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為什麼有顏色
1. 彩色電視機為什麼會有顏色
電視的影像,是經由天線傳送到各個家庭的電視接收器中。傳送的時候,影像會被分解成紅、藍、綠三原色的電流。它們被電視接收器中的三支電子槍接收之後,再投射在顯像管上。顯像管是利用磷光質發光的特性來呈現色彩的,顯像管背面塗滿紅、藍、綠三原色的磷光質,以三個一組發出色光,形成彩色電視上豐富的色彩。
2. 為什麼彩色電視的屏幕能呈現五顏六色的畫面呢
電視顯像管以光的三原色(紅、藍、綠)根據接收到的電視信號,以不同強弱的配比配置出彩色的畫面
由於光的三原色以不同比例能配置出任何顏色,所以電視就能呈現五顏六色的畫面
3. 電視機為什麼呈現彩色景象
在黑白電視中只是重視景物的亮度,它只傳送一個反映景物亮度的電信號。而彩色電視要傳送的卻是亮度不同,色度千差萬別的彩色,如果每一種彩色都使用一個與它對應的電信號,就需要同時傳送許許多多的電信號,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根據三基色原理,使我們有可能利用有限的三基色(紅、綠、藍)來傳送和復現自然界的各種景物的彩色。
具體說,彩色電視並不是把客觀世界千差萬別的景物顏色一種一種如實的傳送,而是把足以能反映各種自然景色的三種基色的組合方式(強弱比例)告訴接收端;在接收端,利用能產生三基色的裝置(顯像管),使其嚴格按照接收到的電信息(三基色組合情況)來重新進行三色混合,就可以等效的模擬出發送端的彩色。
盡管這是一種等效模擬,但是這個等效彩色對人眼引起的色感來說與實際彩色引起的色感是相同的。圖8就是根據這個設想來實現彩色電視的基本裝置示意圖。
在發送端必須把要傳送的景物的彩色用分光系統(濾色片)分解為紅、綠、藍三種基色畫面,再經過三個攝像管的光電轉換,把它們轉換為三種基色信號(ER、EG、EB)。 然後把三種基色信號無失真的傳送至接收端。
在接收端,把三種基色信號放大後分別控制三個基色顯像管陰極,經過電光的轉換,把三種基色信號變為三種基色的畫面,然後通過光學透鏡系統投射到屏幕上,並重疊在一起就能混合成原來的景物,這就是實現彩色電視傳送的基本過程。
需要指出的是,實際彩色電視機是用彩色顯像管代替三個基色顯像管,使結構簡單化。
兼容性彩色電視的傳送制式
我們已經了解到,產生三基色信號並不困難,用分光系統和三隻攝像管 組成的攝像系統就能辦到。但是,怎樣才能把三基色信號傳送到接收端呢?這是這里要討論的問題。
一、彩色電視信號傳送的基本制式
1.順序制——是把將要傳送的彩色圖像分解為紅、綠、藍三個基色光像然後進行光電 轉換後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在一個信道分別傳送;在接收端以相同的順序輪流把三個基色信號加於彩色顯像管的三個陰極,輪流顯示出三個基色圖像。利用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進行混色,最後得到一副完美的彩色圖像。
圖9 順序制傳送示意圖
需要指出的是,實際彩色電視機是用彩色顯像管代替三個基色顯像管,使結構簡單話。
2.簡單同時制——是把三個基色信號用三個信道同時傳送。在接收端同時將三個基色信號作用於彩色顯像管的三個陰極,利用空間混色法在熒光屏上顯示一副完美的彩色圖像
4. 電視上為什麼可以呈現多種多樣的色彩,而三原色只是紅綠藍
彩色是光的一種屬性,沒有光就沒有彩色。在光的照射下,人們通過眼睛感覺到各種物體的彩色,這些彩色是人眼特性和物體客觀特性的綜合效果。彩色電視技術就是根據人眼的視覺特性來傳送和接受彩色圖象的。
根據三基色原理,我們只需要把要傳送的各種彩色分解成紅、綠、藍三個基色,然後再將它們變成三種電信號進行傳送。在接受端,用這三種電信號分別能發紅、綠、藍三色光的彩色顯象管,就能重顯原來的彩色圖象。現在我們所用的彩電,走近看屏幕,你會發現彩色圖象是由很多紅綠藍三點構成,這是利用人眼空間細節分辨力差的特點,將三種基色光分別投射在同一表面的紅綠藍三個熒光粉上,因點距很小,人眼就會產生三基色光混合後的彩色感覺。這就是空間相加混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