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吐出來的繭顏色為什麼不一樣
1. 蠶寶寶為什麼會結不同顏色的繭
這跟蠶寶寶體內的絲腺細胞和消化管能否吸收桑葉中的色素有關。 結白繭的蠶一般絲腺無色透明或呈淡乳白色,而有色繭則絲脈的顏色是各種各樣的。黃繭和紅繭的色素是來自桑葉中的類胡蘿卜素色素(胡蘿卜素、葉黃素等),綠繭的色素來自血液中合成的黃酮類色素。有色繭在大眠後因絲腺細胞的透過性發生變化而進入中部絲腺,但由於蠶品種不同,消化管和絲腺對於色素的透過性有差異。結白繭的蠶,有的消化管根本不能透過色素,有的消化管雖能吸收桑葉中色素並進入血液中,而絲腺又缺乏吸收色素的能力,若將這種絲腺移植在黃血蠶的體內,絲腺也不著色。結黃色繭的蠶,消化管能夠吸收色素,並通過血液進入絲腺,結出的繭就是黃色的。
2. 為什麼蠶繭的顏色不一樣
因為有些蠶在織繭的時候自身身體出現了病變把[血液]染到了繭上,這種按顏色稱黑繭,黃板繭。不過大都都是白色的。現在有人發明了彩色繭,這種繭吃的食物不同
3. 為什麼蠶繭有不同的顏色
彩色蠶繭是通過轉變蠶的基因,讓蠶吐出多種顏色的彩絲,如橙色、粉紅、淺黃、淺綠、銹色等。彩蠶並不是一個新的物種,只是在家蠶的基礎上科技喂養實現的。
傳統的蠶繭只有白色一種,抽取的白色桑蠶絲要依賴化學染色才能生產彩色絲綢產品,而彩色繭的色素是天然彩色,織物不需要後期的化學染色過程,可以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體來說,天然彩絲織成的絲綢面料也比一般彩色面料更為安全無害。
(3)蠶吐出來的繭顏色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以桑葉為食料。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蠶的一生經過蠶卵—蟻蠶—熟蠶—蠶繭—蠶蛾,共五十多天的時間。
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黑的像螞蟻,稱為「蟻蠶」,身上長滿細毛,約兩天後毛即不明顯了。蟻蠶出殼後約40分鍾即有食慾,這時就要開始喂養過程了。
五齡幼蟲需二天二夜的時間,才能結成一個繭,做繭的絲竟然可以抽到長達1.5km長。蠶在繭中進行最後一次脫皮,成為蛹。約十天後,羽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出繭後,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蛾來交尾,交尾後雄蛾即死亡,雌蛾約花一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後也會慢慢死去。
蠶的卵、幼蟲(蠶寶寶)、蠶蛹、蠶蛾身體上一些特徵,都可以用來鑒別雌雄性別。但是應用最廣的是識別老齡蠶、蠶蛹和蠶蛾的雌雄。
識別蠶雌雄,最可靠的特徵是腹部第八、九節:雌蠶第八、九節腹面有四個透明小點;雄蠶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個透明小點。不過一般而言,蠶在幼蟲期的雌雄分辨的難度最大,除了高級技術員,一般蠶農往往很難分辨。
識別雌雄蛹的特徵,也是利用腹部第八、九節處的構造。雌蛹的腹部第八、九節腹面中央,有一條直線,把第八、九節從中分隔開來;而雄蛹的腹部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對小突起,且有一個x樣符號。
至於雌雄蛾的分別,除掉鑒別觸角、腹部大小等特徵外,最可靠的是鑒別雌雄蛾的外生殖器,例如雌蛾的交配孔附近有一片黑色骨板,雄蛾有成對的抱握器等,一般待雌雄蠶蛾孵化出自行交尾完畢分開後,鑒別最為簡單。
4. 為什麼蠶吐絲的顏色各不相同啊
因為蠶的基因不同,蠶足白色的都吐白絲,蠶足黃色的都吐黃絲。
熟蠶先將絲吐出,粘結在蔟器上,再吐絲連接周圍蔟枝,形成結繭支架,即結繭網。繭網不具備繭形,只是一些松軟凌亂的繭絲層,以作為結繭的支架。
當蠶由於大量吐絲,體軀大大縮小時,頭胸部擺動速度減慢,而且沒有一定的節奏,吐絲開始顯得凌亂,形成鬆散柔軟的繭絲層,稱為蛹襯。
(4)蠶吐出來的繭顏色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蠶上蔟結繭後經過4天左右,就會變成蛹,蠶蛹的體形像一個紡棰,分頭、胸、腹三個體段。頭部很小,長有復眼和觸角;胸部長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長有9個體節。
從蠶蛹腹部的線紋和褐色小點來判別雌雄,蠶剛化蛹時,體色是淡黃色的,蛹體嫩軟,漸漸地就會變成黃色、黃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來了。
經過大約12~15天,當蛹體又開始變軟,蛹皮有點起皺並呈土褐色時,它就將變成蛾了。
5. 蠶的繭為什麼有的是黃色有的是白色的
是因為蠶的品種關系。蠶的品種有很多,如桑蠶、柞蠶、蓖麻蠶、木薯蠶、馬桑蠶、惠利蠶、天蠶、琥珀蠶、樟蠶、栗蠶、樗蠶、烏桕蠶、柳蠶。無論吃桑葉還是吃榆葉,蠶足白色的都吐白絲,蠶足黃色的都吐黃絲。揭示了蠶絲的顏色與食物無關,而與足的顏色有直接關系。
桑蠶屬寡食性昆蟲,除喜食桑葉外,也能吃生菜葉、柘葉、楮葉、榆葉、鴨蔥、蒲公英和萵苣葉等,桑葉是蠶最適合的天然食料。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
(5)蠶吐出來的繭顏色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粒細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一隻雌蛾可產400~500粒蠶卵。1700~2000粒蠶卵重約1克,直徑0.2cm。蠶卵的顏色,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或黃色,經1~2天變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經3~4天後又變為灰綠色或紫色,便不再發生變化,稱為固定色。
蠶卵外層是堅硬的卵殼,裡面是卵黃與漿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攝取營養,逐漸發育成蟻蠶,它從卵殼中爬出來,卵殼空了之後變成白色或淡黃色。一齡 四至五天;二齡 三至四天;三齡 四天;四齡六天;五齡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6. 家裡養了一些蠶,最近很多結了繭,怎麼繭的顏色不一樣,有白的,有紅的,還有黃是,是什麼原因
此時如果把繭打開,裡面的蠶會死.蠶在裡面,演化,從白白胖胖的蠶到硬硬的蛹,再到飛蛾,就飛出來了.如果把繭打開,蠶肯定會死.白色的蠶是上等品,金黃的是下等品,因為結金蠶繭的蠶往往會再結繭之前撒一泡尿在蠶繭里! 金蠶繭裡面的蠶是女的,白蠶繭裡面的蠶是男的.
7. 為什麼蠶繭的顏色有白的有黃的
因為品種不同。蠶的品種有很多,如桑蠶、柞蠶、蓖麻蠶、木薯蠶、馬桑蠶、惠利蠶、天蠶、琥珀蠶、樟蠶、栗蠶、樗蠶、烏桕蠶、柳蠶。無論吃桑葉還是吃榆葉,蠶足白色的都吐白絲,蠶足黃色的都吐黃絲。揭示了蠶絲的顏色與食物無關,而與足的顏色有直接關系。
蠶:
蠶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以上,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