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為什麼是閉著眼睛的
❶ 佛為什麼都是閉著眼睛的
是眼臉下垂,半閉目。
個人認為,在佛自身方面來說,佛像寓意禪定、悲憫眾生;在眾生方面來說,觀想佛像庄嚴,自心生起柔順謙卑,對佛生起親近好樂。
❷ 佛為什麼閉眼睛
因為在佛的眼裡,眾生皆苦,眾生每天都在重復上演互相殘殺,互相坑害,這世上充滿血腥和戾氣。
但佛本身無法去干預生物的自由意志。
閉眼是一種無奈 閉眼是不忍看到 閉眼是一種寬容 。因為一睜眼所看到的都是失望
❸ 開眼佛與閉眼佛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不同
閉眼佛,是代表修行禪定,修行慧觀。
開眼佛,是代表觀察世間,循聲救苦。
2、精神內涵不同
如果信佛者,重點在於修行精進,那麼,可以供閉眼佛。
如果信佛者,重點在於吉祥如意,那麼,可以供開眼佛。
准確的說閉眼佛不是閉著眼,而是眼睛在向下看,都能看到眼珠,眼睛向下看的目的是為了告訴世人,做人一定要多關照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3)如來為什麼是閉著眼睛的擴展閱讀:
中國佛教雕塑簡介:
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約220-280年)記載有"窄融大起浮屠祠內有一尊金銅佛像",這是中國正史中首次明確的雕造佛像記載。
印度佛像傳入中國後,適應中國人的審美習慣作了改造。早期佛教造像,面相豐圓,肢體肥壯,神態溫靜。北魏(386-534年)孝文帝親政以後,大力推行漢化政策並遷都"洛陽"。這時的佛教雕塑,受到"秀骨清像"
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時期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燦爛輝煌的時代,佛教雕塑在唐朝的武則天時代達到高潮。龍門奉先寺是唐高宗和武則天開鑿的大型摩崖像龕,包括盧舍那佛及弟子、羅漢、菩薩、天王、力士等一鋪十一尊巨像。
唐代佛教雕塑最集中地體現在佛教石刻藝術上。
佛像藝術
1、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是反對印度社會婆羅門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產生後的六百年間,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教訓,不立偶像崇拜。
2、在印度史上,直到公元一世紀前,並未見有佛的雕塑像和繪畫像出現。在阿育王時代(公元前二七二-前二三二年)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訶菩提寺中,雖然可以見到不少雕塑圖案和佛座,但是,佛座上並無佛像可見。
3、從這里,可以看到當時的佛教信徒還遵從釋迦牟尼的遺訓,不行偶像崇拜之事。當然,也有可能出於這樣一種心理,即他們以為佛的神聖形象難以描繪,製作佛像是一種褻瀆神聖的罪過。
❹ 玉佛為什麼都是閉著眼的
有許多玉友發現自己的一些佛像的玉雕作品大多都是半閉著的眼睛,很是不解。其實這不是佛像半閉眼,而是微睜的意思。據說菩薩、佛的眼睛是「二分開,八分閉」,二分觀外、八分觀內,二分觀世間、八分觀自在。有一份禪意。所以今天玉恆文化就跟大家做一個解釋希望能幫到大家。
第一種解釋:佛家坐禪講究「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靜止狀態,半睜著眼睛,也有利於修行者不要昏睡。所以在造像時,匠人們也會採用這種形象,代表菩薩、佛進入了「禪那」狀態。
第二種解釋:菩薩、佛祖半閉著眼睛,寓意「常觀己過,不盯人非」,意思就是不要去尋思別人犯的錯誤,修道本就是修自身的。
第三種解釋:當然也有人說,半睜眼象徵「慈悲」,代表不舍六道,是對眾生的憐憫,同時又不忍全睜眼看到眾生的痛苦。
另外,我們肉眼看到的世界是錯誤的、顛倒的,佛祖微閉著雙眼,也是教導大家用心去看世界,那樣才能達到「禪」的境界。
順便跟大家說說選購佛像玉製品幾點注意事項。
首先是顏值高。佛像的面部不能有瑕疵(尤其是眼睛位置,不能有雜質、棉、花等),而且面部還要勻稱(避免大小眼、五官不端正),下巴也要圓潤。
其次是如果選購彌勒佛的玉製品,那麼彌勒佛的肚子必須大。這是福氣和肚量的表現。
最後一點,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定要符合你自己的眼緣。
我們在選購玉佛時,如果側重於修行精進,那麼可以選擇眼睛微睜的玉雕佛,如果寄希望於平安吉祥,那麼可以選擇眼睛睜著的佛。玉雕佛像無論是睜還是閉,都代表著一種信念,要我們以一顆大慈大悲之心面對世間萬物。
❺ 為什麼佛像差不多都是半閉著眼
佛像的眼睛不是閉著的,而是在向下看。
所有佛像的眼睛都是向下看的,有兩個原因:
1 佛是超越一切束縛和痛苦的人,由於他已經擺脫了痛苦和煩惱,所以當他俯視世間的時候,看見人們還沒有擺脫痛苦,他就生起了同情和慈悲之心,於是眼睛低垂下來。這既是表示佛有慈悲之心,又表明了佛是用冷峻的智慧俯視世間的。
2 佛像的眼睛是向下看的,表示物質生活要向下比,就會減少很多的煩惱和不開心,就會保持快樂,心平氣和。深以為然
❻ 為何有些佛祖開眼有些佛祖閉眼,開眼和閉眼有什麼區別
有些佛祖開眼有些佛祖閉眼主要是造型不同,而要代表的寓意不同。
開眼和閉眼的區別如下:
第一,閉眼的佛祖看起來是十分的安詳的,這就代表著修行禪定,閉眼的佛祖就是專心在自己的修行中。而開眼佛就代表著要睜開眼睛看著人間,代表著佛祖要觀察人世界的疾苦,並且能夠聽到大眾的求救的聲音,這樣才能保證人世間的疾苦都能夠傳遞到佛祖的耳中。
如果連佛祖都能夠做到如此的謙卑,能夠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多找自己的問題。那麼凡人就更不要一直埋怨別人,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身上的問題。當然佛祖也不止只有睜眼佛和閉眼佛的區別,也有很多其他的造型,但是只要誠心拜佛,有自己的信仰,還是會有用處的。
❼ 佛像為什麼都是閉著眼
您的提問其實不是這樣的 佛像其實都是半閉著眼佛像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
靜坐時,全閉容易昏沉,全張開容易散亂。眾生之病,不是昏沉,就是散亂,所以半閉眼睛,有助於禪定。
其次,它也寓意常觀己過,不盯人非,但並非什麼都不知道。六祖說:是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意思就是不去尋思人家的錯。修道本來就是修自己為主的。古人說,自知者明。佛法也講,自覺聖智。總之,迴光返照,自覺、自度、自凈,是聖賢的通途大道。
至於龍王天王等,是護法神,就象我們世間的公檢法機關,當然要睜開眼睛履行職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