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動物為什麼會有不同顏色
『壹』 為什麼說海綿是動物
為什麼說海綿是動物
為什麼說海綿是動物,我們最熟悉的海綿可能就是那個卡通人物海綿寶寶了,但是真正在生活中,其實海綿也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海綿究竟是屬於植物還是動物,下面我跟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說海綿是動物?
為什麼說海綿是動物1
網上有很多人問,海綿是動物還是植物?其實,很多人已經知道答案了,是動物,可是你知道為什麼說海綿是動物呢?下面就來探究一下原因。
如果讓大家來形容海綿,相信很多人會用「軟軟的,能吸水的方塊」來形容吧,可是在海裏海綿可不是這個樣子的。海里的海綿顏色有白的、叢的、淡黃的,也有橙紅的,形狀也是千奇百怪。
不少人誤以為海綿是植物,其實,它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動物,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多孔動物門,它有幾個主要的特徵,第一,它是沒有細胞壁的;第二,大部分海綿還是卵胎生的,這個很符合動物的這些特徵。由於身體柔軟如綿,又多生活在海里,因而得名。
海綿已在海洋里生活了長達兩億年的時間。其種類多達一萬多種。海綿形狀多樣,有扇形、球形、燈籠形、管狀、瓶狀、杯狀等;色彩艷麗,有白色、紅色、黃色、橘紅、銀灰等;體形從幾毫米至十幾米大小不等。
可海綿如果是動物,它的嘴在哪裡?是怎麼進食的呢?
全身由內向外兩層細胞組成;體表有多達4千億個小孔與體腔相同。通過布滿全身的小孔內所生長的鞭毛擺動吸入海水,海水中的氧氣、有機物、藻類等物質經過海綿體內的過濾,而後作為維生的養料被吸收。
那麼,我們生活中用到的海綿材料,就是用海綿這種動物製成的嗎?
大部分家庭用的海綿都是工業海綿,真正的浴用海綿,一般它價格非常昂貴,它是角骨海綿目的一些殘余的骨骼,它的彈性非常地好,即使把它壓扁了,一旦碰到水它還能恢復到原狀。
那麼,海綿都有哪些用途呢?
海綿的分布很廣,不僅遍布於從熱帶海洋到極地北冰洋的廣闊海域,而且在河流湖泊中也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海綿能分泌一種物質,能夠殺死其周圍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從而凈化水質。它們體內所含的天然抗生素還能消滅結核桿菌,治療風濕和神經系統疾病呢。
早期,最主要的用途還是用於洗澡,就像類似於中國傳統的那種絲瓜瓤來洗澡,到了20世紀初,開始從海綿里提取大量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有特殊的一些用途,比如說用於治療癌症,治療老年痴呆症,現在在治療一些肺結核,都有一些特殊的用途,它每年對全世界有活性的化合物的貢獻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為什麼說海綿是動物2
如果有機會到海濱去,在海潮退去後露出的岩石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團團、一塊塊粘糊糊的東西,樣子象棉絮,顏色有白的、叢的、淡黃的,也有橙紅的,這就是海綿動物。有時在大海螺的殼上也能找到。同 樣,湖泊、池塘等淡水裡也有海綿, 但種類不象海里那麼多。
海綿是動物,這在今天已經沒 有人懷疑了。可是,過去人們曾經 把海綿當作植物。這也不奇怪,因為有些海綿長得象植物那樣,一簇簇的,上面還有分枝。再說,從來沒有人看到過成長的海綿能夠走動,即使你去碰 觸它的身體,也看不到它有什麼反應。又因為發現海綿的。肚子里常住著一些小蝦、小蟹, 甚至還有小魚, 所以又認為海綿是這些小動物分泌出來的東西。直到一百幾十年前,人們才公認海綿是動物。
那麼,海綿究竟是怎樣的動物呢?
海綿動物有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單個獨自生長的,也 有由許多個體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群體的。小的身高可以不到1厘米,大的可以連成一大片。每一單個的海綿象個縮小了的酒壇或熱水瓶,底部附著在水裡的岩石上,頂端的開 口較大,是個出口,周圍壁上還有成千成萬的小孔,里邊有個腔,這個腔也就是它的「肚子」,「肚子」里經常充滿著水。
「肚子」周圍的體壁很薄,雖然只是兩層整齊排列著的細胞,在那兩層細胞之間還有著骨骼呢!骨骼或者是分散的骨針,或者交織成為網狀的支架,一方面支持著身體不倒塌,另一 方面支撐著身體的`出口和體壁上無數的小孔,使出口和小 孔經常敞開著。正因為海綿動物體壁上有這許多小孔,所 以又稱作多孔動物。
你可能會感到奇怪:海綿動物的構造這樣簡單,沒有嘴巴,又沒有鼻子,它們究竟是怎樣生活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研究一下海綿動物身體各種細胞的作用了。
海綿動物的體壁外面一層是扁平的細胞,這層細胞保護著海綿的身體。裡面一層細胞在生命過程中卻起著另一種特殊的作用,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這種細胞形狀很象一隻羽、球, 上面有、象中式上衣領子那樣的原生質突 起,因此把這種細胞稱作 ·領細胞。 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嚴領,的 結構非常精緻, 就象一圈柵欄,上面有許多微小的網孔, 水可以從這里自由通過。在領圈中央,從細胞內長出一根鞭毛,能在水中不停地急速擺動。領和鞭毛都朝著身體內腔。由於鞭毛不斷地擺動,激起了水流,使外界的水源源不斷地經過體壁上的小孔進入內腔,然後從內腔經出口流回外界。
有人對一種海綿進行過觀察,這種海綿個體高10 厘米, 寬1 厘米, 在一天內濾過的水量可達到22.5公升。這循環不息的水流對海綿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盡管海綿動物不會自己主動去尋找食物, 但這循環不息的水流能給它帶來食物和氧氣, 並且把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和排泄物送走。 海綿喜歡吃水裡的單細胞藻類和細菌, 這些食物隨著水流進入身體內腔, 穿入領細胞胞「柵欄」的空隙中, 就在這里被「柵欄分泌的粘液粘住, 然後進入細胞。 海綿動物並沒有胃、腸等器官, 食物就在細胞內部被消化, 這種消化方式和變形蟲、草履蟲等單細胞動物的消化方式是一樣的,叫做細胞內消化。
由此可見, 海綿動物是多細胞動物, 它的構造簡單, 身 體只有兩層細胞。 盡管這兩層細胞在功能上和形態上都有所分化, 但是海綿動物畢竟還沒有形成一般多細胞動物所具備的器官(如消化器官 、呼吸器官等), 所以說海綿動物是原始的多細胞動物。
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里生活著一種叫浴海綿的,這種海綿具有由海綿質纖維構成的網狀骨骼,稱作海綿絲。當浴海綿死去後,身體腐爛了, 、但海綿絲並不腐爛。留下的這種海綿絲就和我們看到的塑料海綿一樣松軟。據記載,早在古希臘時,人們就知道到海里去採集這種海綿,用它的骨骼來沐浴、洗刷傢具、填充盔甲、揩拭機器、槍炮等等。後來, 為了得到足夠的海綿,人們開始進行人工養殖。我們現在使用的各式塑料海綿, 原來是按照浴海綿骨骼的形態和性能特點仿製成的, 只不過是浴海綿的代用品罷了。
『貳』 海綿是什麼生物呀
海綿是多孔生物。
海綿一詞來自英文Sponge,最初就是指動物界的海綿,包含一類原始的水生無脊椎動物,是一種多孔動物統稱為海綿。因外形像植物,而且著生於海洋或湖泊底部,所以海綿千百年來都被認為是植物,但後來發現它們幾乎具備所有最基本的動物特徵,於是在19世紀中期被歸入動物界。
海綿生物的特點
海綿動物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片狀、塊狀、圓球狀、扇狀、管狀、瓶狀、壺狀、樹枝狀,姿態萬般。海綿雖然屬於動物,但是並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著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從流過身邊的海水中獲取食物。多數海綿生活在堅硬岩石的底質上。海綿動物的色澤各個不同,有大紅、鮮綠、褐黃、乳白、紫色等各種顏色,像花兒一樣。
『叄』 海里生長的海綿能直接使用嗎
【英文名】Spongiatia or Sponge
【拉丁文學名】Phylum Porifera
【科屬分類】真核生物域, 動物界,多孔動物門
【簡介】
海綿為多孔動物門生物的統稱,包括了普通海綿綱(Demospongea)、玻璃海綿綱(Hyalospongea)、鈣質海綿綱(Calcispongea)、硬海綿綱(Sclerospongea)四大綱。
海綿是世界上結構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既沒有頭,也沒有尾,沒有軀乾和四肢,更沒有神經和器官。海綿雖然屬於動物,但是它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著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從流過身邊的海水中獲取食物。18世紀以前,海面一直被當作植物對待,後來由於顯微鏡的發明,以及動物胚胎學研究的進展,人們得以認識海綿的真面目,終於確定了海綿的真正屬性。海綿的種類眾多,約有達1萬到1.5萬個種類。除了少數種類喜歡淡水外,絕大多數海綿一直生活在海底。從淺海到8000米的深海到處都有海綿的蹤影。由於所處環境不同,條件多變,附著的基質類型各異,水流強弱不一,因此形成了海綿多姿多彩的形態。多數海綿生活在堅硬岩石的底質上。海流強的水域,海綿的高度普遍不到2.5厘米,而且海綿的表面形成許多流線型的紋路,這種進化可以避免被海浪和海流折斷。有的海綿喜歡穴居,它們在鮑魚和牡蠣的殼上到處鑽洞,然後在它們的殼上寄居下來。海綿的體型多種多樣,小的不過幾克,大的卻有45公斤。海綿的顏色同樣是豐富多彩。它們的顏色主要是體內有不同種類的海藻共生,才使它們呈現不同的色彩。管狀海綿的樣子很象豎立的煙囪,所以又稱為煙囪海綿。管狀海綿的身體里有很多小孔。水不斷地從小孔中流過,其中的營養物質就被管狀海綿吸收了。同時,管狀海綿產生的廢物也會隨著海水流走。海水從遍布海綿全身的小孔流入海綿的體內。每個小孔都通向一個小房間,叫做濾室。所有的濾室都通向一個像瓶子一樣的腔里,這個腔叫做孔前腔。腔的上端是一個很大的出水孔。海綿的小孔作為氧氣進入的通道既起到呼吸作用,又能攝取水中的營養物質,並且排泄廢物,還能排出精子和卵子,完成生殖功能。
【特徵】
海綿動物組織原始,無真正消化腔和神經系統。海綿動物的細胞雖有分工,但彼此合作甚微,如將海綿磨碎過篩,其中分離了的細胞仍能存活數天(相當於原生動物)。但若彼此不再結合,就不能繼續生存下去,海綿動物這種即獨立又合作的特徵,表明其有機體結構仍屬細胞級,顯示了原始多細胞動物的特點。
海綿動物多為群體,單體較少。身體呈輻射對稱或不對稱。群體的外形變化很大。單體一般作角錐形、盤形、高腳杯形、球形等。大小變化由數毫米到2m之間。多數具有鈣質、硅質或角質骨骼。海綿動物的骨骼有骨針(海綿針)、海綿絲(骨絲)和非骨針型的礦物質三種。骨針成分為鈣質(方解石、文石)或硅質(蛋白石)。骨針按大小可分為大骨針和小骨針。海綿絲的成分是角質的有機化合物,呈絲狀,分枝或交接在一起。海綿絲易腐爛,不易形成化石。
海綿的生殖有無性和有性兩種。現代海綿除普通海綿綱中少數類型屬淡水海綿外,多數是海生動物,營底棲固著生活。現代石海綿和鈣質海綿多分布於淺海地帶,但玻璃海綿可棲居在深達6000m的深海中。化石海綿也大體要求相似的水深。海綿在不同的地質時代常和層孔蟲、苔蘚蟲和藻類在一起形成礁體。
海綿體壁上有許多小孔(稱「入水孔」),故也稱「多孔動物」。個體象瓶、壺、臼等,有時聯成群體。多數海產,固著生活。游離的一端有大孔開口(稱「出水口」)。體壁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外層細胞扁平,內層細腦生有鞭毛,多數具原生質領,故稱「領細胞」,主要行攝食和細胞內消化的作用。入水孔通入體內的溝道,與領細胞組成的鞭毛室和出水口組成復雜的溝道系統。含有食餌的海水由於內層細胞鞭毛的不斷振動,從入水孔流入體內,不消化的東西隨海水從頂端的出水口流出體外。在內、外兩層細胞間,還有一層中膠層,其中有象變形蟲的游離細胞、生殖細胞、造骨細胞、海綿絲細胞等等。海綿動物體壁內多具支持的針狀骨胳,稱骨針。依骨針的性質,可分鈣質海綿和非鈣質海綿(Incalcarea)兩大類。本門動物中有少數種類可供拭抹機器、槍炮及印刷業和沐浴用;某些種類能破壞介殼,為貝類養殖的敵害。
【分布】
海綿動物大多產於海水中,少數生活在淡水裡,因身體比較柔軟而得名。它不會游動,只能常年靜卧海底,像植物那樣固著在原地不動。海綿動物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片狀、塊狀、圓球狀、扇狀、管狀、瓶狀、壺狀、樹枝狀,姿態萬般,惹人喜愛。例如白枝海綿呈扁管狀的群體,枇杷海綿像一顆圓圓的枇杷,矮柏海綿似一串精巧的燈籠,佛子介則如同一個玻璃纖維球直立於柄上,寄居蟹皮海綿扁平如薄紙,偕老同穴則被稱為「維納斯的花籃」。有趣的是,通常水流流速的大小、波浪活動的強弱、底質的硬軟程度,也常使同一個物種的海綿擁有不同的外部形態,例如在近岸破波帶生活的通常喜歡包在岩石上,好似薄的茄皮或姜皮;在流急環境中生活的又大都像土墩,有著良好的流線形體型;而在緩流或風平浪靜的環境中棲居的,體形又多呈高聳的煙囪狀。
海綿動物總是形單影只地獨處一隅,凡是海綿動物棲居的地方就很少有其它動物前去居住。科學家分析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首先是海綿動物對那些貪食的動物沒有任何吸引力,它渾身的骨針和纖維使其它動物難以下咽,因此海綿動物的天敵不多。其次,海綿動物大多棲息在有海流流動的海底,而很多動物都難於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因為在那裡,它們的幼蟲或被水流沖走,或被海綿動物濾食。此外,海綿動物身上通常都有一股難聞的惡臭,這也是可能是其他動物不願與之為伍的原因之一。
【習性】
捕食
海綿動物是怎樣獲得食物的呢?它的捕食方法十分奇特,是用一種濾食方式。單體海綿很像一個花瓶,瓶壁上的每一個小孔都是一張「嘴巴」。海綿動物通過不斷振動體壁的鞭毛,使含有食餌的海水不斷從這些小孔滲入瓶腔,進入體內。在「瓶」內壁有無數的領鞭毛細胞,由基部向頂端螺旋式地波動,從而產生同一方向的引力,起到類似抽水機的泵吸作用。當海水從瓶壁滲入時,水中的營養物質,如動植物碎屑、藻類、細菌等,便被領鞭毛細胞捕捉後吞噬。經過消化吸收,那些不消化的東西隨海水從出水口流出體外。如果把石墨粉或幾滴墨水滴在飼養在水族箱中的活海綿動物的一側,過不了多久瓶口(出水孔)處就會流出黑色的細流。隨著源源不斷的水流,細菌、硅藻、原生動物或有機碎屑也被攜入體內為領細胞俘獲供作營養。這種取食方式充分證明了它屬於濾食的異養動物。
濾食和節能的本領
然而鞭毛的擺動是要耗能的。對營固著生活的海綿動物來說,從食物中獲得化學能來之不易。因此,海綿動物總是生活在有海流經過的海底,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完善了一套利用天然流體流動能的本領,從而節約了寶貴的食物化學能。一個高10厘米,直徑1厘米的海綿,一天內能抽海水22.5升,出水口處的水流速度可達5米/秒。這種高速離去的水流保證了從體內排出的廢物不再「回爐」。海綿動物正是有了濾食和節能的本領,才能在缺乏營養的熱帶珊瑚礁中和極地陸架區世代繁衍。
【種類】
海綿動物雖然是多細胞動物中最簡單的一類,卻有一個龐大的家族,種數達10000多種,占所有海洋動物種數的1/15。由於海綿動物的體壁內長著具有支持作用的針狀骨骼,叫做骨針。通常根據骨針的性質,可以分為鈣質海綿和非鈣質海綿兩大類。體形最大的海綿動物是1909年曾在巴哈馬群島撈獲的一隻,圍長為183厘米,剛出水重40千克,曬干後的重量為5千多克。此外,在安的列斯群島生活的一種海綿動物,身長106厘米,寬91.5厘米。海王星海綿也是體形較大的種類,剖面長120厘米,卻不太寬。最小的種類是白枝海綿,身高不過3毫米,體重僅有幾克,跟一粒芝麻一樣小。海綿動物的壽命也比較長,有的種類據說可以活幾百年。
海綿動物的色澤各個不同,有大紅、鮮綠、褐黃、乳白、紫色等各種顏色,像花兒一樣美麗。因此,人們一直相信它是植物,直到1825年,隨著靠顯微鏡的發明和使用,以及生理學和胚胎學諸方面的工作,科學家才確定它是動物。事實上,海綿動物的色彩來源於共生藻或非活性的貯存色素,例如綠色是因其體內共生有綠色的蟲綠藻,而紅色、黃色、桔黃色等是因為細胞內含有脂溶性的胡羅卜素,其存在可產上各種顏色。由於它的體壁上有許多被稱為「入水孔」的小孔,彷彿泡沫塑料,所以又叫多孔動物,是多細胞動物中最低等的一個類群。
【演化歷程】
人類和所有動物的祖先是至少在地球上生活了5億年的海綿,而海綿的祖先竟然是真菌!
今天,大多數生物學家相信地球上的生命最早起源於一種非常簡單的生物,但是這種簡單的古老生物到底是什麼?與今天的人類和動物有什麼關系?卻很長時間沒有找到答案。不過,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美國航天局的資助下,美國微生物進化學專家米切爾·索金(MichellSogin)運用自動DNA排列技術和計算機程序,在最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人類和所有動物的祖先是至少在地球上生活了5億年的海綿,而海綿的祖先是真菌!索金說,了解動物是怎樣進化的,很有意義—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未來生命將發生什麼變化,甚至能幫助我們了解在宇宙中其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兇猛、多情、好動———海綿的性格並不「綿」
索金在了解真菌之前先了解了海綿。
在地球上的海洋里,至少有9000種海綿。有的海綿甚至生活在淡水中。它們靠身上的小孔,從成噸的海水中過濾到幾克微薄的營養物質維持生命。海綿是多細胞(multicellular)生物,雖然有些海綿有玻璃一樣的骨骼。但是總體上看,海綿沒有組織、肌肉、器官、神經、大腦這些要件。
海綿細胞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或碳酸硅以及大量的膠原質。在海綿的管壁上,長有擺動的長須(cilia),長須能從海水中濾掉廢物,留下營養。不論海綿的體積多大,所需要的食物只要能滿足每一個細胞就夠了,並不貪婪。當然,海綿中也有「兇猛」者。在夏威夷生長的火海綿能夠分泌毒液,給其它動物造成劇痛;生長在地中海的一種海綿,則具備誘騙小甲殼類動物的能力,能夠伸出鋒利的刺把它們團團圍住,飽餐一頓。
海綿也是最早的有性繁殖生物,大多數的海綿都是雌雄同體的,能夠同時產生卵子和精子並排入水中。精子會一直在海水中遨遊,直到找到另一個海綿管道的接收入口。
海綿的多情還表現在:它還有另外一種生殖方式———如果一塊海綿遭受外力破壞,被拆散了的細胞會在海水中尋找同伴,然後重新聚在一起,仿製出一塊與它們父母輩相同的海綿。海綿受傷以後,不會用新細胞代替舊細胞的方式癒合傷口,而是調動舊的細胞到創傷處,阻止傷口進一步蔓延。
就這樣,海綿很瀟灑地生活在水下,並為周圍成千上萬種生物提供庇護所。此外,海綿其實很好動。1986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生物學家卡爾汗·邦德(CalhounBond)就發現,海綿並不是靜止不動的,他通過精密儀器觀察到,海綿的邊緣會像肢體一樣幫助自己移動,有的一天能移動4毫米,有的居然能爬上玻璃容器壁。
從一百五十萬分之一概率中找答案———遺傳因子分析像大海撈針
以往,科學家判斷動物之間的聯系主要依賴於觀察動物外觀,包括化石來判斷。如果兩種生物擁有共同的特徵,比如爪子,就會被認為具有某種親屬關系。隨著基因技術的突飛猛進,利用基因分析尋找生物源頭開始了實際應用。上世紀70年代,索金的導師卡爾·烏伊斯(CarlWoese)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1989年索金成立了實驗室,接過導師的課題繼續研究。索金把研究方向集中在基因的進化以及寄生蟲方面,他希望通過這些研究,回答導師提出的問題:生命最重要的單位,細胞是如何形成的。
基因分析並不是比較某些生物的全部基因構成,而是通過比較某些生物共有的基因段,分析其中的差異來判斷兩者之間的關系,如果兩者有相似的基因排列,並且帶有同樣的基因特徵,那麼就可以推論兩種生物具有同一個祖先。如果基因排序非常不同,那就可以知道它們在很早以前就分叉,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化了。
索金希望在這種理論指導下,採用核糖體RNA手段,建立一個客觀的動物進化結構方程式,他從極為罕見的古菌(archaea)的基因排序入手,從浮游生物、真菌、海綿、水母、海葵、軟體動物中提取DNA,比較它們的基因排列順序,比較核糖體RNA,並且應用十進位計數法,來計算它們與昆蟲、魚類、鳥類、哺乳動物之間的關系。
20多年前,基因技術還剛剛起步,這樣的計劃在當時是非常有遠見的。在上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確定紅海綿的一個遺傳因子就要消耗一年的時間,所有的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幾年之後,他們能在一年內分析10~15個因子。今天,索金已經能在一夜之間做1000個因子分析了。但即便是今天,一段特定的染色體組也可能包含著30億對基礎對,要找出2000對的關系,概率為一百五十萬分之一,因此,要找到答案仍然像是大海撈針。
前世今生
索金查遍了所有的最古老生物,如水母、海葵、海綿、軟體動物、海星等的基因後,終於得出結論:海綿毫無疑問是今天所有動物最直接的祖先。在索金以前,一些生物學家懷疑海綿實際上是一種植物,另一些生物學家懷疑海綿是獨立於動物進化鏈之外的一種生物,和今天的進化結果沒有聯系。
他的發現還顯示,在海綿之後的「晚輩」是刺絲胞動物(cnidarians)類,比如水母、海葵、珊瑚等等,它們和海綿一樣擁有袋狀體形,它們都具有觸角,並且在觸角的末端都有像嘴巴一樣張開的口。但是海綿的細胞形狀具有環形細胞的特點,它帶有非常小的長須,這些須又被一群更小的(毛狀)微絨毛包圍著。成千上萬的須在水中不停地揮動著,將新鮮的海水送入「口中」。
索金相信海綿最直接的祖先是領鞭蟲,領鞭蟲也是單個細胞的生物,有著長鞭一樣的須,而包圍著須的是一系列微絨毛。它們當中的一些甚至靠得很近結成了群落,幾乎快要發展成動物了。
雖然,今天已經無從知道最早的海綿是什麼樣子,但是至少仍然具備一些今天海綿的特徵,今天我們能發現硅藻屬、馬蹄蟹這些動物都和它們進化之前的樣子幾乎一樣。
所有的動物都來自真菌
索金更重要的發現是,在進化坐標上,比領鞭蟲更早的祖先是真菌,海綿和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類都來自真菌。在此之前,很多科學家都將真菌錯誤地歸類於植物。但是索金的研究發現,植物和真菌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生物。真菌和動物最早來自同一個家族,這一點不僅對認識生命來源具有意義,對認識真菌對人體的入侵更具有現實意義。
索金說,真菌導致的疾病包括癬菌病,香港腳,心肌炎。真菌導致的疾病之所以難治是因為真菌和人類有很多共同點,只有當兩種生物具有不同的特點,或者說在治療的同時不傷及主體時,治療才更容易,這一點,相信會對將來的生物醫學研究有啟發。另外,每年成千上萬的艾滋病病人死於卡式肺囊蟲肺炎。直到最近,很多人都還相信這是一種與瘧疾有關的寄生原生動物引起的,但是索金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卡式肺囊蟲肺炎實際上是一種與真菌管型密切的生物,用對抗真菌的葯物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卡式肺囊蟲肺炎。
索金說,在海綿和刺絲胞動物之後,才出現了昆蟲這種兩邊對稱的生物,此後,生物發生了一次爆炸性的進化革命,從此,生物有目的的活動能力大大加強,具備了以往任何生物所沒有的優越性
【生殖與發育】
海綿動物的生殖為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兩種方式。無性生殖是以出芽生殖為主,多發生在海產種類中。出芽時親本的變形細胞,特別是一些原細胞由中膠層遷移到母體的頂端表面聚集成團,然後發育成小的芽體,隨後脫落到底部發育成新海綿,或與母體相連形成群體。淡水海綿及少數海產種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形成芽球(gemmule),也被認為是一種無性生殖,個體中的原細胞攝食了大量的物質之後聚集成團,外麵包圍一層造骨細胞。在原細胞團之外自行分泌一層保護膜,其成分類似於海綿絲,以保護內部的芽球細胞,之後造骨細胞分泌一層雙盤狀或針狀的骨針,使芽球具有很強的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一個海綿動物可以形成許多的芽球。以後當外界條件適當時,芽球內的細胞通過微孔(micropyle)釋放出來,再形成一個新個體。海產種類的芽球外麵包有海綿絲,具有或不具有骨針。少數種類的芽球不具有海綿絲。
海綿動物的再生也被認為是一種無性生殖,許多種類的海綿都有很強的再生能力,例如白枝海綿,它的身體碎片只要大於0.4mm,並帶有一些領細胞,就能再生成一個新個體,這是由於海綿動物的細胞具有較強的聚合能力與識別能力。也有人將海綿動物的身體用機械方法壓碎,將細胞分離,再用紗布過濾,其濾液中的分散細胞再放入海水中培養,結果分離的細胞又重新聚合,並分別遷移到正確的位置上,最後形成一個或幾個新的個體。還有一個經典的實驗是由Galtsoff(1925)所進行的,他用兩種不同屬的海綿做實驗,即一種是細芽海綿(Microciona),其細胞具紅色素;另一種是Haliclona,其細胞內具黃色素,他將兩種預先分離成懸液的海綿細胞混合在一起,起初兩種細胞隨機聚合,但很快兩種細胞按種彼此分開,分別形成紅色細胞群及黃色細胞群,以後兩種不同的細胞群各自分化,最後形成細芽海綿(紅色素細胞)和Haliclona(黃色素細胞)兩種新個體。以後也發現許多淡水海綿及海產的海綿都有此特性。後來有人用實驗證實了海綿細胞表面的一種大分子量的糖蛋白是海綿細胞的識別分子,它具有種的特異性,所以同種的細胞能聚合,不同種的細胞相分離。同種細胞的聚合能力使它能再生及組成新的個體。
除了四射海綿(Tetractinellida)之外,海綿動物均能行有性生殖。大多數種類為雌雄同體(hermaphordite),但精子與卵常不在同一時期成熟。少數種類為雌雄異體(dioecism)。生殖細胞由中膠層中的原細胞形成,有時領細胞也可以失去鞭毛及原生質領而變成精原細胞(spermatogonia),再分裂形成精子。精子成熟後隨水流排出體外,並隨水流進入其他個體的鞭毛室。有人觀察到某些熱帶地區的海綿能突發性的釋放精子於海水中,形成一條乳白色的雲霧狀的精子帶,其長度可達2—3m。一個海綿釋放了精子常可誘導周圍海綿也釋放精子。釋放出的精子隨水流進入其他個體的鞭毛室之後,再進入領細胞。這時領細胞失去領及鞭毛,攜帶著精子到中膠層與卵融合而成受精卵。大多數海綿動物的受精卵是在體內發育。一些海綿動物的胚胎發育由於胚層的逆轉而有很大的特殊性,不同綱的海綿胚胎發育過程也不盡相同,這主要表現在海綿動物可以形成兩種不同類型的幼蟲。在鈣質海綿中,形成中空的兩囊幼蟲(amphiblastula),在尋常海綿綱中形成實心的實胚幼蟲(parenchymula)。
鈣質海綿,例如白枝海綿或毛壺的受精卵在母體的中膠層中發育,當受精卵經細胞分裂形成16個細胞時,構成動物極的為8個小細胞,構成植物極的為8個大細胞。動物極的小細胞分裂較迅速,分裂到一定數目的細胞之後,形成了一個具有囊胚腔的囊胚,小細胞面向囊胚腔的一端都長出一根鞭毛,以後小細胞經大細胞間的開口向外翻出,結果小細胞的鞭毛移到表面,形成了一個一端有鞭毛、一端無鞭毛的兩囊幼蟲。兩囊幼蟲隨水流離開母體,在水中游泳一段時間之後經過小細胞的內陷、或大細胞的外包,或兩種方法的聯合而形成了兩層細胞的原腸胚狀,並固著在底部。原來動物極的具鞭毛的小細胞形成了成體的胃層(領細胞層),原來植物極的大細胞形成了成體的皮層(扁平細胞層),再由兩層細胞共同形成中膠層及變形細胞。海綿動物的這種細胞分化與分層,與所有其他多細胞動物的胚層分化不同。在除海綿動物之外的其他後生動物中,動物極的小細胞發育成成體的外層(即外胚層),植物極大細胞發育成內層(即內胚層)。鈣質海綿動物的這種動物極與植物極細胞相反的分化現象稱為逆轉現象(inversion),因此它的兩層細胞不稱為外胚層與內胚層,而分別稱為皮層與胃層。發育中的逆轉現象是將海綿動物列為側生動物的原因之一。
鈣質海綿中特別是復溝型海綿在發育中也經過一個原始階段的重演,即發育中經過一個單溝型的原海綿(Olynthus)階段,再經過一個雙溝型的發育階段之後,最後才形成一復溝型的成體。 大多數六放海綿及尋常海綿發育中經過一個實胚幼蟲,實胚幼蟲的外表面除後端外均為具鞭毛的小細胞,以後具鞭毛的外層細胞移入內部,形成胃層,內部的變形細胞移到外面形成皮層。尋常海綿綱中,許多復溝型種類,發育時直接來自一個復溝型幼蟲(rhagon),這種幼蟲具有寬闊的基部、狹小的頂端、很大的海綿腔、很小的鞭毛室,經過體壁褶疊後發育成復溝型成體。
【用途】
古希臘人、古羅馬人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認識和採集海綿動物,特別是浴用海綿,網孔細,彈力強,吸水性好,可以用於洗澡擦身、洗碗等,後來又在工藝、醫學和日常生活方面展現了越來越多的廣泛用途,如做油漆刷子,用作鋼盔的襯墊和其他墊子,燒成灰能治療腳痛等。在地中海、紅海和美洲沿海等地,人工養殖海綿動物業十分發達,人們將海綿切割成塊,用繩系在架上,投入海中,2~3年就可收獲大批海綿了。不過,隨著人造海綿業的發展,已經使得海綿動物養殖業日趨衰落。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又發現了海綿動物新的價值,例如有人正在研究用海綿凈化海水,以達到維持海洋環境生態平衡的目的。
科學家還發現海綿體內的毒素可以用來制葯,治療腫瘤、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等疾病。目前,海綿是發現海洋活性物質最豐富的海洋生物,已經成為海洋葯物開發的重要資源。
此外,美國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已經確認了一種生長在黑暗的海底深處的海綿體可以產生細細的玻璃纖維,這種纖維能夠至少像通信工業使用的光纖電纜一樣傳輸光能。這種天然產生的玻璃纖維還較之人工製造的光纖電纜更有柔韌性。這種海綿體生長在熱帶的海底深處,其高約1英尺半,帶有一個復雜的硅網結構,玻璃纖維在海綿體的底部形成一個冠狀物。纖維大約2~7英寸長,每根與人體毛發差不多粗。
由於海綿具有降解海水污染物的能力,也展示了在海洋污染方面的應用價值。近年來,已經有科學家提出「海綿生物技術」的概念。可以預見,海綿在海洋葯物、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環境保護中將發揮重大作用。
【飼養】
飼養難度 : 因在捕捉後及魚店處理不當, 或沒有足夠的食物提供, 所以飼養困難, 在缸中難以長久飼養.
溫度: 22-28C
水流 : 中至稍強水流
光度 : 大部份海綿沒有共生藻, 對光照沒有要求. (但放在強光處, 有可能引致苔生長於海綿上, 所以放在暗位比較適合.)
食物 : 必須喂飼. 可喂浮游食物.
【化工海綿】
聚氨酯軟發泡橡膠,聚氨酯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高分子材料,廣泛應用於製作各種「海綿」製品。以及避震,抗摩擦用途的彈性材料,例如鞋底,拖拉機坦克履帶襯底。
生產工藝
將發泡樹脂,發泡助劑和粘合劑樹脂(使成品具有粘合性)混合在一起;B.進行發泡加工。將80份乙烯乙酸乙烯酯(EVA)、20份APAO PT 3385、20份偶氮二甲醯胺、l9份CaCO 和0.6份過氧化二異丙苯混合在一起,置於模具中發泡,並用機械力擊破閉孔,即可製得發泡海綿。其密度(d)為0.028 g/cm ,25% 的壓縮硬度為1.9 KPa。
海綿的成分大多是聚氨酯
就跟發泡一樣同樣的材料不同的製造工藝就會造出不同的東西
PU海綿主要包括聚酯及聚醚型可切片或卷切,亦可根據客戶要求復合加工,熱壓加工及爆破開孔處理等 。PU海綿由於其具有保溫、隔熱、吸音、減震、阻燃、防靜電、透氣性能好等特性,故涉及各種行業,包括汽車工業、電池工業、化妝品業、胸圍內衣製造業及高檔傢具製造業等。
優劣挑選
1. 在挑選海綿時,主要以它的觸感和彈性為判定的首要因素。摸起來應該有柔軟的觸感,並且富有延展性。
2. 由於海綿怕光,包括商店裡的燈光都有可能損壞它的質量,所以在購買海綿時,如果是掛成一排的陳列方式,不要拿第一個,而應拿後面的,因為後面的海綿不會享受很多的「日光浴」。
3. 另外,一個最實際的辨別方式是將海綿對折,互相搓一搓。如果沒搓幾下就掉海綿屑,就該把它淘汰了。
洗臉方法;要把潔面液在手心揉搓出泡沫,再用海綿使泡沫增加,然後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