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羊為什麼不閉眼睛
㈠ 匪夷所思,農村人殺牛前先蒙住牛的眼睛是因為牛會哭,那為什麼牛會哭呢
逢年過節殺羊宰牛都是一件非常喜慶、非常高興的事情,但是時間一長,人們開始關注被宰殺的家畜這一方。人們發現,大多數牲畜在被宰殺之前都是焦躁痛苦的,而只有牛在被宰殺之前極其沉默,甚至會在被宰殺時流下眼淚!
![](http://www.sports-direct-international.com/images/loading.jpg)
㈡ 為什麼殺羊羊不反抗
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為何羊被宰殺時並不反抗?難道它們不知道屠夫手中的刀是要奪去它們的生命嗎?難道它們沒有力氣反抗嗎?
非也!從專業角度來說,有三方面的原因讓羊在被宰殺時不去反抗。
一、羊的習性「特別膽小」,小到不敢反抗的地步。
羊膽小到什麼程度呢,有一個成語叫膽小如鼠,意思是老鼠特別膽小。可是,據我在養羊過程中觀察:老鼠也敢堂堂正正的欺負羊,尤其是在搶食羊飼料時,小小的老鼠隨時都會撕咬干擾它吃食的羊。
可見,羊的膽小已經到了連老鼠都不如的境地,在手起刀落動作嫻熟的屠夫面前更是害怕到懵了,哪裡還敢反抗呢?
二、羊的祖先就是肉食動物捕獵的對象,骨子裡就沒有反抗精神。
雖然羊的祖先至今仍有爭議,但更傾向於盤羊是羊的祖先。盤羊是草食牲畜,一直都是豺狼虎豹追逐捕獵的對象,雖然盤羊善於奔跑逃竄,可是也無法擺脫最終被豺狼虎豹等肉食動物吃掉的命運。
根據動物進化論,動物在進化演進史中一般來說都會進化一些抵抗天敵的器官,以保證種群的發展和延續。但是羊很特殊,在豺狼虎豹等天敵的殺戮中並沒有進化任何用以抵抗的器官。
它們尖利的牙齒只會快速的吃草,它們堅硬的角只會在羊群內部相互抵斗。一旦面對羊以外的其他動物,羊是完全不會用它們來抵抗的。可見,羊的骨子裡就沒有任何反抗的基因。
三、羊是沒有團隊精神的群體動物,任何一隻羊在遭受外力侵犯時,都不可能有同伴來救援,它們沒有反抗的資本。
羊是群體動物,尤其是在外放牧時更是成群結隊、浩浩盪盪,好不威武。但是,它們卻是完全沒有團隊精神的群體動物。它們聚集在一起生活,只是因為它們都是羊,都有相同的氣味而已。
為何一頭狼可以沖進數以百計的羊群里殺戮?為何幾只小小的耗子可以明目張膽的搶食羊飼料?因為,當狼在撕咬一隻羊時,它旁邊的很多羊只會「無動於衷」的傻站著;因為當耗子搶食食槽里的羊飼料時,碩大的羊反而會移開正在同一區域採食的嘴。
無論是面對兇殘的狼,還是狡猾的耗子,還是為了賺錢的屠夫,羊都是一個態度:不反抗。因為任何一隻羊的反抗都不會獲得另外一隻羊或者一群羊的回應,所以「反抗」反而顯得不合群了。沒有支持,沒有互助,羊哪裡有反抗的資本呢?
我是艾鴻海,資深羊倌,農業經濟師,農民勞動模範。為不辜負您的閱讀,每一個文字都是深思熟慮,如對您有點滴價值,請點擊關注。
民間有句老話,叫「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說的就是家畜在宰殺時表現,其中羊的表現跟硬漢一樣,至死都不會發出一點叫聲,簡直就是動物界的施瓦星格,有鐵一樣的性格,可事實卻剛好相反,羊的性格生性膽小,而死亡時不敢發出聲音就是這種性格所致。
羊的膽小是來自骨子裡,羊作為六畜之一的家畜,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並且圈養的方式也最為簡單,弄些樹枝圍個圈,羊都不會逃跑,即便一躍就能跳出這個圈獲得自由,它怕逃出以後沒有草吃。
而在同伴遭到抓捕時,同類更是視若無睹,即便在當著羊群的面進行屠宰,羊也不會有任何動搖,因為它怕,怕自己的舉動招來殺身之禍。
而當命運輪換到自己的頭上時,羊更是嚇得站都站不住。
我有一朋友開的就是養羊場,年前買羊肉的特別多,朋友一天要殺十幾只羊,一次我就目睹了全過程,而羊的膽小在這過程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第一步就是選羊,朋友會在羊場轉一圈,挑選最合適那隻進行捕捉,本以為捉羊是會非常費力,可朋友用手指著羊,並向羊走去,羊就跟定住一樣,不敢動,只有捉的時候身體下意識的蹬兩下,就完成了整個屠殺過程的所有反抗動作,至於後面的綁腿和屠宰,羊連哼都不會哼一下。
有朋友說,羊不叫是因為屠戶用手按住了羊的嘴,這里可以明確說一下,羊的嘴從始至終都是自由的,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羊「認命」了,認為自己無論怎麼掙扎都是徒勞的。
結合我們的生活來看,是典型的弱者思維,認為自己就是弱,怎麼努力都是窮,怎麼努力都不會成功,既然命運如此,為什麼還要反抗呢?而我們身邊總有些喜歡折騰的朋友,即便失敗一次又一次,還是會不斷嘗試,可能這個嘗試跟殺豬的嘶叫一樣,沒有挽回的餘地,可畢竟他們嘗試了。
而可笑的是,即便是這些敢於嘗試的人成功了,並告訴具有羊性思維的人自己的成功途徑,可他們總會說,萬一這樣萬一那樣,提出很多假設,到最後總結出一句,是你的運氣好,方法沒有復制性。
跳出來看,是不是就是這種羊性膽小思維,束縛住了我們的思想,讓我們在命運的牢籠里困擾一生。
羊是弱智動物,當然不知道人在干什麼?人要殺它,它還認為人要喂它草吃呢。
羊主要最敏感的就是吃草,對於青草的味道羊特別是敏感,對其它的事情就沒有那麼敏感了。
羊不會思考,它的腦細胞沒有這個功能,羊出生就跟著人,人把它放在哪裡它就在哪裡,看見青草它就會去吃。一群羊有一隻頭羊,這只頭羊往山下跳,一群羊就一個接一個的跳下去,摔死也不知道。
低級動物,大腦神經機能簡單,不像狗一樣,狗知道人要殺它,會發抖,羊不會發抖,當人的刀刺進它的心臟時羊會感覺到痛,這時羊會掙扎,其它不知道。
就是因為羊大腦神經機能簡單人才會去飼養它,如果大腦神經機能健全,早就逃跑了。
所有的動物都沒有人這么知道事情,它們只有本能而沒有全面的健全的大腦神經系統,不知道害怕恐懼。
一個動物要想有復雜的大腦神經機能,必須壽命長,見識廣,有許多的信息進入大腦神經中樞而記憶下來,形成復雜的思維,這些低級動物都沒有這個機能。
當羊看見一把刀時,它不知道這把刀是什麼,它只知道這把刀沒有青草味不能吃,而走開。
當人燒好一盆熱水時,羊不知道這是給它准備的要燙掉它身上的毛,當人把它按在展板上要殺它時,它不知道會死,刀刺進它的心臟時疼痛才會本能地掙扎。
羊不反抗,但羊會流淚,會給人下跪,這個我見過。
羊在被殺時流淚,很多人都見過,這個不必多說,我還見過羊下跪。
今年春天的一個晚上,在我扶貧的這個村裡,我路過一個小賣店門口,見到一隻羊,被綁在三輪車上,我走近的時候,原本站在那裡的羊,突然跪下了,眼裡含著淚。小店裡有不少人在閑談,我走進去,問:"外邊是誰的羊"?村裡的獸醫說:"這是我買XX家的羊,明天殺了賣肉,你買羊肉吧,不貴的"!「這么瘦的山羊,殺了可惜了"。我試圖勸他不要殺了它。「這羊尿不出來尿,活不久了",獸醫說。」你是獸醫,想想辦法吧,你看這羊在給你下跪呢」!我還想以此感動獸醫。獸醫兩手一攤:「沒有法子了,只有殺了吃肉了,過幾天死了,肉都不能吃了……"
勸說無效,我只能快點離開,走近三輪車,羊還跪著,並發出「咩咩"的凄涼叫聲,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我在心裡默默地祈禱:羊啊,願你來生不再托生羊,任人宰割,南無阿彌陀佛!
我是炒米,我來回答。
羊和其他很多家畜比起來,被殺時的確「傻」到不知道自己將要被殺,直到刀插進喉嚨時,感覺疼痛了,才掙扎一下,痛苦地准備叫上一聲,可已經發不出聲了。這是因為羊有幾大弱點,即懦弱、自私、貪婪、從眾。
非洲野牛每年大遷徙的時候,為了保護種群的安全繁衍,總會有最壯實的公牛在整個種群的最外圍擔任掩護和斷後,用生命和鮮血來築成血肉長城,防止獅群的等大型猛獸的偷襲。
而羊群則不然,在草原上,羊一旦遇到猛獸襲擊,有一隻羊開始逃竄,其他羊也會無目的地跟著亂跑,一旦其中一隻羊被猛獸抓住撕咬,其他的羊就以為沒有危險了,傻獃獃地站著看猛獸吃自己的同伴,完全意識不到,下一個可能是自己。
《史記》里司馬遷形容項羽打仗「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很多人奇怪怎麼會說羊狠?還把羊這么個食草動物和兩個食肉動物放在一起,形容打仗。
其實這里就說的羊的貪婪的這么一個性格。放牧的都知道,牧羊是要轉場的,因為盯著一個草場吃,當露在地表的青草吃完,能把草根都扒出來吃掉,來年就無法長出新的牧草,這塊草場也就廢了,容易變成荒漠。
社會 學上,把「從眾心理」叫做「羊群效應」,足可見羊是沒有主見和自我意識的動物。只要有頭羊領著,羊群就開始無憂無慮走哪吃哪。他們不關注外部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一旦停在一個地方,地表上的草吃完了,就翻土啃草根。完全不考慮將來的生存環境。它們只管盯著身邊的其他同類在做什麼,然後無意識地做出相同的反應。
所以當有草吃的時候,羊群都是幸福的,甚至互相攀比誰吃的草料更新鮮。當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候,羊群只是好奇地看著自己被殺而不自知。
所以賈誼在《過秦論》中講,「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天子牧民,唯「既來之,則安之」罷了。羊群只要維持好新鮮的草料,隨時可以待宰。
羊是最聰明的一種動物,他知道反抗也是沒有用的,人要想殺它只不過是時間問題。所以任你宰殺早晚都是死。所以就不反抗啦。
我見過一羊肉餐館早上殺羊,現在我說起心裡都有一種哀傷與凄涼。
待殺的羊有十幾頭,各有繩索拴住,(小羊末拴)屠夫有倆人,一人捺羊一人操刀,形成流水殺場。
一頭有一百多斤重大羊,在牽出圈欄時就不停咩咩叫著死命往回拚,欄內兩頭三十多斤小羊也急聲叫著,撞著圍欄想要沖出去。
大羊在拚命掙扎中還是被殺了,兩頭小羊放出來待殺。
它倆出來沒有逃跑,而是圍在死去母親旁咩咩叫著嗅著,頓時我心緊縮了,轉身疾走。我體會到什麼叫無奈,什麼叫悲愴、什麼叫天下母子情愛。
二十年前,我到北京的西部靈山去游覽,那是一個寒冷的秋季,陰雨綿綿秋風瑟瑟,滿山遍野的草地已經枯黃,飢餓襲來使得身上沒有一絲絲暖意,同伴建議吃飯補充能量,那時候,整個靈山景區流行吃烤全羊,一家家的農家圍牆上寫滿了烤全羊的廣告,打聽一下每隻烤全羊三百元,因為沒有吃過所以也就要了一隻,店家殷勤的請我們去看羊,我們欣喜若狂的去了,羊不大是綿羊,羊群看見主人領來的人紛紛躲避並且發出哀怨的「」咩咩」叫聲,我胡亂的指了一隻。
客人在骯臟的屋子裡吆五喝六地吃著酒,一陣陣小羊凄涼哀婉的叫聲使得我的食慾銳減,一個小時後,比寵物狗大不了多少的烤全羊端了上來,那隻羊已然變成一隻灑滿通紅的辣椒孜然的烤全羊,可是我滿腦子都是羊凄涼哀婉的叫聲 ,我終究沒有吃它。
從此,我再也沒有吃過現宰的羊……。
民間有句老話,叫「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說的就是家畜在宰殺時表現,其中羊的表現跟硬漢一樣,至死都不會發出一點叫聲,簡直就是動物界的施瓦星格,有鐵一樣的性格,可事實卻剛好相反,羊的性格生性膽小,而死亡時不敢發出聲音就是這種性格所致。
羊的膽小是來自骨子裡,羊作為六畜之一的家畜,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並且圈養的方式也最為簡單,弄些樹枝圍個圈,羊都不會逃跑,即便一躍就能跳出這個圈獲得自由,它怕逃出以後沒有草吃。
而在同伴遭到抓捕時,同類更是視若無睹,即便在當著羊群的面進行屠宰,羊也不會有任何動搖,因為它怕,怕自己的舉動招來殺身之禍。
而當命運輪換到自己的頭上時,羊更是嚇得站都站不住。
我有一朋友開的就是養羊場,年前買羊肉的特別多,朋友一天要殺十幾只羊,一次我就目睹了全過程,而羊的膽小在這過程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第一步就是選羊,朋友會在羊場轉一圈,挑選最合適那隻進行捕捉,本以為捉羊是會非常費力,可朋友用手指著羊,並向羊走去,羊就跟定住一樣,不敢動,只有捉的時候身體下意識的蹬兩下,就完成了整個屠殺過程的所有反抗動作,至於後面的綁腿和屠宰,羊連哼都不會哼一下。
有朋友說,羊不叫是因為屠戶用手按住了羊的嘴,這里可以明確說一下,羊的嘴從始至終都是自由的,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羊「認命」了,認為自己無論怎麼掙扎都是徒勞的。
結合我們的生活來看,是典型的弱者思維,認為自己就是弱,怎麼努力都是窮,怎麼努力都不會成功,既然命運如此,為什麼還要反抗呢?而我們身邊總有些喜歡折騰的朋友,即便失敗一次又一次,還是會不斷嘗試,可能這個嘗試跟殺豬的嘶叫一樣,沒有挽回的餘地,可畢竟他們嘗試了。
而可笑的是,即便是這些敢於嘗試的人成功了,並告訴具有羊性思維的人自己的成功途徑,可他們總會說,萬一這樣萬一那樣,提出很多假設,到最後總結出一句,是你的運氣好,方法沒有復制性。
跳出來看,是不是就是這種羊性膽小思維,束縛住了我們的思想,讓我們在命運的牢籠里困擾一生。
只有羊知道!
所以,這個問題最好別回答,答了也是胡說八道,根本不考慮人家羊的感受。
那日凌晨,一隻白毛山羊被拴在一根兒電線桿上。「行凶者」在一邊磨刀霍霍。
它一動不動,眼睛直勾勾盯著我,我真想放它走。
幾分鍾後,那兇手拎著尖刀向它走去……
它凄慘的哀鳴幾聲後,毫無意義的往後掙了掙拴在脖子的繩子……然後可能懂得要「走」了,有些遺憾的望著遠方又幾聲哀叫,那兇手惡狠狠的舉起了刀……
突然間,它的舉動讓我頓感生命的脆弱,它前腿兒跪倒了,頭磕在地上,可那持刀人毫無半點兒憐憫之心……。
這一剎那,我流淚了,心裡一陣酸楚,再沒敢回頭,上車就開大了音響。
晚上,一碗新鮮的羊湯擺在了我面前,好香。
唉!
又能怎樣?
可能羊明白,它們生出來就是人類案板上的肉,鍋里的湯,所以,它們不會反抗,天生就為了最後的奉獻而活著。
也怪,屬羊的女人在性格方面也……少有反抗精神。
這一點……
真沒法說清楚……
見諒!
㈢ 聽說在殺羊時,羊會哭甚至下跪,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不止是羊,其它通靈的動物都會這樣,因為聰明的它們知道它的生命已受到威脅,它或者會反抗,或者會哭甚至下跪,目的僅僅是為了祈求人們放了它。所以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慈悲為懷,能別殺就別殺。
相關故事1
藏羚羊的跪拜
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發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隻將母愛濃縮於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當年可可西里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成為鳳毛麟角了。
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留著濃密大鬍子,腳蹬長統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他無名無姓,雲游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聖者。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願: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權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後——應該說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准備喝一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幾步之遙對面的蘋坡上站立著一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迷上門來的莢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湧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權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走,那隻肥壯的藏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後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就從它眼裡流了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鬆了一下。藏區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饒打動是情理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隻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卧的姿勢,眼裡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隻藏羚羊。他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唯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裡躺在地鋪上他也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隻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靜靜地卧著一隻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麼那隻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它為什麼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沒人知道他的下落。
相關故事2
殺 羊
於心亮
端坐門診室。來了一病人,訴說鼻塞、流涕,稍有頭痛、咳嗽,可能是感冒了。
我問姓名、年齡、職業。病人稍稍一遲疑,說:「我是殺羊的。」
我說:「殺羊?那掙錢不少吧?」
病人說:「還行,基本上殺一隻能賺一隻。」
我說:「那錢確實不少掙。」 我又說:「殺羊也有訣竅吧?」
病人說:「那當然,給羊放不放血就有門道呢!放了血,分量就輕了,不放血,把血憋進肉里,分量就輕不了。」
我說:「噢,」心想可憐的羊們啊。
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問:「聽說殺羊,有的羊會哭?」
病人說:「是啊,有的確實會哭,還下跪呢!」病人的表情顯得興奮。「那是一隻母羊,很肥,我綰著繩扣靠近它時,它就朝我流淚了。我挺驚疑,但還是把繩扣套上它脖子,這個時候它跪下了。我心一軟,放了它。然後我到飯店去催賬,錢沒到手,反而挨了一頓揍,我那個氣呀!回來就把母羊給殺了,一剖開它的肚子,俺的娘啊,它肚子里有3隻小羊!我那個後悔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