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為什麼能看到顏色
A. 人為什麼能看到顏色
原因如下:
人的視網膜上有兩種細胞能產生視覺: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視桿細胞對弱光敏感,在夜間及弱光下起作用:視錐細胞內有紅、綠、藍三種感光色素,它們不僅對光敏感,對顏色也非常敏感。
任何一種有色光線射到視網膜上,都能不同程度地分別引起這三種視錐細胞發生興奮,沿著不同的神經通道,傳入大腦皮層中的視覺中樞,產生相應的色覺。當三種感光色素受到刺激同等時,就顯示白顏色。當它們受到不同比例的混合刺激時,即可形成各種各樣的色覺。
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頻率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頻率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後所引起的一種視覺神經的感覺。
顏色具有三個特性,即色相,明度和飽和度。顏色的這三個特性及其相互關系可以用三度空間的顏色立體來說明。
B. 為什麼人的眼睛能分辨顏色
大自然中的顏色可以說是五彩繽紛、千變萬化的。盡管世界上的顏色千差萬別、變化無窮,卻都離不開紅、綠、藍這三種基本色光。在我們人眼睛裡的視網膜上,長有一種叫視維的感光細胞,它對這三種基本色光的刺激有特殊的感覺能力。另外,由於世上的各種顏色都是由這三種顏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因此,人的眼睛就能分辨出各種各樣的顏色了。
有的人可能會說:有的顏色我為什麼分辨不出來呢?那可能就是患有「色盲」病了。
C. 人眼是怎樣看到顏色的
眼睛最外層的無色透明部分叫做角膜, 中間的透明囊狀物叫做晶狀體. 緊貼著晶狀體有一帶孔的薄膜叫做虹膜,中間的小孔叫做瞳孔. 瞳孔的大小可通過肌肉的伸縮自動改變, 以控制進入眼睛內光的多少.光線強時,瞳孔變小;光線暗時, 瞳孔變大.晶狀體和前面的角膜之間充滿著無色透明的液體—— 水樣液,晶狀體和後面的視網膜之間充滿著無色透明的膠狀物質—— 玻璃體.角膜、水樣液、晶狀體和玻璃體都對光線產生折射, 它們的共同作用相當於一個凸透鏡, 這個凸透鏡的前焦點約在角膜前1.5cm處, 後焦點約在角膜後2.0cm處.用眼睛觀察的物體, 距離都大於2倍焦距, 所以從物體射進眼睛裡的光線經過這個凸透鏡折射後, 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刺激分布在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產生視覺,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物體. 太陽光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光組成, 不同的物體能反射不同的光, 所以人眼能看到不同的物體呈現不同的顏色
D. 人眼為什麼能看見各種顏色的光
焰色反應很復雜啦~~ 和原子結構有關.大概意思是:原子外層一個低能量的內層電子,在吸收能量後,被激發到外層的高能軌道去,其他的外層電子立刻補充上來,同時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因為軌道是量子化的,所以能量是量子化的;所以光的波長也是不連續的,即有特定的顏色.
至於用蘭色玻璃濾去黃光,就是利用補色的原理.由於藍光和黃光互補,所以可以濾去黃光.
E. 人眼是如何辨識顏色的
人眼有敏銳的分辨顏色的能力,即「色覺」。白天光線線強時主要靠錐狀細胞,其分辨顏色的能力最強;夜晚光線較弱時主要靠桿狀細胞的活動,其分辨顏色的能力很低,即所謂「夜不觀色」或「燈下不觀色」。
至於眼睛為什麼能分辨顏色,歷來有許多種說法。目前比較公認的是色覺的三原色學說。按照這個學說,視網膜上的錐狀細胞分三種,各含有不同的感光色素,分別對紅、藍、綠光刺激敏感,三種錐細胞所發生的色覺沖動,由三條不同的神經通路上傳到視覺中樞的不同部位產生不同的色覺。
色覺異常可以用特製的各種有代表顏色的毛線或色盲圖進行檢查。另外,色弱的產生也可能由於感光色素合成不足,可繼發於視神經炎或視神經萎縮等症。視網膜脈絡膜病變也可形成色覺異常。
F. 人類的眼睛為什麼可以分辨出五顏六色的顏色
眼睛的構造 其實眼睛的構造非常簡單。除了轉動、聚焦部分外,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被稱為 「視網膜」的視覺神經系統。最麻煩的眼睛疾病就出在這么一層薄薄的膜上。 這層膜很薄是因為組成這層膜的神經細胞只有三層。第一層就是接受光的細胞,它 的中文叫「感光細胞」,其實它的英文是PHOTORECEPTOR,PHOTO就是光的意思;RECEPTOR就 是接受體的意思。這「感光細胞」分為兩類:看黑白的(想像到黑白電視)和看彩色 的(彩色電視)。看黑白的並沒有(顏)色。 在顯微鏡底下,看黑白的感光細胞是桿狀的;看彩色的感光細胞是椎狀的。 當年,科學家們猜測這看彩色的感光細胞肯定有很多很多種,才能把可見光的光譜 涵蓋。上文提到了嗅覺神經有上萬種才能嗅到上萬種分子的味道,那麼科學家們也 會假設視覺神經的機制也雷同。那麼到底要有多少種接受不同顏色(光譜長度)的色 素分子呢?這時有一位美國的叫那森的年輕人,他在讀博士學位時把接受彩色光譜 的色素基因克隆出來三個,經過他對這三個基因產物的吸光光譜進行掃描後發現, 一個紅色色素基因一個藍色色素基因和一個綠色色素基因就涵蓋了全部可見光的光 譜范圍。也就是說,人只有三個色素分子就能看到五顏六色了。 那森的發現其重要性與發現嗅覺機制的重要性分庭抗禮,按理說也應該獲得諾貝爾 獎。但到目前還沒有聽到這個消息。那森得不得諾貝爾獎,都算得上是「老子英雄 兒好漢」因為他老爸就是諾貝爾獎得主。 當接受光子的感光細胞上的色素分子被一定長度的光子激活而打出了一個電子,該 電子使得另一分子發生構形變化而最終引發鈉離子通道的開關被打開。這樣,光信 號就變成了電子信號然後變成離子信號即生物信號。生物信號再傳送給中間那一層 視覺神經細胞,經過調頻放大,再把信號傳送給最後一層細胞,稱為「節細胞」的 視覺神經細胞。節細胞再把信號傳遞給大腦視覺處理系統。該系統並不在眼睛鄰近 處,而是在離眼睛很遠很遠的後腦勺。這就是為何打後腦勺耳光時你會感到眼睛冒 金星。 一旦節細胞死亡,人的眼睛雖然還能接受光信號,但信號不能傳遞給大腦所以青光 眼患者雖然眼睛能看到但因大腦得不到信號而成了盲人。 人的感光細胞90%以上是看彩色的錐狀細胞,看黑白的只佔一小部分;相反,晚上活 動的動物比如老鼠90%以上是看黑白的桿狀色素細胞。由於看黑白的色素分子需要的 光子能量小得多,所以晚上月光的能量就足以激活該分子上的電子。在月光下老鼠 看得非常清楚。而看彩色的色素分子則需要高強度的光子束才能激活,在晚上的煤 油燈下,人看不到什麼顏色。因為彩色色素分子不能工作。由於光的波長越短能量 越大,藍光比紅光波長短,按理說晚上我們藉助煤油燈能看到藍色而看不到紅色。 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人的眼睛中紅色感光細胞比綠色和藍色感光細胞多很多倍。 這是為何我們看紅燈看得清楚的原因。所以,「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在全 世界范圍內達到了統一。由於以上原因,晚上我們看花布的顏色與白天看是不同的。
記得採納啊
G. 人的眼睛為什麼能夠看到世界上不同的顏色
有人提出,既然光速是最快的速度,為啥哈勃望遠鏡能夠一下子就看到130多億光年以外的星系?這比光速快樂多少倍?而且人眼還能夠看到色彩繽紛的世界,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諸如此類的問題層出不窮,過去已經回答或討論過多次了,既然還有很多朋友對這個事情很迷惑,就簡單再說一下。
首先要弄清楚光年是什麼意思。
一般說來,光速是指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已經成為物理裡面的一個基本參數,准確值為c=299792458m/s。在計算物理題時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精確,一般採用近似值,即每秒約30萬千米。光年就是光速移動一年的尺度,記住是“尺度”而不是“時間”,也就是說光速是一個距離尺度,是一把量天尺。
1光年中的年,為了准確把握深空測量數值,採用儒略年為單位,1個儒略年准確的時間為365.25天,是回歸年和恆星年的近似值。1個小時3600秒,1天24小時為86400秒,1個儒略年為31557600秒,光速為299792458m/s,這樣1光年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如果要求不是十分精確的情況下,一般採用1光年尺度為9.46萬億千米。
理論上,色彩有無數種組合,但在電腦里,人們採用紅、黃、藍三基色組合,如果電腦是8位rgb色彩模式,則一個r通道有2^8個灰度級,每種顏色有258個層次,這樣就可以調制出(258)^3種顏色,也就是16777216種顏色。現在的電腦還有16和32位rgb,這樣呈現的色彩層次就更豐富了。
在自然界,光影色彩的種類和層次理論上是無限的。
H. 閉著眼睛為什麼能看到色彩
如果是在有光的條件下,閉上眼睛應該是可以看到橙色的,因為眼皮比較薄,只能阻擋一部分光線,所以我們仍舊可以看得到色彩。還有一種情況是在無光的條件下,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包括做夢,回憶,想像,都無法在大腦中確定色彩的存在,它們都是黑白灰,模糊的情況。因為色彩的確定是需要和眼睛進行交互匹配才會有的,閉上眼,就黑白灰了。
飛蚊症指眼前有飄動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時症狀更明顯,可能伴閃光感。玻璃體液化和後脫位是飛蚊症的主要原因。70%的患者由此引起,但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可能有威脅視力的病理變化,其中主要的是視網膜裂孔形成。見到飛蚊症時,應散瞳仔細檢查眼底,包括裂隙燈三面鏡檢查,僅有玻璃體後脫離的無需特殊治療,對有危害視力的病變應按相關原則治療。
I. 人的眼睛為什麼能看見顏色
能看見顏色表示人眼睛可以接收到一定頻率的電磁波
電磁波中的可見光由於自身的頻率不同,所產生的顏色也就不同
幾世紀以來,顏色本身就是一個難解的謎題。舉例子來說,蘇格拉底就曾經假設說「火」之源起,乃是因眼睛結合了對象本身的「白」(whiteness)所產生的顏色。之後,牛頓更探索光與色彩之間的關系;其後歷經許多科學研究,終於在20世紀確認了光波與色彩感應之間的絕對關系。
如今,色彩調和與色彩調性方面的研究信息,直接影響了藝術家、設計師和廣告AE人員。本篇關於色彩理論的指南,旨在探索如何於網站上有效使用色彩,同時也提供了許多色彩調和技巧,讓您善用色彩來駕馭網站設計。
色彩學
我們能看到顏色是靠三個元素相互作用而成:光源、物體的反射特性、以及人體視網膜和腦部視覺皮質區對光波的處理方式。不管我們使用哪種媒材來作業 -- 繪畫、印刷或網路 -- 我們都得依賴上述過程才能有效使用顏色。 色彩的排列 -- 彩虹
十七世紀末期,牛頓證明了色彩並非存在於物體本身,而是光作用的結果,且只要將可視光譜上的長短光波結合起來即可形成白光。這些可視光的波長可對應到七個不同的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
牛頓在實驗中所分離出來的可視光譜其實才佔了所有電磁光譜的一小部分,整個光譜范圍從分為「短頻、長波區」(例如收音機調頻)到「高頻、短波區」(例如 X 光)。可視光譜的區域是介於紅外線與紫外線之間,波長約為 400nm (紫色) 到 700nm (紅色) 之間。雖然牛頓證明這些光波結合在一起即形成白光,但其實只需要紅、綠、藍三光波就可以產生白光。
光的吸收與反射
當光波投射在物體身上後,該物質會傳送、吸收或反射不同部分的光波。根據不同物體的特性以及它本身的原子構造,它可能反射了綠光但吸收了其它的波長。這時候人們的視網膜和腦部視覺皮質區會處理此一反射光,然後形成我們所看到的顏色。
藝術家和設計師將顏色復制到畫布或紙張上的時候,他們便是模擬此一過程,利用顏料吸收了某個部分的光波、反射出其它光波。例如要產生綠色,我們可使用會吸收紅、藍光波的顏料即可。此一過程是所有繪畫與印刷媒體的色彩模式基礎。
一切靠眼睛
當然,不論是反射自物體或是發射自光源本身,我們處理光波的能力都是靠視網膜和腦部的視覺皮質區。視網膜內有三個接收器(或者說是錐細胞)可響應某些光波的頻率。紅色錐細胞能感應低頻率的波長,綠色錐細胞反應的是中頻率的波長,藍色錐細胞反應的是高頻率的波長。這些錐細胞的運作並非二元性的,而是類似頻道一樣,可將刺激分別傳達至腦部的視覺皮質區,經過處理後才產生出我們所看到的顏色。
為了產出特定顏色,藝術家/設計師們必須靠著增減光波的方式,讓人體內的視覺接收器只反應到某些光波。至於應該用加法或減法原理,則要看你使用何種材質來表現你的作品了。色彩模式與色彩管理 設計師處理顏色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加色法,混合不同顏色的光波以形成白光;二、減色法,使用顏料來減少光波。傳統的藝術家所使用的色盤和 CMYK 系統都是減色法模式。在網站上,我們所面對的是光的投射,而不是從物體上反射回來的光,所以使用的是加色法模式,我們稱它為RGB。
加色法
在大自然中,我們所看到的光波是經過物體反射進入我們的視網膜,但產生色彩的方式不僅只這一種。例如,舞台燈光是利用白光穿過有色濾鏡來產生不同的色光。計算機屏幕也是使用投射光波的方式,但不同的是它藉由讓電子光槍發光投射到含磷的屏幕來產生色光。這些電子光槍可以發出三種顏色:紅、綠、藍。藉由這三種色光,計算機屏幕可製作出完整的光譜。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 RGB 色系。
在 RGB 系統中,設計師也可以透過混合三原色的方式做出一個光譜。混合任兩個原色,就會產生三個次原色:青、洋紅、黃。如前面所說的,將光的三原色加在一起就可以做出白光。所以,如果一個 RGB 的值為 255,255,255 則表示為白色。如果完全拿掉這三原色的光 (RGB: 0,0,0) 則產生黑色。
減色法
RGB 模式的相反模式就是 CMYK 模式,也就是使用減少光波的方式來產生顏色。由於物體顏色來自於反射的光波,此一系統乃使用三原色來吸收物體的紅、綠或藍光。例如,如果你減少了紅光,那麼多餘的綠色波和藍色波就會產生青色。用來除去紅光、反射綠、藍光的顏料就會顯示青色。相同的,平面印刷設計師會使用洋紅來吸收掉一部份的綠光,以及使用黃光來吸收掉一部份的藍光。 這樣一來,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知道 CYMK 模式中所使用的三原色就是 RGB 模式中的次顏色,反之亦同。再者,如果將紅、綠、藍光混合在一起形成白光,那麼就表示將青、洋紅、黃三色的顏料混合在一起就會產生黑色,因為三原色的光波都將被顏料所吸收了。然而受限於顏料和印刷系統的因素,混合青、洋紅、黃並無法完全吸收掉所有的光波。因此實際上還必須加上一個黑色才能完成,所以就產生了 CMYK 裡面的 K 元素了。
色彩管理
由於有這兩套不同的復制顏色方式,設計師若必須同時創作數字與印刷影像可就傷腦筋了。除了對應加色法和減色法之間的困難外,RGB 和 CMYK可使用的色彩范圍差異也相當大。因此對跨媒體設計師而言,擁有一套可根據輸出設備做色系轉換的色彩管理系統可減輕不少頭痛問題。色彩管理系統可包含在操作系統,某些應用軟體之中。
色彩調和
視覺設計最大的挑戰之一便是找出有效的調和色彩,讓色系既不過於單調,也不過於誇大。想了解色彩平衡之間的關系,可從了解色環開始著手。色環呈現出某一色彩模式中所有可能的色相 每個色彩模式都包含了一組三原色,然後經由這一組三原色的相互混合而產生不同的顏色。在傳統色彩學中,三原色指的是藍、紅、黃;而在 RGB 色彩模式中,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紅、綠、藍。任何兩個色光的組合會產生一組次顏色。三次色則是混合了原色與次色,或者是混合兩種次原色所產生。我們用色環來呈現顏色的邏輯性。你可以從下面的圖中看出, RGB 的色環和傳統藝術家們所使用的色環是很不一樣的。
同色調和:單一顏色,只是深淺、色調和明暗度不同。 近似色調和:使用鄰近的顏色或在色環上很接近的顏色做調和。
互補色調和:使用色環上兩個相對的顏色做調和。這樣的顏色組合通常可以提供最大程度的對比感覺,但若過份使用使會流於誇大。
對比色調和:使用一種顏色,再加上其互補色旁邊的兩個顏色做調和。對比色調和能提供比互補色調和較柔和的對比。
三角調和:使用色環上三個等距離顏色。
雙互補調和:使用兩組 (共四色) 互補顏色。
在探索色彩調和的時候,通常最好從純色下手,然後再嘗試不同程度的渲染、色調和明暗度。接著你可使用網站模擬圖先行測試某顏色組合的視覺特效。記得,對比的重要性不只是在於為了吸引人而設計;它也可能幫助或妨礙網站的閱讀性。
色彩所傳達的意義
當我們在檢視色彩的科學本質和色彩調和的美學考量時,我們發現感官在色彩運用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除了感官反應與辨識調和色彩外,人類內在對色彩的反應還有更深層的一面。色彩能引發強烈的生理/心理共鳴,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當你在選定顏色組合時,請確定你所選擇的顏色能引起適當的回響。
色彩的生理反應
雖然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色彩能引發特定反應,但是研究顯示,某些顏色確實能夠引起一些生理上的反應。例如,紅色就是一種非常刺激的顏色,往往會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所以,紅色非常適合用在需要引起注意和強調的時候,但若用在背景顏色的時候可能顯得過於強烈。相同地,黃色也能引起注意,但因為其反射性太強,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勞和不舒服。另外一方面,藍色對神經系統具有放鬆的效果,且根據一些研究顯示,以藍色當背景還能增加生產力。但是,如果你的產品與食物有關,千萬不要用藍色作為背景顏色,因為藍色可是會抑制人們的胃口喔。
色彩的象徵
色彩所象徵的意義有時候跟大自然中的事物有關。例如,天空與太陽的顏色所產生的聯想舉世接然。然而,大部分的色彩意義都跟民族文化有關,例如,政治、宗教、神話或社會結構等 -- 這些因素可能會隨著時間與地域的不同而產生差異。若你設計的網站是針對國外地區,那你可千萬得小心,同一顏色在不同文化可能會有南轅北轍的效果。另外,大部分的顏色都同時具有正面和負面的聯想。你可以運用色彩的質量和飽和度的不同,或者是用混合兩個顏色的方式來強調某個特別的涵義。
一般在西方的文化中,色彩所傳達的涵義為:
紅色:熱情、浪漫、火焰、暴力、侵略。紅色在很多文化中代表的是停止的訊號,用於警告或禁止一些動作。
紫色:創造、謎、忠誠、神秘、稀有。紫色在某些文化中與死亡有關。
藍色:忠誠、安全、保守、寧靜、冷漠、悲傷。
綠色:自然、穩定、成長、忌妒。在北美文化中,綠色代表的是「行」,與環保意識有關,也經常被連結到有關財政方面的事物。
黃色:明亮、光輝、疾病、懦弱。
黑色:能力、精緻、現代感、死亡、病態、邪惡。
白色:純潔、天真、潔凈、真理、和平、冷淡、貧乏。白色在中華文化中也代表著死亡的顏色。
選擇最恰當的色彩組合
替網站選對顏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公司還特別聘請專業咨詢人員,使其色彩組合能搭配、強化整體的品牌形象。但是,如果你自己就已經具有色彩調和感,並且了解某些顏色可能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你只需照著你的方法進行,開發出有效的色彩組合。在你開始找尋對應的顏色之前,你必須先很清楚你網站所要傳達的訊息和目標。一但你了解要傳達的訊息後,就可開始進行調色工作了。在過程中,你免不了要不斷地試驗混合顏色,這是一個極具創意的過程。別害怕使用大膽的顏色組合,但在將你的產品公諸於世之前,記得要經過充分的測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