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的三原顏色是紅色
① 為什麼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色光三原色的確定x0dx0a三原色的本質是三原色具有獨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餘兩種色彩合成。另外,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來,並且混合後得到的顏色數目最多。x0dx0a在色彩感覺形成的過程中,光源色與光源、眼睛和大腦三個要素有關,因此對於色光三原色的選擇,涉及到光源的波長及能量、人眼的光譜響應區間等因素。x0dx0a從能量的觀點來看,色光混合是亮度的疊加,混合後的色光必然要亮於混合前的各個色光,只有明亮度低的色光作為原色才能混合出數目比較多的色彩,否則,用明亮度高的色光作為原色,其相加則更亮,這樣就永遠不能混合出那些明亮度低的色光。同時,三原色應具有獨立性,三原色不能集中在可見光光譜的某一段區域內,否則,不僅不能混合出其它區域的色光,而且所選的原色也可能由其它兩色混合得到,失去其獨立性,而不是真正的原色。x0dx0a在白光的色散試驗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紅、綠、藍三色比較均勻地分布在整個可見光譜上,而且占據較寬的區域。如果適當地轉動三棱鏡,使光譜有寬變窄,就會發現:其中色光所佔據的區域有所改變。在變窄的光譜上,紅(R)、綠(G)、藍(B)三色x0dx0a光的顏色最顯著,其餘色光顏色逐漸減退,有的差不多已消失。得到的這三種色光的波長范圍分別為:R(600~700nm),G(500~570nm),B(400~470nm)。在色彩學中,一般將整個可見光譜分成藍光區,綠光區和紅光區進行研究。x0dx0a當用紅光、綠光、藍光三色光進行混合時,可分別得到黃光、青光和品紅光。品紅光是光譜上沒有的,我們稱之為譜外色。如果我們將此三色旁枯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而將此三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就可得到多種不同色光。x0dx0a從人的視覺生理特性來看,人眼的視網膜上有三種感色視錐細胞--感紅細胞、感綠細胞、感藍細胞,這三種細胞分別對紅光、綠光、藍光敏感。當其中一種感色細胞受到較強的刺激,就會引起該感色細胞的興奮,則產生該色彩的感覺。人眼的三種感色細胞,具有合色的能力。當一復色光刺激人眼時,人眼感色細胞可將其分解為紅、綠、藍三種單色光,然後混合成一種運戚洞顏色。正是由於這種合色能力,我們才能識別除紅、綠、藍三色之外的更大范圍的顏色。x0dx0a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確定:色光中存在三種最基本的色光,它們的顏色分別為紅色、綠色和藍色。這三種色光既是白光分解後得到的主要色光,又是混合色光的主要成分,並且能與人眼視網膜細胞的光譜響應區間相匹仔李配,符合人眼的視覺生理效應。這三種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幾乎可以得到自然界中的一切色光,混合色域最大;而且這三種色光具有獨立性,其中一種原色不能由另外的原色光混合而成,由此,我們稱紅、綠、藍為色光三原色。為了統一認識,1931年國際照明委員會(CIE)規定了三原色的波長λR=700.0nm,λG=546.1nm,λB=435.8nm。在色彩學研究中,為了便於定性分析,常將白光看成是由紅、綠、藍三原色等量相加而合成的。
② 為什麼說紅藍綠(RGB)是三原色
用紅黃藍搭配好比例可以調出任意顏色,而用其他顏色則調不出這三種顏色,所以說它們三個是三原色,其它用這三種調出來的顏色叫間色或者叫復色。
③ 繪畫上的三原色為什麼是紅黃藍
應該是紅綠藍。也就是設計師常說的RGB值吧。每個顏色都有自己的RGB,是因為有著三種顏色不同的比例組成的。絕大多數單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紅、綠、藍三種色光,這是色度學的最基本的原理,也稱三原色原理。人眼視網膜上有三種不同類型的錐體細胞,分別是:親藍,親紅,親綠視色素,例如:紅光刺激親紅視色素興奮產生紅色感覺,黃光刺激時親紅親綠視素同時興奮,大腦將產生黃色感覺,例如親紅親綠視素興奮比例不斷變化,將產生橙色或黃綠色的感覺等。而大自然中的萬物各種顏色都由這三種顏色相加或者相減形成。也就是說這三種顏色作為基礎組成了萬物的顏色。三種原色是相互獨立的,任何一種原色都不能有其他兩種顏色合成。三原色通常分為兩類, 一類是色光三原色,另一類是顏料三原色,但在美術上又把紅,黃,藍定義為色彩三原色。但是品紅加少量黃可以調出大紅(紅=M100+Y100),而大紅卻無法調出品紅;青加少量品紅可以得到藍(藍=C100+M100),而藍加綠得到的卻是不鮮艷的青;用黃、品紅、青三色能調配出更多的顏色,而且純正並鮮艷。用青加黃調出的綠(綠=Y100+C100),比藍加黃調出的綠更加純正與鮮艷,而後者調出的卻較為灰暗;品紅加青調出的紫是很純正的(紫=C20+M80),而大紅加藍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從調配其他顏色的情況來看,都是以黃、品紅、青為其原色,色彩更為豐富、色光更為純正而鮮艷。其實LZ的問題中已經有答案了,正因為無法調出其他顏色,才能稱之為三原色。
④ 為什麼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而顏色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三原色指三種最基本的顏色,是其它各種顏色最基本的組成部分。美術意義上說的三原色指:紅、黃、藍而光學意義上說的三原色指:紅、綠、藍
三原色是紅色(red)、黃色(Yellow)和藍色(blue)。紅、綠、藍是作為補充的視覺三原色。原色,就是最基本的顏色,不能分解為任何顏色,而其它的顏色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合成的。因為一共只有3種原色,所以我們稱為三原色。 所以 顏色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綠色是間色。 作為人的視覺感應,對於綠色、藍色和紅色更加敏感,所以所有的視覺顏色都是在這之上疊加起來的,我們稱這三種顏色是視覺三原色。並且綠色、藍色和紅色是太陽光(白光)經過折射後分出的7種單色光中的3種,所以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另外,顏色的紅黃藍在調色板上可以調出任何顏色,可是如果把三種顏色混在一起就會變成黑色。但是,光的三原色就不一樣了,三種顏色混在一起就會變成太陽光一樣完全透明的無色光了.
⑤ 為什麼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紅黃藍
A:原色理論
三原色,所謂三原色,就是指這三種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而其他色可由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來,色彩學上將這三個獨立的色稱為三原色。
B:混色理論
色彩的混合分為加法混合和減法混合,色彩還可以在進入視覺之後才發生混合,稱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兩種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會提高,混合色的光的總亮度等於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紅、翠綠、藍紫。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別的色光相混而產生的。而:
朱紅光+翠綠光=黃色光
翠綠光+藍紫光=藍色光
藍紫光+朱紅光=紫紅色光
黃色光、藍色光、紫色光為間色光。
如果只通過兩種色光混合就能產生白色光,那麼這兩種光就是互為補色。例如:朱紅色光與藍色光;翠綠色光與紫色光;藍紫色光與黃色光。
(二)減法混合
減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線透過有色濾光片之後,一部分光線被反射而吸收其餘的光線,減少掉一部分輻射功率,最後透過的光是兩次減光的結果,這樣的色彩混合稱為減法混合。一般說來,透明性強的染料,混合後具有明顯的減光作用。
減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補色,即:翠綠的補色紅(品紅)、藍紫的補色黃(淡黃)、朱紅的補色藍(天藍)。用兩種原色相混,產生的顏色為間色:
紅色+藍色=紫色
黃色+紅色=橙色
黃色+藍色=綠色
如果兩種顏色能產生灰色或黑色,這兩種色就是互補色。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減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純度也會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於人的視覺生理特徵所產生的視覺色彩混合,而並不變化色光或發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減低,所以稱為中性混合。
有兩種視覺混合方式:
A:顏色旋轉混合:把兩種或多種色並置於一個圓盤上,通過動力令其快速旋轉,而看到的新的色彩。顏色旋轉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與加法混合的規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卻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B:空間混合:將不同的顏色並置在一起,當它們在視網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時,這些不同的顏色刺激就會同時作用到視網膜上非常鄰近的部位的感光細胞,以致眼睛很難將它們獨立地分辨出來,就會在視覺中產生色彩的混合,這種混合稱空間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