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蒙德里安格子為什麼不是全部顏色

蒙德里安格子為什麼不是全部顏色

發布時間: 2022-11-06 20:13:15

1. 蒙德里安:紅黃藍灰格子,容下了一整個宇宙

現代抽象藝術與古典藝術的一大區別,在於它把繪畫由具象演變為了高度概括的抽象,藉以表達主觀意志。

在《論藝術中的精神》這本書中,康定斯基第一次完整闡述了抽象藝術理論。到了晚年,他更是宣稱:「藝術的目的和內容是浪漫主義,而我的作品中一直大量用圓。」

與康定斯基的「圓」不同,另一位抽象畫家,彼埃·蒙德里安,他最常使用的是直線和方塊。那些「紅黃藍灰格子」,開拓了他的一片藝術天地,追求的是「純粹抽象」。蒙德里安獨創的「格子元素」,歷經百年,至今仍然被廣泛使用。

職業畫家的理想

蒙德里安一開始,並不是抽象的蒙德里安。1872年出生於荷蘭阿麥斯福特的他,成長在清教徒的家庭,有一個姐姐和三個弟弟。他的父親是一位小學校長,業余時間熱愛美術,蒙德里安從小就在藝術的熏陶下長大。

8歲那年,他立志要當一名畫家,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父母認為,藝術家是一項很不穩定的工作。蒙德里安做出了妥協,承諾去考美術教師。然而,在他20歲擁有中學教師資格之後,並沒有進入教育界。

蒙德里安的叔叔弗里茨,是一位荷蘭傳統風景畫家。在取得教師資格之前,蒙德里安一直跟著叔叔學習,得到了海牙畫派的真傳。

受到叔叔的影響,蒙德里安早期的作品,以寫實風景畫為主。那時,他經常到河邊寫生,勤奮的描繪著自然風光,家鄉的河流、原野和風車,浪漫而安謐,填滿了他的每一幅畫面。

1892年,蒙德里安告別家鄉,進入阿姆斯特丹的國立藝術學院學習,開始了他邁向職業畫家的第一步。學院派的正規訓練,進一步強化了他的寫實能力。

起初,他深受老師的荷蘭印象派手法影響,逐漸脫離了海牙畫派。直到1903年,他去比利時探望朋友,比利時風景畫的干凈線條和冷淡色調,一下子擊中了他。

蒙德里安第一次嘗試著改變畫風,減少了傳統繪畫中的光影表現,更多採用線條和形狀的組合式構圖。《靜物》是這一年的代表作品,獲得了藝術家協會的肯定。作品中嚴謹的構圖和豪放的筆觸,兼具古典與現代的特徵,初次展露出蒙德里安的鋒芒。

旅途結束以後,1905年,回到阿姆斯特丹的蒙德里安,被朋友帶去參觀了荷蘭光色派的大型展覽,並由此接觸到了法國的後印象派風格。於是,蒙德里安有了第二次轉變,開始減少用色和使用原始色。

1908年的作品《受難之花》,使用了點彩法,屬於後印象派里的一個分支。女孩身上的背心,由白、灰、紅混合而成,大的冷色調中透出了一股暖意。

進一步喚醒蒙德里安的,是荷蘭同胞梵高炙熱明艷的筆觸。蒙德里安終於發現,真實並不局限於寫實的物體,大自然需要通過人的感受與思考,做出二次詮釋。就此,他的抽象意識覺醒。

走向抽象

1909年,蒙德里安加入了「荷蘭通神論者協會」,這個協會的核心思想是創造一個超越種族、性別、信仰的人類大家庭。蒙德里安藉此接觸到了新柏拉圖主義和多神論思想,開始探索更為深刻的人類真理。

蒙德里安成長最關鍵的一年,發生在39歲的時候。1911年10月,他在巴黎參加了一場展覽,看見了畢加索和布拉克的立體派作品,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第二年,他就毅然解除婚約,將名字「Mondriaan」中的一個「a」去掉,然後奔赴巴黎,研究起了立體派繪畫,這是他的第三次轉變。

這個階段的早些時候,他的作品是平面化的,充斥著基本線條和幾何形狀,由大面積的色塊填充,並且開始為畫面留白。

但是很顯然,立體主義不是他的最終目的,沒過多久,蒙德里安就揉入了個人觀念。那些單刀直入的線條,試圖徹底擺脫立體派的常規束縛。因為蒙德里安認為,立體派仍然是自然主義的,而藝術應該揭示自然的最真實本質,那就是:平面、色彩、節奏與韻律。

浪漫至極的巴黎,創作之外的生活中,蒙德里安迷上了瑞典舞者讓·博林的舞蹈。很快,他就掌握了西迷舞、狐步舞和一步舞。可惜由於貧窮,他始終沒能遇上合適的女性。

《裸體》創作於1912年,這是杜尚《下樓梯的裸女》的姊妹作品。蒙德里安越來越注重整體結構,運用橫豎相交的線條,來表達眼前的景觀。同時藉助線條、色彩和區域分布,來達到某種和諧。

在1913年,蒙德里安得出了一個結論:自然形體要簡化成抽象符號,上升為「純粹實在」。

可是理想太豐滿,現實很骨感。蒙德里安並沒有賣出去自己的作品,他不得不靠友人的資助度日。那些人買回去這些畫作,當成對他的鼓勵。而房東也為他開出了相當良心的租金價格,可是缺錢這件事情,始終困擾著這個窮畫家。

新造型主義

1914年的夏天,蒙德里安的父親病危,他只能回到了荷蘭。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完全澆滅了他重返巴黎的希望。在這段躲避戰亂的日子裡,蒙德里安開始了他的第四次轉變。

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舍恩邁克斯提出:水平和垂直是世界構成的兩大基礎,紅黃藍是三種基本顏色。他的這一哲學理念,給了蒙德里安決定性的沖擊。

也是在這段時間里,蒙德里安結識了兩位抽象藝術家:巴特范德萊克、杜斯堡。1916年,蒙德里安與彩色玻璃藝術家巴特范德萊克相遇,後者的作品只使用三原色,蒙德里安被這種風格深深吸引,從中受益匪淺。

杜斯堡是蒙德里安在一個展覽上認識的,1917年,他們合夥創辦了美術期刊《風格》。蒙德里安在上面發表文章,闡述他的藝術思想。最基本的元素:直線、三原色(紅黃藍)與三非色(黑、白、灰),成為了他們議論的主角。

創作於1918年的《46歲自畫像》,是這一時期具有典型意義的作品。肖像的頭部四周,排列著若干個抽象的方形,似乎寓意著這些幾何圖形,已經時時刻刻充斥著作者的腦袋。

蒙德里安主張「從抽象的角度理解整個自然,幾何與顏色則是最有效表達出這種精神意義上的抽象式真理」。後來,他將其稱為「新造型主義」。

創造格子畫

1918年,西班牙爆發大流感,蒙德里安逃過一劫,倖存了下來。戰爭已經結束了,他終於重返巴黎。此時,法國不同藝術流派的交流、碰撞,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高度自由的創作環境,讓蒙德里安感覺十分的舒適。到了1919年,他發現了新的表現形式,嘗試著創作網格型的作品。

線條與色塊,通過精心的分割重組,抽象成了具有韻律感的簡潔畫面。起初,蒙德里安使用的是灰色的線條,格子較小,數量眾多。1919年的作品《網格構成5》,就屬於這一類。

1920年後期,蒙德里安的作品變得更加大膽,他創作出了抽象繪畫《構成A》。這時的格子明顯增大,數量有所減少,並且出現了白色的格子。

1922年的《紅、藍、黃、黑構圖》,更是將蒙德里安推向了繪畫生涯的第一次巔峰。這幅作品雖然沒有採用常見的平衡構圖方式,卻體現了他在不規則中尋找平衡的藝術思想。

遺憾的是,後來杜斯堡堅持在風格派繪畫中使用對角線,蒙德里安則強烈反對。這兩位合作夥伴的分歧越來越大,杜斯堡甚至在《風格》上發表文章,諷刺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義」。最終導致兩人不歡而散,蒙德里安徹底退出了風格派。

離開以後,蒙德里安變得越來越「孤僻」了,他總是獨來獨往,沉浸於自我的藝術世界中。1930年,他的幾何抽象風格代表作誕生了,那就是《紅、黃、藍的構成》。

畫面由七個大小不同的矩形構成,只採用三原色,除了垂直線就是水平線,除了直角就是方塊,科學的分割與組合,使整個作品產生了一種和諧的平衡感。

結合當時的世界局勢,蒙德里安其實是想藉助自己的創作,來表達對於戰爭的反抗。

現代主義的靈感之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納粹盯上了蒙德里安的作品。1940年秋天,他被迫離開歐洲,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搬到了美國紐約居住。遠離戰事紛擾,蒙德里安加入了美國抽象藝術家協會。到了晚上,則會和友人去紐約黑人住宅區,欣賞爵士樂演奏會。

曼哈頓五光十色的生活,激發了蒙德里安新的創作靈感。他像換了一個人,完全放棄了使用黑線,打散了大方塊,只留下紅黃藍小色塊,並列排成一條,就像音符在畫布上舞蹈,畫作變得輕鬆起來。

紐約時期的經典代表,是1943年所做的《百老匯爵士樂》。這也是蒙德里安一生中最後一件完成的作品。

這幅一米多寬的正方形作品,由紅黃藍灰四種色塊構成,刻畫出了蒙德里安眼中的百老匯繁華。透過那些大小不一的格子,彷彿能嗅到車水馬龍的大都市氣息。密織的垂直和水平線條,像極了城市道路。而點點的色塊,似爵士樂一般跳躍變化,又如同霓虹燈光在閃爍。

這是蒙德里安藝術生涯的最後一次巔峰,寄託著藝術家對和平與美好的無限嚮往。然而,他還是沒能熬到戰爭結束,1944年2月1日,蒙德里安在紐約溘然長逝,享年72歲。

蒙德里安終身未婚,執著而淡泊,他將自己完全獻給了藝術。終極一生,這位特立獨行的畫家,都在追求心中那個純粹的精神世界。希望通過最簡潔的方式,表現最宏大的宇宙,建立起理性秩序的平衡。

之後的歲月,他強烈的個人風格,成為了藝術領域的靈感之源。1965年,法國時尚設計師伊夫·聖羅蘭,將蒙德里安《紅黃藍構圖》的繪畫作品,與秋季時裝設計巧妙結合,創造了「蒙德里安裙」。這些由基礎色塊和黑線組成的裙子,成為了一代經典,進入了時裝史的殿堂。

蒙德里安的藝術風格,對現代設計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一直到今天,人們追隨蒙德里安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大到建築、工業,小到服裝、家居,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師們,從他那裡汲取著養分。某種程度上說,蒙德里安超越了和他同時代的那些畫家。

有人說,「蒙德里安意味著現代主義,他就是現代主義起源時期的圖騰。」有他的地方,就有前沿藝術,就有對世界本源的探索,也許這就是蒙德里安的意義所在。

2. 蒙德里安的三原色作品

蒙德里安的三原色作品有:《紅、黃、藍的構成II》、《紐約市》系列作品。

三原色作品來源於蒙德里安對藝術的看法,這也正是偉大藝術家的不凡之處。他們從來不會拘泥於一種局限的思維之間。

3. 蒙德里安《紅黃藍的構成》中顏色進行調和了嗎還是直接利用單純的顏料上色的

蒙德里安用的都是純色,紅黃藍都沒有調和,屬於極簡主義

4. 蒙德里安的格子畫為什麼不是全部格子都填上顏色

我理解蒙德里安的繪畫是冷的抽象藝術。他是以幾何圖形為繪畫元素,就用三原色(紅黃藍)和黑白灰進行創作的。他是按照所要表現的內容來填顏色的白色也是他需要的一種顏色。蒙德里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也是非具象繪畫創始人之一。他的風格對現代建築 工藝和設計產生很大影響。這樣說能理解嗎。

5. 如何欣賞蒙德里安的畫作,畫家本身又有什麼樣的經歷

可以說蒙德里安的藝術,就是做減法的藝術。蒙德里安認為,假如把一件東西分析、簡化到一定程度,就能得到它的精髓。這個理論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中國古代的繪畫藝術的一些理念?在他1919年發表的《論新造型主義》中他是這樣闡述的,認為「自然的豐富多彩可以壓縮為一定關系的造型表現,藝術成為一種如同數學一樣精確地表達宇宙基本特徵的直覺手段」。

蒙德里安的代表作,也被很多的現代人戲稱為是Excel表格。、盡管看起來如此,但是蒙德里安畫作中的精準性並不是利用工具達到的,畫格子完全沒有用尺子。據說曾經美國的一位藝術教授曾帶領學生臨摹,他之前認為學生選蒙德里安是偷懶,但在微距鏡頭下發現其實「這是一個相當困難復雜的圖像」。每個色塊的用料厚薄不一,每個表面和線條都有不同的紋理,線條邊界還故意做出粗糙層級,而學生試圖模仿這種手法,最後竟沒有成功。

6. 抽象大師蒙德里安畫作被倒掛展示了77年,為何卻沒有一個人發現

可能大家都覺得那個畫本來就應該那個樣子,並沒有什麼違和感,畢竟抽象畫都是沒有什麼具體的表現。

7. 蒙德里安不是生下來就畫格子的

        幺妹小蛋做了一個基於LBC(L代表光影Light,B代表筆觸Brush,C代表色彩Color)審美性格模型開發的審美性格測試,測試結果,她的審美性格屬於平和內斂型,該類型的代表藝術家是蒙德里安。誰是蒙德里安?上網路搜了一下他的作品,清一色的格子畫。出於好玩,我也關注了微信公眾號「藝術之間」(ID:yishu16),點擊「發現真我」版塊,參與了測試,測試結果,悶騷細節控,代表藝術家梵高,分析得頭頭是道。從小我和小蛋就是一對互補型姐妹,兩人分別位於抓狂和淡定的兩端。

      「你喜歡你的代表藝術家蒙德里安的格子畫嗎?」「他是很有名的風格派,那些畫很有趣。」學過畫畫的小蛋說。他為什麼老畫格子,這些格子有什麼不同,畫這些格子很難嗎?我對蒙德里安產生了八卦的興趣。

        在威爾·貢培茲的《現代藝術150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的書里(第241頁至242頁),作者引用蒙德里安杜撰的自問自答向觀眾解釋了格子畫的秘密。

      看完這段自問自答,我想到一段工作小插曲。幾年前為了宣傳報道一所學校的特色教育理念,我需要做一個校長訪談。跟校長約訪時,校辦客氣地發來一篇已寫好的訪談稿。我通讀了一遍,的確厲害。但我並沒有直接採用這篇自問自答,理由是那篇虛擬校長訪談里,設定好的提問遺漏了幾個我想提的問題,校長的回答有點深奧迂迴,不夠通俗。於是我們還是做了一次原始的面對面訪談,通過當面與校長坐著聊天侃大山,終於搞清楚了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交了一篇大白話的稿子。

      話題有點扯遠了。要想真的弄懂蒙德里安的格子畫,可能需要了解他的生平,甚至自己動手臨摹他的作品試試。在微信公眾號「年代美術館」(ID:ndmsg2015)里有一篇文章,名為「幾何抽象畫派先驅 蒙德里安」。看了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來蒙德里安在四十歲之前是不畫格子的,格子是他四十歲之後才發現的專屬風格。二三十歲時,他畫浪漫的鄉村風景畫,溪邊的小屋、農舍門口提水喂雞的農婦等,那些畫都寫實,換句話說,一眼就能認出畫家畫的是什麼。隨著年紀增大,經歷的事情多了,(他活著的時候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戰),他的畫變得抽象起來,畫的房子、樹林、農場、風車、花朵變得像一個個組合起來的團塊。1908年,他36歲,他的畫有點像粗曠簡化版本的梵高,狂野的歪歪扭扭。之後他又崇拜了一陣子立體主義的繪畫,他的靜物寫生(樹木、房間等)充滿了畢加索的感覺。1913年,他41歲,他的畫里幾乎只剩下了橫和豎兩種線條,整幅畫隱約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格子。1917年,他45歲,呼之欲出的小格子慢慢匯聚成一個個更大、更鮮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最終,他的畫里只有直線、直角、三原色(紅黃藍)和三非原色(白黑灰),人們將他創造的風格取名「新造型主義」。

        我承認,看完這個旨在推廣藝術公共教育的美術機構,同時也是溫州本地的私立美術館分享的解析蒙得里安的文章,仍舊不明白為什麼蒙德里安會想用黑線和紅、黃、藍的方格子來代表世間的萬事萬物以及他是遵循什麼規律來安排格子的大小間距分布的。根據上文提到的LBC測試,所有參與測試的人裡面是蒙得里安粉絲的佔4%,梵高粉是蒙的三倍。

        現代藝術有實用的一面,尤其是那些可以大批量復制生產的商業藝術,有一種時間上的親近感和煙火氣。我無法鎮定自若地坐在一張明清仿古的紅木椅子上,但蜷在一張上世紀50年代設計的蛋椅上會很舒服。許多人盡管口頭上不承認自己喜歡現代藝術,但他們掏腰包去支持它。比如海魂衫,純色短袖等款式的衣服肯定是每年夏天的熱賣品,極簡至上的設計賺得盆缽滿盈。

附註:最後一幅圖片引用自《現代藝術150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書內插圖。其餘圖片均引用自溫州年代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8. 蒙德里安格子畫的特點和含義

蒙德里安格子畫的特點是做減法的藝術,由直線、直角、三原色和三非原色組成,含義是創造出的普遍的現象秩序與均衡之美,透過直角可以靜觀萬物內部的安寧。

在這樣的畫中看到了藝術家內省的深刻觀感與洞察,以及創造出的普遍的現象秩序與均衡之美,透過直角可以靜觀萬物內部的安寧。這樣的藝術對當時的建築、傢具、裝飾藝術以及印刷業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9. 想請問高手,蒙德里安的格子畫都有哪幾種顏色在色彩的排列順序上有沒有規律呢~~

顏色的排列上應該是有規律的,不可能無規律的創作。你現在也在研究蒙德里安嗎?我正在研究,論文正准備研究這個呢,只是還正處於初步階段。

10. 皮特·蒙德里安的代表型畫作「格子畫」好在哪裡

這是說,「從荷蘭到蒙德里安設計」活動將持續一年,城市內的一些重要的建築將成為標志性的裝飾~蒙德里安幾何繪畫風格。

此後,蒙德里安將成為格時尚,通用公式的迪奧、普拉達、芬迪等大品牌繼續蒙德里安的藝術創作的重新解讀。

熱點內容
徐州女人為什麼找不到對象 發布:2025-02-01 13:47:20 瀏覽:324
為什麼淘寶nds便宜 發布:2025-02-01 13:45:31 瀏覽:700
男生殖器為什麼黑 發布:2025-02-01 13:25:53 瀏覽:680
接話快的人為什麼學習成績不好 發布:2025-02-01 13:18:28 瀏覽:543
為什麼眼淚會弄臟東西 發布:2025-02-01 13:15:15 瀏覽:919
為什麼一進淘寶網速變慢 發布:2025-02-01 13:10:44 瀏覽:718
珊瑚為什麼各種顏色各種形狀 發布:2025-02-01 13:10:43 瀏覽:855
戰爭雷霆文件夾為什麼那麼大 發布:2025-02-01 12:18:20 瀏覽:673
電腦注冊郵箱為什麼沒反應 發布:2025-02-01 12:16:39 瀏覽:180
身家百萬的人為什麼找不到老婆 發布:2025-02-01 12:14:59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