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賣的金魚顏色鮮紅
Ⅰ 金魚為什麼會變顏色
金魚變色是由於在日常管理中飼料中缺乏某些養分導致的,另外,一些金魚遺傳基因不穩定,也會造成金魚變色。
金魚的顏色成分只有3種:黑色色素細胞,橙黃色色素細胞和淡藍色的反光組織,所有這些成分都存在於野生鯽魚中。家養金魚鮮艷的、多變的體色,不過是由於這3種成分的重新組合,重新分布,強度、密度的變化,或消失了野生鯽魚原有色素中一個或更多的成分而形成的。
(1)為什麼賣的金魚顏色鮮紅擴展閱讀:
飼養方法
1、養殖池建造
在通風情況良好、向陽並且有著充足水源以及排灌較為方便的地方建成魚池,魚池的面積可根據農村庭院面積大小、庭院形狀進行建池。
2、水源選擇與培水
庭院養殖水的水源一定要做到充足,水質要保證良好、無毒、無雜質。
3、成魚放養
成魚放養前要清除池內的漂浮物等有害物質,金魚放養密度,每平米1-3cm可放養100-400尾,6-10cm可放養50-100尾,在魚苗階段,單養為主。
4、餌料投放
定質:蛋白質含量高,新鮮清潔;
定量:注意 觀察池中金魚每次吃完時間,一般以20-30分鍾內吃完為宜;
定時:夏天上午七點左右,下午三點左右,冬天由於魚游動少,可在中午前後喂養一次。
Ⅱ 為什麼金魚的顏色會從黑色變成紅色
那麼金魚的這種變色現象究竟是何原因呢。金魚的始祖是鯽魚,鯽魚和其他大多數淡水魚一樣,並沒有十分鮮艷的色彩,而且自然條件下,體色過於鮮艷,也起不到生態保護色的作用,會被天敵發現,難以存活下來。當自然界中出現體色突變為紅(黃)顏色的鯽魚,被中國人發現後,認為上天所賜,寓意吉祥,人工飼養起來,不再參與自然界的競爭,使鮮艷的體色得以留存。近代,雜交育種方式的採用,又進一步使金魚的色彩豐富起來。金魚的顏色是由黑色素細胞、黃色素細胞、白色反光(鳥糞素)細胞、藍色反光細胞組成。當其中一種細胞排列密度大時,魚體即呈現此種色彩。不同色素所佔比例的不同,所組成的體色也各異。復色金魚由兩種以上的色塊組成,而形成千變萬化的圖案。如同天然的調色板,運用幾種原色,調配出美麗的色彩。
金魚具有迷人的色彩,為人們所稱道。但你知道嗎?金魚可是「變色龍」,基本色隨著身體的發育,逐漸發生著改變,在其一生會發生數次變色,常常會引起初學養魚者的困惑。報紙上時常見到報道:有人買了幾條黑色的金魚,經過數月飼養,變成紅色,以為異事。其實金魚的這種變色現象,很久以前就被人發現,明代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述異記載:晉恆沖游廬山,見湖中有赤鱗魚,即此也。自宋始有畜者,今則處處人家養玩矣。春末生子於草上,好自吞啖,亦易化生。初出黑色,久乃變紅。又或變白者,名銀魚。亦有紅、白、黑、斑相間無常者。其肉味短而韌。物類相感志雲:金魚食橄欖渣、肥皂水即死。得白楊皮不生虱。又有丹魚,不審即此類否?」近代著名民俗學家金受申在《老北京的生活》一書中也有提到:「龍睛魚以顏色分別高下,故能於魚的顏色不同,分出難養易養的不同。龍睛魚由卵曬出後全為黑色,經過相當時間之後,開始變色。有白色的,最先現出,其他顏色的因換水關系,其變色遲早要出現。如魚商欲冒充「墨龍睛魚」時,便用花紅龍睛秧子老水屯養,少見日光,可以三四年仍是黑色,足蒙外行眼目。龍睛魚變色以後,才能鑒別種類的高下,其眼、身、尾,只是必須具備的條件罷了。」
本草綱目中有關金魚變色的描述
那麼金魚的這種變色現象究竟是何原因呢。金魚的始祖是鯽魚,鯽魚和其他大多數淡水魚一樣,並沒有十分鮮艷的色彩,而且自然條件下,體色過於鮮艷,也起不到生態保護色的作用,會被天敵發現,難以存活下來。當自然界中出現體色突變為紅(黃)顏色的鯽魚,被中國人發現後,認為上天所賜,寓意吉祥,人工飼養起來,不再參與自然界的競爭,使鮮艷的體色得以留存。近代,雜交育種方式的採用,又進一步使金魚的色彩豐富起來。金魚的顏色是由黑色素細胞、黃色素細胞、白色反光(鳥糞素)細胞、藍色反光細胞組成。當其中一種細胞排列密度大時,魚體即呈現此種色彩。不同色素所佔比例的不同,所組成的體色也各異。復色金魚由兩種以上的色塊組成,而形成千變萬化的圖案。如同天然的調色板,運用幾種原色,調配出美麗的色彩。
脫色過渡的鶴頂紅個體
金魚一生的體色會發生三次改變。第一階段:魚苗時期的變色。第二階段:幼魚時期的脫色。第三階段:老齡時期的退色。
第一階段:魚苗時期的變色
剛孵化出來的魚苗,體色為透明,後逐漸變為青灰色。白色和五花金魚的變色開始時間較早,幼魚的變色從孵化後一個月開始,短的變色期在25天,長的要在一兩個月。此期間金魚從青灰色轉變為淺白色、黑色、淺紫色以及肉色等,以後淺紫色變深成紫色,肉色則逐漸出現黑斑形成五花的色彩,而黑色則會變為白色、紅色,也有一直不發生改變,顏色逐步加深,成為黑色的。影響金魚育苗變色的因素有:
遺傳:魚苗主要受到親魚遺傳因素的影響,除去雜交的影響外,魚苗將在最遲4個月後,變成親魚的顏色。而且若親魚在變色時期過程快的,則其後代的變色時間也短。對於養殖戶而言,變色時間縮短,可以節省金魚養殖時間,提早上市時間,從而節約成本。選擇變色較早的金魚個體作為種魚,可以加快該品種變色速度。
溫度:水溫越高,金魚的新陳代謝越快,變色過程也會加快。與此相類似,增加換水頻度,也會激發金魚的生長。但如果水溫過高,可能會使金魚的變色過快,如不及時控制,有些品種如紅頂白高頭(鶴頂紅)在體色退色後,頭頂的紅色也失去控制繼續退去,失去「鴻(紅)運當頭」的美感。
光照:金魚的變色受到光照強度的影響,光照強,金魚的變色就會加快,用清水養魚,由於水體的透光性好,有利於魚苗接受到更多光照,因此變色過程快。但是過強的光照也會使金魚的體色變淡,影響觀賞價值。
餌料:在魚苗期金魚攝食餌料中的營養成分,也會對變色造成影響。生長有大量螺旋藻類的綠水含有胡蘿卜素,因此金魚在綠水中變出的色彩更為鮮艷。此外,活餌中富含能夠增加金魚體色的甲殼素物質,也有類似作用。
第二階段:幼魚時期的脫色
藍蝶的脫色過程
藍蝶的脫色過程
經過第一階段的變色以後,金魚的色彩已然接近於親魚的體色,但有些復色金魚的脫色過程才剛剛開始。傳統觀念認為,金魚的第一階段的變色和第二階段脫色是一個過程,筆者認為脫色使體色發生改變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在50~60天內完成變色,有的則要歷時2~3年。而且,第一階段的重點是加快變色速度,而第二階段是合理控制脫色的過程。如果籠統地放在一起,不便於復色金魚培育的探討。例如:有些藍蝶尾完成魚苗期的變色後,一些個體的體色繼續脫色,形成黑白蝶尾(喜鵲花蝶尾)——繼續脫色只保持魚鰭、體側兩道豎線,則形成了著名的金魚品種「熊貓蝶尾龍睛」——熊貓蝶尾龍睛魚體兩側豎黑線退去後,形成十二黑蝶尾,也極具觀賞價值,但是如果黑色繼續退去,則體色變為灰暗的白色,觀賞價值就大大降低。這一脫色過程歷時很長,有的長達5年到6年。因此將此過程獨立分出來研究很有必要。
復色金魚品種在脫色過程中,會出現特殊的色彩分布的個體。局部如:口、眼睛、魚鰭保持脫色前的色彩,而魚體脫色為白色、紅色的個體,這類金魚頗受市場歡迎,並將其賦予魅力十足的名稱:鐵包金蘭疇、牡丹高頭、十二紅(黑)獅頭、十二紫(紅、黑)蝶尾等等。盡管這些「品種」是一種過渡色,但如果飼養得法,這種色彩組合可保持較長時間。因此,養殖者應採用適當手段,不使其繼續脫色,以盡可能延長個體體色保持在「最佳」狀態。
親魚優選:體色受到遺傳影響是最大的,因此對於復色金魚要選擇色彩較為穩定的親魚個體。親魚至少要在2齡以上,並且還保持著濃艷的顏色。對於腹部出現紅色雜有黑色、紫色的金魚,以及魚鰭根部已發生早期脫色現象的親魚就不要選用。
減慢發育:減少光照和換水頻率,將金魚置於室內,使其不直接受到陽光直射,如果室內光線過暗,可以人工補充2~3小時燈光。用老水進行飼養,由於金魚的活動減少,攝食也少,從而降低新陳代謝,金魚的體色也就能較長時間保持。
增色飼料:近年來,觀賞魚人工增色飼料的出現,對於金魚快速「發色」和控制脫色,提供了簡便易行的方法。生產中出於成本考量,多採用較為廉價的類胡蘿卜素做為飼料添加劑;家庭飼養更可使用增艷效果更好的蝦紅素。
第三階段:老齡時期的退色
老齡五花皇冠珍珠褪色為紅白品種
市場上深受歡迎的鐵包金蘭疇
紅白蝶尾脫色過程中呈現有趣的「口紅
紅白蝶尾脫色為紅頂蝶尾
金魚在養到3~4齡後,大部分個體出現退退色現象,進入到老齡退色時期。如:五花金魚原有的黑色斑點逐漸退去,變成紅白類品種。墨龍睛和墨獅子頭等品種體色中的黑色逐漸退去,轉為紅色。即便是最為穩定的白色、紅色,也存在白色的光澤變得暗淡及紅色變為橙黃色的趨勢。但也有少部分個體或因品種優異,或因飼養得法,退色不明顯。金魚進入到老齡以後,容易患病,並且很難治癒,一般壽命也就在6~7年,因此部分個體能終其一生,保持色彩不變。金魚的老齡退色本屬正常情況,但如果由於飼養過程中不注意金魚生長的控制,常年在高溫、人工飼料甚至激素刺激條件下生長,也會出現提早老化的情況。在日常飼養中,對於老齡金魚要控制飼料投喂量,飼料保持在成長期的1/2左右即可。因為老齡金魚游動減少,投喂的餌料轉化為脂肪堆積,加速魚體老化進程,顏色自然也難於保持。
對於金魚的變色,很多學者和從業者做過研究,但在許多方面,特別是復色品種遺傳方面還有著很多疑問,這也是金魚獨具的神秘之處。相信隨著金魚行業為更多人所重視,掌握變色規律,甚至培育出新的顏色品種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Ⅲ 我養的黑色金魚為什麼會變成紅色呢。
那是正常現象,因為你的金魚本來就是紅黑色的金魚。因為街上買的小金魚一般都是4-6月的,金魚的顏色還沒有固定,在一年的生長後就會固定了
Ⅳ 為什麼 金魚是紅色的
我家的黑金魚也是這樣的 是那種大眼睛的 金魚的變色過程是極其復雜的,水溫不適,水質差,光照不足,餌料成分不夠都有可能造成變色。
金魚的體色是由其皮層中所含的黑色素細胞、橘黃色素細胞和藍色反光層組織的色素增減而顯示出來的。這些色素及反光層,可在金魚的各個發育階段中有的加深,有的保留或淡化,有的消失。在金魚剛孵化出來的時候,是全身透明的,長到1個月左右時就開始顯示白色和青色的色素點,以後逐漸改變,某些色素越來越明顯,而另外一些色素則越來越淡化,直至消失。
金魚體色的變化,一是和種魚的遺傳關系,二是和後天飼養管理中各種條件如水質,水溫,光照,食物的質量等也具有很重要的關系。例如,用含礦物質較多的井水,河水,泉水養金魚,魚的體色就較容易變得鮮艷起來;露天養的金魚由於接受的光照比較充足,就比較容易變色;室內飼養的金魚由於光照較差,且頻繁換水,使金魚受到較多的刺激,其色素的變化就較差或顯得暗淡。另外,飼養者如能有意識地多喂些活飼料,強化對金魚的營養供給,就有利於魚體色彩的變化。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Ⅳ 金魚為什麼會變色原因是什麼
在 飼養 過程中,金魚隨魚苗生長而變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相信不少朋友會感覺到奇怪。以下是由我整理的金魚會變色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金魚會變色的原因
金魚的種種顏色,主要是由於真皮層中許多有色素皮膚細胞棗色素細胞所產生。金魚的顏色成分只有3種:黑色色素細胞、橙黃色色素細胞和淡藍色的反光組織。所有的這些成分都存在於野生鯽魚中。家養金魚鮮艷多變的體色,這只不過是這3種成分的重新組合分布,強度、密度的變化,或消失了其中一個、兩個或三個成分而形成的。
有些同種魚類的不同個體間具有不同的色彩。有些魚類同一個體的一色,在一定的范圍內隨著背景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這是魚類對生存環境的特殊適應。這種變化,隨著物種的不同,變色的能力、速度會有所不同。
會變色的魚類特別多,金魚是其中一種,變色主要受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控制,大多數對顏色的感應主要依靠頭部神經系統。主要原因是為了適應環境色彩,同時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在受電光照射後,就會把一定的顏色和斑紋顯示出來。當魚受傷、生病或水中缺氧、水質變差時,魚的體色會變暗,失去光澤。
金魚突然變色的原因
金魚具有迷人的色彩,為人們所稱道。但它雖然常見,但也是具有許多神奇的奧秘,比如金魚可是“變色龍”,基本色隨著身體的發育,逐漸發生著改變,在其一生會發生數次變色,而這一特點,常常會引起初學養魚者的困惑,我家金魚怎麼變色了,這是產生了什麼疾病嗎?
福建福州倉山區一市民夏先生,家中紅色小金魚就突然變成透明白色了。他家的小金魚,身長都在10厘米左右,一條呈橘紅色,另一條則除了尾巴和魚鰭是橘紅色外,其他部位幾乎變透明,稍微湊近點就可以看到內臟等。這條變色的小金魚,雖然外觀與同伴完全不同,但活力不減。
那麼金魚的這種變色現象究竟是何原因呢?金魚變色主要跟金魚的遺傳基因不穩定因素有關,“也許它爸爸媽媽曾是白色的,它得到了遺傳”。此外,有些魚食的生廠商會添加增強色彩的成分,但如果劑量添加不當,反而會令長期食用的金魚出現褪色的情況。“這種現象是不可逆的,但不會影響金魚的健康生長。
金魚的始祖是鯽魚,鯽魚和其他大多數淡水魚一樣,並沒有十分鮮艷的色彩,而且自然條件下,體色過於鮮艷,也起不到生態保護色的作用,會被天敵發現,難以存活下來。當自然界中出現體色突變為紅(黃)顏色的鯽魚,被中國人發現後,認為上天所賜,寓意吉祥,人工飼養起來,不再參與自然界的競爭,使鮮艷的體色得以留存。近代,雜交育種方式的採用,又進一步使金魚的色彩豐富起來。金魚的顏色是由黑色素細胞、黃色素細胞、白色反光(鳥糞素)細胞、藍色反光細胞組成。當其中一種細胞排列密度大時,魚體即呈現此種色彩。不同色素所佔比例的不同,所組成的體色也各異。復色金魚由兩種以上的色塊組成,而形成千變萬化的圖案。如同天然的調色板,運用幾種原色,調配出美麗的色彩。
除了外在因素的影響,金魚皮層的色素及反光層,可在金魚的各個發育階段中有的加深,有的保留或淡化,有的消失,導致金魚的體色發育不盡相同。剛孵化出來的金魚全身都是透明的,而在1月齡左右,就開始顯示出白色和青色的色素點,以後就會逐漸的變色,有些色素越來越明顯,有的則越來越淡甚至消失。
另外,金魚變色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1、水溫的變化也會導致金魚變色
一般情況下,當水溫比較高的時候,金魚的體色變化快,完成整個變色過程需要15-20天,然而當水溫比較低的時候,其變色的過程就會更緩慢,長達半年之久也未定。
2、光纖因素也會導致金魚變色
光線通過金魚的視覺剌激神經中樞,從而影響其褪色。在光線弱的環境中或黑色容器中飼養的金魚,褪色遲而且褪色完後形成的體色偏深,反之,則褪色早而快,褪色後的體色也淺。長期養在清水中的金魚褪色早,而養在濃綠水中的金魚褪色晚,所以,幼魚飼養過程要增加光照,改善水質,以促進金魚提早出色。
養金魚的注意事項
一、室內養金魚先要解決光照問題:
因為金魚的美除了形體外,重要的是色,而保證色的鮮艷,必須保證魚體接受強光,否則,魚體色彩將日趨暗淡。而且易染上疾病,所以金魚喂養處應當光源充足,有紫外線光源就更佳。
如果氣溫適宜,白天可把魚缸放置涼台或窗前,保質充分的光照。所以說,掌握適宜金魚生長的溫度和保證其充分的光照,室內養金魚就有了大的保證。
二、掌握餵食的時間和 方法 :
保證每天餵食1-2小時內吃完,不能過多。投放時間:春夏宜在早上7點左右,太陽開始曬到魚缸時投食,深秋和冬季宜在8點左右投食,嚴寒時可在9-10點投食。記住,不能在傍晚大量投食,即使金魚覓食明顯,也只能在下午3點鍾左右少量投食。另外,水泡眼、朝天龍等種魚,覓食活動性差,盡可能照顧一些,喂些活魚蟲。
三、注意掌握魚的食量:
對活動量大,生命力強的魚可以多投一些食。反之少投;可以用試投確定,第一次少投一些,,如果金魚在半小時內就吃完了而且還在覓食,說明投食太少,第二天可增加一些,一直到金魚在1-2小時吃完,又無覓食或“浮頭”現象說明投食剛好,如果3個小時吃不完且有“浮頭”現象則說明投食太多。注意,金魚食量偏餓一點,且食物新鮮對金魚健康有好處。
其實養金魚算是比較簡單的。
首先要有一個合適尺寸的魚缸(根據大小和數量而定),最好不要太小,由於金魚多產自中國和日本,所以一年四季常溫飼養即可,注意水體的循環系統,選擇較好的過濾器(最好選擇帶有增氧功能的)和過濾介質(海綿,生物陶瓷環,活性炭等)
選擇餌料要特別注意,市面上較普遍的一種人工飼料為顆粒狀,上浮性,買的時候問清楚是否遇水膨脹,如果是的話,投喂時要特別注意量!一定要少喂,這是關鍵(很多初學者長犯這樣的錯誤,直接導致金魚死亡)
魚兒生病了,可以先撈出隔離,下重鹽2個小時,在觀察情況,如果不起作用,再用低劑量的廣普殺菌葯處理。
1、餵食不能多,不知飽。
2、保持水質,和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