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x線為什麼有不同顏色

x線為什麼有不同顏色

發布時間: 2022-10-24 05:18:13

㈠ 為什麼X光膠片是不透白透光黑

當然給你的是底片, 而且醫院早已適應用底片來觀察病灶 ,在膠片時代這是最好的方法

數碼時代盡管可以輸出各種圖像,X光機很多醫院也都換成了數碼版本,都是秒出圖的, 但為了考慮到醫生習慣 也都默認輸出底片。

至於為啥底片好? 因為底片具有最原始的細節和密度 任何將底片轉成正片的方法 都會造成密度損失。 而且反色之後 白的多黑的少,容易視覺疲勞

㈡ x線液體是白色還是黑色

白色。
如骨骼,吸收x線量最多,到達x線膠片的量最少,曝光量少,x線片呈白色,肌肉、內臟和液體等,x線吸收量中等,x線片呈灰色,脂肪和氣體,x線量吸收最少,x線片呈黑色。
當沒有組織穿透時,圖片的顏色將是黑色,深度越大,灰色越淺,空氣投射為黑色,軟組織是灰色的,液體為淺灰色,骨是更淺的灰色,金屬投影為白。

㈢ 完全曝光的X光膠片為什麼顏色

黑白色。x光膠片用黑白二色最容易區別,對比最明顯。X光膠片也會被曝光度的大小而影響顏色的深淺度,在完全曝光的情況下,X光膠片是呈黑白色的。

㈣ x線片上人體骨骼顯示為什麼顏色影

X射線為什麼能看到人體里的骨頭呢?原因有三:第一,雖然我們的肉眼看不見X光射線,但是,X射線同可見光一樣能使膠片感光。病人在做X光掃描時,由於人體各組織的密度不同,所以對X光的吸收性也不一樣,掃描儀的膠片上產生的感光度也不相同。就是這樣的光感差異,才能使人體成像,獲得人骨影像。掃遍全身,在它的照射下,可以使很多固體材料發出一種肉眼可見的熒光,這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在空氣電離的效應下,出片可見。第二,眾所周知,X射線的波長很短,但是它的能量卻很大,穿透力很強。但是,這種穿透力也與物質密度有關。因此,當X光照在物質上時,只有一小部分的光能被吸收,其餘的大部分光都透過原子間隙泄露了出來。於是,醫生便憑借物體對X光的吸收差別來區分密度不同的物體。第三,X光照射在磷、鉑氰化鋇、硫化鋅鎘、鎢酸鈣等化合物上時,能讓它們發生熒光。眾所周知,人體中含有鈣、磷等物質最多的地方就是骨頭,所以,在X光的照射下,人骨會發出熒光,人肉卻不會,醫生就是利用這種原理,形成人體組織的影像。因為X射線這樣獨特的原理,它一經發現,就被運用到醫學成像診斷和X射線結晶學上,成為了20世紀物理學中的三大發現之一,標志了現代物理學的產生。

㈤ X線的五大特性

(1)穿透作用。X射線因其波長短,能量大,照在物質上時,僅一部分被物質所吸收,大部分經由原子間隙而透過,表現出很強的穿透能力。

X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與X射線光子的能量有關,X射線的波長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強。X射線的穿透力也與物質密度有關,利用差別吸收這種性質可以把密度不同的物質區分開來。

(2)電離作用。物質受X射線照射時,可使核外電子脫離原子軌道產生電離。利用電離電荷的多少可測定X射線的照射量,根據這個原理製成了X射線測量儀器。在電離作用下,氣體能夠導電;某些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在有機體內可以誘發各種生物效應。

(3)熒光作用。X射線波長很短不可見,但它照射到某些化合物如磷、鉑氰化鋇、硫化鋅鎘、鎢酸鈣等時,可使物質發生熒光(可見光或紫外線),熒光的強弱與X射線量成正比。

這種作用是X射線應用於透視的基礎,利用這種熒光作用可製成熒光屏,用作透視時觀察X射線通過人體組織的影像,也可製成增感屏,用作攝影時增強膠片的感光量。

(4)熱作用。物質所吸收的X射線能大部分被轉變成熱能,使物體溫度升高。

(5)干涉、衍射、反射、折射作用。這些作用在X射線顯微鏡(左圖)、波長測定和物質結構分析中都得到應用。

(5)x線為什麼有不同顏色擴展閱讀

X射線照射到生物機體時,可使生物細胞受到抑制、破壞甚至壞死,致使機體發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變。不同的生物細胞,對X射線有不同的敏感度,可用於治療人體的某些疾病,特別是腫瘤的治療(下圖為治療腫瘤的X刀)。

在利用X射線的同時,人們發現了導致病人脫發、皮膚燒傷、工作人員視力障礙,白血病等射線傷害的問題,在應用X射線的同時,也應注意其對正常機體的傷害,注意採取防護措施。

㈥ 可見光為什麼要分七種顏色

色彩的本質是電磁波。電磁波由於波長的不同可分為通訊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線、r線和宇宙線等。其中波長為380—780nm的電磁波為可見光。可見光透過三棱鏡可以呈現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光譜。紅色光波最長,640—780nm;紫色光波最短,380—430nm在真空中:
*10e-7m
紅光:7700~6400
橙黃光:6400~5800
綠光:5800~4950
藍靛光:4950~4400
紫光:4400~4000
波長是連續變化的,你可以找個光譜來看看
http://www.shoudian.com/dispbbs.asp?boardid=31&id=16445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64016.htm
波長為380—780nm的電磁波為可見光。可見光透過三棱鏡可以呈現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光譜。紅色光波最長,640—780nm;紫色光波最短,380—430nm。
上網搜索圖片;連續光譜。
紅640—780nm,橙640—610,黃610—530,綠505—525,藍505—470,紫470—380。
紅640—780nm
橙640—610nm
黃610—530nm
綠505—525nm
藍505—470nm
紫470—380nm
肉眼看得見的是電磁波中很短的一段,從0.4-0.76微米這部分稱為可見光。可見光經三棱鏡分光後,成為一條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光帶,這光帶稱為光譜。其中紅光波長最長,紫光波長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長則依次介於其間。波長長於紅光的(>0.76微米)有紅外線有無線電波;波長短於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線
參考資料:
http://www.kepu.com.cn/gb/earth/weather/sun/sun001_pic01.html

㈦ x光有顏色嗎

X光又名X射線,射線是波長范圍在0.01納米到10納米之間(對應頻率范圍30PHz到30EHz))的電磁波。是沒有顏色的,可以跟WIFI信號理解。

㈧ CT影像學密度與成像顏色的關系

在人體結構中,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對X線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

肺部含氣體密度低,X線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另一方面是基於人體組織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別。由於存在這種差別,當X線透過人體各種不同組織結構時,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達熒屏或膠片上的X線量即有差異。這樣,在熒屏或X線上就形成黑白對比不同的影像。

(8)x線為什麼有不同顏色擴展閱讀:

X線影像的形成應具備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首先,X線應具有一定的穿透力,這樣才能穿透照射的組織結構。

第二,被穿透的組織結構,必須存在著密度和厚度的差異,這樣,在穿透過程中被吸收後剩餘下來的X線量,才會是有差別的。

第三,這個有差別的剩餘X線,仍是不可見的,還必須經過顯像這一過程,例如經X線片、熒屏或電視屏顯示才能獲得具有黑白對比、層次差異的X線影像。

人體組織結構,是由不同元素所組成,依各種組織單位體積內各元素量總和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密度。人體組織結構的密度可歸納為三類:屬於高密度的有骨組織和鈣化灶等。

中等密度的有軟骨、肌肉、神經、實質器官、結締組織以及體內液體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組織以及存在於呼吸道、胃腸道、鼻竇和乳突內的氣體等。

當強度均勻的X線穿透厚度相等的不同密度組織結構時,由於吸收程度不同,在X線片上或熒屏上顯出具有黑白(或明暗)對比、層次差異的X線影像。

在人體結構中,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對X線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肺部含氣體密度低,X線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X線穿透低密度組織時,被吸收少,剩餘X線多,使X線膠片感光多,經光化學反應還原的金屬銀也多,故X線膠片呈黑影;使熒光屏所生熒光多,故熒光屏上也就明亮。

高密度組織則恰相反病理變化也可使人體組織密度發生改變。例如,肺結核病變可在原屬低密度的肺組織內產生中等密度的纖維性改變和高密度的鈣化灶。

在胸片上,於肺影的背景上出現代表病變的白影。因此,不同組織密度的病理變化可產生相應的病理X線影像。

人體組織結構和器官形態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其厚與薄的部分,或分界明確,或逐漸移行。厚的部分,吸收X線多,透過的X線少,薄的部分則相反。

在X線片和熒屏上顯示出的黑白對比和明暗差別以及由黑到白和由明到暗,其界線呈比較分明或漸次移行,都是與它們厚度間的差異相關的。

A、X線透過梯形體時,厚的部分,X線吸收多,透過的少,照片上呈白影,薄的部分相反,呈黑影。白影與黑影間界限分明。熒光屏上,則恰好相反

B、X線透過三角形體時,其吸收及成影與梯形體情況相似,但黑白影是逐步過渡的,無清楚界限。熒光屏所見相反

C、X線透過管狀體時,其外周部分,X線吸收多,透過的少,呈白影,其中間部分呈黑影,白影與黑影間分界較為清楚。熒光屏所見相反

由此可見,密度和厚度的差別是產生影像對比的基礎,是X線成像的基本條件。應當指出,密度與厚度在成像中所起的作用要看哪一個占優勢。

例如,在胸部,肋骨密度高但厚度小,而心臟大血管密度雖低,但厚度大,因而心臟大血管的影像反而比肋骨影像白。同樣,胸腔大量積液的密度為中等,但因厚度大,所以其影像也比肋骨影像為白。需要指出,人體組織結構的密度與X線片上的影像密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人體組織中單位體積內物質的質量,而後者則指X線片上所示影像的黑白。但是物質密度與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物質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的X線量多,影像在照片上呈白影。

反之,物質的密度低,比重小,吸收的X線量少,影像在照片上呈黑影。因此,照片上的白影與黑影,雖然也與物體的厚度有關,但卻可反映物質密度的高低。

在術語中,通常用密度的高與低表達影像的白與黑。例如用高密度、中等密度和低密度分別表達白影、灰影和黑影,並表示物質密度。人體組織密度發生改變時,則用密度增高或密度減低來表達影像的白影與黑影。

㈨ 正X線影像,負X線影像

說淺顯點吧。X線打在膠片上,使膠片曝光,洗片後被X線照射到而曝光的部位就會呈現黑色,未照射到X線的部位呈現白色,曝光程度越高,顏色就越黑。因為骨頭的密度最高,X線無法穿透,所以膠片上被骨頭擋住的部位就不會被X線照到;而肌肉等軟組織密度低,X線可以穿透打到膠片上,使膠片相應部位曝光,這樣洗出來的照片,骨頭等密度高的影像顯示白色,肌肉等的影像顯示黑色,這種就叫正X像。

把這個正X像通過電腦等處理,使成像相反,膠片曝光越充分的部位越白,曝光越少的部位越黑,這樣洗出來的照片,骨頭反而顯示為黑色,肌肉則白色,這種照片就是負X像。

㈩ X線有哪些特點

X線的是一種電磁波,它具有電磁波的共同屬性.此外具有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方面的特有性質.
一.物理特性:
1.X線在均勻的、各項同性的介質中,是直線傳播的不可見電磁波.
2.X線不帶電,故而不受外界磁場或電場的影響.
3.穿透作用:X線波長短具有較高能量,物質對它吸收弱,因此具有很強的穿透本領.
4.熒光作用:某些物質被X線照射後,能激發出可見熒光.
5.電離作用:具有足夠能量的X線光子能夠撞擊原子中的軌道電子,使之脫離原子產生一次電離.被擊脫的電子仍有足夠能量去電離更多的原子.
6.熱作用:X線被物質吸收,最終絕大部分都將變成熱能,使物體產生溫度升高.
二.化學作用:
1.感光作用:X線和可見光一樣,同樣具有光化學作用,可使膠片乳劑感光能使很多物質發生光化學作用.
2.著色作用:某些物質如鉛玻璃、水晶等經X線長期大劑量照射後,起結晶體脫落漸漸改變顏色稱著色作用或者脫水作用.
三.生物效應特性:
X線在生物體內也能產生電離及激發,使生物體產生生物效應.特別是一些增殖性強的細胞,經一定量的X線照射後,可產生擬制、損傷甚至壞死.

熱點內容
為什麼都說小米手機返修率高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549
為什麼做事能力不好 發布:2025-02-02 09:37:42 瀏覽:740
為什麼雜牌led燈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569
華為榮耀手機為什麼微信視頻來電無提示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475
配速大於每公里跑的時間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2 09:29:09 瀏覽:127
蘋果解鎖開關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2-02 09:24:48 瀏覽:233
冬天晚上為什麼看不見北斗星 發布:2025-02-02 09:21:37 瀏覽:789
6歲男孩為什麼晚上咳嗽厲害 發布:2025-02-02 09:09:07 瀏覽:28
天景山小區房價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8:55:00 瀏覽:211
抖音里為什麼找不到自己 發布:2025-02-02 08:44:49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