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了解顏色文化內涵
⑴ 漢語中有關顏色詞的文化內涵!怎麼了解
漢語中對顏色詞的使用方式表現的是漢民族的文化心態和感情色彩:
黑色: 黑者北方也,所以古人認為黑色代表北方、冬天,象徵悲涼、蕭瑟、憤怒。一些情況下黑色則代表不能見光,如黑心、黑幫這樣的詞就給人不愉快的感覺。黑色和鐵的顏色相似,所以黑色也象徵著鐵面無私,正直。在京劇中,黑色臉譜的人代表剛正不阿,嚴正無私,性格嚴肅,不苟言笑,如包公、張飛、李逵等。黑色在古代也是尊貴和庄嚴的象徵,在現代除了這兩種含義,黑色還代表神秘,因為遠古時代的人們懼怕黑暗,所以黑色也象徵恐懼和神秘。因此在嚴肅高級的場合,男子著黑西裝,女子著黑色禮服被視為莊重,典雅。而在喪葬和祭奠時,親人朋友也穿著黑色、戴黑紗以示肅穆和尊重。
白色: 白色自古有象徵死亡、凶兆的含義,是生命枯竭的表現,在辦喪事時,人們設白色的靈堂,家屬則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白色在很多情況下都表示不好,如:從政治上看,白色又象徵腐朽、失敗、如革命時期把國民黨稱作百匪;而戰爭中失敗投降則用舉白旗代表;把知識淺薄、沒有功名的人稱作白丁;在京劇中,白色臉代表奸詐多疑,如曹操。白還代表空,沒有任何收獲,如「白忙」,不付出,如「白拿白吃」。其好的一面,如:在詩人的眼裡白色如雪,又代表無暇、單純和高潔,作為美好品質的象徵被稱頌。
紅色: 紅色代表積極意義的時候很多,紅色和血的顏色一致,所以讓人聯想到犧牲、忠誠,如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因為和火焰同色,讓人聯繫到熱情、溫暖、明艷的特徵。於是變成成功、吉利、忠誠和興旺發達的象徵,如紅包、紅利、一炮而紅這樣的詞,這也源於古代對太陽神的崇拜。結婚時的服飾和很多裝飾都用紅色來表示喜慶。紅也是富貴的象徵,古代達官貴人的住宅也被稱作「朱門」。京劇中,紅色臉象徵忠義、耿直、有血性,如關羽。紅還具有很強的政治色彩,被用來象徵革命者進步、剛毅、樂觀和赤膽忠心的形象。而「紅粉、紅顏」等詞被用來代表女性,可能與女性使用的胭脂等有關。表示消極意義時,紅色被賦予了激憤和妒忌的情感色彩,如:面紅耳赤、眼紅、臉紅脖子粗等詞。
黃色: 黃色在古代中國是帝王世家的專用顏色,因為在五行中,黃色居中,而且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中的「土」有土地,國土的含義,居於正中,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又象徵著中央皇權和社稷。班固《漢書·律歷志上》曰:「黃色,中之色,君之服也。」黃色是中央大地之色,是統治者衣服的顏色。因此與帝王有關的事物大都以「黃」作為標記,除了龍袍、詔書之外,一些裝飾和日常用品也著黃色,皇宮的建築物也大多以紅色和黃色為主,顯得富麗堂皇。佛教也崇尚黃色,如佛像和喇嘛、和尚的衣著都用黃色,象徵光明。相似的京劇中金色臉象徵威武庄嚴,表現神仙一類的角色。如如來佛、二郎神等。而黃色代表的消極意義,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產生了像黃色書刊、黃色電影,掃黃打非等詞。
紫色: 紫色在漢文化中和紅色黃色一樣,象徵富貴和高貴。皇帝的住處,稱皇宮為「紫禁宮」,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可以穿紫色衣服。「紫氣東來」是一種祥瑞的預兆,據傳產生紫氣的地方必定是出帝王將相的仙水寶地。在漢語中說一個人得勢、很受歡迎是「紅得發紫」。京劇中紫色臉表現肅穆、穩重,富有正義感的人物形象,如徐延昭、專諸等。
綠色:綠色是植物的顏色,是生命力的象徵,現代提到綠色也多是從環保、年青朝氣這樣的積極意義來說。還用「開綠燈」這個詞語,表示上級領導給下級某些許可或方便條件或放寬限制條件等含義。在古代文化中綠色代表消極意義使用得也不少,開始時只是地位卑微的普通人的服色,至後來發展到「綠帽子」這樣具有明顯貶義色彩的詞,還有代表不愉快的氣氛的時候,如形容一個人「氣得臉都綠了」。
灰色: 灰色代表消沉、失望,蘊含消極的含義。有灰色的詞多為貶義,如「灰不溜秋、灰心喪氣、灰頭土臉」等。就是指因遭遇困難或失敗而意志消沉的樣子。
藍色: 藍色在京劇文化中以藍臉表現性格剛直,桀驁不馴,如馬武、竇爾墩等形象。藍色也給人以寧靜遼闊的感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藍色也被賦予了憂郁和傷感的氣息。
⑵ 顏色的文化差異
在顏色的文化內涵方面,西方國家與中國是存在差異的。同一種顏色,其背後所引申出的含義會因地域風俗、文化、歷史等方面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下面通過舉例來淺析中西方顏色詞的文化差異。
1.黑色
黑色在中國文化里有沉重神秘之感,它象徵嚴肅、正義,如傳統京劇中的張飛、李逵均用黑色臉譜;同時,它也象徵邪惡,如指陰險狠毒的人是「黑心腸」。
而黑色在西方文化中基本為禁忌色。它象徵了死亡、凶兆、災難。如:在葬禮上,人們通常穿黑色服裝;「不吉利的話」譯為「black words」;第二,它也象徵邪惡、犯罪,如:「惡棍、流氓」譯為「black guard」;另外,它還象徵恥辱、不光彩、沮喪、憤怒等。
2.藍色
在漢語中,藍色通常可以給人們帶來安詳、美好的聯想;此外,藍色還指「破舊」,因此,在重大喜慶之日時,人們基本不會用藍色來作裝飾。
在英語中,藍色有「社會地位高、有權勢或出身名門望族」的引申含義,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國總統在白宮的,用來會見摯友親朋的會客室」;藍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職業,如:「blue collar」指「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此外,眾所周知,在西方文化里,藍色還有憂郁、感傷等其他消極含義,如「色情電影」譯為「blue film」。
3.紅色
紅色是我國文化里崇尚色。它象徵吉祥、喜慶、繁華、熱鬧、漂亮等,如女子 美艷的容顏為「紅顏」。
西方文化中紅色主要指鮮血的顏色,多指血腥、暴力、恐怖、危險等,如「red ruin」指火災;紅色也常用於情感上,當某人生氣時,常用「see red」或「red with anger」形容;另外,其還有「虧本」等消極意義。
4.黃色
在中國,黃色是紅色的一種發展變異,是一種吉利色彩,如「黃道吉日」,龍袍、聖旨均為黃色。
西方文化中,黃色使人聯想到背叛耶穌的猶大(Judas)所穿衣服的顏色,所以有「卑鄙、膽怯」的含義,如「卑鄙的人」應譯為「yellow dog」,此外,黃色還表示低級趣味的報刊和毫無文學價值的書籍。
由上述四個例子可知,西方顏色文化內涵與中國有著很大的差異。不同的民族,其顏色背後所蘊含的意義是大相徑庭的。因此,我們在對待異國含有顏色詞的語句時,既不能直譯,也不可借著本國的傳統文化來理解,應先去深入了解他國這方面的文化,不要因錯誤理解而鬧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