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多肉的顏色為什麼會消失

多肉的顏色為什麼會消失

發布時間: 2023-05-21 15:44:26

Ⅰ 為什麼烏木多肉買的時候顏色特別好回來以後顏色就上不去了

花農會把有的多肉噴葯形成「藝,然後顏色就非常鮮艷漂亮,但是買回家自己養的時候那種假「藝就會消失,還有就是多肉喜歡光照充足。如果買回來放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會導致紅艷艷的顏色變淺。
養殖烏木的時候要用松軟、透氣、透水能力強的土壤,配土的時候必須多摻雜顆粒土才行,它懼怕積水,避免出現漚根情況。若是不能很好的掌握配土比例,可購買多肉植物專用土。此外,花盆最好選紫砂盆或者陶盆,底部必須有排水孔才行。
烏木多肉的耐旱能力極強,養護期間澆水不需太勤,發現土壤干再澆灌就行。澆水要按照見干見濕法進行,土壤干透再澆透,不可有積水情況。夏季和冬季生長速度整體變慢,甚至會停止,對水分的需求量非常低,因此還要適當控水才行,整體要讓土壤微幹些。

Ⅱ 為什麼溫度高了多肉會褪色

溫度高了多肉之所以會褪色,這得從多肉上色的原理說起。多肉上色主要靠兩個因素,其一是充足的光照,其二是相對較低的低溫。低溫會促使多肉體內產生花青素來幫助其禦寒襲返,而花青素含量高了,多肉葉片自然就會變色,至於充足的光照則會加快多肉體內花青素的合成。簡單的說就是光照越是充足賣禪碼,且低溫越低(不能超過多肉的承受極限,要不然多肉直接就被凍死了),多肉上色的速度就越快,顏色也越是好看。

春季雖然光照充足,且也有較大的晝夜溫差,但隨著整體氣溫的不斷升高,多肉就無需再產生花青素來禦寒了,而隨著多肉體內花青素越來越少,葉綠素越來越多,其葉片自然就慢慢的褪色變綠了。下面兩張圖片分別是2月份和4月份的火祭,同樣的養護方式,同樣的養護環境,光照還比2月份充足,但可以看到其葉片已經明顯的變綠,已經從紅色變成紅綠色了,我估計再曬一段時間可能會直接變成黃綠色。

當然對於溫度升高以後多肉開始褪色我們並沒有什麼辦法來阻止,畢竟氣候原因我們誰都對抗不了!而這也是我們羨慕多肉開掛區的原因,別人除了擁有充足的光照以外,大部分時候最低氣溫都保持在10℃左右,而最高氣溫又很少超過30℃。在我們的氣候條件下太陽隨便曬曬最低氣溫就飆升至20℃以上了,而最高氣溫則直接奔著35℃以上就去了,多肉想不褪色都難!

另外多肉褪色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花青素能吸收更多的紫外線。試想一下隨著氣溫越來越高,紫外線越來越強,而多肉還是跟冬天一樣的效率來吸收紫外線的話,那分分鍾就會被直接曬死。當花青素退盡葉綠素占據多肉整個葉片以上,其不但曬傷的幾率更低,同時也進入一個快速的生長狀態,此時我們也不要想著讓多肉保持狀態了,澆足水讓它們生長吧!畢竟長得根強莖壯才好度夏啊!

溫度高了,多肉會褪色。

其實並不只是溫度高了,多肉會褪色。

多肉上色有幾個必要條件:

一、日曬,紫外線的照射非常重要,但夏天氣溫高,天氣悶熱,容易曬傷。夏天需遮陰。

二、溫差。秋天紫外線充足,日夜溫差大,是多肉上色的好季節,這時節,一般露養的肉都會色彩斑斕。我們在其它季節可以人為地製造溫差,比如夏天,晚上在花盆邊放冰袋或移入空調房。冬天,晚上搬入室內。

三、控水:適當控水,可讓多肉圓滾滾,不徒長,而且不容易褪色。

四、可澆胡蘿卜發酵水,讓多肉更易上色。

多肉上色主要在春,秋和初冬季節,夏季溫度高,但是多肉會褪色,這是體內的花青素減少,而葉綠素增加造成的。

花青素,又稱花色素,是自然界中廣泛存於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

由於它的存在,水果、植物的根、莖及葉會有顏色,多肉植物也不例外。

花青素在高溫下(30℃以上)會加速分解,導致多肉褪色,而葉綠素在高溫下很活躍,最後戰勝花青素,讓多肉變得綠油油的。

酸性土壤對花青素也有影響,露養的多肉常淋雨水,(雨水也偏酸性)所以比室內和陽台黨養的多肉就光鮮艷麗許多。

除了低溫,光照和控水也是多肉上色的主要因素,控水我們可以管住手,溫差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夏季的光照可以滿足。(中午的烈日就別曬了,為了上色,讓多肉掛了就得不償失)

有的肉友是顏控,為了上色自己製造溫差(晚上放冰箱,也有的是噴冰水),這些除非是大神級別的,否則不要輕易償試,不小心多肉會黑腐!

淋雨能讓多肉顏色好些,但夏季高溫下的雷陣雨最好別淋,易讓多肉在高溫悶熱潮濕的土壤中成"蒸肉",(特別是法師,不要輕易在夏季淋雨,我的去年就淋掛了兩顆,心疼)

夏季高溫是多肉保命的日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為了顏值而丟了多肉的小命,通風最重要!

伴隨著五一小長假,氣溫節節攀升,夏天的腳步已經日益臨近。好不容易在春季上了一點顏色的多肉,又悄悄地露出了褪色的跡象!這主要是因為高溫環境下多肉植物的生長代謝趨於緩慢,多肉植物已經有休眠的傾向了。

為什麼溫度高了多肉植物反而會褪色:

大部分的多肉植物主要生長期都在春秋兩季,適宜生長溫度在10-30℃之間,不耐高溫和嚴寒,有酷暑嚴寒時節短暫休眠的特性,夏季一旦環境溫度高於32℃,就會出現褪色、生長緩慢或基本停滯的現象,尤其是像法師、玉蝶、觀音蓮、靜夜中哪、山地玫瑰等夏季休眠表現特別明顯的品種,不僅會褪色而且同時伴有外圍葉片乾枯發黃,中心葉片內包的現象,這都是正常的休眠期前奏。而且隨著環境溫度越來越高,它們的生長甚至會完全趨於停滯,只剩中間的葉心還有點點生機。

夏季不是追求狀態的季節,應以防暑降溫為主:

相比於冬季凍傷,多肉植物度夏的難度明顯高於過冬,特別是夏季高溫高濕的地區,損傷尤其慘重, 所以建議大家 五一過後如果當地環境溫度已經達到32℃左右時,要及時給露養的多肉植物安裝遮陽網,或騰出一些涼爽通風的環境用來養不易度夏的品種。而且澆水習慣也要隨之改變,盡量選擇在相對涼爽的傍晚給多肉植物澆水,做好這些有利於減少夏季損失。

多肉植物能否上色,存在一定的季節性:

多肉植物上色和褪色主要受日照條件、環境濕度以及早晚溫差的影響,只有當細胞內色素濃度顯著升高時,才會出現明顯的顯色反應。 而大部分地區一年四季當中,只有秋天日照充足、空氣乾燥而早晚溫差大,因此是一年當中多肉植物最美的季節。春季雖然也是多肉植物的生長期,但由於春季雨水充足、空氣濕度大,即使上色維持的時間也相對短暫,而酷暑嚴寒時節由於休眠的原因,多肉植物則普遍都是一片「菜色」,這也正是為什麼多肉植物在不同的季節會呈現不同的狀態的原因。

多肉植物除了呆萌可愛,也是極具趣味性的觀賞植物,養殖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現它與眾不同的美,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淪為「多肉控」的原因吧!

你好,我是How多肉的sharon,謝謝奔跑1直在路上的邀請,關於題主的問題:為什麼溫度高了多肉會褪色?我將從如下兩個方面進行回答:

首先要先清楚何為多肉植物的上色(養出狀態)

一般而言,在非開掛地區養殖多肉植物想要養出狀態,必須要通過有效的控養手段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也就是常說的人為控養上色,主要為:控水、光照、溫差這三個手段 ,這三者缺一不可,在這邊簡單的敘述一下:

由此可以說明控水和光照不是上色的最主要因素,夏天多肉容易褪色是因為夏天溫差小。

夏季溫度高了,多肉出現褪色,可通過如下手段解決

家裡常年養肉的小夥伴都知道,夏天養殖多肉植物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比如連續高溫的天氣就是最需要克服的一點,畢竟現在地球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每年夏季氣溫的持續創出新的高度,因此如何更有效的防控就顯得很必要了。

為什麼高溫會導致多肉植物褪色?

因為多肉植物體內的花青素、葉綠素等在炎熱的生長環境下發生綜合作用,便會使得養殖已經上色的多肉植物漸漸出現褪色的現象,如不及時處理,不僅褪色還有可能導致多肉植物因為高溫氣候而引發其他問題。

如果你發現你家養的多肉植物因為高溫而出現褪色可以這樣做

一般通過上述的操作可以適當緩解由於氣溫高導致的多肉褪色。

好了,基本就是上述這些了,以上便是我針對題主奔跑1直在路上:為什麼溫度高了多肉會褪色?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幫到你!

你好,我是520多肉,感謝「奔跑1直在路上」的邀請。

夏天馬上就要到了,溫度不斷提升,好多多肉都褪色了。

那麼多肉褪色的原因是什麼呢?

多肉體內的花青素、葉綠素、胡蘿卜素等的含量多少綜合決定多肉的外在顏色表現。葉綠素佔主導,多肉呈現綠色多一些。花青素、葉黃素、胡蘿卜素等佔主導,多肉呈現豐富的顏色。

一般花青素與葉綠素屬於此消彼長的關系,多肉的生長期溫度一般在0到30度,在這樣的溫度范圍內,溫度低,葉綠素分解,卻有利於花青素的合成,多肉就會上顏色。

反之,溫度越高越有利於葉綠素的合成,超過了花青素的耐受點,花青素降解,多肉逐漸褪色。

多肉休眠褪色是正常現象,注意遮陽、通風、適當的澆水就好,畢竟和出狀態相比,活著就好。

以上為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般來說,溫差比較大,缺水或者光照增強的時候,多肉的葉片就會變色,通常在春秋兩個季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尤其是在室外養護的。

我們身邊的植物,大多數葉片都是綠色的,因為植株葉子中含有很多葉綠素,這是葉片最主要的色素,葉綠素的顏色遮蓋了其它很多種色素,所以看起來呈現的是綠色。

首先很高興來回答您的這個問題,多肉之所以在溫度高的環境下會褪色,有一下幾點原因:

一、環境不適應

每一種生物或植物都有其適宜的生存環境和溫度。多肉適宜的生存溫度是5℃~30℃之間,溫度過於高多肉就不適應,一旦不適應,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反應,褪色就是其中一種。

二、光照和溫度

光照和溫度是影響多肉顏色最主要的因素,而多肉在30℃左右是最適合體內葉綠素的形成,而多肉體內的花青素則降解了溫度,所有多肉在高溫下也就容易褪色。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防止多肉在高溫下褪色呢?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遮陰,防止暴曬

如果是養在陽台的多肉,我們可以把多肉移至到一個比較陰涼舒適的環境中,防止太陽的暴曬。

二、通風

要保證多肉所在的環境是通風的,其實無論養任何一種植物,這是必備條件之一。

三、適當澆水,保持濕度

在比較高溫的季節里,我們想要把多肉養好,保證充足的水分是必不可少的,要保持多肉栽培土壤的濕潤度。

四、適當的光照

將長時間放在陰涼處的多肉植物移至有陽光照射的地方,讓多肉適當的吸收陽光,也是有利於多肉的養護。

多肉很幼嫩,需要我們多多了解它的生存習性,才能更好的養護它,讓它在高溫季節也可保持美麗。

你好老鐵,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多肉褪色萎縮這種現象的原因。褪色萎縮是多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是多肉的一個適應期。如果是剛栽種的多肉,由於根部還沒完全適應土壤,吸收營養物質不足,就會造成葉片干癟。等待多肉生長一段時間後就會恢復生氣。

我們可以採用以下方法讓多肉迅速恢復活力。

1.重新換土:

由於多肉是一種肉質物質,植株的葉片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如果土壤不當造成根部腐爛,會導致葉片吸收不到營養物質,長時間就會慢慢發癟變軟,最好將老根上的須根爛根全部剪除,然後重新上盆即可。

2.減少澆水:

如果澆水過多也會導致多肉變癟,由於盆土的水分過多,導致土壤的透氣能力降低,浸沒在土壤裡面的根部出現腐爛現象,從而引起多肉生長不良出現干癟現象,此時最好減少澆水,加強空氣流通最佳。

3.降低溫度:

如果溫度過高,多肉植物的水分蒸騰加快,造成葉片不能在正常的光合作用,就會導致多肉變癟萎縮,所以在夏季炎熱氣候可進行適當遮陰,如果溫度過高的話最好經常向植株噴霧,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周邊溫度

4.增加水分:

由於大部分的多肉植物喜歡在陽光充足乾燥的環境下生長,如果長時間的沒有進行澆水的話,植株無法完成正常的新陳代謝,自然也會慢慢的發癟萎縮,如果澆水過少的話可適當增加水分,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即可。

5.增加光照:

因為多肉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如果光照過少,此時葉片吸收的營養物質也就會減少,植株將會由於發育不良導致出現干癟現象,應將植株放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每天適當增加光照時間就可以。

6.減少施肥:

在平常中很多多肉都不需要施肥的,如果經常向多肉施肥或者施肥過量的話,會導致燒傷根部造成萎縮變癟,最好減少施肥次數,施肥的話以稀薄的肥溶液最佳,可適當加入水中在澆水時進行施加即可。

以上僅供參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因為多肉體內的花青素、葉綠素等在炎熱的生長環境下發生綜合作用,這樣就直接影響了我們所養殖的多肉植物的顏色,長期這樣下去,就會讓多肉植物變得越來越丑,還有可能導致多肉植物因為高溫天氣而乾死。溫度和光照是影響多肉植物顏色的兩個重要因素。多肉植物在30℃左右是最適合它體內葉綠素的合成的,而花青素降解了溫度。這兩個也就是夏天多肉植物為什麼褪色的最主要原因啦!

Ⅲ 小肉肉為什麼越來越沒顏色了

多肉上色條件一、低溫
在不凍壞肉肉的前提下,盡可能的低溫。相對安全溫度在2度以上。比較柔弱的品種要更加謹慎一些。比如蔓蓮,春之奇跡,姬秋麗之類,在我心裡都是比較不耐凍的品種。如果肉肉比較多不方便搬來搬去的,在無法確保零上溫度的時候,可以覆蓋多層薄膜遮擋保護。冬天經常超過零下五度的地方就只能室內或者自行供暖了,但是太暖和了長得快卻不容易上色。低溫的另外一個效果是會讓肉肉包起來,好像人冷了會縮起來一樣,多肉也會用這種方式來抵抗嚴寒。因為需要低溫和光照配合,所以多肉最上色的時候都在冬天和初春。夏天過後經歷一段時間的恢復,低溫來了,長得慢了,形態緊湊了,顏色也出來了,正是肉肉最美的時候。
多肉上色條件二、陽光充足
配合低溫實現上色目的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一定要有充足的日照。白天大太陽曬著,晚上凍著,妥妥的迅速上色。但是所謂的充足日照可能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經常有人覺得我放陽台上,太陽曬得也很好,為什麼就是不明顯呢?實際上,陽台內和露台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我的充足日照基本上是指全日照,並且是360度無遮擋全日照,從太陽出來曬到不見天光才是真正的陽光充沛,所以這是大棚具有優勢的原因之一。
多肉上色條件三、大溫差
這點其實是要點一和二的體現,有太陽才有可能在低溫的天氣實現溫差。有棚子的話溫差可以拉到更大。我養在屋頂棚子里的時候,有一年因為地方不夠,很多肉被擠到了頂層貼近棚膜的地方,冬季大晴天棚子不夠通風的時候,這些位置溫度可以升到四十來度,又干又熱,晚上又最快降溫到接近外部環境,這片區域的肉肉很統一的整體色彩都不太紅反而偏黃。這種效果也成為實踐的中意外收獲了。
多肉上色條件四、適當澆水
適當這個詞真是方便,要說明卻很累。澆水其實是多肉養護中最復雜又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需要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天氣,環境,花盆,土壤,植物狀態、養護目的,所有相關的條件都要綜合起來考慮。所以想要養好多肉,不能機械地遵循幾天一次水的條件。最直接的方式是看土幹得如何了。不能只看錶面,有時候可能看起來幹了其實下面還是非常潮濕的,也可以用掂重量等方式來判斷。
1、天氣:需要考慮澆水至少前一周和後一周的天氣情況。通過前面的天氣情況判斷什麼時候需要再澆水,然後看天氣預報,確定預計的澆水時機是不是最佳。當然啦,一般情況就是溫度高、天氣好水就跑得快,陰天、下雨、低溫的時候水跑得慢。重點是:(1)、盡量干透再澆;(2)、澆過較短時間內能夠干透。夏天澆水情況特殊,可以參考我前面寫的渡夏篇。
2、環境:一個是你的地理大環境,一個是你具體養在棚里?院子里?陽台?窗檯?這樣的小環境。地理大環境基本是沒辦法改變的,所以我們也只能羨慕下雲南、山東這種適合多肉生長的地方,但是蘇州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相對廣東之類的南方城市我們已經算幸福了。好的大環境當然是全年降水少,太陽多,夏天溫差大,冬天有點冷又不過分的地方啦。小環境有選擇的話當然是選盡量光照多的地方。越不通風、光照越差的環境散水越慢,澆水也得更加悠著點。
3、花盆:現在花盆的材質款式各種各樣,散水速度各不相同,而且差異很大。一般盆深的、口小肚子大的散水肯定比較慢,盆內裝的土越多散水也越慢。所以大盆種小肉不是什麼好選擇。還有就是如果多肉長大了,葉子都攤開來,把盆口都擋住的情況,散水也會變慢很多。材質的話,最常見種類里,瓷盆最不透氣,然後是塑料盆、紫砂盆,陶盆。不是散水越快越好,還得看你有多勤快。種得多了,幹得快的季節天天澆也是很累的。如果澆水跟不上速度,肉肉也會變得乾巴巴一直都不長大。
4、土壤:配土也是時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好的土壤就是有一定保水性又幹得比較快。一澆就干留不住水那也是不行的,澆了不容易干就更不行了。我個人是用的品氏草炭(檸檬黃袋子那種)加珍珠岩和木炭粒,偶爾心血來潮了會加別的東西進去,比如虹彩石、火山岩、赤玉、鹿沼、椰糠。但是我其實並不喜歡石頭類的顆粒,雖然透水,但是根扎不下去,顆粒的話還是赤玉之類的好,有一定保水性還能被根扎透。喜歡瓷盆的、手比較欠的可以增多顆粒的比例,深盆子底下也可以多墊點顆粒。我也說不準我用的比例,標准就是讓草炭被顆粒充分分隔開,不讓它們時間長以後纖維糾纏在一起。另外土壤的酸鹼度可能也會影響多肉的色彩,但是我沒有測量過,所以只在這里提一句。
順帶說一下椰糠,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椰糠的,便宜,比草炭更不容易結塊,又環保,可以和草炭混在一起用。但是它肥力低,多了保水比較強,還有一個糟糕的問題是椰糠容易長蘑菇,大棚裡面地載的估計會哭。我因為都有鋪面又養得相對干,所以沒有被蘑菇困擾過。
5、植物狀態:肉肉是新種或者徹底服盆,生長旺盛或者一直不見長,很緊湊還是已經長徒,這些都需要作為是否澆水和澆多少水的一個參考。服盆的,長得旺盛的肉會需要更多的水。上次澆完有長徒趨勢的下次澆水就要悠著點啦。另外小苗比大的更加需要水,盡量不要控水,幹了就澆最好。
另外順便說下發根。我覺得發根比較好的環境是根部不見光又有濕度。溫度當然是十幾度到二十幾度最好了,隨便放哪裡都發得飛快。再扯遠點,折騰肉還是秋天最好,休養時間最長。
6、養護目的:你想讓它快長還是出狀態?想長快點,多澆水,想出狀態,不要澆太多,夏天怕死,少澆水。蘇州的話,梅雨之前溫度合適可以經常澆,而且為了迎接苦夏,需要補充體力,所以需要澆水養肥點;等到梅雨來了,每天下雨,澆了水大半個月都不會干,溫度又不低,有點危險,所以不能多澆水;夏天更加不能多澆水,過了夏天,就可以任性的養護了,一干就澆吧,只要有足夠太陽,就會長得很開心。到了冬天該准備讓它上色了,這時候就要控制澆水節奏了。很少有乾死的肉肉,所以真心不用怕,就算干到皺了,只要根還健康,一泡水下去馬上就好了。但是上色也並非越干越好,太幹了不飽滿,但是幹了容易包起來。上色季節不妨把澆水間隔拉長到平時的兩倍,澆水的量也可以稍微少一點。
7、澆水工具和方式
我目前用洗車的那種8L噴壺澆水。因為我有點完美主義,所以基本上澆水不會對著臉,而是直接澆在土上,盡量沿盆邊澆,力度不能太大,防止水飛濺起來,澆到差不多底孔能流出水的程度,澆完了用吹耳球把葉子上的水吹乾凈。比起直接水勺灌水,這樣澆其實很難澆透,但是反而利於控制澆水的量。花心積水的弊端應該都有所了解了吧?最糟糕的情況就是黑腐,好一點是被曬傷,再輕點就是留水印。也有人會說我從來不吹都沒事,我只能說如果不是環境很好那就是你人品比較好。
多肉上色條件五、足夠空氣濕度
空氣濕度並不是不可少的條件,但是它能使多肉的顏色更加鮮艷,狀態更加飽滿。這一條基本上需要配合棚子來實現。另外空氣濕度和通風是需要綜合考慮的,一般來說,冬天對通風的要求不那麼高,所以除了晴天中午時段最好透下氣,其它時間都可以封著。
多肉上色條件六、露養和棚養
露養和棚養哪個好?這取決於個人喜好了,我是棚養派的。露養容易有各種傷痕,水印,灰塵等,狀態看起來比較狂野一點,上色的效果也比較深沉濃重。不過其實露養也不可能完全丟在外面不管,長期下雨,溫度過低或過高時都需要採取一定措施保護。習慣了露養的多肉可以抵抗更加惡劣的環境,但總是有極限的。
相比之下,棚養的狀態可以維護得比較完好,顏色更加鮮艷嬌嫩,但是植物肯定也更嬌氣一點。日常需要多注意通風情況,防曬防凍防蟲也一樣得注意。堅持細心的呵護才是完美狀態的最大保證。
因為實際條件的限制,可能很多朋友實現不了我說的最佳條件,那就只能創造條件盡量接近了,但是條件打折,狀態必然也打折。另外要說的就是,綠色才是植物最普遍的健康色彩,所以其實所謂的狀態恰恰可能是多肉植物接近極限的狀態。你是想養得它開心還是你開心就看個人選擇了。
上述資料,我摘自「多肉聯盟」網站,這個是我多肉養殖中,給我最多幫助的學習平台。

Ⅳ 為什麼花農賣的多肉顏色鮮艷,買回來幾天就失去了顏色

花農會把有的多肉噴葯形成「藝」
然後顏色就非常鮮艷漂亮
但是買回家自己養的時候那種假「藝」就會消失
還有就是多肉喜歡光照充足
如果買回來放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會導致紅艷艷的顏色變淺

Ⅳ 多肉掉色嚴重是為什麼應該如何快速恢復

大部分多肉都經過「變色」,讓自己變得更加美麗。多肉可以隨著四季的變化而改變顏色。特別是春秋兩季,色彩變化很大。多肉植物變色的原因有很多,生石化類變色是為了保護自己。有些是因為氣候變化導致植物內部色素比例的變化。有些會因植物本身的基因而變色。

秋季的照明強度提高,紫外線的強度也增加到全年的最高峰,因此是多肉植物著色的最佳季節。很多花友會發現秋天在露天養護的多肉顏色比較深,有些比較暗。塑料大棚里養護的多肉顏色非常漂亮,顏色不太深,華麗精緻,這些都是紫外線強度造成的。另外,玻璃也被分為厚度、色帶與否等,會影響紫外線的強度。

但是夏天不能照射強光。因為此時多肉處於休眠狀態,即使每天在野外照射,植物的顏色也不會改變。同樣,溫差控製得很好,但如果陽光不照射,多肉的變色也很慢。因此,養護多肉時,如果照明和溫差同時存在,植物的變色效果就會更加明顯。

Ⅵ 紅心蓮多肉為啥顏色淡了,粉色都發白了

你好,這個有可能是天氣太熱了,沒有水分,營養吸收不好導致的。
滿意的話歡迎採納,謝謝

Ⅶ 多肉每天在陽台曬,顏色變淡了,是怎麼

這是因為很多多肉植物,它的顏色是隨著環境的光線變化的,光線強的話顏色就會變淡,光線暗的話,顏色就會加深。

熱點內容
微信為什麼她刪除我了還可以聊天 發布:2025-02-14 05:53:03 瀏覽:946
小米電視機為什麼看不了 發布:2025-02-14 05:53:01 瀏覽:620
為什麼男生喜歡在睡覺的時候 發布:2025-02-14 05:04:48 瀏覽:434
別人吃雞打字為什麼有顏色 發布:2025-02-14 05:04:48 瀏覽:284
倉鼠吃的東西為什麼放在了嘴裡面 發布:2025-02-14 05:02:28 瀏覽:305
為什麼蘋果連到wifi還是用流量 發布:2025-02-14 04:52:22 瀏覽:326
蘋果手機刷抖音為什麼那麼慢 發布:2025-02-14 04:50:22 瀏覽:590
平安車險為什麼買的便宜 發布:2025-02-14 04:36:58 瀏覽:504
樣機為什麼更新後什麼軟體都沒了 發布:2025-02-14 04:35:36 瀏覽:645
為什麼去高原空氣不好 發布:2025-02-14 04:35:31 瀏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