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的混色中rb為什麼顏色
① 為什麼色光三原色與顏料三原色不同的 為什麼色光三原色混合就變白色、顏料三原色混合就是黑色
這主要是顏色的混合:加法混色和減法混色
粘貼一些網上的這方面知識供你參考一下
所謂加法的色光三原色(RGB)就是指原本沒有任何光,根據你所需要的顏色,將能組成它的色光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添加進去,按1:1:1添加,得到的光就是白色。
色彩三原色(RYB)稍微麻煩些。它本身不發光,而是吸收外界的光,並反射除吸收以外所以頻率的光。如紅色顏料是因為它吸收了除紅色以外的所有頻 率的光而只反射紅色(准確地說是紅色波段,吸收能力是隨著波段的移動而漸漸增強的)。而黃色與藍色顏料也是如此。所以當他們混合在一起時,每種物質都保持 原有的物理屬性而反射自己原有顏色的光。但是這種光對於另外兩種顏料都是要吸收的,所以總的來說還是吸收的比反射的多。但是,總還有部分光被反射,而且成 分是紅黃藍。注意看一下連續光譜,你會發現,在白光的連續光譜中紅黃藍三種顏色正好是在光譜中平均分布的。所以從用色彩三原色配出來的黑色顏料上反射回來 的光(ryb)也是在可見光段均勻分配的。所以黑色(是相對的黑色,而不是絕對的黑色(完全沒有光線),不然你就按不見了)的光譜也是相對連續的,只是強 度更弱一些。所以你也可以把減色三原色中的黑理解為兩度很低的白。因為本質上說,他們的光譜沒有什麼區別。
或許你這時會問,那為什麼在加色原理中RGB也可以組成白色。這就需要一點生理學的知識了,人的眼中只有感知RGB這三種顏色的細胞。所以就算 你給他黃色,視網膜上的視桿細胞也不會產生黃色的神經沖動,而是將其分散(拉普拉斯變換)為紅、黃、藍三種不同頻率的波,從而產生RGB三種不同強度的神 經沖動,並在大腦中混合,從而復原原有的顏色。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了,不知我說明白了么?
有兩個試驗,你可以試著做一下:
1)找紅藍兩種激光器(市面上賣的激光筆就行。一定要用激光,因為只有他們才是真正的單色光),將其照射在同一點,你會得到一個顏色。然後用三棱 鏡將其色散記錄光譜。然後再用白色光照射你剛剛用兩種激光混合時得到的那種顏色相同顏色的彩紙,也同樣用三棱鏡色散。看看你得到的兩種光譜一不一樣。(反 射光譜不同)
2)在很暗的環境下,激光照射一幅彩色的圖片,看看你能不能分辨出彩色圖片上的所有顏色。 (說明減色原理是從光源提供的顏色中減去被吸收掉的顏色)。
② 為什麼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紅黃藍
A:原色理論
三原色,所謂三原色,就是指這三種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而其他色可由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來,色彩學上將這三個獨立的色稱為三原色。
B:混色理論
色彩的混合分為加法混合和減法混合,色彩還可以在進入視覺之後才發生混合,稱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兩種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會提高,混合色的光的總亮度等於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紅、翠綠、藍紫。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別的色光相混而產生的。而:
朱紅光+翠綠光=黃色光
翠綠光+藍紫光=藍色光
藍紫光+朱紅光=紫紅色光
黃色光、藍色光、紫色光為間色光。
如果只通過兩種色光混合就能產生白色光,那麼這兩種光就是互為補色。例如:朱紅色光與藍色光;翠綠色光與紫色光;藍紫色光與黃色光。
(二)減法混合
減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線透過有色濾光片之後,一部分光線被反射而吸收其餘的光線,減少掉一部分輻射功率,最後透過的光是兩次減光的結果,這樣的色彩混合稱為減法混合。一般說來,透明性強的染料,混合後具有明顯的減光作用。
減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補色,即:翠綠的補色紅(品紅)、藍紫的補色黃(淡黃)、朱紅的補色藍(天藍)。用兩種原色相混,產生的顏色為間色:
紅色+藍色=紫色
黃色+紅色=橙色
黃色+藍色=綠色
如果兩種顏色能產生灰色或黑色,這兩種色就是互補色。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減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純度也會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於人的視覺生理特徵所產生的視覺色彩混合,而並不變化色光或發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減低,所以稱為中性混合。
有兩種視覺混合方式:
A:顏色旋轉混合:把兩種或多種色並置於一個圓盤上,通過動力令其快速旋轉,而看到的新的色彩。顏色旋轉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與加法混合的規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卻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B:空間混合:將不同的顏色並置在一起,當它們在視網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時,這些不同的顏色刺激就會同時作用到視網膜上非常鄰近的部位的感光細胞,以致眼睛很難將它們獨立地分辨出來,就會在視覺中產生色彩的混合,這種混合稱空間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