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星系為什麼有不同顏色
㈠ 為什麼天空當中看到的星星,顏色都各不相同
你知道嗎,無論是行星還是恆星都有其獨特的色彩,而行星的顏色,可能取決於大氣的濃度,比如大氣稀薄的火星和水星,展現的是它們本身的顏色;而大氣相對濃厚的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則是根據大氣成分以及反射、吸收等效應,給它們帶來五彩斑斕的色彩。
由此可見,每種天體顏色的構成原因各有不同。正是它們之間的交相輝映,讓我們看到了美麗夢幻的星空。面對浩瀚的宇宙,還有更多的天體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本文由北京天文館副編審李良進行科學性把關。
㈡ 宇宙的顏色為什麼經常變
2002年美國兩位天文學家宣稱,宇宙也有「臉色」,它總體上呈「淡綠色」,而且不斷改變。
美國天文學家伊萬.巴德利認為:宇宙的臉色應該是淡綠色一介於青綠色和碧綠之間的那種顏色。
宇宙色彩如何,趣味性似乎大於科學價值,結論有些反復,人們也許不必過於認真。不過,科學家指出,宇宙繼續「變色」應該不太可能。
㈢ 土星為什麼和其他衛星的顏色不同
宇宙中有著數不勝數的星球如同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寶石一樣點綴在黑色的」幕布「之上,吸引著人們孜孜不倦的探索其中奧秘。
人們對浩瀚無垠的宇宙充滿好奇。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時間里,發現了黑洞,系外行星,類星體 ,引力波等等。
而每一個星球上面的環境都不盡相同,相對地球來說,多數星球的地表環境如同」煉獄「一般。宇宙中的每一個星球的顏色都不盡相同。這些星球里有恆星與行星,其中恆星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白色和藍色等。
這是因為以上這些行星的表面成分不同。木星是氣態行星,所以表面是氫和氦的顏色。金星表面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屬於氣態行星,但是由於表面氣體成分和土星不同,其主要為甲烷,所以顏色與其不同。
行星與恆星各自點綴著浩瀚宇宙,形成斑駁陸離的美景。這無不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而我們就在蔚藍色的地球上面譜寫著屬於人類的壯麗篇章。
㈣ 星空為何如此多彩簡單的星辰色彩學
文/ 夜闌聞雨聲
天際的銀河始終流淌在人類的歷史文化之中。中國古代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信在河上撐舟數月,便能駛上天邊。古希臘人將信奉的神明賦於星座之中,把夜空中的涓涓流水比作天後赫拉不經意灑下的乳汁。
人類對地球夜空中那條明亮的霧狀帶著迷不已,但數千年的時光過去,直到伽利略第一次將望遠鏡對准銀河,才發現它是由數以萬計的恆星構成的。十八世紀,人們意識到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很有可能是銀河的一員,而天文學家們也發現了其他星系的跡象。這一切終於都在二十世紀中哈勃測量了附近星系的距離和移動速度後得到了認可。而現在,通過先進的光學設備和發射到太空中的哈勃望遠鏡,我們得以用相機捕捉到宇宙深空中億萬光年外的星光,在遙遠的星系靜靜地向我們散發著光芒。
可再遙遠的距離,也無法阻擋人類想去理解星辰的好奇心。向我們擲來的光子不僅帶來了星光和五彩斑斕的世界,更是為我們攜帶著星辰的來信。看著這些美麗絢爛的星系照片,你是否有過疑問,他們的顏色究竟有什麼意義?科學家們將疑問付諸於行動,壓榨著望遠鏡為我們帶來的每一絲光學信息,終於揭開了深空天體的朦朧面紗。
為了能夠更好的體會星系和他們交互時的美麗,在我們有必要在駛向下一個星系目的地前做一個計劃外的短短停靠,看看它們究竟是什麼,如何形成的,那些五彩斑斕的顏色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上一回我們目睹了銀河系與仙女星系的相撞。無人能抵禦兩朵湛藍的浩瀚星系相撞時的震撼之美。然而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除卻形狀的改變,兩團耀藍色的星系混合在一起竟成了一抹橙紅。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地球自然環境中,許多生物為了吸引配偶著上了艷麗的色彩,然而星系的多彩並非是為了美麗動人、或者吸引其他星系的。回憶中學化學課,我們也許還記得發光現象,實際上是由於原子極度興奮的電子跳上高層軌道,又在落回去時發射能量而產生的。一顆恆星體內無以計數的原子在裂變中興奮地吐出輻射能量,才將光芒不斷地推到億萬光年之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恆星就像是黑暗中燒紅的黑炭,隨著溫度的不同散發出不同的色彩。
我們的太陽有著黃色的光芒,在恆星中並不能算得上是個頭太大。比太陽質量要小的恆星發紅光,溫度稍微低上一些,燃燒得也較慢;而比太陽要大上一些的則發出白光;大八倍以上的恆星則散發出絢麗的藍光,但壽命卻如曇花一現般短暫。
我們看到的星系中藍色的部分便是由這些大個子藍星組成的。星系中的大片藍色也告訴我們另一個訊息——這個星系流淌著剛形成的、搏動的新鮮血液,在夜空中肆無忌憚地閃耀著藍光,享受著年輕的特權。
當大一點的恆星大限將至,冷卻下來後,便和小恆星一起散發出更為橙紅的色彩。這就是我們在星系中看到的暖色系的光團。橙紅色代表著一個星系已經衰老的部分。如果一整個星系都顯示出橙紅色,也便意味著他已經很少有年輕的新星誕生了。
為什麼星系的中心、以及兩個藍色螺旋星系相撞後形成的大光團是橙紅色的呢?這和星系中心大體都存在的巨大黑洞有關。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有至少一個巨大無比的中心黑洞,不像一般的星級黑洞——只有太陽的數倍到數十倍大,這些黑洞有著百萬甚至上億倍太陽的質量。
在兩個星系相撞時,星系中的大量氣體會在這個過程中流失。從前,天文學家認為橙黃色的垂老星系不能再孕育新的恆星,是因為他們缺少新星形成所需的冷氣體。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很多橙色橢圓星系都擁有所需的冷氣體,然而很有可能被其中巨大的黑洞加熱,或是隨著黑洞上方噴射出去的物質一同被散發到了星系外。這同樣也解釋了為什麼類似於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的螺旋星系中心偏向橙紅色。
除卻藍色和橙紅色以外,另一點引入矚目的是星系中散布的粉色光芒。乍一看,我們可能會認為那是紅色的恆星——然而它們的光譜卻與紅色的恆星展現出微妙的不同。實際上,那些粉紅色的亮點代表著正在形成的新生命!它們是一團團被正在誕生過程中的恆星所加熱並點亮的離子化氫氣團,在宇宙中彰顯著新生的喜悅。(見上圖,M51星系中粉紅色的亮點。)
這些氣團的色彩指向了另一個話題——星雲。和星雲一樣,這些粉色新生氣團的光並不是由恆星所發出的,而是由於離子化的氣體。這也是使得星雲比星系更加炫目多彩的原因:氫氣艷紅,氦氣碧藍,在虛無的空間中點亮一片色彩。星雲不僅僅是星辰間的氣體和塵埃,更是整個宇宙的基石。無論是在星系之外還是在星系之中,離子化的氫氣和氧氣在宇宙中跳躍,等待著路過的星星或是臨近的一次超新星爆發,便逐漸冷卻,形成新的星星。
這些明亮的色彩不僅僅告訴了我們這些氣體的組成,更泄露著創世之初的秘密。恆星的生命與演化、以及星雲的游盪與凝固,是你我生命最根本的來源。人類生長於地球,但凝視宇宙歷史中更古老的過去,你我都是星辰的孩子,在宇宙的演變中誕生,在無數攝人心弦的色彩中被奇跡地賦予了生命。
下一回 --> 四場婚禮一場葬禮——渦輪星系、觸須星系等的愛情故事
㈤ 不同的時期宇宙,為何它的顏色也不一樣
就我們現在所觀察到的地球上的萬物,其實都有自己的顏色,那麼宇宙究竟是什麼顏色,相信很多人都會比較好奇現在宇宙的顏色,我們通過普通的肉眼是根本無法觀測到的,因為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好像都是黑色,根本沒有什麼五顏六色可言。可是科學家卻表示,其實宇宙並不是黑色的,只是我們的一種錯覺,而且宇宙的顏色也並不是一成不變正衡的,隨著時間慢慢的變化,宇宙的顏色也在發生著不斷的改變。
科學家表示之前遠古的宇宙應該最初是藍色的,但是逐步的隨著時間的變化,各個藍色的恆星不斷的在走向衰亡,現在已經變成了這種米黃色,但是宇宙顏色的變化還在不斷的持續加深,而到後來,宇宙的這種顏色會逐步的變得越來越紅。
當然,隨著宇宙之中這些古老恆星逐步的走向爆發走向死亡,那麼顏色也會變得越來越暗淡,最後宇宙之中的這些恆星數量會變少,所以最終的宇宙也會走向更加黑暗,更加冰冷的狀態。
而且有一部分研究學者認為,現在的宇宙顏色並不能夠確定,但是通過這些方面可以推測的宇宙,最終的顏色應該就是之前我們直觀觀測到的宇宙顏色黑色,等到宇宙之中,所有的恆星都走向滅亡,宇宙不存在任何的東西只有黑洞,那麼這個時候宇宙肯定就是這種冰冷冷的黑色。
㈥ 宇宙中的恆星在其一生中,光度和顏色究竟是如何變化的呢
宇宙中的恆星在其一生中,光度和顏色究竟是如何變化的呢?我們通常看到的星星在顏色上差別不大塌宏渣,它們大多是黃色和白色的。但實際上,星星是不同的顏色。如果你用望遠鏡看星星,你會看到它們有著各種各樣的顏色,非常美麗,賞心悅目。那麼為什麼星星(主要是星星)會有不同的顏色呢?為什麼星星有不同的顏色,但在晚上肉眼看它們都是一樣的?五彩繽紛的星星。恆星的顏色是由它的表面溫度決定的,而光球層是恆星幾乎所有可見光的來源。溫度越高,電子的能級越高,自發躍遷到低能態所釋放的光子能量就越高,光的頻率就越高,顏色就越藍;相反,它更傾向於紅色。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團悄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絕蔽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㈦ 夜空中的星星,為什麼會是五顏六色的
宇宙是神奇的,它到底有多大也是人類所不知道的。目前,人類只探索要銀河系,銀河系以外的世界,還沒有被人們所探索到。雖然現在,人們已經從天文學家的口中得知宇宙的大概的樣子,但實際上,人們還並不了解宇宙。宇宙在人類和天文學家的眼中還是一個神秘的存在,等待著更多人去探索。
每當人們抬頭看見夜空的時候,夜空就會尤其的美麗,他像是一塊閃閃發光的黑色布料,覆蓋在天空上。數萬年來,美麗的星空令人們如痴如醉,然而絕大多數人並不了解那些閃爍的星星,只能進行猜測那些未知天體的真實情形。它們真的是夜幕上的針孔嗎?它們真的是神祇留下的神跡嗎?它們離地球有多遠?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只有在夜晚我們才能看見它們?為什麼人們看到的它們都是一閃一閃的?
現在的夜晚抬起頭看,天空中都是密密麻麻的星星,像是一塊大布一樣,覆蓋在大地上,這美麗的景象是大自然賦予人們的美景,而真正的大自然又是屬於地球,地球又是屬於宇宙。宇宙一直是人類所探索的地方,它的神奇之處,也讓人類非常的好奇。
一顆星星代表著希望,所到之處都充滿著色彩,就猶如在漆黑的夜裡一顆耀眼的星星照亮前行的路。還有人把星星比作已經逝去的親人,親人們都會在天上注視著。星星是浪漫的代名詞。在距離地球3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有兩個上演著"探戈"的巨大星系。這兩個星系是由數十億顆恆星和氣體雲組成,都呈螺旋狀。右側較大星系的恆星、氣體和灰塵形成一個"手臂",包圍在左側較小的星系,在相互作用下慢慢地擺出各種優美舞姿。
㈧ 宇宙中的星雲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主要說下氫,氦,氧,氮元素的顏色就好啦
我來介紹一些常識:
現代原子物理認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電子繞原子核的運行處於一些特定的軌道上,這些特定的軌道對應著特定的能級,電子可以在不同能級之間躍遷,並發射一個特定能量(對應特定波長)的光子,這就是星雲發光的一種重要機制(另一種重要機制是熱輻射)。
由於光子都有特定的波長,所以某種元素發出的光子都有自己的顏色,稱為譜線。考慮到原子的能級不止一個,一種元素可以對應幾種波長的輻射。比如氫原子可以發出幾種常見譜線,最重要的兩種顏色分別是紅色和藍色(具體可以查詢巴爾末線系);氦原子可以發射一種藍色的譜線;正二價氧離子可以發射綠色的譜線;正一價氮離子可以發射紅色的譜線等等。我剛才說的顏色都是這些元素最亮的譜線的顏色,每種元素都可以發射多種譜線,各有不同的顏色。
這些顏色匯聚到一起,就形成了五顏六色的星雲顏色。當然,如果你沒有學過足夠多的物理知識,你可能會看不太懂,把我說的這些當成常識去了解就可以了。
㈨ 宇宙中的星雲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主要說下氫,氦,氧,氮元素的顏色就好啦
星雲的顏色與具體元素的顏色無關,與顏色有關的如下:
1、星雲燃燒的溫度,就如太陽,其燃燒的表面溫度約6500度;
表面溫度越高,顏色越偏藍(向短波長移動),反之越偏紅(向長波長方向移動);
2、星雲離觀察者的距離,距離越遠,越產生光譜紅移,即向長波長方向移動.
㈩ 宇宙有幾大星球,各是什麼顏色的
這八大行星依據距離太陽的距離遠近,由遠及近依次為海王星、天王星、備或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由於地表物質的不同,它們所顯示的顏色也是不相同的。
地球便不用多說了,我們最熟悉的星球,也是呈現的藍色。
金星呈現的是金色,是除了月亮和太陽之外,最亮的一顆星球了,就像是一顆鑽石一樣掛在宇宙之中。
水星的地貌跟月球較為相似,包圍它的大氣較為稀薄,所以它呈現的也是一個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