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蓮為什麼顏色那麼多
Ⅰ 睡蓮的花心一般是什麼顏色的
睡蓮花的顏色很多種,最多的色是紅、黃和白色。
睡蓮是一種外形極為美麗的花卉,它的花瓣很多,層層疊疊的開放,形態優美,並且它的顏色鮮艷豐富,種類繁多,有粉紅、白色、紅色、黃色、藍色等。
形態特徵
多年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葉紙質,心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2厘米,寬3.5-9厘米,基部具深彎缺,約占葉片全長的1/3,裂片急尖,稍開展或幾重合,全緣,上面光亮,下面帶紅色或紫色,兩面皆無毛,具小點;葉柄長達60厘米。
花直徑3-5厘米;花梗細長;花萼基部四棱形,萼片革質,寬披針形或窄卵形,長2-3.5厘米,宿存;花瓣白色,寬披針形、長圓形或倒卵形,長2-2.5厘米,內輪不變成雄蕊;雄蕊比花瓣短,花葯條形,長3-5毫米;柱頭具5-8輻射線。
漿果球形,直徑2-2.5厘米,為宿存萼片包裹;種子橢圓形,長2-3毫米,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Ⅱ 睡蓮的花色有哪幾種
睡蓮是一種外形極為美麗的花卉,它的花瓣很多,層層疊疊的開放,形態優美,並且它的顏色鮮艷豐富,種類繁多,有粉紅、白色、紅色、黃色、藍色等。
Ⅲ 古詩文中的睡蓮(下):絕艷蓮花水面浮
古詩文中的睡蓮(下):四色荷花世所稀,絕艷蓮花水面浮
本土睡蓮早於荷花,在先秦稱為蘋,大蘋,在南北朝和唐朝歸在白蘋之類。
對於睡蓮的審美,在唐朝和唐朝之前,相對粗放。
其葉子和無荷花一樣固定扎實的根系,讓它們歸為蘋類,而荷花盛開時,這些睡蓮仍舊存在,也就在花上並在了荷花一類。
但是到了宋朝,隨著宋朝重視農業和花卉,各種花卉裝點庭院園林,睡蓮開始作為一個品種,被重視起來。
「深山草木自幽奇,四色荷花世所稀。
孤獨園中瞻佛眼,凝祥池上捧天衣。
白公沒後禪林在,王儉歸來幕府非。
水冷風高人不到,卻憐鷗鳥日相依。 」北宋張舜民。
「所寓開利寺小池,有四色蓮花青黃白紅,紅者千葉,皆北土所未見者,也惜其遐陬有此異卉 」
張舜民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也就是北宋中期的進士。
開利寺在浙江無錫,是南北朝時期的江南寺廟。
他是北方人,到了無錫,看到寺廟中的水池中,有四種蓮花,紫色,黃色,白色,紅色,紅色的有千瓣,都是北方沒有見過的,他驚訝這么偏僻的地方,何以有這樣的花卉?
在這深山裡,草木幽奇,四色的蓮花世界上罕有。在這樣孤冷的地方,蓮花瓣修長如同佛的眼睛,四色蓮花,如同天上的綵衣。
這里這么偏僻,很少有人來到,只有白鷗飛過這里啊。
無可置疑,他看到的就是睡蓮。
一,荷花具有同根性,往往一個池塘里的荷花往往都是相同相近的顏色。
二,寺廟的池塘是不大的放生池,這里開了四種顏色的蓮花,絕對不是荷花。因為荷花黃色的絕少。且這么多品種的荷花一起種植,寺廟里的放生池明顯是不夠用的。
三,其中他說的蓮花千葉,通常是指的睡蓮。只有四種不用品種的小睡蓮,才可以同時在一個不大的寺廟放生池裡。
那麼這里的睡蓮,他驚訝,北方從來沒有見過,包括都城。
這里的睡蓮是哪裡來的呢?
其實從這里佛寺的性質也可以看到,有一部分,比如青蓮,就是紫色蓮花,還有黃色的紅色的可能最早來自印度。白色的,可能附近江南野外就有。
這也說明了,睡蓮除了本土有,還有部分是南北朝隋唐時代的僧侶和交通貿易,到達的浙江無錫。
「道人庵外萬竿竹,何似小池千葉蓮。
月白風清誰共此,心閑境寂兩翛然。
好拋筠粉娟娟凈,來看荷珠的的圓。
飛錫儻能真過我,直須趁取晚霜前。 」宋 · 李綱《東京五嶽觀後凝祥池有黃蓮》
寓居通城僧舍東軒池蓮盛開竹庵圭老有意見過戲贈此篇
宋朝開始廣泛種植睡蓮,主要用於欣賞。比如這汴梁,都城的五嶽觀的寺廟里的放生池裡,
就種植有黃色的睡蓮。這也基本肯定了,有部分睡蓮品種,是通過佛教在傳播。
這里的黃色睡蓮,讓人驚訝,那一定是之前沒有。
睡蓮叫做池蓮,適合在小型水池中養殖。睡蓮又叫千葉蓮,是在它的花瓣多量細美,盛過荷花。
這里的黃色睡蓮來自哪裡呢?這個已經無法知道。是寺廟之間的流通,還是新從印度帶來?
總之宋朝的中期,寺廟里多有睡蓮。
這黃色的睡蓮,幽靜唯美,月白風清,竹綠雨深,頗有禪意。
「 千葉芙蕖白玉膚,一樽沆瀣碧琳腴。
極知俱出氛埃外,我亦秋風山澤臞。 」南宋 · 陸游《暑中久不把酒盆池千葉白蓮忽開一枝欣然小酌因賦絕句二首 其一 》
南宋的陸游,晚年就住在浙江山陰,這里是荷花的產地,而且他自己很清貧,堅持種地耕讀。
但是,卻在庭院的小盆池裡,養著蓮花,而且是千葉白蓮花。
不能不叫人疑惑,這是什麼蓮花?
而且蓮花開時,心情大好,久不喝酒的他要喝上一杯。
實際這大概率是養在盆子里的白色睡蓮。
只有白色的睡蓮,是千瓣白色的花瓣,讓人驚艷那種純潔和美好。
因為浙江不缺白色的荷花,但是沒有睡蓮自在舒展的千瓣。
又宋朝也培育千瓣的荷花,但是需要更大的池塘,否則,荷花的根施展不開。
所以這里只有可能是小巧睡蓮。
對著盛開如玉的小睡蓮,陸游心情大好,拿著綠色的酒杯欣賞,一種享受出塵的美好。
睡蓮也是佛教之花,陸游肯定知道。
只是不清楚他的睡蓮,是起自附近山野,還是仕途中別人的饋贈。
「絕艷蓮花水面浮,綠雲香濕一沙鷗。
何時摘取池中葉,駕作中流太乙舟。 」 · 陶安《缺題 元末明初》
到了明朝,其實睡蓮作為觀賞花卉,已經處處都有。
園林池塘,也多種植睡蓮。
睡蓮和荷花不一樣的,就是睡蓮的花,往往浮在水面,而荷花則是矗立不群。
明朝和現在更近,江河湖海,池塘湖泊,都有相對准確的定義。池,就是相對小型的池塘,不像先唐,巨大的湖泊也叫天池。
所以,他這是在不大的池塘里看到的睡蓮。
為什麼是睡蓮不是荷花呢?
因為第一句,就定了調子。
絕色的蓮花浮在水面。
當然這個絕色是什麼?睡蓮的顏色比荷花多,深紫色,大紅色,黃色,這些都是荷花中少見的。
這不大的池塘,美艷的睡蓮,浮在水上開放,那連綿的深綠的葉子上,還帶著水露,空氣濕潤,上面浮著一隻白色的沙鷗。
我什麼時候有條小船,在裡面摘花摘葉,像神仙一樣飄在上頭。
我能夠確定這是睡蓮。
因為荷花在小的池塘里,產生不了這種漂浮的聯想,因為荷花荷葉向來過人頭。
到了清朝,實際睡蓮在江南和廣東地方很普遍,甚至應該說,一直都很普遍。是作為民間的野生食品和葯材。
清朝的《綱目拾遺》明確記載廣州有之,「睡蓮布葉數重,葉如荇而大,花有五色,當夏晝開,夜縮入水底,晝復出」睡蓮花香有催眠的作用,廣州高州盛產。
清代醫學家趙學敏有特別考證,睡蓮就是上古的大蘋,用以周朝的食用和祭祀。他說現在的浙江人稱它為子午蓮。比荷花小,葉子有缺口。當地的人們拿它的花做葯材,治療小孩子的驚風。
用七朵或者十四朵睡蓮煎湯,作為民間驗方,救治了很多人。
而當代,睡蓮也加以種植和利用。
晚春時節,睡蓮的嫩莖就先藕帶上市,這是清美的晚春早夏的美味,也秉承了古風。
而睡蓮花除了觀賞之外,製作成,一朵一杯的花茶,安神寧心,讓你口品蓮花。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Ⅳ 睡蓮為什麼是藍色的
熱帶睡蓮有很多藍色的,其他像黃色、紅色、紫色、白色也有不少的。
Ⅳ 西湖現罕見雙色睡蓮,此品種有何特別之處
雙色睡蓮名叫萬維莎,一種從泰國引進來的特殊品種,在植物學的角度上解釋,這是一種“返祖”現象。
要知道,西湖只是一個湖,景色比它好,比它更加遼闊、精緻的還有大把,但它們都只是“景點”,很難被稱為“文化景觀”。所以說,看西湖如果光看個湖,其實是等於白來了的,這就相當於你走到博物館里,光看玻璃櫥窗里的物件卻不看文字介紹,不僅浪費了時間、金錢,還將最重要的趣也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