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定時眼睛半閉
『壹』 為什麼佛祖或神像的眼睛都是半睜半閉的呢
佛像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眼睛二分開八分閉,寓意二分觀外八分觀內,二分觀世間八分觀自在。
靜坐時,全閉容易昏沉,全張開容易散亂。眾生之病,不是昏沉,就是散亂,所以半閉眼睛,有助於禪定。
其次,它也寓意常觀己過,不盯人非,但並非什麼都不知道。六祖說:是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意思就是不去尋思人家的錯。修道本來就是修自己為主的。古人說,自知者明。佛法也講,自覺聖智。總之,迴光返照,自覺、自度、自凈,是聖賢的通途大道。
『貳』 為什麼佛菩薩的塑像都是半閉著眼
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很多同修或許早就發現,不管是寺院的各類佛菩薩,還是網上的佛圖,雖然菩薩形態各異,但幾乎全是半閉著眼睛,這到底為何呢?
著名國學大家南懷瑾先生說:
我母親比較信佛,但是沒有深入修習,並不通什麼佛理。有次我問她為什麼佛都半閉著眼睛,而不睜開呢。我覺得這個問題一定很難回答,沒想到母親卻利索的回答道:這個世界太骯臟了,壞人太多了,佛菩薩只能半閉著眼睛,眼不見心為凈嘛,否則要被氣死了。
上面所說的只是一個故事,算是一種說法,但是還有一個更慈悲的解釋。
半睜眼是佛的外像慈悲代表,不舍六道眾生,同時又不忍全睜看到六道眾生的痛苦。因為我們的肉眼看到的世界是顛倒的,錯誤的,佛教導我們用心眼去觀世界,那麼就要達到「禪」的境界。
簡單的說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佛教里的「坐禪」為了利益修行者不在禪修中昏睡,於是半睜著眼睛的,不完全閉上,也不完全睜開,如此造佛像也代表佛菩薩入了禪定的狀態。
而且,當大家進入寺院禮佛的時候,抬頭望佛,發現佛菩薩也正慈眉善目的向下俯視著你,是不是更能夠增添很多歡喜之心呢?
佛像在眼睛這塊如此精細的設計,完全能夠表達佛菩薩庄嚴而又慈祥的形態,使大家直接能夠感受到佛的慈悲願力!
『叄』 為什麼佛像的眼睛大多都是半閉著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就是無論是你身上佩戴的觀音或者是佛祖的一些雕件,還是你去寺廟里看見那些菩薩和佛祖的雕像,或者是你家裡放置的祖傳的一些觀音或者是佛祖。
他們都有一個比較顯著一點的特徵,那就是這些菩薩或者是佛祖的眼睛都是半閉著的,正確來講就是說只睜開一點點眼睛而沒有全睜開。
對於第三個原因就是說佛和菩薩作為普度眾生的使者,他們是非常不願意看到人類的生死以及人類受苦的這些情況的,所以他們半閉著眼睛又象徵著他們本身的慈悲之心。
『肆』 佛入定時為什麼眼睛半閉求佛學人士回答。
閉目則避開塵世一切,以求入定冥思,僅用心與佛祖相通,則百思得解。
『伍』 為什麼佛像差不多都是半閉著眼
佛像的眼睛不是閉著的,而是在向下看。
所有佛像的眼睛都是向下看的,有兩個原因:
1 佛是超越一切束縛和痛苦的人,由於他已經擺脫了痛苦和煩惱,所以當他俯視世間的時候,看見人們還沒有擺脫痛苦,他就生起了同情和慈悲之心,於是眼睛低垂下來。這既是表示佛有慈悲之心,又表明了佛是用冷峻的智慧俯視世間的。
2 佛像的眼睛是向下看的,表示物質生活要向下比,就會減少很多的煩惱和不開心,就會保持快樂,心平氣和。深以為然
『陸』 為什麼佛菩薩的眼睛半睜半閉
師父接下來給大家講菩薩的眼睛為什麼看眾生是三分開,七分閉?師父曾經給你們也講過,因為人間都是假的,所以菩薩的眼睛不要看人間這虛空法界,實際上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你們想像一下,當一個人很慈悲的時候,他的眼睛絕對不會睜得很大,眼睛也不會閉起來的。當一個人很慈悲的時候,實際上他的眼睛就是七分閉,三分開的,看這個人很可憐的時候,心裡在想,唉,這個孩子怎麼會這樣呢?
這是從心裡發出的慈悲心,這時眼睛絕對不會睜得很大很大,對不對?所以菩薩看我們就是很慈悲,所以菩薩的眼簾是垂下,但是,又不捨得放棄我們,這三分就是不捨得放下我們,這個七分有點恨鐵不成鋼,慈悲呀,這就是菩薩的眼睛。師父看見觀世音菩薩就想哭,看見菩薩就覺得自己做的太少了,有時候真的那種感受,就是像看母親一樣的,母親對我們多好,我們想想母親把我們養大多不容易,而現在的孩子對母親還要又打又罵又叫(虐 待母親)。
師父母親過世較早,是觀世音菩薩讓我從小就懂得了你所擁有的東西瞬間就可以沒有,是觀世音菩薩讓師父看清了,在人間所有的東西都不能長久,這就叫無常。觀世音菩薩從小就讓師父接受一個考驗,舍,要捨得下,當時師父就想為什麼要發生在我的家裡?家裡什麼都不缺,什麼都有,條件這么好,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個為什麼造成了師父為什麼要來弘 法、來救 度眾
生?我跟釋迦牟尼佛 學,學釋迦牟尼佛當年做太子的時候,因為他看到了人間的苦難,看見了人的生老病死,這么可憐,所以他就要尋找一條路,師父也看到了人這么苦,所以一直在腦子里想,我最好能夠讓大家開心,讓大家不要死,讓大家活在世界上每一天都很幸福,而這個幸福只有用佛法才能讓你幸福,如果離開了佛法你永遠得不到幸福,這都是師父感受到的,我的一生也經歷了很多坎坷,但是師父是怎麼過來的呢?
就是一直靠堅定的信念,我從小就拜佛念經,雖然那個時候念的經很少,主要是念《心經》,但是師父就是不停的拜佛,心中有一個偉大的理想,只要拜佛什麼都能解決,師父剛才給你們講了,每個人都有福 分,因為你做惡太多,你的惡業蓋住了你的福,所以讓你的福離你而去,但是我們跟著觀世音菩薩好好的修心、修行、念經,我們得到的是最大的福 分,你只要相信觀世音菩薩一天,你就把福 分拉在自己身邊一天,大家明白了嗎?
修行不是把佛當成偶像來拜,很多人以為我們修心、修行是把菩薩當成自己的一種偶像,天天來磕磕頭,來拜拜菩薩,菩薩呀你很偉大,你救救我呀,這種是錯誤的理解,拜觀世音菩薩也好,拜所有的佛菩薩也好,是讓你們拜佛修心念經,是讓你們開悟,讓你們拜自身佛,讓你們皈依佛法僧,師父曾經給你們講過,佛在心中,皈依自己的自性佛;法在行中,你在行為當中,就是在守護著佛法,你皈依誰呀?實際上是皈依你自己呀,因為你的本性就是佛呀。僧在戒中,懂得戒 律的人,實際上就是一個僧人,因為僧人有許多的戒圝律,如果我們做人能夠持戒守法,我們就是一個好僧人。
師父繼續給大家講要用你的心去觸 摸自己的本性和良心,什麼叫觸 摸?你去摸一摸你的良心再來講話,你去摸一摸你的本性再來做事情,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你們做任何事情對得起菩薩嗎?你們今天做的壞事對得起你們的父母嗎?所以學佛要凈念,什麼叫凈念?凈就是干凈,念就是念頭,要非常干凈的念頭,你才能得到正 法,你的念頭不幹凈,你所學的法 門一定不是正 法,如果這個法 門教你不幹凈的東西,那你就要懷疑它的真 實性了,聽得懂嗎?師父從來不評論任何法 門,不講任何一個法 門好與壞,但是師父可以把道理講給你們聽,讓你們自己去悟,自己去評判。如果一個法 門教你們貪瞋痴,你們說這是個什麼法 門呢?
如果一個法 門教你們怎麼樣賭 博,念什麼經可以賺 錢,你們敢修嗎?你們聽得懂嗎?師父不想把這些事情講的很明,要你們自己來悟道,什麼叫正?什麼叫偏?所以師父一直給你們講要正念和正時來配合,才能得到你真正的正念,什麼叫正念?正念也是要靠時間的,比如說,你過去做這個事情你是對的,你覺得是正的,而你現在這個時代做這個事情明明是錯的,你還是拿過去的這個事情說我是對的,實際上你就是錯的,很多老人家不就是這樣嗎?
以為自己過去是不得了的,或自己年青的時候怎麼樣,而現在自己的工作沒有了,經濟也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跑到兒子媳婦家裡還要指手畫腳,講東講西的,你說這個老人家做得對不對呀?學佛也是這樣,現在的時間,要以現在的概念為准來弘揚佛法,你不能拿過去的來講現在的,也不能拿現在的去和過去的比,那才叫真正的開智慧,師父講的對不對?
沒有講錯吧,能比嗎?這個天時在轉,你怎麼可以老拿過去的與現在的比呢?你們小姑娘的時候,隨便挑挑,誰都要你,現在還會有那麼多人要你嗎?時間不等人,時間不一樣了,法 門也是這樣,現在的天時,因為人的概念全部都在變化,在轉化,師父沒有一句話說是讓這個佛法在轉變,而是方法在變、在轉變,同樣在這一間大學里讀書,過去用的教學方法和現在用的教學方法能一樣嗎?這並不代 表學習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尊師重道,依教奉行,講的是依你的導師,依佛法所基定的原則來修心,原則都不能變,而變的只不過是它的方法而已。原則是什麼?是共同來驅除貪瞋痴,修什麼?修成開悟,修成極 樂 世 界,修成四聖道,修成佛道,修成大覺。學什麼?學妙法,如果法 門只有一個的話,菩薩為什麼在佛 經里講八萬四千法 門呢?那為什麼又叫不二法 門呢?
指的是你已經 學習了某一個法 門,就不要再去左看右看,這叫不二法 門,並不是說整個的佛法、佛教只有這么一個法圝門,聽得懂嗎?比如你今天坐火車到北 京,就好好坐火車。你今天坐馬車到北 京去,就好好坐馬車。你今天上了飛機了,不要說我還是想坐火車,到了天津下來再換火車,很多人坐火車做得累了,哎呀,我早知道還是坐飛機吧,這個就比較麻煩了,其實目的都是一個到北 京,只是去的方法不同而已,這就是為什麼學佛要專一,要講究一個妙法。
『柒』 「觀音」、「佛像」為什麼大多都半閉眼
玉管家和田玉(yugjiaa)每天准點聊玉~
玉在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更是成為了吉祥美好、高雅純潔、幸福安康的象徵。而佛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把玉文化與佛文化相互結合,就賦予了更多美好的寓意,同時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大家是否注意到,在絕大多數的佛像題材作品中,佛像的眼睛似乎都是半閉的,其實那是微睜的狀態。據說菩薩、佛的眼睛是「二分開,八分閉」,二分觀外、八分觀內,二分觀世間、八分觀自在,都是有一份「禪意」在裡面的。
眼緣好
要佛(菩薩)吊墜,眼緣是最重要的。
其他的就根據所選擇材質如翡翠、和田玉,南紅或是其他,根據材質的特點來選擇了。
來源:玉管家和田玉,轉載請標注出處!
『捌』 為什麼佛菩薩的塑像都是半閉著眼的
眼睛半閉,是禪定的狀態。我們在寺院看到僧人修習禪定時,也是半閉眼睛,這樣可以減少外境的干擾,有利於進入」心一境性「。
『玖』 為什麼佛菩薩的眼睛半睜半閉
可能代表入定的狀態。半閉,利於精神集中,半睜,避免昏沉。
『拾』 翡翠玉佛,觀音為什麼都是半閉著眼
佛菩薩像,岩悄半閉著眼,微露一線余,這叫信棗悄菩薩低眉,是在表法,表示出佛菩薩內心的慈悲,滑渣也表示佛菩薩時常處於禪定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