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顏色為什麼是藍
⑴ 為什麼火有不同的顏色(紅,藍,綠,黃)
1.溫度不同
從原子核物理的角度看,火焰的顏色這樣產生:高溫使電子能量加強,電子向高能級躍遷,吸收能量,在火焰各層,電子還有向低能級躍遷釋放能量,同時釋放一個光子,構成可見光。根據光的顏色可以判斷光子的能量。可見光光子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能量增強。顯然,藍色要比紅色能量高,需要吸收較大能量才能躍遷到更高的能級上再釋放光子,所以藍色火焰的溫度要高於紅色。而且溫度越高,電子躍遷的能級跨度就越多,再加上不同元素的不同能級,最終產生的各色光合成為白光,也就是白熾狀態,所以白色的火焰溫度是最高的。
2.焰色反應
這是某些金屬或它們的揮發性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特徵的顏色的反應。灼燒金屬或它們的揮發性化合物時,原子核外的電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從基態躍遷到具有較高能量的激發態,激發態的電子回到基態時,會以一定波長的光譜線的形式釋放出多餘的能量,從焰色反應的實驗里所看到的特殊焰色就是光譜譜線的顏色。每種元素的光譜都有一些特徵譜線,發出特徵的顏色而使火焰著色,根據焰色可以判斷某種元素的存在。如焰色洋紅色含有鍶元素,焰色玉綠色含有銅元素,焰色黃色含有鈉元素等。
⑵ 為什麼有些煤炭燃燒起來呈現藍色或者其他顏色,按理說一般火焰都是紅色的
碳燃燒是紅色的。如果混雜一些金屬的話就會呈現其他顏色。金屬燃燒顏色如下:鈉Na 鋰 Li 鉀 K 銣Rb 銫Cs 鈣Ca 鍶 Sr 銅 Cu 鋇 Ba
黃== 紫紅 ==淺紫 紫 =紫紅磚紅色 洋紅 綠 ====黃綠
⑶ 火焰為什麼是藍色和橙色的
當火焰溫度是3000度是橙色,當火焰溫度是5000度-6000度是藍色。
火焰的實質是高溫的氣態或等離子態的物質。有兩種因素決定火焰的顏色:
1、火焰的溫度決定火焰的顏色,火焰是一種反應。
低溫的時候是紅外線,隨著溫度的上升,火焰從紅色橙色(3000度)到黃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藍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後看不見的紫外線(幾萬度),顏色在不斷改變。
從高能物理來說,紅外線,有色光譜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溫度繼續高下去,火焰的顏色從紫外線到x線到伽馬線等等,這些都是無法形容的「顏色」。
2、氣態和等離子態物質的元素構成決定火焰的固有光譜,元素表的每種元素高溫下都會發出自己特定的光色,
常見的比如鈉會出現黃色,鉀是紫色,銅是綠色,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種雜色,因為有許多種類的元素在發光。這也就是各種火焰的顏色不一樣的緣故。
(3)炭火顏色為什麼是藍擴展閱讀:
火焰的組成一般分為三個部分。
1、內層。深藍色火焰,因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溫度最低,有還原作用。稱焰心或還原焰。
焰心中心的黑暗部分及藍色部分,由能燃燒而還未燃燒的氣體所組成。
2、中層。深紅或淺黃色火焰,明亮。溫度比內層高。稱內焰。
內焰是最明亮部分,是氣體未完全燃燒的部分。含著碳粒子,被燒熱發出強光,並有還原作用,也稱還原焰。
3、外層。無色,因供氧充足,燃燒完全,溫度最高,有氧化作用。稱外焰或氧化焰。
⑷ 為什麼煤氣燃燒的火苗是藍色的
用煤氣做飯炒菜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煤氣燃燒發出的是藍色的火焰,而木柴燃燒的火苗就不是藍色的,而是紅色的。為什麼同樣是火焰,顏色還會有差別呢溫度不同,火的顏色也不一樣,通常情況下,火的顏色和溫度有如下關系:暗紅色:600℃左右;深紅色:700℃左右;橘紅色:1000℃左右;純橘色:1100℃左右;金橘色:1200℃左右;金黃色:1300℃左右;金白色:1400℃左右;純白色:1500℃左右;白藍色:1500℃以上。人們經常說的「爐火純青」,就是形容爐火的溫度高,當爐火的溫度超過2000℃時,火的顏色就是青色的。而火焰又可以分為外焰和內焰兩種,外焰是指火焰外面的那層,這一層能接觸到大量的氧氣,可以充分地燃燒,所以外焰的溫度比內焰高。木柴燃燒的溫度比煤氣低,所以發出的光接近紅色,而煤氣外焰的溫度很高,所以發出的光接近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