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b區元素顏色淺
① 為什麼元素周期表上物質顏色由上到下逐漸變深
無論是原子、分子或離子,價電子越易 激發,越易吸收可見光中能量較低、頻率較小的那部分光,則物質顏色越深。而價電子越難激發,物質顏色會越淺。即一般具有穩定結構的物質,可見光能量不足以使其激發,而使物質無色。所以,同主族元素單質,自上而下顏色逐漸加深;主族元素的金屬陽離子及ⅠB族M+、ⅡB族M2+離子一般無色;而過渡元素的離子、鑭系元素離子大多數都有色;典型的離子化合物無色,而且有共價性的金屬化合物往往有色。
從元素周期律的遞變規律來看,如果金的原子半徑比銀大,則金也應該呈現與銀相近的顏色。可事實上金卻顯黃色,原因是由於受鑭系收縮的影響,從表中可看出金的原子半徑比銀小,從電離勢看,金的第一電離勢和第二電離勢之差比銀小得多,因此其最外層S電子與次外層d電子能量較接近,結果其(n-1)d9ns2和(n-1)d10ns1之間自由電子的躍遷吸收的是能量較低的可見光中的「藍」光而呈現黃色。
例如金、銀和銅雖然處於同一副族,具有相似的外層電子結構,由於電子之間表現出不同的微觀狀態從而導致電子之間的排斥作用稍有不同,銅和金呈現黃色是由於其ns和(n-1)d軌道之間能量較為接近,當有光照射時,其自由電子在(n-1)d9ns2和(n-1)d10ns1之間躍遷,吸收較低能量的可見光中的「藍」光所致。具有相似外層電子結構的銀由於其ns和(n-1)d軌道能量較銅和金大,自由電子躍遷時在可見光區幾乎沒有吸收而呈現蒼白色。
② 化學元素周期表為什麼要分顏色分別是什麼意思
不同元素周期表用顏色區分的內容不同。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兩類,因此只有兩種顏色,元素被劃分為兩類,深色的為非金屬元素,淺色的為金屬元素。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
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
16個族又分為7個主族(ⅠA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7個副族(ⅠB ⅡB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一個第Ⅷ族(包括三個縱行),一個零族。
(2)為什麼b區元素顏色淺擴展閱讀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電子排布和化合價規律
1、從元素周期表歸納電子排布規律
(1)最外層電子數等於或大於3(小於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2)最外層有1個或2個電子,則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或0族元素氦。
(3)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多的元素一定位於第二周期。
(4)某元素的陰離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相同,則該元素位於第3周期。
(5)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若電性相同,則位於同周期;若電性不同,則陽離子位於陰離子的下一周期。
2、從元素周期表歸納元素化合價規律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等於主族序數,且等於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O除外),其中氟無正價。
(2)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絕對值之和為8,絕對值之差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別位於ⅣA、ⅤA、ⅥA、ⅦA族。
③ 為什麼二價錳的配合物大多為無色或顏色較淡
過渡元素配合物大都有顏色。配合物的顏色是由於過渡金屬離子d軌道未充滿電子(d1-9),在配位體場的作用下,分裂後的5個d軌道上的電子就躍遷到能量空的d軌道,這種d-d躍遷的電子選擇性的吸收可見光區內一定波長(其d-d躍遷能量一般在1.99×10-19~5.96×1019j或波數為10000~30000cm-1)顯示特徵光譜,而呈現顏色。但這種顏色與d-d躍遷後的分裂能△大小有關。一般產生較大分裂能的配位體形成的配合物,顏色較深。其變化規律是:(1)
同一金屬離子與不同配位體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不同的顏色。配位體場強越強(i-<br-<cl-<f-<h2o<c2o42-<nh3<no2<cn-),分裂能△越大,d-d躍遷吸收譜帶依次向短波方向移動,使配合物顏色依次加深。如cucl42-(綠)、cu(h2o)42+(藍)、cu(nh3)42-(深藍)(2)
同種配位體的同一金屬元素的配合物,隨中心離子氧化態升高,分裂能△增大,顏色加深。如過渡元素的三價離子水溶液比二價離子水溶液顏色深,鐵(ⅲ)水溶液一般為紅棕色,鐵(ⅱ)一般為淺綠色。(3)
同族過渡元素的同配位體、同價態配合物的分裂能隨周期數增大而增大,所以從上到下顏色加深。當分裂能太大,使物質的最大吸收峰在紫外光區,物質呈現無色。
對於配位體相同而中心離子不同的配合物,中心離子的氧化性越強,荷移躍遷能越小,配合物吸收移向較長波區,顏色加深;對於相同金屬離子而配位體不同的配合物,配位體越易被氧化,躍遷能越小,吸收移向長波區方向,顏色加深;對於配合物的中心元素和配位體相同時,中心元素的氧化態越高,d軌道的能量越低,吸收移向較長波區,顏色加深。
說明:上邊是查來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