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清朝官服為什麼顏色不同

清朝官服為什麼顏色不同

發布時間: 2023-06-09 22:03:22

A. 為什麼清朝官員衣服顏色不同

這是因為官員等級、文武職位以及特賜榮譽不同的原因。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
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一品——紅珊瑚頂戴(純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仙鶴,武官補服麒麟。准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二品——紅起花珊瑚頂戴(雜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錦雞。武官補服獅。准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三品——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頂戴(亮藍),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孔雀。武官補服豹,准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四品——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頂戴(暗藍),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雪雀。武官補服虎,准乘四人抬藍呢轎。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頂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白鷳。武官補服熊,准乘四人抬藍呢轎。
六品——硨磲及白色涅玻璃頂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鷺鷥。武官補服彪,准乘四人抬藍呢轎。
七品——素金頂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鸂鶒,武官補服犀牛。
八品——起花金頂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犀牛。
九品——鏤花金頂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海馬未入流——鏤花金頂戴(白),王蟒四爪蟒袍,黃鸝補服。
(監察御史、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的頂戴、蟒袍均按正常品級,但補服的圖形卻一律綉獬豸,以示司法公正。)

B. 清朝的官服為什麼是黑色的

現在的電視我們經常看到清朝的官員們穿著顏色不同的官服,紅的綠的色彩斑斕。其實在當時,清代的官服都是同一種顏色。總的表現是由藍色向石青色逐漸過渡,也就是一開始大家都用藍色的官服;到了乾隆年間,補服被明確規定,只能使用石青色,一直被沿用到清末。電視劇里有些官服中出現紅綠色的情況在當時是絕對不可能的。

C. 關於清朝官服的顏色款式的問題

清代官員的禮帽十分特殊,就是人們很熟悉的拖著羽毛長翎的圓頂大帽。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從8月戴到來年2月,叫暖帽,另一種在3月至8月戴 ,叫作涼帽。暖帽為圓形,中間圓頂,周邊有一道寬折檐,用黑色的呢料、絨布或綢緞製成。帽檐是貂皮、海龍皮、狐皮等名貴皮料做成。帽子頂上綴有紅色的帽緯,中央裝著頂珠。頂珠用寶石、珊瑚、金、銀等製作,是區分官品高下的重要標志。涼帽是一個圓錐體的笠帽,用玉草或藤絲、竹絲編成。外面罩上羅紗,綴有紅色帽幃,加有頂珠。皇帝的帽子最為華貴,有3層帽頂,上面嵌有金龍。冠頂用金絲嵌制,上鑲4條金龍,每條龍都口銜寶珠,冠頂中央嵌1顆大珍珠,周圍也嵌有珍珠寶石。 馬蹄袖,本名"箭袖",是武士射箭時擋在手部的防護衣物。外形酷似一隻馬蹄。它裝在清人常穿的開衩箭衣袖口上,平時可以翻起,行禮時放下來蓋住手。它是清人特別看重的滿族民族服飾。
滿族袍褂是最主要的禮服,它與漢族袍服明顯不同,上身緊窄貼身,袖子較細瘦,下身的前後左右開衩,這也是有等級限制的。皇室袍子開四衩,官員百姓的袍褂只許在前後開兩衩。袍子均為圓領,右衽。皇帝的禮服袍子用明黃色,綉有龍紋。官員和命婦們穿綉有蟒紋的袍子。
在袍服外面加穿外褂,是滿族服裝的一大特徵。外褂比袍子短,一般是對襟、圓領、袖子較寬松,袖口平齊。馬褂是一種非常短小的外褂,長不及腰,袖子不過肘部。對襟馬褂也經常被當作宮中禮服穿用。黃色的馬褂最為尊貴。與馬褂相近的還有馬甲,這也是由騎射生活決定的衣服式樣。馬甲沒有袖子,主要貼穿,用以保暖,後來逐漸成了外衣。
清代官服以頂戴花翎顯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官服中的禮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清代的官服

一品——紅珊瑚頂戴(純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仙鶴,武官補服麒麟。准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二品——紅起花珊瑚頂戴(雜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錦雞。武官補服獅。准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三品——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頂戴(亮藍),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孔雀。武官補服豹,准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四品——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頂戴(暗藍),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雪雀。武官補服虎,准乘四人抬藍呢轎。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頂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白鷳。武官補服熊,准乘四人抬藍呢轎。

六品——硨磲及白色涅玻璃頂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鷺鷥。武官補服彪,准乘四人抬藍呢轎。

七品——素金頂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鸂鶒,武官補服犀牛。

八品——起花金頂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犀牛

九品——鏤花金頂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海馬

未入流——鏤花金頂戴(白),王蟒四爪蟒袍,黃鸝補服。

監察御史、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的頂戴、蟒袍均按正常品級,但補服的圖形卻一律綉獬豸,以示司法公正。

請參考圖片: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q=%E6%B8%85%E6%9C%9D%E5%AE%98%E5%91%98%E6%9C%9D%E6%9C%8D&ndsp=20&um=1&complete=1&hl=zh-CN&start=0&sa=N

D. 為什麼有的清朝王爺衣服是黑色有的是藍色

於清朝的官服,影視劇里很少有「穿對」的,從顏色、圖案一直到樣式,經常張冠李戴,胡亂搭配,藉此題,小君給大家科普科普清朝官員們穿的服裝,重點講它的顏色。

首先,得要明白清朝官員的服裝到底有哪些?俗話說「人靠衣裝」,在古代社會,尤其是官場,衣服就代表了你的身份和地位。

據記載,清朝官員們穿的服裝分為兩大類——袍服和褂服。

圓形補子為皇親貴族所用,方形補子為文武官員所用。文官綉飛禽,武官綉猛獸。

所以啊,我們得感謝這個新的時代,你穿啥,好像都沒人會管你,

如果換做在古代,你要敢穿上面這樣的衣服上街,等待你的將會是。。。可怕啊

E. 為什麼清朝大臣官服都是藍色,只有太監才有紅色的呢

根據專家分析,這可能是與五行相剋的說法有關。

自雍正的時候太監的品級提升,到慈禧的時候,宦官的品級達到了最頂峰,也就是像李蓮英那種二品大臣,外出辦事都是頭戴紅帽子,還可穿黃色的上衣。而品級越低則衣服顏色越暗淡,上面的圖案也就從鶴,鳳凰到孔雀之類的,最低等級的只能是純色的布衣,要知道龍這個圖案只能是皇帝專屬的,天之驕子。言而總之,清朝時期並沒有嚴格的去規定官員和太監的衣服區別,只不過大臣們都穿藍色的官府上朝,顯得更加正式庄嚴。

F. 清朝官員服飾特殊,為何大多數都是石青色

但清朝入關以後,紅袍、綠袍都退出了歷史舞台,清朝官員和貴族們的朝服,以黑色或者藍色為主,就連後宮嬪妃和朝廷命婦們的朝服也不例外。我們需要看一下清朝入關之前的歷史,清朝的前身是後金政權。後金政權是北方漁獵民族建立的政權,在後金政權建立的初期,並沒有顏色服飾制服。從努爾哈赤和其他貴族們的服飾記錄來看,當時,基本上是隨心所欲的穿衣服。

但皇太極繼承汗位以後,並不甘心僅僅做一個游牧政權的大汗,而是渴望像中原王朝皇帝那樣,成為大一統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在這一背景下,皇太極開始向明朝積極學習,例如官員制度、後宮制度等等。甚至明朝貴族和官員服飾上的補子文化,也被後金政權充分借鑒。公元1636年,皇太極把後金的國號改成了大清。為何偏偏使用清呢?

熱點內容
為什麼你像個電腦 發布:2025-02-09 12:14:33 瀏覽:118
為什麼qq上的文件解壓不了 發布:2025-02-09 12:13:47 瀏覽:350
為什麼手機文件用久了就增加了 發布:2025-02-09 12:03:02 瀏覽:218
為什麼現在很多男人喜歡洗腳 發布:2025-02-09 11:56:06 瀏覽:816
中葯丸為什麼每家葯廠價格不一樣 發布:2025-02-09 11:56:06 瀏覽:188
為什麼校花出社會後混得不好 發布:2025-02-09 11:55:59 瀏覽:392
為什麼有孩子在半夜停電後會哭 發布:2025-02-09 11:55:25 瀏覽:686
為什麼新手機老是晚上走電 發布:2025-02-09 11:48:36 瀏覽:599
電腦剛剛安裝的系統沒有聲音為什麼 發布:2025-02-09 11:43:43 瀏覽:64
怪獸充電的軟體為什麼下載不了 發布:2025-02-09 11:37:50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