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通行健康碼顏色不一樣
『壹』 一個身份證兩個健康碼顏色不一樣
那是因為你去過有風險的地區,
或者接觸過有風險的人。大部份地區健康碼為綠碼,黃碼種紅碼三種,目前制定了健康碼管理與服務的制度,明確了賦碼和轉碼的制度,原則上一個省只保留一個統籌建設的健康碼,全國目前基本實現了健康碼的一碼通行。
『貳』 為什麼健康碼有藍色和綠色不同的標記
健康碼綠色和藍色分別代表的是一個等級,都是安全的,不過綠色的安全系數最高。
『叄』 地區健康碼與全國健康碼顏色不一致是什麼原因
那是因為你去過有風險的地區,或者接觸過有風險的人。
大部分地區的健康碼分為綠碼,黃碼和紅碼三種,不過有些地區還有紫碼和橙碼。綠碼可以自由通行,黃碼必須隔離7天,體溫正常方可變為綠碼。紅碼是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病例、無症狀感染者。
有些地區還有紫碼,紫碼屬於高風險人員, 比如已確診的病人,疑似病人,還有核酸檢測呈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橙碼屬於密切接觸人員或疑似人員,沒有症狀且在國家資料庫內無異常記錄,國家系統會自動為您更新數據,身份碼會自動轉化成綠碼 。
一碼通行:
2021年3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國家衛健委通過基礎數據的互認共享,會同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等部門。
制定了健康碼管理與服務的制度,明確了賦碼和轉碼規則,清理規范現有的各類疫情防控碼,原則上一個省(區、市)只保留一個統籌建設的健康碼,全國目前基本實現了健康碼的「一碼通行」。
為了便利個人申領和使用健康碼,國家衛健委明確提出了相關舉措:
一是個人憑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健康碼顯示的「無異常」信息或各地健康碼「綠碼」,即可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區、車站、機場、港口、客運站、輪渡和開放運營的碼頭、醫院、公園等地通行,無須申領和出示到訪地的健康碼。
二是完善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健康碼。各地健康碼要完善健康碼親友代辦,一人綁定多人等功能,支持用同行家人、朋友的智能手機來代領健康碼,這樣就方便不太習慣使用智能手機的群體出行。
三是允許紙質的健康碼「綠碼」或「無異常」通行。
四是經本人授權,可以通過查詢身份證件等方式授權工作人員代查健康碼,這樣就方便不使用智能手機的群體出行。五是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為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等群體設立「無健康碼通道」。六是加強健康碼數據安全管理,堅決防止數據的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