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關羽眼睛很大
① 關羽相貌特徵
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
東漢三國時期的「一尺」約等於今天的24.2厘米。也就是說,關羽「身高九尺」折算後應在2.17米左右。
也就是說,關羽身高2.17m,鬍子長48.4cm,丹鳳眼,卧蠶眉,臉紅的像棗一樣,嘴唇紅的像塗了胭脂一樣,使用一把青龍偃月刀,騎著赤兔馬。
(1)為什麼關羽眼睛很大擴展閱讀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 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在傳統戲曲中,關羽屬於」生「角,臉譜也非常有特色,面生七痣,眉心中間三粒,鼻子左右各兩粒;七粒硃砂痣,紅似點血,因此顯得格外威風。
② 為什麼關公雕像大多為閉著眼
大多數佛像似乎是閉眼的,准確說是“微睜”,即上面所說的“二分開八分閉”,一說這是“二分觀外,八分觀內”。還有一說,佛眼是向下看的,表示慈悲心。所以,常言“金剛怒目,菩薩低眉”。
③ 《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什麼眼
關羽是丹鳳眼,簡稱鳳眼,一種聰明才智的象徵,極富魅力之眼睛。
三國演義中對關羽的形貌描寫如下:「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關羽出場的時候推著一輛車子,吆喝著喝完酒之後去投軍,無巧不成書,恰巧劉備此時聽到了關羽要投軍的消息,以他急公好義之心,又加之要招攬鄉勇抗賊,與關羽結識就順理成章了。
書中對關羽的描寫是身長九尺,髯長二尺;身長九尺就說明他孔武有力,正是劉備需要的人才,髯長二尺,說明關羽是一位忠貞信義之人,古人常說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所以他們認為身體上的所有東西都來自於父母,如果擅自剪掉就是對父母的不敬。
最後著重描寫關羽的面貌,面如重棗,說明關羽是紅臉,古時候一般紅臉都是一些身強體健又見多識廣,做事情恪盡職守的人,這就刻畫了一位忠貞不二的英雄人物。
(3)為什麼關羽眼睛很大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中對劉備的形貌描寫如下:「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首先交代了劉備的性格特徵,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這正是一個統治者該有的性格特徵,寬厚仁和,可以招攬天下英才,使之盡為己用;寡言語,可知有時候言多必失,一個統治者就得說該說的,多思考;喜怒不形於色說明劉備城府極深,我們從後邊的故事中可以得知,他是為了籠絡人心可以放下自己的尊嚴,大多以淚洗面,所以人稱他為「哭神」。
三國演義中對張飛的形貌描寫如下:「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對張飛的家境這樣描寫:「張飛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劉備在暗自嘆息之時張飛恰巧路過,張飛是性格耿直之人,做事全憑性情,看到有人嘆息,就會忍不住出聲詢問,而劉備又是願意結交天下英雄的人,這樣兩人一拍即合。
寫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這樣的相貌描寫顯然就是說明此人雖然勇猛過人,但是胸無城府,與劉備形成鮮明的對比。此三人,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但是此時漢室之人何其之多,他已經淪落至和普通平民無異,貧困潦倒,以販屨織席為業;而關羽由於殺人而流落江湖五六年,也是貧困之人;只有張飛家境富足,此時書中寫到張飛專好結交天下豪傑,這樣三人結拜也就順理成章了。
④ 關二爺的雕像,為什麼大多數都是閉著眼的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黑臉的曹操……”這幾句話出自歌手謝津的《說唱臉譜》,其中裡面提到的關公就是三國時期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武將——關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關羽的形象經過說書人或者寫書人的刻意描畫,代代相傳下來早已到了神化的地步。
▲雙目緊閉的關羽雕像
第二個原因就是關羽的眼睛不好雕刻。關羽作為一個武將,眼睛睜開的時候肯定是要有殺氣的,但是關羽的眼睛並不大,所以刻畫時稍有不慎不僅刻畫不出武將那種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反而會將整個雕像變得不倫不類,所以大多數木匠選擇不讓關羽睜眼。
結語
從這兩點我們可以知道,關羽雕像的眼睛為什麼總是睜不開了,其實就是木匠們為避免因為刻畫不好眼睛而毀壞關羽形象,於是就乾脆將他的眼睛閉上,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習慣。
⑤ 關公的很多塑像總是眯著眼睛,有何緣故呢
後於華容道又因不忍殺害兵敗落魄的曹操將其放走,因為忠義和勇猛是曹操一生當中僅有敬佩和想要得到的人。作為劉備集團的第一虎將,萬人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恐怖存在,如何彌補自己這一不算缺點的缺點?開合時神光逼人。」關羽平常安靜的時候,看起來眼睛是眯著的,似睜非睜。只有當他有所行動時,眼睛才會大睜。曹操率兵救援,派以關羽作前鋒。關羽胸有成竹,策馬沖鋒,於千軍萬馬中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連連晉升。凝聚起體內的澎湃之力。睜眼是發力了,是對對手一擊必殺,武聖嘛,正眼相視,也是對對手的一種尊重,是一種武德!劉備,關羽,張飛好比三個一起創業的人,他們一起同甘共苦多年,最終使事業有成,這與他們關系融洽是分不開的。
正史上的關羽早期其實並不驕傲,而是隨著身份地位戰績一步步提高,甚至達到頂點時,才開始驕傲,這是一個過程。千萬別小看「偏將軍」這個職務,要知道在公元200年的時候,曹操麾下的武將里只有夏侯惇以及曹仁的軍職比關羽高。馬超等名將,對黃忠受封並沒有異義,只有關羽怒氣沖沖,可見他心胸比較狹窄,為人比較傲慢。
⑥ 關羽是不是天生眼睛小為什麼他的塑像全部咪著眼睛的
關羽的眼睛大小,也就一般人吧。之所以一直眯著眼睛,是因為關羽平時誰也看不上,懶得睜開眼睛看人。
接下來我們就研究一下,關羽的眼睛問題。關羽是單鳳眼,單鳳眼是指那種細長的,內勾外翹的,可能會延長向太陽穴的那種眼睛。和大小沒有什麼關系,重點是長而細。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單鳳眼的人黑睛藏而不露,簡單理解就是黑眼仁一般時候都蓋在眼皮里,如果不特意睜開,就像一條縫一樣。
關羽不是不睜眼睛,多半是懶得睜開,因為據說,一旦關羽把眼睛圓睜,那就說明他盯著的那個人,很快就要身首異處了。
⑦ 歷史上說關羽是個眼高於頂的人,他真的是這種人嗎
關羽在三國時期是一名出色的名將,歷史上說,他也是一個眼高於頂的人,的確,關羽一生只看得起四個人,那就是徐晃,張遼,劉協和曹操。
關羽最看得上的人,其實是曹操
其實關羽最看得上的人是曹操,曹操,對於關羽是有著知遇之恩的,當時曹操為了讓關羽來到自己的身邊,不希望自己的手下呂布送上了心愛的赤兔馬,也送了香車美女以此為賀,但是關羽並沒有動心。後來,關羽在戰場上殺了曹操的兩員大將,曹操反而佩服的五體投地,赤壁之戰之後,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也手下留情,未曾殺掉他。兩人更像是惺惺相惜的戰友。
關於的確是一個眼高於頂的人,他一生中只服了以上四個人,他是一個忠義之士,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更是有自己的考量標准,只有上面的四個人所做之事是他看得上眼的。
⑧ 關公的眼睛
《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丹鳳眼。原文:「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丹鳳眼的特徵一方面是內眼角朝下,眼淚腺被遮蔽,而且上眼皮有蓋住下眼皮的傾向;另一方面則是外眼角朝上,這個特徵的確很多人不是很明顯,但為數也不少。丹鳳眼眼形細長,眼尾斜斜往上延伸向太陽穴部位,黑睛內藏不外露,神光照人令人不敢逼視。這種眼形的人天生忠肝義膽,嫉惡如仇,見義勇為,有勇有謀,路見不平必定拔刀相助,愛恨分明,受恩必報,重承諾守信用,在亂世可驟然發跡顯貴,但在現實生活中找像關羽的眼型是幾乎不可能的,即使有,也只是狹長的單眼皮或者內雙眼比較多,可那根本說不上是美字。既然丹鳳眼是眼型中最具美感的眼型,那當然是雙眼皮的,而且上、下眼的弧度也是最顯美感,現實中是比較少見的。
⑨ 任何關羽的雕像,為何眼睛都不是睜開的老木匠為什麼說沒人敢不這樣做
關羽此人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他乃三國時期著名的蜀國將領,桃園三結義的主人公之一,隨著劉備,張飛等人一起出生入死。他英勇善戰,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被曹操生擒後,反被曹操任命為將軍,派他在白馬支援東郡太守劉延,見袁紹大軍,他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偃月刀,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沖敵軍,隨後手起刀落,斬殺顏良於千軍萬馬之中。曹操也因此,奏請天子封他為漢壽亭侯。還有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發兵襄樊等事,足以說明他的勇猛無敵,武藝高強。
也因為一直在民間流傳的《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後世的君主不停給他「加官進爵」,從宋徽宗趙佶開始,就給他追封了4次,直到清朝甚至被康熙封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總結
整個三國志中,唯有關羽一人的評價如此之高,給他以「威震華夏」的英名。在後世甚至逐漸成為了一種民間信仰。然而人無完人,真實的關羽肯定是有缺陷的。以客觀的角度看,他缺乏戰略眼光,太過講義氣以至於留下大患,有時還高傲自負,導致自己陷入孫曹聯合的陷阱中,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也給他的結局添上了一抹濃厚的悲劇色彩,令人惋惜。但是,對於世人而言,性格只是其次,被世人記住的是他的高尚品德,英雄的豪邁之氣。
⑩ 關羽所有雕像,為什麼眼睛都是閉著的
之所以所有關羽的雕像都閉著眼,那是因為關羽的殺氣太重,殺過的人太多他在閉眼反省,若是睜著眼睛,殺氣外放,必要見血。
無論是人們心理對於關羽的敬畏,還是神鬼莫測的傳說,總之關羽的雕像一般來說以八分閉兩分睜或是全閉為主,直刀而坐,卷書在手也是閉著坐鎮中堂,而劈刀而下,也是閉眼驅邪,不知你對於關羽的雕像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