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袋鼯為什麼不閉眼睛
1. 蜜袋鼯的生活習性
蜜袋鼯和飛鼯一樣在手腳間發展出皮薄膜,使蜜袋鼯可以在樹梢做長距離的飛行,蜜袋鼯飛行時會先用眼睛望遠方看,並且聞其味道,擺出預備動作後飛行,而不飛行時皮薄膜會收縮,收縮後的皮薄膜會垂在身體旁邊。 蜜袋鼯手腳指頭細長、指甲尖銳,利於攀爬。 作為樹棲動物,蜜袋鼯會狠勁蹬其強有力的後腿,從一個高樹枝滑翔至另一個高樹枝。長長的尾巴有助於蜜袋鼯在四肢著陸前,掌握身體的方向和穩定性。蜜袋鼯是體型很小的有袋動物,從頭到腳長度只有8英寸(約合20厘米),如果算上長長的尾巴,體長也才達到16英寸(約合40厘米)。成年重約4到5.7盎司(約合120至160克)。
大多數時間在樹上活動。蜜袋鼯是夜行性動物,活躍的時間在晚上,日間則在睡覺。
蜜袋鼯屬於群居性動物,典型的族群成員,包含了一隻地位最高的雄鼯,二隻排行老二的雄鼯,以及四隻成熟雌鼯。只要食物充足且家族成員能和平相處,族群數目可能多達12隻。
人工飼養蜜袋鼯作為寵物時,最少需飼養一對。缺乏同伴的蜜袋鼯,可能因生活無聊,而出現自殘的行為。模樣討喜,蜜袋鼯很容易被人馴服,很喜歡跟人親近,飼養過的人都對它愛不釋手。 雌性蜜袋鼯的肚臍位置上長有一個育嬰袋,幼獸都是以早產兒的狀態出生,初生幼體會自行爬入袋囊中,然後囊內哺乳而逐漸成長,雄性的個體較雌性大些,雄性由肚臍附近突出的睾丸辨認,成熟的雄體頭上會掉毛,掉毛處會發出味道,嘴巴也會較紅潤。
雌性的懷孕期只有16天,每次可產下四隻幼崽,不過一般都是一到兩只。它們會爬進母親的育兒袋,在裡面住上大約70天時間,直至完全發育。
剛生下來時,蜜袋鼯幼崽全身幾乎無毛,閉著眼睛度過生命最初的12至14天,然後搬進母親的樹巢。它們會在裡面停留40到50天,直至完全斷奶,可以獨立覓食。一開始,蜜袋鼯會小心翼翼地照看著幼崽,因為它們有很多天敵:貓頭鷹、笑翠鳥、貓、巨蜥和蛇等。
剛出生的蜜袋鼯,全身無毛,體重只有200毫克。成熟的雌雄體每年可交配2~3次,懷孕時間約3個禮拜,每次可產下1~3隻幼體。幼體剛被產下時非常嬌小,眼閉、全身無毛,只有2公克左右的重量,大概70天之後,幼體才會開始離開母親的育兒袋,110天左右,它們便可以完全斷奶自行進食。約在8-14月齡便可以育種。 野外的蜜袋鼯的壽命較短,大約只有四,五年。人工飼養的蜜袋鼯,可能可活達十二年以上。 平均壽命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