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18k金為什麼顏色有差別
Ⅰ 18K玫瑰金項鏈,不同牌子,顏色也不一樣嗎怎麼感覺有的偏黃有的偏紅
樓上的都問非所答 一個問題能看清楚人家問的么 同是18K玫瑰金 為什麼不同牌子不同顏色啊! 樓主安心 這是正常的 18K呈現的顏色 是跟加入的其他金屬含量來決定的 就像玫瑰金 在加入金屬加工24k的時候 含銅多點 就會呈現玫瑰金 而至於不同牌子不同顏色 這個是因為不同工廠的含銅量搭配不同 所以會有稍微色差 這個跟PS的調色板一樣 多一個數值顏色都會相差 這個沒關系的 世界首飾牌子之間都會有很多不同色差的 就是同牌子 有時候不同批次也會有這個情況。
Ⅱ 為什麼18k黃金一分比普通一分顏色深
黃金的純度不可能達到100%,
千足金是純度最高的黃金,也被稱為24K金,18K金是指在黃金里加了別的金屬,
顏色對比可以去璧星珠寶看下他們的千足金產品圖片和18K金產品圖片,
就知道顏色上的區別了。
Ⅲ 18k金顏色為什麼不一樣
說明金不純,我也買過兩次18k顏色有問題的,要不銅色,要不14k金顏色。騙子太多
Ⅳ 為什麼網上買的18k黃金與實體店買的顏色不一樣
18k常見顏色有3種,k白 ,k黃 ,玫瑰金紅。
實體店是比較直觀的,但是還是會有些燈光因素影響著,也有些微色差
網店因為賣家的相機調教,ps調節,實際看起來跟實物總有些差別的。
Ⅳ 18k金有的深有的淺是為什麼
18k金有很多顏色,是因為25%的合成金屬的比例導致的,所以就算是黃色也會有深有淺,就像玫瑰金有偏紅的也有偏橘黃的
黃金的配比達到了450種,比如,14K中有6種:紅色、深黃色、紅黃色、淡黃色、綠黃色、暗黃色;18K中有5種:黃色、紅色、暗黃色、偏紅色、淡黃色。
(1)黃色系列的K金首飾
黃色系列的K金首飾(簡稱K黃),是黃金和銀、銅的合金,按金的含量可以製成不同K數的K金系列首飾,主要有22K、18K、14K、10K和8K。亞洲人喜愛高K數的K金首飾,如22K和18K,歐美人喜歡14K金和10K金首飾。黃色K金系列首飾顏色的深淺,與K金中金的含量和銀、銅的比例有關。18K黃金的顏色比14K、10K的黃金首飾顏色黃,而同樣K數的黃金首飾,如果銀比銅多黃色就淺,如果銅比銀多黃色就深。
(2)白色系列的K金首飾
白色系列的K金首飾(簡稱K白),呈略帶青黃的白色,印記均標有WG印記,按組合可分以下兩種:第一種以黃金為主和銀、鎳、鋅組合的合金,在商界都直呼為K白金。18K的K金是由75%的黃金和25%的銀、鎳、鋅組合而成。14K的K白金是由58.5%的黃金和41.5%的銀、鎳、鋅組合而成的合金。第二種以黃金和鈀為主,再加上銅、鎳、鋅組成的合金,在國際上採用按每種金屬在K金中所佔的份額做為稱謂的依據,目前只有兩個品種,即334K白金是由3份黃金、3份鈀金和4份銅、鎳、鋅組成的K白金,226K白金是2份黃金、2份鈀金和6份銅、鎳、鋅組成的K白金。
(3)紅色系列的K金首飾
紅色系列的K金首飾是以黃金和銅為主,加入少量銀的合金,顏色呈淡紅色。
(4)彩色系列的K金首飾
彩色系列的K金首飾,是將不同顏色的K金壓成薄片,按顏色不同相向排列,用鍛壓的方法,將薄片制在一起而成。
Ⅵ 18k白金為什麼會變色的
18K金本身不會變色,只是18K白金並不是真正的銀白,總是略帶微黃白,所以,一般都會再鍍上一層銠使得它銀白光亮,平常說的變色是指這層鍍金脫落而出現原來的顏色,
所以18K金只是18K白金如果經常接觸些強酸強鹼刺激性的化學物的話,是很容易變色的,比如洗衣粉、洗潔精、化妝品等,或者與其它硬物摩擦的時候,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鍍層磨損後就會裸露出金屬的本色,出現淡淡的黃白色。
AU750指含有75%黃金和25%其它金屬組成的合金,俗稱18K金,AU750由於其25%為別的金屬,也可以做成不同顏色,如白色、淡黃色、粉紅色(玫瑰金)。
(6)同是18k金為什麼顏色有差別擴展閱讀:
18K金保養注意事項:
1、可以去購買一瓶珠寶清洗液,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浸泡處理,記得用軟布擦拭乾凈即可。
2、如變黑褪色嚴重僅僅清洗是不夠的,需要拿著首飾去珠寶店請專業的師傅進行翻新或者電鍍,這樣才能恢復如新。
18K金鑽戒購買時最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是鑽石4C等級,重量、凈度、色澤和切工除了是衡量鑽戒價格的重要因素,也是鑽戒是否透明、純凈無暇、閃亮的重要決定因素。
購買18K金凈度注意選擇在SI2級別以上的、最好是VVS到VS級別的;色澤要在J色以上,最好是D-F色的,切工要在G以上,最好是EX或VG級的,如果預算有限的話,那麼注意可以適當放低重量方面的要求,選擇凈度、色澤和切工等級比較高的18K金鑽戒。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18K白金戒指其實是黃金?戒指材質引爭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18K金
Ⅶ 18k金為什麼有紅色,白色,黃色之分
近年來,非常流行使用銀白色貴金屬鑲崁珠寶首飾。在商場上,這些貴金屬的名稱時常令人無所適從。在台灣,盛行以白金、K白金來稱呼這些白色金屬(銀不在此討論)。其實這種說法經常造成誤導和混淆,我們必須跟據化學周期表上的元素命名來作解釋,才能得到一個合理的稱呼。
一、白色金(White gold)∶
市場上所謂之K白金、白金,其實它是一種金、鎳、銅、鋅的合金。或是金和銀,或是金、銀和銅的合金。也包括台灣的師傅經常採用的金和鈀的合金。它的代號WG(White Gold),也就是白色金的意思。早期以226(金6成,鈀2成,合銅2成)來代表含純金600/1000的白色金,也就是俗稱"有料" ,意指含金之銀白色金屬,而非不含金之鎳合金(nickle alloy )電鍍者。一般國外戳記常用;WG585(14K) 、WG750(18K)或是僅以數字代表含金量。
白色金具有良好的反射性,不易失去光澤,在鉑和鈀未來大量使用之前,白色金為主要用來鑲崁寶石首飾的銀白色金屬。
二、鉑(platinum)∶
又稱純白金、正白金或真白金。但這些稱呼並不合理,並且容易與白色金混淆。它的符號是Pt,銀灰白色,比重21.35,熔點1700℃,摩氏硬度4 - 4.5度,化學性穩定,除王水以外不受酸鹼腐蝕。
純鉑比較柔軟,加入釕、銠、鈀等金屬會增加其硬度。南美印地安人早在15世紀前就製作鉑金首飾,歐洲人遲至19世紀中葉以後才開始採用,目前日本為鉑的最大消費國。
三、鉑合金(platinum alloy)∶
指鉑與其它金屬混合而成的合金,如與鈀、,銠、釔、釕、鈷、鋨、銅等。盡管鉑硬度比金高,但作為鑲崁之用尚嫌不足,必需與其它金屬合金,方能用來製作首飾。
首飾業使用鉑、釕合金和鉑、銥合金較多。在歐洲和香港使用鉑、鈷合金於澆鑄。在日本用鉑(85%),鈀合金製造煉條。國際上鉑金飾的戳記是Pt、Plat或Platinum的字樣,並以純度之千分數字代表之,如Pt900表示純度是900%o。
在日本鉑金飾品的規格標示有Pt1000、Pt950、Pt900、Pt850。
四、鈀金(palladium)∶
是鉑族的一員,銀白色,符號Pd,比重12,輕於鉑,延展性強,比鉑稍硬,不溶於於有機酸,冷硫酸或鹽酸。但溶於硝酸和王水。常態下不易氧化和失去光澤,溫度400℃左右表面會產生氧化物,但溫度上升至900℃時又恢復光澤。目前鈀比鉑便宜,首飾業界拿來單獨使用,或作為金、銀、鉑合金的組成部份。有時參入一些釕,來增加其硬度。市場上常見金,鈀的K金和鉑、鈀的合金。規格標示有Pd1000、Pd950、Pd900
五、18KG
18k:是75%的金子,在加入那其他25%的金屬的時候,如果加白色金屬,就變成了白色的18k白金,如果選黃色金屬,就變成了黃色的18k金。
Ⅷ 在周六福黃金看中一條玫瑰紅色的K金項鏈。為什麼K金會有那麼多顏色有什麼不同嘛
由於K金里除了黃金以外還有一定比例的其他金屬,金屬種類和比例的不同會有不同的顏色。玫瑰金是18K金的一種,由黃金和其他稀有金屬混合冶煉而成,由於色澤偏紅,又稱紅金。
Ⅸ 18K金顏色怎麼這么多,有白色,橙色等等
因為18k金中含有25%的別的金屬
所以就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決定25%中貴金屬含量的不同,18k金的顏色也就有不同的顏色,如白色、黃色、玫瑰紅色,分別稱為:白18K金、18K黃金、18K玫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