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出現不同顏色光
㈠ 一束光通過三棱鏡後照在光屏上為什麼會出現五顏六色的光
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折射後可以分散成七種顏色的光,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這就是光的色散現象.
由於不同顏色的光的波長不同,通過三棱鏡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經三棱鏡後,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
故答案為:光的色散;折射.
㈡ 物體為什麼會反射出各種顏色的光
問題雖然很簡單,但要回答的完全確實很難
光既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在整個電磁波譜中,波長范圍只有很窄的一段才能引起視覺稱為光(可見光),一般來說,可見光波長范圍大約為400~800nm(1nm=10-9m).光的波長不同,就會引起不同的視覺,即感覺到不同的顏色,物體發光是和物體的結構有關的。另一方面,一定波長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E hc/ r ,E為光能量,C為光速,r為光波長,h為常數),要發生躍遷,就必符合E=IE1一E21=hc/r條件,由於特定物質E1、E2值固定,因此r也只能是某個值。當然由於能量狀態復雜性,事實上選擇性吸收或放出的光波長並不只是單個數值,而有一個狹窄的范圍。 事實上,顏色的產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除了主要取決於分子或離子的電子層結構外,還與其他多種因素如物質聚集狀態、溫度等都有關系,這些都有待我們去作進一步的探討
㈢ 太陽光為什麼是七色的
光的顏色是由光波的頻率決定的,太陽光含有七色光波頻率的電磁波。
太陽輻射光譜與溫度5,800K的黑體非常接近。其中約有一半的電磁頻譜在可見光的短波范圍內,另一半在近紅外線的部分,也有一些在光譜的紫外線。經過光的色散就可以看到所謂的七色光。
白光散開後單色光從上到下依次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3)為什麼會出現不同顏色光擴展閱讀
當太陽輻射沒有被雲遮蔽,直接照射時通常被稱為陽光,是明亮的光線和輻射熱的組合。世界氣象組織定義「日照時間」是指一個地區直接接收到的陽光輻照度在每平方米120瓦特以上。
陽光照射的時間可以使用陽光錄影機、全天空輻射計或日射強度計來記錄。陽光需要8.3分鍾才能從太陽抵達地球。
直接照射的陽光亮度效能約有每瓦特93流明的輻射通量,其中包括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明亮的陽光對地球表面上提供的照度大約是每平方米100,000流明或 100,000勒克司。陽光是光合作用的關鍵因素,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
㈣ 光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
光是一種電磁波,白光色散後形成7種不同顏色光,由於這7種電磁波振動頻率不同而分散成7束,人眼的視覺神經(可能有交感神經系統的復雜作用,生物我不是很了解)對不同頻率有不同感受作用,從而在大腦皮層形成對不同顏色的感知
㈤ 激光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
光的顏色由光的波長(或頻率)決定。一定的波長對應一定的顏色。太陽光的波長分布范圍約在0.76微米至0.4微米之間,對應的顏色從紅色到紫色共7種顏色,所以太陽光談不上單色性。發射單種顏色光的光源稱為單色光源,它發射的光波波長單一。比如氪燈、氦燈、氖燈、氫燈等都是單色光源,只發射某一種顏色的光。單色光源的光波波長雖然單一,但仍有一定的分布范圍。如氪燈只發射紅光,單色性很好,被譽為單色性之冠,波長分布的范圍仍有0.00001納米,因此氪燈發出的紅光,若仔細辨認仍包含有幾十種紅色。由此可見,光輻射的波長分布區間越窄,單色性越好。
激光器輸出的光,波長分布范圍非常窄,因此顏色極純。以輸出紅光的氦氖激光器為例,其光的波長分布范圍可以窄到2×10-9納米,是氪燈發射的紅光波長分布范圍的萬分之二。由此可見,激光器的單色性遠遠超過任何一種單色光源。
此外,激光還有其它特點:相乾性好。激光的頻率、振動方向、相位高度一致,使激光光波在空間重疊時,重疊區的光強分布會出現穩定的強弱相間現象。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干涉,所以激光是相干光。而普通光源發出的光,其頻率、振動方向、相位不一致,稱為非相干光。
閃光時間可以極短。由於技術上的原因,普通光源的閃光時間不可能很短,照相用的閃光燈,閃光時間是千分之一秒左右。脈沖激光的閃光時間很短,可達到6飛秒(1飛秒=10-15秒)。閃光時間極短的光源在生產、科研和軍事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
㈥ 為什麼燈泡在不同電壓下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燈泡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照明物體,但其散發出的光芒顏色卻大相徑庭。暖色調和冷色調燈光顏色作為我們的照明主色調,但我們又常常思考是不同電壓造成的燈泡光的顏色的改變嗎?
小編我目前在大學恰好學過這個問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
以上就是小編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給幫助到你!
㈦ 光為什麼會有顏色
如果你看到的物體是紅色的那麼這個物體就反射紅光物體的顏色是由於其反射光線的原因,讓眼睛產生「視覺」,然後你的大腦就會對這些視覺刺激產生反映並告訴所謂的「顏色」到底是「紅色」還是「綠色」,通常情況下(不是色盲或色弱等情況)讓你的大腦產生「紅色」刺激的光波長大概是620~760nm,其他顏色的光都被它吸收了(可見光由七種顏色的光復合而成
它們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光的顏色不同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波長不同,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大概是380~760nm,即只有380~760nm的光才能刺激你的眼睛
㈧ 光射到不同物體上,為什麼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這分兩種情況,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能透過的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光由它反射的光決定,通常你看到的不透明物體如果是黑色的那麼它是吸收了所有射在它上面的光線沒有被反射的光線,所以你看見它是黑色的;如果是白色,代表它反射了所有的光線,構成復合光所以是白色的.再比如一個紅色的物體(只能反射紅光,其它光都會被吸收)放在暗處你用一束綠光去照射它,你看到這個物體將會是黑色的,因為它只能反射紅光其它顏色的光都會被它吸收除非你用紅光照射才能看清它是紅色的,放在太陽下可以看清它是紅色的,因為太陽光是復合光包含了紅光所以裡面的紅光可以被反射進入人眼從而你能分辨它是什麼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