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畫室讓小朋友畫畫不塗顏色
⑴ 當孩子不喜歡塗色時該怎麼辦求解
1.了解情況查找原因。
孩子遇到不喜歡做的事情,總是有原因的。因此阿,對待不喜歡塗色的孩子,不要急於要求他們,而是了解情況,查找原因,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喜歡。大部分孩子是因為怕累、嫌麻煩而不喜歡塗色;也有一部分孩子是對色彩不感興趣、不知道選用什麼顏色,而不願意塗色。小班孩子的動手能力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弱的,所以能否塗在線內,還要看不同孩子的發展情況。切忌搞一刀切,而是應該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盡量的引導孩子塗到線內,如果孩子的能力實在達不到,那麼也不能勉為其難,甚至是厲聲批評,這樣對孩子發展是有害無利的。而這樣也很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喪失對繪畫的興趣。
2.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在了解了原因的前提下,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會採用不同的指導方式。方式一:以點、線帶面,減輕塗色壓力。
點、線、面是繪畫的基本元素,塗色是不同面的組成過程,對於初學畫畫的孩子來說,大面積的塗色會很累。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思路要靈活,如:大片的綠草地,可用深淺不同的綠色小短線(草寶寶)來代替;天空中的色彩,可通過顏色不同的螺旋圈來表現陽光的變化。通過這種繪畫元素的變通,不僅可以節省孩子大面積塗色的精力和時間,同樣也能使畫面達到飽滿完整的效果,更能激發孩子對色彩的興趣。方式二:尊重選擇,激發色彩表現。
孩子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存有很多的感受和幻想。在他們眼裡,大樹可以是紅紅的,因為樹上面結滿了蘋果;小花可以黑黑的,因為那是在黑色的夜裡……這些「奇異的畫面」正是孩子通過色彩對生活的理解和表達。但很多時候,由於成人求實的思想,「顏色不對」「這樣畫不行」……,孩子們很多的願望被制止,因此,有的孩子也就失去了對色彩的興趣,不喜歡塗色,不願意表現。其實美術活動就是引導孩子畫出自己對生活中色彩的獨特感受,這也是提高其美術表現力的重要途徑。尊重孩子對色彩的選擇,多聆聽他們對色彩的獨到見解,保護他們在用色方面的個性特徵,會讓他們愛上色彩,愛上繪畫。方式三:聯系生活,豐富色彩意識。
各年齡段孩子的色彩感知特徵不盡相同。小班孩子能認識紅、黃、藍等基本顏色,但不能區別色度,不能把顏色和顏色名稱一一對應;中班幼兒能認識紫、黑、橙等更多的顏色,逐漸能區別顏色的明度和純度,但會偏愛某種色系;大班孩子顏色辨別能力較強,具備了比較豐富的運用色彩表現的能力,對混合色產生興趣,比較喜歡鮮艷的對性強的顏色。我們常說,美術活動的真實性就是素材來源於生活。因此,將孩子的繪畫經驗與生活體驗相聯系,更能有效的豐富其色彩意識。如:漂亮的衣服、節日的綵球、水果味糖果等,都能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色彩認知經驗。方式四:適當激勵,增強成功體驗。
適當的鼓勵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能使孩子體驗成功的樂趣。如:軒軒特別不喜歡塗顏色,他對色彩的認知也比較單一。媽媽對軒軒說:「媽媽好想吃棒棒糖,你畫一個很多口味的棒棒糖請媽媽吃好嗎」聽了這話,軒軒顯得很興奮,一連選了很多不同的顏色,認真地塗起了顏色。畫完了畫媽媽及時給予軒軒肯定,誇軒軒的棒棒糖畫得真好,吃起來肯定很好味道!
在贊揚和鼓勵中成長的孩子,相信他獲得的將會是更多的自信,從而提高孩子的積極性。方式五:將技能與幼兒的經驗相聯系。
幼兒對任何一種美術技能技巧的認識和學習,都與他的生活經驗聯系在一起。當一種技能技巧脫離了幼兒的經驗時,他們的學習就會因不理解,沒興趣而變得被動,有時他們還會拒絕學習。《冬娃娃》中,教師示範蠟筆塗色,其實是提高控制手部肌肉動作的能力和協調性的技能演示。但教師沒有把這個塗色技能抽象地告訴幼兒.說:「要用力地塗得均勻,塗得濃」,而是把它與穿上厚厚的衣服,衣服上不要有小孔,別讓北風吹進來等與幼兒息息相關的經驗聯系起來。所以當幼兒塗色時,他們想到的不是塗滿、均勻,而是給冬娃娃穿上暖暖的衣服,把塗色練習變成了幼兒關心冬娃娃的行為,提高了幼兒練習塗色的積極性。
無論是訓練還是引導孩子的塗色活動,過於地勉強和被動地強加,都會使孩子喪失積極性。只有以孩子的發展現狀為本,遵循他們的興趣喜好,才能用我們的耐心和才智來開啟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逐步形成幼兒自己的用色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