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紅參顏色很深
㈠ 紅參片泡水,為什麼有的湯水顏色深,有的淺
問題分析: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這種情況可能和參片內所含的葯物成分不均勻有關,沒有什麼問題,不必擔心。平時多休息,合理使用中葯調補身體。
意見建議:
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飲食生活習慣,勞逸結合,適當鍛煉。祝您健康幸福!
㈡ 紅參的鑒別真偽方法秘訣有什麼
紅參含有極高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那麼如此高價值的物品肯定是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那對於這種物品應該怎麼鑒別真偽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紅參的鑒別真偽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紅參的鑒別真偽方法
1、普通紅參的鑒別:紅參的感官特徵通常是人參蘆、體完整,全長6~17cm,體(主根)長5~ 10cm,直徑0.5~ 2cm,表面淺紅棕色、紅棕色或深紅棕色,對光而視有半透明感;亦有的不透明,顯暗黃色斑塊。上端"肩"部鈍圓,與蘆頭(根莖)相接。蘆頭較短,上有莖痕可辨,下端有2~3條支根。體上部可見環紋,體表有皺紋、縱溝及細根痕。參須已除去。質硬而脆,折斷面平坦、光亮,角質樣,紅棕色;中間色稍淺,外周色較深。氣微香而特異,味先微苦而後甘。
2、邊條紅參的鑒別:形態、色澤、半透明角質樣等與普通紅參相似,以蘆長、體長、腿長(三長)為其獨具特徵。由於原料參栽培年限較長(7~9年),體的上半部色澤較深且較粗糙,肩部橫紋顯著,整體具備"有皮有肉"之特點,支根2~3條。氣香,味甘,微苦。質地堅實,角質樣,無生心,無空心。
3、精製紅參的鑒別:蘆短、質實、色深、有壓制痕跡等特點。其表面積較普通紅參縮小40%以上,密度增加1倍(由0.8g·cm-3增至1.6g·cm-2)。單支呈不規則長稜柱形,有明顯壓痕,長9~16cm,蘆較短(經縮蘆工序,一部分"縮"入肩部),有修剪後的支根2~3個。表面紅棕色,有光澤,肩部色較淺,有環紋;體表有細縱皺紋,無抽溝、黃皮、破疤。質硬而脆,斷面平坦、光亮、細密、無孔隙,角質樣。皮層、髓部可辨。氣香,味甘,微苦。
紅參的吃法
紅參的日常吃法很多,可以切片在嘴裡含一會兒後嚼服、泡茶飲、研末吞服,也可煎湯、燉用。其中含嚼是最簡單的服用方法,將紅參切成薄片,取2—3片3克左右含於口中片刻,待口中唾液豐富之時細嚼咽下。或可泡茶飲用,即將紅參切成薄片,取2—3克放在碗內或杯中,加開水沖泡,悶蓋5分鍾後即可服用,反復幾次後將參片嚼服咽下。研末使用時,將參磨成細粉,每天吞服,該法紅參用量較少,具體可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每次1—1.5克即可。
1、燉煮:紅參或白參在食用時常伴有苦味,如果將人參和瘦豬肉、雞、魚等一起烹燉,可消除苦味,滋補強身。
2、蒸服:將紅參切成約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內,加滿水,封密碗口,放置於鍋內蒸燉30分鍾即可服用。
3、沖茶:將紅參或干參切成薄片,放在碗內或杯中,用開水沖泡,悶蓋5分後即可服用。
4、熬粥:將紅參切成薄丁片,早餐熬粥時放少許,大補。
5、嚼食:將紅參切成薄丁片,取2~3片含於口中細嚼,生津提神,甘涼可口,是最簡單服用方法。
6、磨粉:將人參磨成細粉,每天吞服,用量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紅參的葯用價值
紅參是參的熟用品,其加工方法是:經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乾等工序,加工而成。紅參在蒸制過程中,因為熱處理會發生化學反應,成份上發生變化。會生成水參及白參不俱有的新的成份,即紅參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質G-Rh2,Panaxytriol,maltol等。G-Rh2、Panaxytriol有抑制癌細胞增長的作用,maltol俱有抗氧化作用。乾燥後的紅參顏色紅潤,氣味濃香。紅參較白參相比組織緻密、堅固、儲藏性良好。 紅參俱有補氣、滋陰、益血、生津、強心、健胃、鎮靜等作用。這些作用紅參與白參沒有嚴格的區別,但在補虛方面一般認為紅參強於白參。久服紅參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疲勞、抗輻射、抑制腫瘤、調整人體內分泌系統。紅參適合於老人、久病體虛者,紅參具有火大、勁足、功效強之特點,是陰盛陽虛者的首選補品,醫葯上治療虛脫或強補多用紅參。
紅參的葯理作用
1.紅參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興奮作用,而大量時反而有抑製作用。能加強動物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並能增強機體對一切非特異性刺激的適應能力,能減少疲勞感(紅參的根、莖、葉均能延長小白鼠游泳的持續時間)。
2.紅參對心肌及血管有直接作用,一般在小劑量時興奮,大劑量時抑制。10%紅參浸液1毫升/公斤給貓(或兔)灌胃,對心肌無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復溫期間有相當程度的恢復。亦有抗過敏性休克及強心的作用。紅參對大鼠心肌細胞膜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有抑製作用。
3.加強機體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
(1)能使感染瘧原蟲的雞免於急性死亡,且雞的體重還逐漸增加。
(2)能抑制實驗動物由於注射牛奶或疫苗所引起的發熱反應。
(3)能增強人體適應氣溫變化的能力。
(4)狗在大量失血或窒息而處於垂危狀態時,立即注射紅參制劑,可使降至很低水平的血壓穩固回升。
(5)能延長受錐蟲感染的小鼠的存活時間。
(6)能抑制注射松節油或由於兔耳殼凍傷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
(7)促進某些實驗性損傷的癒合。
(8)有抗維生素B1、B2缺乏症的作用。
(9)能加速家兔實驗性角膜潰瘍的癒合作用。
(10)能減弱某些毒物(苯、四乙鉛、三甲酚磷酸等)對機體的作用。
4.對因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動物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對糖尿病患者除能自覺改善症狀外,還有輕微的降血糖作用,並與胰島素有協同作用。
5.能促進動物的性腺功能,小白鼠吃小量紅參,能產生舉尾現象。
6.在適當劑量,對家兔也能增加體重,使血漿白蛋白與球蛋白的比值上升。
7.刺激造血器官,有改善貧血的作用。
㈢ 紅參發黑可以吃嗎
是不是因為保存不當導致紅篸發黑?
發黑基本是由於本身的糖類、澱粉及營養物質氧化導致顏色變深,葯效稍減,但是你自習看有沒有發霉,如果沒有霉變,還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發黑的部位可能會有怪味,建議適當削掉表面發黑的啊。
㈣ 紅參的品質怎麼看
第一、看顏色
雖然有糖紅參和無糖紅參都是棕紅色的,但是加糖的顯得更透明些,而正常的紅參只是棕紅色,沒有透明的感覺。
第二、看硬度
無糖紅參比較堅硬,敲打時的聲音比較清脆,而加糖的紅參則比較沉悶,感覺就像受潮一樣。
另外,無糖紅參是比較脆的,稍微用力掰須子,都很容易掰斷,參的主體則不容易掰動,有糖紅參則有一定的韌度,是可以彎曲的,不僅僅只是須子,主體同樣也是可以彎曲。
第三、嘗味道
加糖紅參味道非常甜,基本吃不出苦味,或者是苦味比較淡,而無糖紅參雖然也有點兒甜味,但是它不像糖參進到嘴裡面非常甜的哪種感覺。
另外,有糖紅參在潮濕的環境下,用手稍微去摸一下是比較粘手的,而無糖紅參則不會出現那種感覺。
第四、看切面紋路
紅參切片以後,如果切面能瞅著比較清晰的像年輪一樣的參紋,這就說明這種紅參片基本上無糖,而有糖紅參則不能,不能明顯的看出參片切面的參紋。
現在,大夥能較好的整明白紅參質量怎麼分辨的事兒了吧,當然,如果自個兒對這茬事兒還有不清楚的地兒,則可以多留意些,咱會更新關於人參的相關知識,讓大夥能更好的了解這玩意兒。
㈤ 怎麼辨別紅參的真假紅參吃起來是什麼味道
首先紅參不是很貴的東西,造假的可能性很小。很難想像用什麼看起來很像紅參東西再塗成紅色,我是賣人參的,還沒聽說有紅參片造假的。
人參就是苦的東西,入口先甘後苦,越嚼越苦,但不是特別的苦。
紅參是人參經過蒸制而熟化而變成紅色的,入水浸泡水中不會有掉色的感覺,而是泡出的人參的成分,是一種略感渾濁的棕色,跟茶葉入水出現茶湯的顏色原理是一樣的。紅參泡時間長了就變成白色。
圖片是我泡的高麗參切片,高麗參是紅的,泡久了就變成白色。
㈥ 請 紅參專家 進來鑒定一下
你的圖片因光線的問題,圖像有點失真了,不好區分
根據以下資料,你自己分辨吧:
高麗參質地細密,橫切有明顯花紋,也就是年輪,生長年限越長的參,切開後花紋越清晰。
好的參要求蒸製得當,有適度黃皮,支條完整,6年及6年以上參齡為佳
生長期越長的參,參皮越顯老,所謂顯老,就是參紋深,緊實
皮細膩顯油潤:這是高麗紅參的主要特徵之一。清代趙學敏將高麗參描述最為簡捷確切:「皮黃紋粗,中肉油紫……外皮粗中油」。所謂「皮黃紋粗」,指外有黃皮有參紋,「中肉油紫」,指參內部有油潤感,「外皮粗中油」,指的是黃皮和紅色的深肉自然過渡,蒸制出的參的漿液從內向外滲透黃皮,形成「外皮粗中油」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黃皮即細膩又顯油潤,而不是粗糙的毫無光澤的白皮。
真正的高麗紅參顯得自然、發黃、有很好的透光感,而偽品或叫仿製品則看起來特別光滑,有膠質感,且光感不統一,顏色不統一,無透光感,即使可透光,也可在強光下可以看到內部密度不統一,有的地方顏色深,有的地方顏色淺,因為本身就是碎參壓制的。
高麗參的加工工藝復雜,不同的加工工藝製成不同種類的高麗參。將收獲的人參晾乾,挑選出質量最好的加工成紅參,其餘加工成白參。
紅參和白參又按其粗細、外形、光澤好壞等分成天、地、人三個等級和等外品(尾參)
剛采自參田、尚未經過曬干過程的即為水參,不過由於保存不易,因此除了產地外很難見到;其次為白參,它是以四~六年生的水參為原料,剝皮後以太陽光或熱風自然曬干而成,色澤呈微白的黃色;最後為紅參,它是將水參熱蒸後烘乾而成,水分含量低於百分之十四,組織較硬,呈黃褐色,可長期保存。高麗參一般生長四~六年收割,其中又以六年根的品質最優,超過六年品質便會走下坡了
㈦ 紅參的鑒別真偽秘訣方法有哪些
紅參與人參是珍稀葯材。人參種類復雜,質量也有優劣,甚至還有假冒的紅參,對於這么多的紅參應該怎麼鑒別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紅參鑒別秘訣,希望能幫到你。
紅參鑒別秘訣
1、普通紅參的鑒別:紅參的感官特徵通常是人參蘆、體完整,全長6~17cm,體(主根)長5~ 10cm,直徑0.5~ 2cm,表面淺紅棕色、紅棕色或深紅棕色,對光而視有半透明感;亦有的不透明,顯暗黃色斑塊。上端"肩"部鈍圓,與蘆頭(根莖)相接。蘆頭較短,上有莖痕可辨,下端有2~3條支根。體上部可見環紋,體表有皺紋、縱溝及細根痕。參須已除去。質硬而脆,折斷面平坦、光亮,角質樣,紅棕色;中間色稍淺,外周色較深。氣微香而特異,味先微苦而後甘。
2、邊條紅參的鑒別:形態、色澤、半透明角質樣等與普通紅參相似,以蘆長、體長、腿長(三長)為其獨具特徵。由於原料參栽培年限較長(7~9年),體的上半部色澤較深且較粗糙,肩部橫紋顯著,整體具備"有皮有肉"之特點,支根2~3條。氣香,味甘,微苦。質地堅實,角質樣,無生心,無空心。
3、精製紅參的鑒別:蘆短、質實、色深、有壓制痕跡等特點。其表面積較普通紅參縮小40%以上,密度增加1倍(由0.8g·cm-3增至1.6g·cm-2)。單支呈不規則長稜柱形,有明顯壓痕,長9~16cm,蘆較短(經縮蘆工序,一部分"縮"入肩部),有修剪後的支根2~3個。表面紅棕色,有光澤,肩部色較淺,有環紋;體表有細縱皺紋,無抽溝、黃皮、破疤。質硬而脆,斷面平坦、光亮、細密、無孔隙,角質樣。皮層、髓部可辨。氣香,味甘,微苦。
人參品種挑選與辨別
野山參是指人工播種自然生長的人參,這種人參生長年限比較長,比較稀少,因而補益作用較強。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大多是人工栽培的人參,又稱“園參”或“移山參”。人參由於加工炮製的方法不同,使人參的性質也產生了某些差異。鮮參洗凈後烘乾稱“生曬參”;蒸制後烘乾稱“紅參”,常由數根人參壓製成方柱形;焯燙浸糖後烘乾稱“糖參”或“白參”;加工斷下的細根稱“參須”。野山參經過曬干稱“生曬山參”。生曬參、紅參、生曬山參均以條粗、質硬、完整者為佳;白參以條粗、完整、皮較細、淡黃白色者為佳。人參固有濃厚香氣,味微苦、甘。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安神,延緩衰老等功效。現代研究證實,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均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具有抗休克,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和抗應激能力以及抗衰老的作用。
不同的人參在性質和作用方面也有差異和不同的適應症,應區別使用。野山參陰陽俱補,功效最佳;紅參偏溫,白參或糖參平和,而西洋參偏涼。一般來說,高麗參、吉林紅參與日本紅參性偏溫,適用於年高體虛,陽氣不足的老年人,症見面色蒼白,四肢不溫,腰膝酸軟,動則喘氣等,對術後或婦女崩漏、產後失血過多者也適用。吉林白參、糖參性質平和,適宜於氣虛乏力、聲短懶言,動則汗出的病人或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差者。西洋參性質偏涼,適應於咽干口燥、熱病傷陰、暑熱耗傷氣陰的人群,多於夏天服用。
紅參有其獨特的作用
1、紅參具有大補元氣,益血,養心安神的作用。
2、紅參能調節神經、心血管及內分泌系統,促進機體物質代謝及蛋白質的合成。
3、紅參能提高腦、體力活動能力和免疫功能,抗疲勞、抗腫瘤、抗衰老、抗輻射、益心復脈、安神生津、補肺健脾。
4、紅參可用於體虛欲脫、氣短喘促、自汗肢泠、食少吐瀉、氣虛作喘或久咳、津虧口渴、失眠多夢、驚悸健忘、尿頻、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症。
5、紅參對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症,肝病、糖尿病、貧血、腫瘤及老年病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6、紅參對於治療尿貧遺尿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7、紅參可以治療脾腎虛寒,真陽衰弱,中氣不足,四肢欠溫,自汗暴脫。
紅參的服用宜忌
紅參為偏熱性,具有振陽之力,特別適用於氣弱陽虛的人士服用,如常感頭暈眼花、氣喘無力、年老力衰、病後體弱者,或婦女失血過多,手術後,特別適於服用。秋、冬季節適宜服用。但陰虛火旺、高血壓未受控制者、則不宜服用。心臟病患者在服用前,也最好咨詢醫師的意見。陰虛火旺、補氣養陰、在夏季更適宜服用西洋參。
人參食用方法
煎湯飲用:將人參切成葯片,洗凈放入砂罐中,加入清水(高出參片2公分)浸泡1小時,加蓋用溫火煎2小時,即可取汁飲用。
隔水燉服:將參片5-8片放入小碗,加適量清水,放入加有冷水的鍋中隔水蒸1小時,可加適量蜂蜜連湯帶渣服用。
泡茶飲服:取人參片5-8片,置於杯中,沖入沸水,加蓋10分鍾,即可代茶飲服。可以連泡多次,待湯味變淺,可連湯帶渣一同服食。
浸酒飲服:取整枝人參10-20克,浸入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每天將容器振搖一次,兩周後即可服用。每次10毫升左右。
㈧ 如何挑選質量好的紅參 怎樣挑選質量好的紅參
1、紅參是參的熟用品,有益氣攝血功效。紅參有不少的食用方法,可以跟一些食材一起燉煮、泡茶喝、蒸著吃以及直介面咀紅參等。
2、紅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栽培品經蒸制後的乾燥根莖。常見在蒸制過程中摻入糖以增重的紅參。
3、正品紅參原葯產自吉林撫松,無糖,上半部分為不透明的深黃色,有細縱紋,下半部暗紅棕色,半透明,質柔,無黏手感,味苦、黏牙、參味濃。
4、摻重紅參原葯主要是在加工中摻入過量的糖以增重,全體紅棕色,質軟,味甘而苦,有黏手感,有參味。糖亮過高時,表面淡黃棕色,可見析出白色糖結晶,聞之有焦糖味,味甜,有黏手感,參味較淡。
5、選購紅參時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正規紅參顏色為紅褐色,色澤較比「摻糖紅參」更淡一些,看起來更干,通透性較好;而「摻糖紅參」顏色通常更深,通透性差,甚至有些因其含糖量巨大,表面常常伴有因乾燥析出的白色顆粒。正規紅參外皮褶皺較多,不圓潤飽滿,用手捏會發現很硬,並乾燥;「摻糖紅參」外觀飽滿、圓潤,用手捏有時會感到膠質感,且水分含量較大。
㈨ 怎樣才能辨別紅參的真假
1、普通紅參的鑒別:紅參的感官特徵通常是人參蘆、體完整,全長6~17cm,體(主根)長5~ 10cm,直徑0.5~ 2cm,表面淺紅棕色、紅棕色或深紅棕色,對光而視有半透明感;亦有的不透明,顯暗黃色斑塊。上端"肩"部鈍圓,與蘆頭(根莖)相接。蘆頭較短,上有莖痕可辨,下端有2~3條支根。體上部可見環紋,體表有皺紋、縱溝及細根痕。參須已除去。質硬而脆,折斷面平坦、光亮,角質樣,紅棕色;中間色稍淺,外周色較深。氣微香而特異,味先微苦而後甘。
2、邊條紅參的鑒別:形態、色澤、半透明角質樣等與普通紅參相似,以蘆長、體長、腿長("三長")為其獨具特徵。由於原料參栽培年限較長(7~9年),體的上半部色澤較深且較粗糙,肩部橫紋顯著,整體具備"有皮有肉"之特點(參見本章第一節),支根2~3條。
3、精製紅參的鑒別:蘆短、質實、色深、有壓制痕跡等特點。其表面積較普通紅參縮小40%以上,密度增加1倍(由0.8g·cm-3增至1.6g·cm-2)。單支呈不規則長稜柱形,有明顯壓痕,長9~16cm,蘆較短(經縮蘆工序,一部分"縮"入肩部),有修剪後的支根2~3個。表面紅棕色,有光澤,肩部色較淺,有環紋;體表有細縱皺紋,無抽溝、黃皮、破疤。質硬而脆,斷面平坦、光亮、細密、無孔隙,角質樣。皮層、髓部可辨。
㈩ 如何判斷紅參的真假
紅參經過長時間的浸泡會掉顏色 但是絕對不會很白。 紅參經過長時間浸泡紅參表面的東西會脫落(紅參在加工的時候參的表皮會保留) 但是只有一點點的沉澱物,不會出現想你說的那種狀況。 水的顏色不應該發紅 應該是接近於可樂的顏色才正常。 市面上有很多假紅參是用紅糖煮過的,水的顏色就會發暗紅的顏色。不過我家用是天方健。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