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為什麼同一根大便有兩種顏色

為什麼同一根大便有兩種顏色

發布時間: 2023-05-30 16:52:55

『壹』 我的大便有兩種顏色,前面一部分是深褐色,後面一部分是黃褐色的

正常。前面的部分是大便在大腸里的時間久,水分被大腸吸收,導致顏色深,乾燥,硬,
後面部分呆在大腸的時間短,還保留一部分水分,顏色會偏淺,軟。

『貳』 大便的顏色為什麼不同

大便的正常顏色為黃、褐色。黃色是膽汁中膽紅素產生的顏色,褐色是受吲哚和便中合鐵化合物的影響所形成。多食碳水化合物,大便為黃色;多食蛋白質時,大便呈褐色。如服用某些中葯,大便顏色也會加深。但食物及葯物也會改變大便的正常顏色,合葉綠素多的食物以及葉綠素制劑、鐵制劑(治貧血的葯)、碳末等,可使之呈綠色或黑色。所以根據大便的顏色判斷疾病也應參考其他因素。 紅色的稀便: 稀便有紅色,應考慮是大腸粘膜出血。這和未消化的西紅柿、胡蘿卜的紅色不同。褐色便與粘液、膿汁混合在一起是出血的特徵。若紅色稀便中混有粘液、膿液,應檢查大腸粘膜有無炎症。 如肛門附近的直腸粘膜嚴重發炎時,可伴有腹痛、排便次數增多。患細菌性痢疾的病人,可排粘液和血混合不均的少量糞便,沒有大的臭味。而阿米巴痢疾患者多排出果醬樣的大便並伴有腐敗性惡臭。 使用廣譜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調,也會發生腸炎,如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扁桃體炎後,突然出現血性腹瀉,就可能是菌群失調造成的。 還有一種非感染性的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初期也有像痢疾那樣的腹瀉症,但它的特點是病程很長。有時伴有腹痛。應該警惕的是,結腸癌和直腸癌也可出現紅色稀便,且便中混有膿及粘液,伴有特殊的臭味。患者大便次數增多,有時有里急後重的感覺。此時極易與潰瘍性結腸炎相混淆,應及時找專科醫生檢查。 柏油樣便:柏油樣便見於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的大量出血(血量至少有60毫升以上)時。便呈黑色並有光澤,奇臭。柏油樣便多為稀便,但也有成形的。柏油樣便多見於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的出血。此外,在食道靜脈瘤出血、暴食後連續嘔吐、食道和胃粘膜交界處血管破裂出血時也能見到。不能忽視的是小腸潰瘍、癌腫等有時也產生柏油樣便。 普通顏色的腹瀉: 睡覺著涼,傷風感冒,吃得過多或過冷,都會引起腹瀉,排出的多為黃褐色稀便。一般不發熱,腹痛也不嚴重。這些病症雖不嚴重,但也應進行必要的治療。 大便變細或變扁: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一般直腸瘍後期,因腸腔狹窄可出現大便形狀的改變(變細、變扁)。此時患者多伴有腹脹、腹痛、消瘦、全身衰弱無力、食慾不振等症狀。腸腔出現炎性腫塊或大的息肉時,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叄』 大便兩種顏色是怎麼回事

您的最近飲食有什麼不妥當 的地方嗎 或者是去醫院做個便常規看看 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這樣的 話 有什麼病情 能夠及時發現

『肆』 一個大便兩個顏色是否有問題

人人都要「五穀輪回」,大便是各種消化道疾病的「警報器」。大便的顏色、性狀和次數和疾病密切相關:拉黑便可能是胃出血,拉血便可能是腸息肉,大便總是有一固定的位置凹陷,可能是腸癌……大便什麼樣才是正常,什麼樣是異常?種種異常可能意味著什麼?肉眼看到異常,該如何做進一步的檢查和確診?本周,記者采訪了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啟儀。

自我察病之觀顏色

王主任說,大便顏色的形成有諸多影響因素。正常的大便應呈黃褐色,這是因為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肝腸循環後,經過一系列化學變化,膽汁中黃綠色的膽黃素變成黃褐色,並隨大便排出體外。

大便的正常顏色是:黃褐色

因此,大便的正常顏色是:黃褐色。如果大便顏色很深,一般有幾種可能。第一是與食物有關,廣州人有句老話:「吃豬紅屙黑屎」,也就是說吃了豬血或動物內臟,大便會變成紅黑色,吃綠色蔬菜吃得多,葉綠素含量高,大便呈綠色。第二是與葯物有關,胃病患者吃含鉍的胃葯,缺鐵性貧血病人經常補充鐵劑,大便也會呈黑色。炭劑、一些黑色的中成葯吃了也會拉黑便。這種黑便呈深淺不等無光澤的炭樣黑色。

異常顏色與疾病有關

以下是大便異常顏色和疾病的關系。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顏色是「白陶土樣」的,有可能是黃疸或由於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致膽黃素無法隨大便排出。

黑色:如果沒有吃豬血,又沒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葯物,大便出現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腸出血,血通過幾米長的腸道,發生各種化學變化,逐漸變黑,因此,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話,大便應該是黑的。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潰瘍病出血的約佔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除潰瘍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並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

紅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腸、回腸、直腸、結腸,由於「路程」短,化學變化少,這些部位出血,大便應呈紅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來不及在腸道里過多停留,拉出來的大便也是紅色。但無論是上消化道還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個特點,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離,甚至是便後滴血,這種情況是患了痔瘡。

自我察病之看性狀

王主任說,觀察大便的形狀,也能及時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應為圓柱形,較軟,異常的形狀包括:太硬、太爛甚至黏液或水狀。間隔應是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為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都吸幹了。腹瀉者排出的爛便,是由於腸蠕動過快,來不及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導致的。柱狀便見於習慣性便秘;羊糞粒狀見於痙攣性便秘;扁形帶狀便可能由於肛門狹窄或肛門直腸附近有腫瘤擠壓所致;糊狀便見於過量飲食後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狀便見於食物中毒性腹瀉及其他急性腸炎;膿血便見於細菌性痢疾;粘凍便見於慢性結腸炎或慢性菌痢。

有時大便不一定呈圓柱形,這是因為大腸內的一段結腸帶有皺褶,大便經過這些地方便會稍微變形,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大便總是固定在某處有凹陷,那就有可能是腸腔有腫瘤。

從醫學上講,一周排便四次以上,就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過三次,就不算腹瀉;一次大便的時間不超過10分鍾,就不算異常。大便間隔的時間、次數和每次大便的時間可因人而異,跟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老人的腸蠕動不好,大便時間、間隔會長一點。

大便的性狀和次數異常,有時候是器質性的疾病,即某個器官的某個部位出了問題,有時候是功能性問題,即使到醫院檢查了,什麼病都查不出來,就應該是功能發生了異常,得了腸易激綜合征。「有的病人不相信,說:『我明明肚子痛,怎麼會檢查不出來呢?』其實,有病不一定痛,痛不一定有病。」王主任說,這些病是由於內臟神經調節等出了問題,危害沒有器質性病變那麼大,不致命,

查不出毛病也不必要太擔心。有的人腹瀉和便秘交替,有可能是腸癌。

大便異常病情確診做何檢查

異常大便可能是某種疾病的信號,上醫院首先要做的檢查是:

大便常規

主要包括幾個項目:大便潛血是陰性還是陽性,它能查出大便中極小量、肉眼看不見的出血,出現潛血的常見疾病包括腫瘤、潰瘍、炎症性腸病,肝硬化、膽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一般的大腸癌患者和三分之一的腺瘤患者會有定期出血的現象。紅細胞高,也是說明出血的;白細胞偏高說明有炎症。

王主任特別提到,現在無論是單位體檢還是個人體檢,很少查大便常規,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她有一個病人,年年花大價錢體檢,就是沒做過大便潛血,到她這兒一查,發現長了癌腫。消化內科醫生非常重視大便潛血這一項,大便看起來有異常的人要檢查大便潛血,大便看起來沒有異常的,40歲以上的人應每年都做潛血檢查,正規的做法是,連續檢查3次。

1天的消化道出血量在5毫升以上,大便潛血呈陽性,但顏色上看不出來。當出血量達50~70毫升時,糞便可呈黑色,若出現黑亮的柏油樣便或暗紅色便,提示出血量在100~500毫升左右。

大便潛血試驗陽性可以發現以下疾病: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可出現潛血陽性,晚期病人的潛血陽性率達到90%以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病人潛血試驗多為陽性,或間斷性陽性。

上消化道做胃鏡 下消化道做腸鏡

大便常規檢查發現有「隱情」後,醫生根據初步判斷,大致確定病症部位,再做進一步的內鏡檢查。

上消化道和大腸疾病佔90%,病在上消化道,需要做胃鏡檢查,通過胃鏡可以觀察從食管到十二指腸這一部分的病症,如果病症在下消化道的大腸部位,可做腸鏡檢查,從肛門插入可觀察到整個結腸、直腸部位。

上消化道和大腸的中間部分,也就是小腸中的空腸和回腸,彎彎曲曲約6米左右的地帶,則讓醫生們最頭痛,胃鏡和腸鏡兩頭都照不到,而這個部位的病約占整個消化道的10%。

小腸:幾種檢查供選擇

王主任說,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也出現了一些檢查手段,如X光小腸造影,膠囊內鏡,以及近兩三年出現的小腸鏡。膠囊內鏡是指把攝像頭裝入葯丸讓病人吞下,葯丸在通過消化道的過程中在裡面攝像,經過計算機接受圖片,再由醫生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可能存在誤差;也不能像胃腸鏡那樣拿到活體組織做檢查,只能通過計算機圖片分析。小腸鏡理論上能看完6米的小腸地帶,但價格昂貴。

大便正常遠離胃腸惡疾

王主任介紹說,大便顏色、性狀和次數正常,每次大便的時間短,說明消化系統狀態好,要消化系統好,「五穀輪回「正常,有兩大要點:1.不偏食,日常要多吃粗纖維食物,如蔬菜。2.運動,現在成天坐的人越來越多,坐得多,胃腸蠕動不好,很容易患各種消化系統疾病。

王主任特別提到,目前大腸癌發病率年年升高,在上海,已排在癌症中的第四號「交椅」,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西高東低趨勢,在中國則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趨勢。大腸癌的發病率升高與經濟發展、人們從事體力活動減少、動物食物消費增加、壽命增長都有關系。因此,必須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少吃動物類食物,多吃高纖維的食品。

大腸癌的高發人群包括:有息肉病史的,或有腸癌家族病史的40歲以上的人,癌症相關標志物為陽性的人,這些高危人群和50歲以上的正常人,有必要做定期體檢,必檢項目是:大便潛血和結腸鏡檢查。

『伍』 大便顏色不一樣有深有淺

大便有兩種顏色的原因有哪些?或與這3個因素密切相關

我們每日吃進身體的食物經過腸胃的吸收、消化後剩餘的殘渣無用的部分則會通過肛門排出體外,有流質、半流質和固體形式,在顏色上也有所不同,在醫學上大便有「腸內書信」外號,我們無法直接直觀的觀察腸內的情況,但是可以通過大便的形態、顏色和味道來推斷腸內的情況,藉此來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正常的大便顏色為黃褐色,如果大便顏色異樣則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大便有兩種顏色的原因有哪些?

1、大便有兩種不同的顏色可能是因為大便在身體腸胃內停留的時間長短不同,是不同時間段累積導致的,有些輕微便秘。這種情況不必過於擔心,可吃些香蕉、粗糧等通便的食物幫助腸道排便。

2、若大便中夾雜著黑色則可能是腸胃中有出血的症狀,應當重視起來,可去醫院做胃鏡腸鏡檢查、大便常規,需要明確病因,對症治療。在治療期間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規律飲食、定時定量、謹遵醫囑。另外,吃了豬肝、動物血和含鐵含量高的食物也會導致大便帶黑色,但是這種情況就不用擔心,屬於正常情況。

3、可能是吃的食物顏色不一樣導致,比如吃了菠菜之類的葉綠素含量多含鐵量高的食物,排出的大便便會呈現深綠色,吃了西瓜大便則會出現紅色。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不用過於擔心。

大便不正常代表自身消化系統狀態不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運動不挑食才能養成良好的體魄。日常要多吃粗纖維的食物,粗纖維在排出體外的過程中可以帶走我們身體腸道中的殘渣。其次,多運動也可以強健我們的體魄,有利於促進腸胃蠕動,促進腸道吸收,還可以喝一些益生菌、乳酸菌飲料,促進腸道吸收消化。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去醫院做必要的檢查,同時要注意飲食,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應該清淡飲食。

『陸』 為什麼大便的顏色會不一樣,有時候黑有時候黃

和你的消化系統功能強弱有關。

大便在直腸堆積時間長會顏色加深,因為大便是長期堆積,達到一定量後才會產生便意。

一段一段顏色不同說明停留時間不同,還有就是跟你飲食生活有關了。

注意休息和飲食應該可以消除這些症狀,如果長期都這樣就要去醫院看看了。

『柒』 大便都有什麼顏色,為什麼顏色不同呢

大便的顏色與膽汁的化學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肝細胞不斷地分泌膽汁,膽汁匯人肝管,再經膽總管輸入十二指腸。膽汁的顏色與其中所含的膽色素的種類和濃度有關,可由金黃色到深綠色不等。膽色素包括膽紅素和膽綠素,它們之間可相互轉化。
小腸上部的膽汁含有膽紅索和膽綠索,使大便呈黃綠色。當大便推送到結腸時,膽綠索經過還原作用,又轉變為膽紅索,這時大便呈黃色。人乳喂養兒的大便偏酸性,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部分膽紅素轉變為膽綠索,使排出的大便呈淺綠色,這是正常現象;而牛乳喂養兒的大便偏鹼性,能使部分糞膽紅素進一步轉變為糞膽原,糞膽原是無色的,所以大便呈淺黃色。

『捌』 拉出來的大便有兩種顏色是什麼病丫

不是病,部分的便便停留在腸胃內時間長顏色深;另外的剛消化的便便顏色淺一些。

『玖』 寶寶2歲半,拉出來2種顏色的大便,這是什麼情況寶寶看上去沒異常 飲食什麼都正常

這很簡單,給孩子吃了不太容易消化的食品嘛!孩子還小,腸胃功能不太完善,給孩子吃蔬菜時建議剁碎了再煮,吃雞蛋黃補鈣時也是一樣,用勺子趕碎了一點一點給孩子吃。孩子牙齒也沒長齊,肉類最好也是燉煮的稀爛的給他吃。沒事的,祝好運

熱點內容
企業微信休眠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12 19:06:43 瀏覽:978
兩只胳膊脈象不一樣為什麼 發布:2025-02-12 19:06:42 瀏覽:730
抖音復制鏈接後為什麼找不到它 發布:2025-02-12 19:06:40 瀏覽:989
為什麼我的手機按屏幕自動會截屏 發布:2025-02-12 18:55:42 瀏覽:2
小小孩子為什麼會有氣管 發布:2025-02-12 18:53:02 瀏覽:865
為什麼一吃蘋果和桃天花板就掉皮 發布:2025-02-12 18:47:22 瀏覽:230
為什麼右邊的字寫不好 發布:2025-02-12 18:42:50 瀏覽:108
為什麼找不到壓縮軟體 發布:2025-02-12 18:38:49 瀏覽:89
騰訊為什麼找不到投屏的 發布:2025-02-12 18:35:54 瀏覽:621
喜宴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12 18:33:22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