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瀑布水為什麼顏色是兩色的
『壹』 鏡泊湖的水為什麼不清
湖水深度,從南向北逐漸加深,最深處62米,平均為40米。常年一般水位 最高353.65米,最低345.61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水量16億立方米。 全湖的控制 流域面積為11 820平方公里,蓄水量16.25 億立方米,年平均入湖流量31.1億立方米。
鏡泊湖水位年內變化特徵如下:最高水位多出現在八月至九月,最低水位多出現在三月至四月,多年平均水位為347.95米,最高水位為354.43米,最低水位為339.17米。牡丹江發源於吉林省長白山牡丹嶺,江水比降大,鏡泊湖距牡丹江源頭約300千米,落差達750米左右。
『貳』 一條河流著兩種顏色的水九寨溝什麼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水裡含有很多礦物質,並且有淡黃色、黃褐色藻類,他們會吸收藍光,反射出紅和綠的光。在加上水底的水草和枯木,就會呈現出黃、綠黃、嫩綠、綠、青、藍等顏色變化。
在單色光譜中,由紅光至紫光,波長逐漸變短。由於九寨溝湖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浮游生物極少,湖水的透明度和潔凈度極高。根據瑞利散射效應,湖水中短波光的散射遠大於長波光。因此,九寨溝的湖水呈艷麗的藍綠色。湖水中常見的Ca2+、 Mg2+、HCO3-等離子也有增強短波光散射的作用。
同時,由於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鈣華、黃綠色藻類對透射光的選擇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層次和變化。
『叄』 為什麼瀑布是白色,而不是藍色或青色水不是藍色或青色的嗎
鐵是銀白的,但鐵粉是黑色的.這兩者是一個道理.水是透明的,但瀑布由於有激烈的碰撞,濺出許多水花,表面不再光滑此時水不再發生鏡面反射,而發生漫反射.陽光是白色的,所以反射成白色,而鐵粉由於表面粗糙,將光大部分吸收,而顯黑色.
『肆』 鏡泊湖瀑布介紹
吊水樓瀑布,又稱鏡泊湖瀑布,它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西南部。瀑布幅寬約70餘米,雨水量大時,幅寬達300餘米。落差20米 。
鏡泊湖由於是由牡丹江被阻塞而形成的,故其形狀仍保留一些河道的特點。其長達45公里,最寬僅6公里,最窄處不足1公里,上游有來水進入,出水可通過吊水樓瀑布,向下游流去。
江水從斷縫裂隙沖出,形成吊水樓瀑布。瀑布四周布滿黑色的火山岩,落差20米,幅寬40米,洪水期瀑布寬達100多米。
因受下跌水流沖蝕,瀑底形成直徑70米、深60米的圓形水潭。
(4)鏡泊湖瀑布水為什麼顏色是兩色的擴展閱讀
鏡泊湖,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海拔351米。湖水深度平均為40米。常年一般水位 最高353.65米,最低345.61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蓄水量16.25 億立方米。注入湖泊的河流除牡丹江幹流外,還有大梨樹溝河、爾站西溝河等小河流。
遠在1000年前的唐代,居住在這里的滿族先民——靺鞨人稱鏡泊湖為忽汗海,遼稱撲鷰水, 金稱必爾騰湖,清初寧古塔流入以湖水照人如鏡而命名為鏡泊湖。
『伍』 九寨溝溝口的水為什麼是兩種顏色
首先是九寨溝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有些水的顏色不一樣。比如五花海裡面的水是白色的,因為湖底有著豐富的泉水,而且存在長期補給的恆溫水源,因此,即使到了冬天或是乾旱季節,五花海的湖水也會一直保持不變。
長海流入五花海的水在經過石灰岩岩脈時,使水中帶入了大量的石灰鈣華物質。這些含有鈣華物質的白色砂粒有很強的過濾作用,又像是熱帶珊瑚海中的沙子一樣堆積著。連這里的藻類也因為受到了鈣華物質的影響而變成白色。 所以九寨溝水有顏色就不奇怪了哈。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鍵一點就是九寨溝的水太清澈了,以至於水底是什麼顏色,看起來水的顏色就不一樣。所以說明九寨溝這個地方水所含的礦物質含量是相當豐富的。
『陸』 壺口瀑布的顏色為什麼是黃色的
因為黃河壺口瀑布的上游流經黃土高原,徑流的含沙量大,所以徑流的顏色呈黃色。
『柒』 為什麼同樣的水卻有兩種不同的顏色
純凈的水是沒有顏色的,但我們經常看到的水有或這或哪的顏色,是因為: (1)水的光學性質,即海水對太陽光線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這是水的顏色主要是原由 (2)雜質 (3)水底顏色 一、海水偏藍色 選擇吸收是物體呈現顏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長范圍內,若物質對通過它的各種波長的光都作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則稱這種物質為一般吸收;若物質吸收某種波長的光能比較顯著,則稱這種物質具有選擇吸收性。太陽光照射到海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另一部分光折射進入水中。進入水中的光線在傳播過程中會被水吸收。水對光的吸收與光的波長有關,即水具有選擇吸收性。水對波長較長的光吸收顯著,對波長較短的吸收不明顯。紅光、橙光和黃光在不同的深度時均被吸收了,並使海水的溫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綠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長較短的藍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會四面散開,或反射回來。所以當海水明凈清澈時,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藍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們眼裡,我們看見的大海就呈現出藍色。 人們自然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紫光波長最短,散射和反射應當最強烈,為什麼海水不帶紫色呢?實驗表明,人眼對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對海水反射的紫光視而不見。所以海水不呈現紫色,完全是因為人眼沒有如實反映情況的緣故。
『捌』 為什麼水有不同的顏色
純凈的水是沒有顏色的,但我們經常看到的水有或這或哪的顏色,是因為:
(1)水的光學性質,即海水對太陽光線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這是水的顏色主要是原由
(2)雜質
(3)水底顏色
一、海水偏藍色
選擇吸收是物體呈現顏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長范圍內,若物質對通過它的各種波長的光都作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則稱這種物質為一般吸收;若物質吸收某種波長的光能比較顯著,則稱這種物質具有選擇吸收性。太陽光照射到海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另一部分光折射進入水中。進入水中的光線在傳播過程中會被水吸收。水對光的吸收與光的波長有關,即水具有選擇吸收性。水對波長較長的光吸收顯著,對波長較短的吸收不明顯。紅光、橙光和黃光在不同的深度時均被吸收了,並使海水的溫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綠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長較短的藍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會四面散開,或反射回來。所以當海水明凈清澈時,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藍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們眼裡,我們看見的大海就呈現出藍色。
人們自然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紫光波長最短,散射和反射應當最強烈,為什麼海水不帶紫色呢?實驗表明,人眼對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對海水反射的紫光視而不見。所以海水不呈現紫色,完全是因為人眼沒有如實反映情況的緣故。
(參考:http://www.hzchyx.com/oblog3_xuesheng/user1/379/archives/2005/491.asp)
二、湖水偏綠色
湖水的綠是因為水裡面有大量的藻類.把紅橙色和男綠色的光都吸收了.所以從水裡射出來的光都是綠的.
(同理赤潮時紅色的海水也是一種紅色的藻類大量繁殖造成的.)
三、其他特殊顏色
我國的黃海,看上去一片黃綠,這是因為古代黃河夾帶的大量泥沙將海水「染黃」了。雖然現在黃河改道流入渤海,但黃海北部有寬闊的渤海海峽與之相通,加之它還有淮河等河水注入,故海面仍呈淺黃色。
亞非兩洲之間的紅海,因其水溫很高,海里生長著一種水藻,大批死亡後呈紅褐色,將海水染成紅色。紅海由此而得名。
而黑海,由於多瑙河、頓河、第聶伯河等河水的注入,表層密度很小,深層受地中海高鹽度海水影響,密度很大。這樣,上層密度小,下層密度大,且差異很大,上下層水體難以交換。黑海與地中海之間也僅有 一又窄又淺的土耳其海峽相通,使得它們之間海水也難以大量交換。這樣,黑海下層海水長期處於缺氧環境,上層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穢物和各種動植物死亡後沉到深處腐爛發臭,大量污泥濁水,使海水變黑了。
北冰洋深入俄羅斯北部的白海,則是因為它的緯度較高,終年寒冷,冰雪茫茫,加之有機物含量少,海水呈現出一片白色,故名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