後才弓I起的)。另外,如從事軍事、美術、印染、紡織、化學、醫學、葯學等工作,田於需要辨別顏色,因此也是不適宜的,至於從事一般工作還是可以的。
有人問色盲有沒有辦法治好?由於它的原因還不清楚,因此也沒有什麼滿意的治療辦法。
③ 人類看到的世界,為什麼是五顏六色的
我們置身於一個多姿多彩的萬花筒世界
我們能察覺到色彩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射的光在強弱方面的差異,看到紅光是紅色的物體表面反射了大部分波長為紅色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長的光,黑色則是吸收了大部分的光。理論上來說一個物體不可能完全的吸收和反射光線的。黑白只是相對的概念,也就是說不存在非黑即白的極端點。
在太陽下你可以拿著三棱鏡做實驗,我們會發現ta是有赤橙黃綠青藍紫合成的。例如我們身邊的彩虹。
好了,講了這么多我們常見的帶顏色的東西,那你知道顏色是怎麼來的嗎?比如,橙色是怎麼來的嗎?我來告訴你吧!橙色是把紅色和黃色混合起來得到的。還有啊,黃色和藍色混合起來能夠得到綠色,藍色和紅色混合起來能夠得到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