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便兩截顏色一深一淺
① 大便兩邊顏色不一樣
去醫院化驗大便是否有潛血。
② 最近大便分成兩種顏色,先便出的色深,干硬,後便出的半段正常為什麼啊
結腸末端對水分吸收能力特強,與大便顏色相對應,色深部分是膽紅素濃縮而呈現的顏色。
③ 我的大便有兩種顏色,前面一部分是深褐色,後面一部分是黃褐色的
正常。前面的部分是大便在大腸里的時間久,水分被大腸吸收,導致顏色深,乾燥,硬,
後面部分呆在大腸的時間短,還保留一部分水分,顏色會偏淺,軟。
④ 一個大便兩個顏色是否有問題
人人都要「五穀輪回」,大便是各種消化道疾病的「警報器」。大便的顏色、性狀和次數和疾病密切相關:拉黑便可能是胃出血,拉血便可能是腸息肉,大便總是有一固定的位置凹陷,可能是腸癌……大便什麼樣才是正常,什麼樣是異常?種種異常可能意味著什麼?肉眼看到異常,該如何做進一步的檢查和確診?本周,記者采訪了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啟儀。
自我察病之觀顏色
王主任說,大便顏色的形成有諸多影響因素。正常的大便應呈黃褐色,這是因為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肝腸循環後,經過一系列化學變化,膽汁中黃綠色的膽黃素變成黃褐色,並隨大便排出體外。
大便的正常顏色是:黃褐色
因此,大便的正常顏色是:黃褐色。如果大便顏色很深,一般有幾種可能。第一是與食物有關,廣州人有句老話:「吃豬紅屙黑屎」,也就是說吃了豬血或動物內臟,大便會變成紅黑色,吃綠色蔬菜吃得多,葉綠素含量高,大便呈綠色。第二是與葯物有關,胃病患者吃含鉍的胃葯,缺鐵性貧血病人經常補充鐵劑,大便也會呈黑色。炭劑、一些黑色的中成葯吃了也會拉黑便。這種黑便呈深淺不等無光澤的炭樣黑色。
異常顏色與疾病有關
以下是大便異常顏色和疾病的關系。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顏色是「白陶土樣」的,有可能是黃疸或由於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致膽黃素無法隨大便排出。
黑色:如果沒有吃豬血,又沒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葯物,大便出現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腸出血,血通過幾米長的腸道,發生各種化學變化,逐漸變黑,因此,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話,大便應該是黑的。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潰瘍病出血的約佔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除潰瘍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並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
紅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腸、回腸、直腸、結腸,由於「路程」短,化學變化少,這些部位出血,大便應呈紅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來不及在腸道里過多停留,拉出來的大便也是紅色。但無論是上消化道還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個特點,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離,甚至是便後滴血,這種情況是患了痔瘡。
自我察病之看性狀
王主任說,觀察大便的形狀,也能及時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應為圓柱形,較軟,異常的形狀包括:太硬、太爛甚至黏液或水狀。間隔應是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為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都吸幹了。腹瀉者排出的爛便,是由於腸蠕動過快,來不及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導致的。柱狀便見於習慣性便秘;羊糞粒狀見於痙攣性便秘;扁形帶狀便可能由於肛門狹窄或肛門直腸附近有腫瘤擠壓所致;糊狀便見於過量飲食後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狀便見於食物中毒性腹瀉及其他急性腸炎;膿血便見於細菌性痢疾;粘凍便見於慢性結腸炎或慢性菌痢。
有時大便不一定呈圓柱形,這是因為大腸內的一段結腸帶有皺褶,大便經過這些地方便會稍微變形,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大便總是固定在某處有凹陷,那就有可能是腸腔有腫瘤。
從醫學上講,一周排便四次以上,就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過三次,就不算腹瀉;一次大便的時間不超過10分鍾,就不算異常。大便間隔的時間、次數和每次大便的時間可因人而異,跟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老人的腸蠕動不好,大便時間、間隔會長一點。
大便的性狀和次數異常,有時候是器質性的疾病,即某個器官的某個部位出了問題,有時候是功能性問題,即使到醫院檢查了,什麼病都查不出來,就應該是功能發生了異常,得了腸易激綜合征。「有的病人不相信,說:『我明明肚子痛,怎麼會檢查不出來呢?』其實,有病不一定痛,痛不一定有病。」王主任說,這些病是由於內臟神經調節等出了問題,危害沒有器質性病變那麼大,不致命,
查不出毛病也不必要太擔心。有的人腹瀉和便秘交替,有可能是腸癌。
大便異常病情確診做何檢查
異常大便可能是某種疾病的信號,上醫院首先要做的檢查是:
大便常規
主要包括幾個項目:大便潛血是陰性還是陽性,它能查出大便中極小量、肉眼看不見的出血,出現潛血的常見疾病包括腫瘤、潰瘍、炎症性腸病,肝硬化、膽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一般的大腸癌患者和三分之一的腺瘤患者會有定期出血的現象。紅細胞高,也是說明出血的;白細胞偏高說明有炎症。
王主任特別提到,現在無論是單位體檢還是個人體檢,很少查大便常規,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她有一個病人,年年花大價錢體檢,就是沒做過大便潛血,到她這兒一查,發現長了癌腫。消化內科醫生非常重視大便潛血這一項,大便看起來有異常的人要檢查大便潛血,大便看起來沒有異常的,40歲以上的人應每年都做潛血檢查,正規的做法是,連續檢查3次。
1天的消化道出血量在5毫升以上,大便潛血呈陽性,但顏色上看不出來。當出血量達50~70毫升時,糞便可呈黑色,若出現黑亮的柏油樣便或暗紅色便,提示出血量在100~500毫升左右。
大便潛血試驗陽性可以發現以下疾病: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可出現潛血陽性,晚期病人的潛血陽性率達到90%以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病人潛血試驗多為陽性,或間斷性陽性。
上消化道做胃鏡 下消化道做腸鏡
大便常規檢查發現有「隱情」後,醫生根據初步判斷,大致確定病症部位,再做進一步的內鏡檢查。
上消化道和大腸疾病佔90%,病在上消化道,需要做胃鏡檢查,通過胃鏡可以觀察從食管到十二指腸這一部分的病症,如果病症在下消化道的大腸部位,可做腸鏡檢查,從肛門插入可觀察到整個結腸、直腸部位。
上消化道和大腸的中間部分,也就是小腸中的空腸和回腸,彎彎曲曲約6米左右的地帶,則讓醫生們最頭痛,胃鏡和腸鏡兩頭都照不到,而這個部位的病約占整個消化道的10%。
小腸:幾種檢查供選擇
王主任說,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也出現了一些檢查手段,如X光小腸造影,膠囊內鏡,以及近兩三年出現的小腸鏡。膠囊內鏡是指把攝像頭裝入葯丸讓病人吞下,葯丸在通過消化道的過程中在裡面攝像,經過計算機接受圖片,再由醫生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可能存在誤差;也不能像胃腸鏡那樣拿到活體組織做檢查,只能通過計算機圖片分析。小腸鏡理論上能看完6米的小腸地帶,但價格昂貴。
大便正常遠離胃腸惡疾
王主任介紹說,大便顏色、性狀和次數正常,每次大便的時間短,說明消化系統狀態好,要消化系統好,「五穀輪回「正常,有兩大要點:1.不偏食,日常要多吃粗纖維食物,如蔬菜。2.運動,現在成天坐的人越來越多,坐得多,胃腸蠕動不好,很容易患各種消化系統疾病。
王主任特別提到,目前大腸癌發病率年年升高,在上海,已排在癌症中的第四號「交椅」,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西高東低趨勢,在中國則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趨勢。大腸癌的發病率升高與經濟發展、人們從事體力活動減少、動物食物消費增加、壽命增長都有關系。因此,必須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少吃動物類食物,多吃高纖維的食品。
大腸癌的高發人群包括:有息肉病史的,或有腸癌家族病史的40歲以上的人,癌症相關標志物為陽性的人,這些高危人群和50歲以上的正常人,有必要做定期體檢,必檢項目是:大便潛血和結腸鏡檢查。
⑤ 大便經常一小塊顏色比較深是為什麼
這要看這一小塊顏色較深的便是在便之初還是便之後了。前者還是與痔瘡有關系,後者應該與腸道有關,不過症狀較輕,建議你多喝水
⑥ 大便每天一次都感覺前後顏色不一樣,怎麼辦
您好!正常人排便肯定是每天一次、色澤偏黃、成條狀且無附著粘液或是血液等情況,在個人排便的質地以及色澤、形態方面出現不同時,或多或少代表著身體內部可能會存在某些異常方面的情況。
大便時顏色的不同,肯定涉及到很多個原因,所以要學會做相關的檢查和判斷後,才能對身體狀態做進一步的確定。通常在主觀大便前後段顏色不一樣的情況下,所涉及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便秘原因:在長時間處於便秘的情況下,是會造成糞便反復被吸收之後,容易造成原來質地上的過乾和沉澱現象,加上糞便積存時間長短不同,所造成的相關影響也會出現變化。因此,在大便的前後段顏色方面,會處於前面色澤較為深,而後面色澤較淺。
2、飲食原因:日常飲食各種不調整和穩定的情況,是會直接造成腸內消化情況出現明顯的不同,從而使糞便的色澤出現明顯的改變。所以,在飲食方面存在食材不一樣的情況下,糞便上的顏色也自然會產生影響後,從而引起大便前後段顏色不一樣的現象。
3.腸道疾病原因:如果是患有直腸炎、結腸炎等情況下,是會直接造成糞便日常吸收和排出情況出現問題。在長時間處於糞便質地方面受影響時,肯定會造成糞便質地方面本身出現異常,最終就會引起大便色澤方面有前後不一樣的情況發生。
4、肝膽疾病原因:肝膽看似不會影響到身體內部的消化和吸收狀態,但實際上卻會對某些細節性的消化、吸收情況造成影響。因此,患有肝膽疾病的情況下,會容易引起肝細胞分泌的膽法進入到肝腸循環後,會產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並造成糞便質地、色澤出現改變。
針對您的這個情況我建議您到醫院進行檢查,檢查後看看具體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然後在針對性的治療這樣的話效果才會好。
⑦ 為什麼大便的顏色會不一樣,有時候黑有時候黃
人人都要「五穀輪回」,大便是各種消化道疾病的「警報器」。大便的顏色、性狀和次數和疾病密切相關:拉黑便可能是胃出血,拉血便可能是腸息肉,大便總是有一固定的位置凹陷,可能是腸癌……大便什麼樣才是正常,什麼樣是異常?種種異常可能意味著什麼?肉眼看到異常,該如何做進一步的檢查和確診?本周,記者采訪了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啟儀。
自我察病之觀顏色
王主任說,大便顏色的形成有諸多影響因素。正常的大便應呈黃褐色,這是因為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肝腸循環後,經過一系列化學變化,膽汁中黃綠色的膽黃素變成黃褐色,並隨大便排出體外。
大便的正常顏色是:黃褐色
因此,大便的正常顏色是:黃褐色。如果大便顏色很深,一般有幾種可能。第一是與食物有關,廣州人有句老話:「吃豬紅屙黑屎」,也就是說吃了豬血或動物內臟,大便會變成紅黑色,吃綠色蔬菜吃得多,葉綠素含量高,大便呈綠色。第二是與葯物有關,胃病患者吃含鉍的胃葯,缺鐵性貧血病人經常補充鐵劑,大便也會呈黑色。炭劑、一些黑色的中成葯吃了也會拉黑便。這種黑便呈深淺不等無光澤的炭樣黑色。
異常顏色與疾病有關
以下是大便異常顏色和疾病的關系。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顏色是「白陶土樣」的,有可能是黃疸或由於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致膽黃素無法隨大便排出。
黑色:如果沒有吃豬血,又沒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葯物,大便出現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腸出血,血通過幾米長的腸道,發生各種化學變化,逐漸變黑,因此,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話,大便應該是黑的。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潰瘍病出血的約佔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除潰瘍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並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
紅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腸、回腸、直腸、結腸,由於「路程」短,化學變化少,這些部位出血,大便應呈紅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來不及在腸道里過多停留,拉出來的大便也是紅色。但無論是上消化道還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個特點,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離,甚至是便後滴血,這種情況是患了痔瘡。
自我察病之看性狀
王主任說,觀察大便的形狀,也能及時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應為圓柱形,較軟,異常的形狀包括:太硬、太爛甚至黏液或水狀。間隔應是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為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都吸幹了。腹瀉者排出的爛便,是由於腸蠕動過快,來不及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導致的。柱狀便見於習慣性便秘;羊糞粒狀見於痙攣性便秘;扁形帶狀便可能由於肛門狹窄或肛門直腸附近有腫瘤擠壓所致;糊狀便見於過量飲食後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狀便見於食物中毒性腹瀉及其他急性腸炎;膿血便見於細菌性痢疾;粘凍便見於慢性結腸炎或慢性菌痢。
有時大便不一定呈圓柱形,這是因為大腸內的一段結腸帶有皺褶,大便經過這些地方便會稍微變形,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大便總是固定在某處有凹陷,那就有可能是腸腔有腫瘤。
從醫學上講,一周排便四次以上,就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過三次,就不算腹瀉;一次大便的時間不超過10分鍾,就不算異常。大便間隔的時間、次數和每次大便的時間可因人而異,跟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老人的腸蠕動不好,大便時間、間隔會長一點。
大便的性狀和次數異常,有時候是器質性的疾病,即某個器官的某個部位出了問題,有時候是功能性問題,即使到醫院檢查了,什麼病都查不出來,就應該是功能發生了異常,得了腸易激綜合征。「有的病人不相信,說:『我明明肚子痛,怎麼會檢查不出來呢?』其實,有病不一定痛,痛不一定有病。」王主任說,這些病是由於內臟神經調節等出了問題,危害沒有器質性病變那麼大,不致命,
查不出毛病也不必要太擔心。有的人腹瀉和便秘交替,有可能是腸癌。
⑧ 為什麼大便的顏色會不一樣,有時候黑有時候黃
和你的消化系統功能強弱有關。
大便在直腸堆積時間長會顏色加深,因為大便是長期堆積,達到一定量後才會產生便意。
一段一段顏色不同說明停留時間不同,還有就是跟你飲食生活有關了。
注意休息和飲食應該可以消除這些症狀,如果長期都這樣就要去醫院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