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粉蝶為什麼會變顏色
『壹』 菜粉蝶簡介
菜粉蝶又稱白粉蝶,屬鱗翅目,粉蝶科,屬於節肢動物里的昆蟲類。廣西各地均有發生災害。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莧科等 9 科 35 種,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藍、甘藍、花椰菜等受害比較嚴重。
【形態特徵】成蟲體灰黑色,翅白色,鱗粉細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頂角黑色;後翅前緣有一個不規則的黑斑,後翅底面淡粉黃色。卵瓶狀,豎立,初產時乳白至淡黃色,後變橙黃色,表面有較規則的縱橫脊紋。幼蟲初孵化時灰黃色,後變青綠色,體圓筒形,中段較肥大,體上各節均有 4條~5 條橫皺紋,背部有一條不明顯的斷續黃色縱線,氣門線黃色,每節的線上有兩個黃斑。蛹紡錘形,兩端尖細,背部有 3 條縱隆線和 3 個角狀突起。
【發生特點】 菜粉蝶分布廣,在廣西一年發生 7 個~ 8個世代,以蛹在被害的芥藍或甘藍菜株上越冬,也有在其他十字花科蔬菜殘株落葉的向陽處越冬,翌年 2 月 ! 3 月間成蟲出現。成蟲羽化後 6 小時 ~7 小時即進行交配,交配後 1天~2 天即產卵。
春、秋季節,菜園里常常有許多白色的蝴蝶飛舞,人們叫它菜粉蝶,又稱白粉蝶、白蝴蝶、粉蝶等等。菜粉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蹤跡。菜粉蝶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不同的發育階段。菜粉蝶是成蟲,它不吃菜葉,僅吸食花蜜。它在花叢中吸食花蜜時,無形中替花做了媒,起了傳粉的作用。可是它在幼蟲時期,卻專門咬食菜葉,造成蔬菜減產。
捲心菜含有芥子油氣味,菜粉蝶根據這種氣味,來選擇產卵地點。這種現象生物學上稱為趨化性。
2吃葉趨化性 菜粉蝶的卵形狀像瓶子,約1毫米長,黃色,逐漸變深,卵期2-11天。幼蟲大多在清晨孵化,出殼時,幼蟲在卵內用大顎在卵尖端稍下處咬破卵殼外出。初孵幼蟲,把卵殼吃掉,再轉食菜葉。菜粉蝶的幼蟲主要是靠吃菜葉長大,身體為青綠色,所以人們叫它菜青蟲,又名青蟲、菜蟲。
菜青蟲吃菜葉也有選擇性,專吃十字花科植物的葉子。你還可以做一個觀察實驗,把菜青蟲放在草紙上,發現它不會咬食草紙,當草紙上沾濕了捲心菜葉汁之後,它便會啃咬起來。
『貳』 彩粉蝶與菜青蟲的關系
菜粉蝶(PierisrapaeLinne)又稱菜青蟲,屬鱗翅目,粉蝶科。廣西各地均有發生。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莧科等9科35種,主要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藍、甘藍、花椰菜等受害比較嚴重。菜粉蝶分布全國各地,葯材中以板藍根受害嚴重,幼蟲將葉片吃成缺刻和孔洞,為害嚴重時全葉被吃光,僅剩葉脈和葉柄。
幼蟲以十字花科、豆科、白花茶科等植物為食,是蔬菜園藝栽培上的一大害蟲。
成蟲體長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體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長毛,翅白色。雌蟲前翅前緣和基部大部分為黑色,頂角有1個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側有2個黑色圓斑,前後並列。後翅基部灰黑色,前緣有1個黑斑,翅展開時與前翅後方的黑斑相連接。卵豎立呈瓶狀,高約1毫米,初產時淡黃色,後變為橙黃色。幼蟲共5齡,體長28~35毫米,幼蟲初孵化時灰黃色,後變青綠色,體圓筒形,中段較肥大。
菜青蟲是無脊椎動物,屬昆蟲綱,鱗翅目,粉蝶科,是菜粉蝶的幼蟲。幼蟲體長約2.8~3.5厘米,全身青綠色,背部有1條黃細線,兩側具有小黃點。剛孵出的幼蟲先啃食卵殼,再嚼食菜葉,食量很大。往往在幼嫩葉背處為害,顏色往往與菜色一致,要仔細辨認。菜粉蝶的寄主有油菜、甘藍、花椰菜、白菜、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偏嗜含有芥子油醣苷、葉表光滑無毛的甘藍和花椰菜。
『叄』 蝴蝶翅膀的斑斕色彩是如何產生的
研究發現,蝴蝶的顏色是自己身上的色素,色素可以吸收部分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從而使畫面呈現出相應的色彩。蝴蝶身上的黑色、黃色、紅色和綠色,也是由色素決定的。例如,黑色素使蝴蝶的翅膀呈現出深沉的墨色、褐色、黃褐色和紅褐色等色彩。再如,類胡蘿卜素、花青素、花黃素能夠讓蝴蝶的翅膀產生黃色、紅色、橘紅色。當色素色和結構色混合在一起時,蝴蝶翅膀上的顏色和斑紋就更加艷麗奪目了。
蝴蝶翅上美麗的色彩其實都是來自它們的鱗片。如果將鱗片去掉,蝴蝶的翅幾乎是無色而透明的。各種蝴蝶翅膀上的鱗片大小各異,長短不同,或者帶脊起棱,或者尖端有鋸齒……研究發現,每個鱗片細小的「脊紋」越多,出現的閃光就越強,顏色的變化也就越大。
同學是三大的吧?/?????
『肆』 白蝴蝶會變什麼蟲子
白蝴蝶一般指白粉蝶、也叫菜白蝶。其生命後期不會變蟲子,會產卵,然後死亡。卵會孵化成幼蟲,再變態為蝴蝶。
白粉蝶的幼蟲又稱菜青蟲,是我國分布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經常成災的害蟲。
『伍』 菜粉蝶是什麼
菜粉蝶,別名菜白蝶,幼蟲又稱菜青蟲,是我國分布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經常成災的害蟲。已知的寄主植物有9科35中之多,嗜食十字花科植物;
特別偏食厚葉片的甘藍、花椰菜、白菜、蘿卜等。在缺少十字花科植物時,也可取食其他寄主植物,如菊科、白花菜科、金蓮花科、百合科、紫草科、木犀科等植物。
菜粉蝶各地普遍發生,各地年生代數不同,自北向南逐漸增加,東北地區1年3~4代,黃淮地區5~6代,長江流域地區7~9代,廣州可發生12代左右,華南地區無滯育現象,各個蟲態均可越冬。
(5)菜粉蝶為什麼會變顏色擴展閱讀:
越冬蛹的羽化時間在全國各地差異較大,江南各地於第二年早春2~4月份羽化,華北4~5月份,東北5~6月份。
由於越冬蛹所處的環境復雜,溫度差異大,因此,越冬代成蟲的羽化期持續很長,羽化期可長達一個月之久,這是導致以後田間發生世代重疊的主要原因,也給預測預報和防治帶來一定的難度。
一年中危害盛期也因地而異,在南方以春末夏初(4~6月份)和秋初(9~11月份)兩次盛發,華北5~6月份和8~9月份,東北地區則在7、9月盛發。
『陸』 小明的媽媽說:蝴蝶都是菜青蟲變的,你信嗎你准備怎麼樣採用什麼方法來證明小
不是的。
菜粉蝶是由菜青蟲變的。你可以捉幾只菜青蟲養一段就知道了,還可以觀察它化蛹、羽化的過程。(觀察法)
蝴蝶是由蝴蝶的卵變來的,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即一生會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柒』 如何認識菜粉蝶
菜粉蝶成蟲體長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體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的長毛;雌蟲整體呈黑色,頂角有一個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側有2個前後並列的黑色圓斑,前嘴上有一個黑斑,翅展開時與前翅後方的黑斑相連接。
卵高約1毫米,初產時淡黃色,後變為橙黃色。幼蟲體長28—35毫米,幼蟲初孵化時灰黃色,後變青綠色,體呈圓筒形,中間肥大,背部有條不明顯的斷續黃色縱線,氣門線黃色,線上有黃斑。
蛹長18—21毫米,紡錘形,背部有3條縱隆線和3個角狀突起;頭部前端中央有一個管狀突起;在第二、三腹節兩側有兩個突起成角的黃色脊;體灰黑色,翅白色,前翅基部灰黑色,頂角黑色,後翅底面為淡粉黃色。
『捌』 說一說菜粉蝶的一生
菜粉蝶的一生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卵。菜粉蝶的卵是淺黃色的,通常產在捲心菜葉子的背面。大約一個星期之後,卵孵化成幼蟲,就是
第二階段了。雖然菜粉蝶很美麗,也很討人喜歡,但是它的幼蟲卻有點讓人討厭,因為它們很喜歡吃捲心菜又嫩又香的葉子,會把人們種植的捲心菜葉子吃出一個個大洞。它們經常有很多聚集在捲心菜葉子上,狼吞虎咽地吃著,能一天到晚吃個不停。菜粉蝶的幼蟲一共要蛻4次皮,每蛻一次皮就增加一歲,剛剛蛻皮的時候需要休息一兩天,等皮膚變硬後,又開始大口大口的吞吃捲心菜。
蛻了4次皮之後,菜粉蝶幼蟲開始結蛹,就進入第三階段了。菜粉蝶的蛹很有意思,它在棕色的樹幹上就會變成棕色蛹,在綠色的葉子上就會變成綠色蛹,不仔細看的話,很難找到它們。秋天結蛹的'菜粉蝶幼蟲就以蛹的狀態度過寒冷的冬天,它們一般會在樹干、稻草或是枯草上結蛹,所以,秋天的蛹一般像枯草或楓葉的顏色,很奇妙吧。變成蛹的菜粉蝶不吃也不動,在蛹里耐心地等待著羽化。它的身體慢慢發生變化,漸漸露出了蝴蝶的模樣,與幼蟲時期完全不同。過了一個星期,它的翅膀長出黑色斑點,即將破蛹而出。蛹里的菜粉蝶繼續長大,又過了一個星期,菜粉蝶的翅膀上已經有3個非常明顯的黑斑了。菜粉蝶終於開始羽化了,蛹從頭部開始蛻皮,菜
粉蝶從裡面緩慢地爬了出來,白色的翅膀逐漸展開,啊,它終於變成蝴蝶了。陽光溫暖地照著它的身體和翅膀,它的前翅頂端有一條歪斜的黑色斑紋,下面有幾個黑色斑點,就像綉上去一樣美麗。這就是菜粉蝶的第四階段了,它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玖』 從外面撿到的蝴蝶蛹(菜粉蝶)什麼時候出來
1,看起來至少有一隻蛹被寄生蜂產下了寄生卵了。這樣的話,蛹出不了蝶。會死,會出很多寄生蜂。
2,如果蛹健康。這個顏色已經從最開始的嫩綠色變成了黃色了。比較接近化蝶的階段,估計還有2~3天左右。當你能看到蛹裡面有翅膀的性狀色塊時,12個小時內會出。
3,你已經摘下了蛹,它不能以天然的姿態懸掛,會影響出蝶。當它破蛹從背部裂開爬出來是,不順利,或者爬不出,就會死掉。爬出來以後,不能及時爬到便於涼展翅膀,舒展新翅膀的地方,它將羽化失敗,翅膀畸形,最後飛不了,很快死掉。
4,其他影響羽化的因素還有溫度和濕度,只要不太乾燥,這個季節問題不大。
我想說的說完了。
『拾』 菜粉蝶的外形特徵
菜粉蝶屬完全變態發育,分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成蟲體長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體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長毛,翅白色。雌蟲前翅前緣和基部大部分為黑色,頂角有1個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側有2個黑色圓斑,前後並列。後翅基部灰黑色,前緣有1個黑斑,翅展開時與前翅後方的黑斑相連接。常有雌雄二型,更有季節二型的現象。隨著生活環境的不同而其色澤有深有淺,斑紋有大有小,通常在高溫下生長的個體,翅面上的黑班色深顯著而翅里的黃鱗色澤鮮艷;反之在低溫條件下發育成長的個體則黑鱗少而斑型小,或完全消失。
卵豎立呈瓶狀,高約1毫米,初產時淡黃色,後變為橙黃色。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幼蟲共5齡,體長28~35毫米,幼蟲初孵化時灰黃色,後變青綠色,體圓筒形,中段較肥大,背部有一條不明顯的斷續黃色縱線,氣門線黃色,每節的線上有兩個黃斑。密布細小黑色毛瘤,各體節有4~5條橫皺紋。蛹長18~21毫米,紡錘形,體色有綠色、淡褐色、灰黃色等;背部有3條縱隆線和3個角狀突起。頭部前端中央有1個短而直的管狀突起;腹部兩側也各有1個黃色脊,在第二、三腹節兩側突起成角。體灰黑色,翅白色,鱗粉細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頂角黑色;後翅前緣有一個不規則的黑斑,後翅底面淡粉黃色。
白粉蝶,體長約18mm,展翅寬45-65mm。頭小,復眼黑褐色、圓形、突出,口器為虹吸式,下唇須特別發達,觸角成棍棒形。胸部黑色,有灰色長毛,並夾有白色長的細毛。雌蝶翅基部有灰黑部分幾占翅的一半,翅尖有三角形黑斑。雄蝶灰黑部分局限於翅基處,翅尖灰黑部分較淡。雌蝶的色彩一般比雄蝶深而明顯。足細長,腹部細小 ,末端略尖,密被白色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