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悉尼歌劇院為什麼是兩種顏色瓷磚

悉尼歌劇院為什麼是兩種顏色瓷磚

發布時間: 2022-12-27 10:33:49

❶ 為什麼悉尼歌劇院的屋頂要建成貝殼形狀呢

悉尼歌劇院的貝殼形屋頂不僅是為了美觀,同時它還有非常好的抗壓性能。就像貝殼是一種凸的曲面拱形薄殼結構,是海洋中的一些軟體動物身體的外殼,可以起到保護這些動物的盔甲的作用,貝殼主要由石灰質成分構成。這是一種脆性材料,用錘子輕輕一敲,便能將貝殼擊碎,但如果將重物壓在貝殼上面,貝殼卻能承受很重的壓力而不碎裂。這說明,貝殼的拱形薄殼結構有良好的抗壓性能。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❷ 悉尼歌劇院的建築特點和功能

特點:

悉尼歌劇院坐落在悉尼港灣,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海邊,屋頂是白色的形狀猶如貝殼,因而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

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

功能:

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

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

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歌劇廳。

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

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

(2)悉尼歌劇院為什麼是兩種顏色瓷磚擴展閱讀: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

這一創意來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人們觀賞這一平凡事物所引起的偉大構想。

❸ 悉尼歌劇院的建築特點和功能

(一)建築特點:

1.歌劇院表面遠看起來是白色,其實是用小的白色和黃色的馬賽克磚拼接成的。

這些瓷磚是由一百多萬片瑞典陶瓦鋪成,並經過特殊處理,因此不怕海風的侵襲,屋頂下方就是悉尼歌劇院的兩大表演場所─音樂廳(Concert Hall)和歌劇院(Opera Theater)。

2.悉尼歌劇院外觀上看起來有三個巨大的殼片,由現澆鋼筋混凝土搭建而成,南北長186米,東西寬97米。

第一組殼片是在位置的西邊,四對殼板是串聯排列的。

三對朝北,一對朝南。

第二組在位置的東側,大致平行於第一組,形狀相同,規模較小。

第三組,在他們的西南,是最小的,包括兩對殼片,裡面的是餐廳。

3.其餘的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

整棟建築的入口在南端,有一個97米寬的樓梯。

車輛入口和停車場位於大台階下。

悉尼歌劇院位於悉尼海港,面對大海,環境開放。

4.它以其獨特的建築設計而聞名,看起來像是三個三角形壓在沙灘上。

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象豎立著的貝殼,又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

5.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二)功能:

1.歌劇廳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

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

2.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

音樂廳是歌劇院的中心,專門設計的新型吸聲天花板和反射鏡能夠更好地向舞台上的表演者和大廳各處的觀眾傳遞聲音。

自動懸吊裝置提高了大廳的靈活性和功能性,並且能夠快速適應不同類型的表演。

3.貝尼朗餐廳。

能容納6000人以上。

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

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4.創意學習中心。

專門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的學習中心,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建築創新方面的知識和實驗。

(3)悉尼歌劇院為什麼是兩種顏色瓷磚擴展閱讀

悉尼歌劇院的建造歷程:

階段一:

於1958年12月5日開始,建築公司為Civil & Civic,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的工程師們則負責監督和指導。

*** 出於對資金和公眾輿論的擔心力求工程盡快開展。

然而約恩·烏松的最終設計卻仍未完成。

1961年1月23日,工程已比預計延後了47天,矮牆的工程最終於1962年8月31日完成。

階段二:

從1957年到1963年,在最後找到一個經濟上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之前,設計隊伍反復嘗試了12種不同的建造「殼」的方法(包括拋物線結構,圓形肋骨和橢圓體)。

在在1961年中期,設計隊伍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所有的「殼」都由球體創建而來。

「殼」由Hornibrook Group Pty Ltd建造,他負責建造了第三階段。

Hornibrook在工廠中製成了2400件預制肋骨和4000件屋頂面板,這加快了工程的進度。

Ove Arup和合作方的工地工程師驚訝於這些「殼」在完工前使用了創新的調節型彎曲鋼鐵桁構梁來支撐不同的屋頂。

在1962年4月6日,悉尼歌劇院被估計將於1964年8月到1965年3月之間完成。

階段三:

從Utzon將他的工作室於1963年2月搬至悉尼後開始。

然而, *** 在1965年發生了改變,新的Robert Askin *** 宣布悉尼歌劇院建造計劃將由公共工程部管轄。

這最終導致約恩·伍重於1966年辭職。

到目前為止,甚至一直到1966年,悉尼歌劇院建造計劃的花費仍然只有2290萬元,少於最終預算1億零200萬的四分之一。

然而在第三階段,設計上將會有很大的支出。

約恩·伍重辭職的時候,第二階段的工程正接近完工。

Peter Hall在他辭職後取代了他的位置,Peter Hall對內部的設計和裝潢負最大的責任。

一些其他的人也在同年接受任命,取代約恩·伍重的位置。

❹ 悉尼歌劇院設計靈感來源是什麼

悉尼歌劇院設計靈感來源是橙子。悉尼歌劇院是澳洲最具代表性的標志建築,有人說它像貝殼,有人說像風帆,悉尼歌劇院設計靈感來源於一顆橙子。

一天他在吃早餐,邊剝橙子邊想方案,突然間發現,切開的橙子瓣竟然組合成一個很有趣的幾何結構圖,迅速完成了悉尼歌劇院的設計方案,寄了出去,多虧了著名建築師依洛·沙爾蘭,把橙子方案從廢紙堆里翻了出來,如獲至寶。於是進行多方面的積極游說,終於讓橙子方案榮獲了第一名。

悉尼歌劇院的建築特色

悉尼歌劇院的外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由10塊大「海貝」組成,與周圍景色相互呼應,最高的那一塊高達67米。悉尼歌劇院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

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但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

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

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鋪蓋,在陽光照映下,既像豎立著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

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歌劇院白色屋頂是由一百多萬片瑞典陶瓦鋪成,並經過特殊處理,因此不怕海風的侵襲,屋頂下方就是悉尼歌劇院的兩大表演場所:音樂廳和歌劇廳。

❺ 悉尼歌劇院的建築特點和功能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一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象是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象豎立著的貝殼,又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而這一創意來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人們觀賞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偉大構想.
編輯本段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檯面積440平方米,有轉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台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台監督對台上、台下情況一目瞭然.
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洲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洲木材,忠實呈現澳洲自有的風格.
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編輯本段悉尼歌劇院佚事
設計建造之曲折
悉尼歌劇院是從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搜集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的設計屏雀中選,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1959年發行悉尼歌劇院彩券.
在建造過程中,因為改組後的澳洲新政府與Jorn Utzon失和,使得這位建築師憤而於1966年離開澳洲,從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無法親眼目睹.之後的工作由澳洲建築師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與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劇院最後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開幕.
首場演出
悉尼歌劇院另一項傳奇是他的第一場演出.當然,正式的首演貴客盈門,開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請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臨現場,但也有人認為悉尼歌劇院的第一場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為工作者獻唱的那次.這位黑人歌手當時爬上了還在興建中的鷹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與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關於悉尼歌劇院的種種幕後故事還不只這些.由於興建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實在太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術難關、有拂袖而去的建築師,還有差點讓政府破產的超高工程費以及一隻在首演綵排時跑來插花的臨時演員—負子鼠(Posum),後來有人將這些寫成了一出歌劇,名字是: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編輯本段對悉尼歌劇院的評價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靈魂,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每天絡繹不絕前往參觀拍照,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
悉尼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那些瀕臨水面的巨大的白色殼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在藍天、碧海、綠樹的襯映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這座建築已被視為世界的經典建築載入史冊.
2003年4月,悉尼歌劇院設計大師烏特松先生獲2003普利策建築學獎.普力策獎是對烏特松和他的傑作的最終承認.
編輯本段旅遊提示
歌劇院規模宏大,陳設講究,演出頻繁,每年在悉尼歌劇院舉行的表演大約3000場,約二百萬觀眾前往共襄盛舉,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之一.除聖誕節和耶穌受難日外,每天開放16小時,平均有10個不同的活動項目,可同時容納7000餘人.歌劇院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熱鬧的場所,旅遊者、觀眾從早到晚絡繹不絕.入夜,到這里來的人,不只是看演出,還來貝尼朗餐廳吃飯和觀賞夜景
欲在悉尼歌劇院欣賞表演者,最好先向悉尼歌劇院索取節目表並預先訂位.
景點旅遊提示
1、1小時劇院參觀
門票:成人26 澳元/172.1876人民幣/人,優惠卡持有者18 澳元/119.2068 人民幣/人.(澳大利亞老年卡及福利卡持有者、學生、年齡在16或16歲以下享受優惠卡價格)
時長:1小時
2、後台參觀
門票:140 澳元 / 927.164人民幣/人
時長:2小時
其他旅遊注意事項:
1、 門票可在底層平台悉尼歌劇院商店的參觀游售票處購買.
2、 1小時劇院參觀無需提前預訂門票.
3、 演出套票和後台參觀必須提前預訂.
4、 建議穿著平底鞋進行後台參觀.
5、 後台參觀有如內參觀的條件限制.
6、 每天的11:00和14:30(星期六的14:30除外),都會有普通話的導游服務.

❻ 悉尼歌劇院的美感特徵

悉尼歌劇院的美感特徵是:

悉尼歌劇院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鋪蓋,在陽光照映下,既像豎立著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

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

建築結構:

悉尼歌劇院的外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由10塊大「海貝」組成,與周圍景色相互呼應,最高的那一塊高達67米。 悉尼歌劇院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

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但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

❼ 悉尼歌劇院的瓷磚為什麼是兩種顏色的

丹麥設計師Jern Utzon在選擇外表面化妝材料時曾經頗費周折———曾經頗具爭議的歌劇院表面曲線和結構設計石破天驚,同時也加大了表面選材的難度;在日光充足的悉尼,大家不希望看到歌劇院帶來光污染;澳大利亞氣候溫差極大,對於歌劇院的表面材料來說,大西洋日夜咸濕的海風帶給它的決不只是心曠神怡,而是刀劍般的嚴酷。不管是否有幕後交易,澳洲人撇開義大利、西班牙,最終選擇了來自瑞典的特別設計和生產的、看起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白色和淺米黃色共8種不同規格、總計105萬多片的瓷磚,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現在幾乎被我們遺忘的152規格瓷磚。
當它們近在眼前的時候,我很難從這些竣工34年來的瓷磚上找到裂紋,更值得一提的是,悉尼歌劇院的頂面從建成以來從未進行過專業清洗,這些瓷磚只是靠接受雨雪的撫摸就能一直保持亮麗。
也是在今年6月,有幸參加了在悉尼舉辦的澳大利亞國際建材展覽會(Designbuild 2007),印象較深的是澳洲人對瓷磚品質的要求著實不低。與歐美人不同的是,熱情溫和的澳洲人不太以一副不屑的姿態說你別人的東西,更多的是跟你探討很具體的品質要求。講完這些之後,在問價格之前還要先落實你的售後保障如何。走訪完當地的一些建材市場之後,越發覺得在這個義大利和西班牙產品占據主導的瓷磚市場,還有很多實實在在的空間供中國廠家挖掘。
能夠給最年輕的世界遺產化妝,悉尼歌劇院上的瓷磚靠的自然是品質和設計。我們有理由相信,歌劇院的瓷磚工程沒有某種交易;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注重品質的澳洲市場上,中國瓷磚機會多多。
關鍵是要關注這個移民國家消費者的非常具體的品質和產品設計要求。

熱點內容
小米mix3系統更新後更卡了為什麼 發布:2025-01-20 19:18:03 瀏覽:174
為什麼系統里自動存文件 發布:2025-01-20 19:17:55 瀏覽:883
公寓送傢具家電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1-20 19:03:57 瀏覽:192
為什麼身上總擠出黃色的小米粒呢 發布:2025-01-20 18:41:22 瀏覽:588
功放機唱歌為什麼不好聽 發布:2025-01-20 18:22:12 瀏覽:54
為什麼新眼鏡看東西不平 發布:2025-01-20 18:22:10 瀏覽:456
腌制肉類為什麼要放蘋果 發布:2025-01-20 18:18:57 瀏覽:222
手機為什麼自動靜音 發布:2025-01-20 18:11:03 瀏覽:560
為什麼有些商品在官網找不到 發布:2025-01-20 18:09:26 瀏覽:210
星匯中新里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1-20 18:00:56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