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為什麼看不透眼睛
① 我害怕心理咨詢師怎麼辦 眼睛不能直視不能面對
目前很多醫院的心理科都是精神科醫生兼任或轉任,不知不覺之中,總以精神科的觀點去看心理障礙,往往動不動就給患者開葯吃,每周費用二、三百,而極少進行心理疏導。也難怪,現在醫院的心理科病人多,每天少則十幾人,多則三四十人,如果每人給予1小時的心理輔導,看也看不完……本人認為,真正的心理障礙是無需用葯的,原因有三:1、心理障礙均為心靈暫時無法面對壓力引起,屬於心靈調節功能障礙,心病還是靠心理輔導來調節;2、吃葯可能會讓症狀很快得到控制,但停葯後呢,是不是又得用心靈去調節葯物引起的依賴?!3、患者把心理障礙當作一種生理疾病來看,總覺得醫生看病不給葯不合常理,這也從反面誤導了醫生,所以,看心理障礙,醫生開葯患者吃葯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周瑜打黃蓋。心理咨詢是正常緩解心理壓力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辦法,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需要心理咨詢,但現實中還有不少網友對心理咨詢存有一些認識誤區。
誤區一 心理咨詢就是聊天
心理咨詢不同與一般意義上的聊天,盡管心理咨詢的方式主要是談話,但心理咨詢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有社會學、醫學等方面的知識,有嚴格科學的理論體系和操作規程,從而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目的,幫人解除心理危機,促進人格的發展。這完全不同於朋友聊天、親友的勸解安慰、老師的教育、領導的思想政治工作。
誤區二 誰都能當心理咨詢師
如同誰都不能隨便開汽車一樣,心理咨詢師應經過嚴格的訓練與考核,取得管理部門的許可證才能上崗。按照發達國家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全資心理咨詢師應基本具備心理學、醫學博士學位,經過嚴格的實習訓練,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通過認證資格考試,在上級督導老師的指導下才能獨自開業。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目前尚沒達到發達國家的要求,差距非常的大,只能降低標准啟用一些熱愛心理咨詢並基本具備心理咨詢素質的人才,逐步培養心理咨詢高級專業人才,爭取早日與國際標准接軌。
誤區三 我的心理素質好,不需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不僅僅是解決你的心理危機和一大宗的心理問題。無論你多麼的堅強、聰明、正直、熱情和博學多識,你都不可能十分的了解自己,你需要從其他人那裡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每時每刻的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終站在局外人的立場審視自己。從別人那裡了解自己可能得到錯誤的暗示。心理咨詢是一面比較標準的鏡子,可以不變形的從各個角度正確了解自己。正確的了解自己可以揚長避短,促進人生發展與成功。
誤區四 心理咨詢師能看透我的想法,知道我的過去和未來
有人犯把心理咨詢簡單化的錯誤,也有的犯把心理咨詢過分復雜化和神秘化的錯誤。個別人把心理學等同於神秘學說,如同算命先生、占卜、特異功能等,現在市場上有利用電子計算機打著心理測驗的幌子進行騙人,有的人故意讓心理醫生去猜測自己的心理活動,並以此來衡量心理醫生的水平高低等等。心理醫生除了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與一般人不同外,並無其他特別之處。心理醫生有經過訓練的良好觀察力,知道心理活動科學規律並有非常客觀的邏輯分析能力,可以判斷某些潛意識的心理活動,但這一切都必須來自真實、客觀、全面的資料。心理醫生自己不能、也不能藉助高科技的儀器了解到具體的想法。最先進的測謊儀也無法測出具體的思維細節,人們對大腦的認識遠遠落後於對最最復雜電子計算機的認識,心理世界的復雜程度不是現代人所想像的。對待心理咨詢必須有科學的思想。
誤區五 去做心理咨詢丟人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許多客觀因素的限制,人們對自己的心理世界還不太了解,許多人還分不清「神經」與「精神」、「精神」與「心理」以及「思想」區別。對心理咨詢的懼怕與懷疑可能源於對「精神病」的無知,去心理咨詢怕被當成「精神不正常」看待,心理問題當成「心理病態」、「思想問題」。有時可能輕微的心理問題不加以科學解決,造成最後發展成重型精神病。「捂」著、「瞞」著的讓心理問題任其發展,實在悲哀。心理咨詢是促進人的成長與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是預防心理障礙有效方法,是提高生活質量實現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心理咨詢的最基本原則裡麵包括「絕對保密」,你可以把內心世界坦誠給心理醫生,心理醫生會給予精心的維護保養。心理咨詢將使你遠離愚昧及封建迷信,接受現實、挑戰自我。認為「看心理醫生丟人」的人是軟弱的人,是不敢接受自我與現實的人,其心理也不太健康。現代有進步思想的人已經毫無顧慮的走進心理咨詢室,充滿信心的走向成功的未來。
誤區六 心理咨詢不應該收費或少收費
心理咨詢是助人的事情,是為了幫助人們解除心靈的痛苦,是做善事,而且沒有多大的成本,所以不少人認為應該是不收費的。現代人盡管理論上知道時間和知識是有價值的,但由於這些是無形的東西,加上內心深處傳統思想影響,許多人需要心理咨詢,但是卻不願付費。國外心理咨詢是非常昂貴的消費,我國的收費卻很低廉,以至許多心理醫生不能以此為生,成為影響我國的心理衛生事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誤區七 心理咨詢應該一次解決問題
許多初次心理咨詢的人都幻想心理醫生能夠一次把自己長期的壓抑與痛苦一掃而光,撥開心靈迷霧,遠離煩惱與困惑,重見真我的藍天,還我輕松心情與振奮的鬥志。然而心理醫生不是什麼神仙,更無什麼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鈴還須系鈴人」,心理咨詢是幫助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心理醫生不可能包辦解決問題,只是提供一些正確的認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必須有求助者本人多次具體實踐才能解決。除非是非常簡單的心理問題,可以一次心理咨詢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許多問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性格方面的問題。有些現實問題而且還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詢也不可能一次解決。心理咨詢是幫助求助者認識自己、接受現實從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詢需要一個了解的過程,一個討論、分析、操作、反饋、修正、再實踐的程序,一般不可能一次解決問題。並且心理咨詢每次有時間的限制。過去心理咨詢需要很長時間(幾個月至幾年)才能解決問題,現在由於理論和技術的改進大大縮短了療程,但絕不可能都一次解決問題。
在我國心理咨詢相對來講還算剛起步,無論是從事這項事業的人,還是廣大需要心理咨詢的民眾都需要有一個相當長的認識與接受過程。不可否認的是心理咨詢有廣大的市場與美好的發展前景。毫無疑問,健康的心理對個人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講都是非常重要。最近一段時間,網上網下進行了不少心理治療,也幫了不少人,甚是高興。
高興之餘,仍有很多無奈……關於心理治療,關於中國主流文化,確有許多怪現象,在這里淺說一二:
一、看心理醫生就是精神病?
很多人把看心理醫生等同於得了精神病,所以在中國,還有好多人不願意看心理醫生。有這么一個縣級幹部,全身莫明其妙疼痛將近10年,到各大醫院檢查均無問題,這位幹部天天吃葯,還怪罪愛人,認為是愛人的不好引起的……此種障礙在心理學上稱:轉換性疼痛障礙,來源於他對生活中壓力無法排解的轉換。朋友勸他看心理醫生,這位幹部堅決不去,認為自己搞理論有一套,再說看心理醫生那是精神病呀,結果搞到最後和愛人離婚,家庭破裂,疼痛也沒有好轉……我很想幫他,可他拒我於千里之外,只好作罷。可憐他的愛人,20年來辛苦持家,到中年卻無端接受離婚的痛苦。
二、收費越貴,醫生越高明?
記得一個做服裝生意的朋友跟我說過一件事,他有件商品標價50元,一直賣不出去,眼看馬上要換季了,朋友急了,乾脆標價500元,結果當天就以400元的好價錢賣出去。暈啊,中國人不買對的,只買貴的啊!在心理治療中,很多人也有這種觀念,收費越貴,醫生醫術一定高明。
三、名頭越多,心理醫生越高明?年齡越大,心理醫生越有經驗?
在這里,引用中日友好醫院心理專家李子勛的文,作為說明。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職稱:比如教授或主任醫師,甚至博士的頭銜也不能代表什麼,這是說明他們在某些學識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專業就在行。
2、心理學會的領頭人:如協會主席、理事、全國委員等,忙於事務工作的人,不可能靜得下心來做個案。
3、收費昂貴的人:收費貴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別人該他的,過高地估價自己。
4、海外鍍金的人:有海外求學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麼學,鍍的什麼金。有些人回國來,以為國內的都是鄉巴佬,隨他們怎麼擺布。我就遇到幾個自覺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來做一次個案督導或講講課,才發現是牛頭不對馬嘴。
5、出書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能寫書的人咨詢水平就高,十本中國醫生寫的東西,九本都沒法看,讓好人也會看出滿身的毛病來。
6、年老的人:心理咨詢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求咨詢師必須精神飽滿,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開放,靈活,超前,並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難不僵化,自以為自己吃的鹽多,也很難克製得住不去教育人。也很難做到共情~~~
② 如何讓學心理學的人看不透你
1冒險的事情不輕易去做
想要別人看不透你,冒險的事情一定不要輕易去做,冒險的事情更容易暴露你的弱點,少做冒險的事別人會更加認為你是一個審慎的人,從而不敢輕視你。當然如果可以獲得足夠的利益,可以酌情處理。
2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想要別人看不透你,那你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讓他們窺視。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上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喜怒形於色的人不適合競爭的環境。
3做一個有深度的人,豐富自身
一個人想要不讓別人看透,那他一定要讓自己有深度,這里的深度指的是知識還有內涵。一個有深度你和他和交流時候,隨著你和他的日漸了解,你會更加的看不透他,而不像那些膚淺的人一樣日漸發現他們的空洞,所以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還有素養。
4遇事保持鎮靜
很多人在遇見大事的時候,總會焦躁不安,所以他們更容易被別人發現自己的弱點。所以在遇事的時候,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一定要保持鎮靜,這樣的人別人不容易看透。
5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於走上社會的人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生活中我們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人,無論我們內心喜不喜歡這些,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跟他們合作交往,要想更好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適時的恭維會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同時這樣的人別人很難看透,但是要適度,不然別人會認為你虛偽。
6事要多想一步
很多人做事只顧眼前,並沒有估計以後,這樣是不對。做事要深謀遠慮,要從長遠考慮,只有這樣才不容易看透你,你也可以少遭損失。
7讓別人始終對你保持期待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讓別人之後你所有的學識和能力,要不斷地讓別人看到你的亮點,讓別人對你有一種期待,讓別人看不透你,而不是一次性把自己的才能暴露出來,這樣他們才會覺得你深不可測。
③ 學心理學的人,真的能一眼看穿別人嗎
FBI偵探大師喬·納瓦羅說過:身體語言能透露出許多真實的信息,破譯了它,你便能一眼看穿對方。
FBI讀心術雖然那麼厲害,但也是要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不停的旁聽側問、周旋、推敲,甚至催眠,才能探究過中的線索,不止單單需要對心理學掌握的足夠深,還要精通神經生物學、醫學、社會學、犯罪學、人類學等等,才有可能很快的識破一個人。
所以總而結之,學心理學的人,是很難一眼就把人看穿的,如果學的不好用得不好,還會造成本末倒置的,所以不必追求所謂的一眼看穿等等技術,最需要被關注的,應該是與人的溝通策略和自己思維的深度。
④ 學心理學的人真的能一眼看穿別人嗎
不是。學習心理學的最根本的並不是要看清他人,而是要理解人的心理現象最本質的那一部分,例如:一個由於自卑而變得自負的人,我們能夠通過心理學知識判斷他其實是心理內需不足,所以通過自負來給自己補充能量,但是,我們沒有經過溝通是無法判斷他到底是經歷了什麼,也許他經歷了一次悲慘的童年,一旦我們知道他的自卑是從何而來時,我們能夠說看透他了嗎?實際上,等到那個時候,我們只是知道了他心理來源的根基。但是他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他可能只是一個需要我們通過理解和幫助的人。
⑤ 心理醫生為什麼一直盯著我的眼睛
首先,心理醫生給你過度的"關注",他讓你覺得不舒服,覺得侵犯了你的"個人空間",實際上這種感覺很正常,就如座公交車,只有最後一排有座,而靠窗戶都已經有人做了,一般人會選擇最中間的位置,而不是挨著陌生人做下.
你新換了心理醫生,對與你來說他是個"陌生人",你肯定不會允許自己和他有很親密的個人空間距離,實際上你完全可以告訴這位心理醫生,我不喜歡你過度的注視我.
根據你的帖子,可以看出這都是發生過一段時間之後的事了,其實你完全不用再去意它啊.
⑥ 如何看待心理咨詢師反而看不清楚自己,也解決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
(一)關於看不清自己
想起曾看到的一個問題,在科學研究,尤其是腦科學研究中,我們是在「 用大腦研究大腦 」,這是否可行?
心理是腦的機能,所以從心理角度來說,也就類似於用腦看自己的腦。
照鏡子時,我們沒辦法同時看到完整的自己,何況心理呢?
所以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自己的,恐怕都不多。
心理咨詢師,不是最能看清人的人,包括看自己,還有看別人(對,我不認為心理咨詢師看人就一定比別人看得透徹),只是應該算是 最關注 人的心理的人。
(二)關於解決問題
想起一個關於心理咨詢的漫畫,內容是:一個成年男性每天愁眉苦臉,因為他有尿床的問題,便找朋友傾訴了自己的煩惱。過段時間後,朋友發現他狀態變好了,問怎麼回事?他說自己去找心理咨詢師了。朋友問,那你現在不尿床了?他說,不是,我現在接受自己的尿床了。
最近跟朋友討論心理問題時,我說過一句話:誰沒點問題呢?只是問題的嚴重程度不一樣罷了。
不管是心理 健康 和身體 健康 ,其實都沒有絕對指標,只是有一個 下限 ,或者 區間 。同時,心理狀況的 靈活性 還更大。
我上中學時有過好幾次持續兩三個星期情緒特別低落,每天無精打采,干什麼都提不起勁,有一次是因為家庭原因,還有幾次找不到明顯誘因。後來學了心理學才知道自己可能是有 抑鬱症 的傾向。但那時候,我不知道,也沒有心理老師。自己因為不懂,也沒有特別想方法,就順其自然自己慢慢走出來了。
後來回想,可能那時候不懂抑鬱症,對自己算好事。
我傾向於不要太把問題當問題,學會帶著自己的問題去生活。
還是那句話, 誰沒點問題呢?
(當然,嚴重的問題還是需要干預的。)
這兒涉及兩點:
一是咨詢師技術有限,
二是目前,人的能力有限。
心理學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多問題等著被研究。
這兩點就不細說了。
剛剛還和朋友討論,有的心理咨詢師,在咨詢中,你會不知不覺被他影響,作為當局者你是看不到他的套路的,可能甚至你都不會覺得他幫到了你什麼,但你就是好了。
反之,如果你能看到套路,這方法還會有效嗎?
心理咨詢師用自己知道的套路,來開導自己,會有效嗎?恐怕難以起到真正的效果。
另,認為心理咨詢師能夠解決自己問題的人,我猜也會認為自學心理學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吧。那麼就把心理咨詢看得太片面。不說其他的,就說心理咨詢中基本的共情、積極關注,這恐怕是自己給不了自己的。有的東西沒法自給自足。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可以分三個方面進行:
1.心理咨詢師在自我認知、調適心理功能方面的經驗和方法與非專業人士相比,有無不同?
2.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知識是否足以幫助他們百分之百地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3.心理咨詢師作為來訪者去接受其他咨詢師的專業幫助,其目的與一般來訪者的咨詢目的有無不同?
首先,就第一個問題分享我的看法。無論是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還是咨詢實踐經驗,對於個體來說,這些都是可以成為自助療愈的資源的。所以,當咨詢師遇到一些境遇性的心理問題時(即針對某些具體情境產生的心理問題,不同於因人格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前者如工作改變而引起焦慮,後者如對任何事都容易焦慮),其實是 可以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自我調適的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會對心理學知識進行科普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學習心理學來自助。
其次,不管是對心理咨詢師還是其他人來說, 有一些心理症狀的確更適合尋求他人的專業幫助而非自助。 比如急性或重大創傷、人格層面的非適應性模式等。另一方面,心理咨詢之所以起效,並不是僅僅依靠咨詢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 依靠良好的咨訪關系讓來訪者體驗到新的經驗,依靠咨詢師的鏡映功能讓來訪者看到被隱藏和忽視的自己。這些都是自我調適無法實現的。
最後,心理咨詢師去做個人體驗(即作為來訪者接受咨詢服務), 其目的不單是為了解決心理問題,也是為了惠及自己的咨詢工作。 因為心理咨詢對執業者的心理功能的要求要高於普通人正常生活的心理功能標准,也就是說,有些未修通的心理對普通人正常生活是沒有太大影響的,可以不去特別關注和處理,但咨詢師如果不能保持對自己心理問題的高度覺察,可能會對更好地理解和幫助來訪者有一些影響。所以,心理咨詢師如果有個人議題存在,即使不影響正常生活,可能也需要在個人體驗中去處理。這時咨詢的目的,就不完全是解決這些議題了——人無完人,咨詢師也不必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咨詢師——可能只是通過和自己的體驗師充分討論來更好地覺察自己。
心理咨詢師不是神,也是人,是人都有七情六慾,只能說比別人多了些解決心理問題的辦法。
做為心理工作者,必須消除自身過去的負面能量百分之六十以上,才能更好地去幫助別人,並且每天要做消除負能量的功課,補充正向能量。
我們每天經歷中也會沾染一些負面能量,不斷地消耗能量,所以需要覺察、學習、成長。
如做求助者中,觸到內心的傷痛,就需要去求助者一起共同學習與成長。
越清理自身的創傷與負面能量,越不被外界所觸動。
十幾年前做心理咨詢師,在療愈求助者的時候,也在不斷地療愈自己,但是感覺太漫長了,所以通過進修學習轉化為國際高級催眠治療師,時間線執行師,NLP心理治療師,這些技術比國內技術先進約80至100年,負面事件與情緒十分鍾就能消除,是求助者的福音。
願我們都能擺脫心魔,更好地活在當下!
這個太正常了,咨詢師是讓咨詢者投射的,咨詢師自己也投射,投射就需要目標,所以咨詢師需要大量的咨詢者。
我曾經看過一個搞心理的大神說過「咨詢師是被咨詢者療愈的」,連禪宗也有「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如此看來,大法都是一樣的,紅塵練心才是正途。
所以,一個咨詢師的咨詢者不夠多的話,他就沒有機會真正去做,妄想會越來越多,最終把自己玩進去。
如何看待心理咨詢師看不清楚自己,也解決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
回答您的這個問題需要先做個澄清:通常我們會假設只要是成長中的正常人都會有心理問題。您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可是當我們換一種假設,您就會發現,你所提出的問題是不客觀的。
假設正常的人都不會有心理問題,您的問題就不成立了。因為心理問題只存在於主觀世界中,每個人的主觀世界都只能由自己控制。這樣的話,您說的為什麼心理咨詢師看不清楚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就只能是您的主觀推斷了。
那麼您把主觀推導當成客觀事實,說明了兩個問題:
1.主客觀在某些情境中分不清,這樣會給您帶來很多的不舒服。
2.存在不合理信念。因為有不合理的信念存在導致了在某些情境中主客觀不分。
綜上所述,心理咨詢師能不能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心理問題,他自己是最清楚的。我們不能用自己的主觀世界來對標他人的主觀世界。
人們普遍認為,心理咨詢師是可以解決他們遇到的心理問題的。
事實是,心理咨詢需要一個相對長的咨詢時段,根據程度不同而時長不同。
過程中,需要來訪者與咨詢師共同設置咨詢目標
咨詢師起到的作用是協助和引領來訪者撥開雲霧,也就是問題的表象,逐漸深入背後
關在在於來訪者的領悟和自省,最終得到成長,和問題都解決辦法
1.咨詢過程中有困惑可以跟咨詢師提出
2.建議找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有從業經驗的
希望可以幫到您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 社會 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 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 社會 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余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幫忙復制粘貼,轉發。中華復興有你一份力量
醫者不自醫,非不能也,乃不為也。因為比起找別的心理咨詢師解決問題,自己解決費時費力,還不敢保證一定有效果,在成本上是不上算的。
有些心理學知識可能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