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育肥豬糞便顏色不一樣
㈠ 豬排出的糞便什麼顏色最佳
豬排出的糞便最佳的糞便顏色應為黃褐色,成堆而鬆散。
豬排出的糞便顏色和形狀是最多變的,而且不同階段豬排出的糞的顏色會因飼料原料組成的變化而有所改變,有幾類飼料原料,對糞便顏色的影響顯著。一是青綠飼料,如草粉、胡蘿卜、打漿牧草等,豬食後糞便顏色呈深褐黃色,比較鬆散;一是血粉、血球蛋白或是高鐵的飼料,豬食後糞便褐黑色。而且每種變化都伴隨著一些信息,往往可以通過糞便顏色和形狀判斷出豬是否生病。
1.黃褐色:正常的糞便顏色,成堆而鬆散,這是膽汁顏色和未消化飼料經微生物發酵後的混合顏色。
2.黑色:保育階段,有的飼料里添加過量的硫酸銅,那糞便顏色會發黑,而且硬度增加。
3. 黃色:很稀,豬黃痢。黃痢的原因是大腸桿菌感染,仔豬黃痢發生在產後一周以內,因發病速度快,而且仔豬抵抗力差,往往來不及治療就死亡了。
4. 白色:豬白痢,仔豬白痢一般發生在一周以後,也是一種大腸桿菌感染引起的;但仔豬白痢發病時,仔豬已經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治療及時的話,傷亡並不大,但卻會大大增加員工工作量,影響正常飼養管理。
5. 黑而稀:豬痢疾,病原是豬痢疾密螺旋體,會損傷腸道而出血,豬糞的黑色是血經過消化後的顏色。
6. 血色:血痢,和豬痢疾的病原是一樣的,只是發病的階段和危害不同。血痢易發生在後備或成年豬,發病後血流速度快,往往會引起死亡。保育豬不易引起血痢。
7. 黃綠色:水樣,呈噴射狀。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任何豬都容易發生,損失最大的是哺乳仔豬。
8.糊樣或水樣:增生性腸炎的症狀是間隙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而呈糊樣或水樣,顏色較深,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豬增生性腸炎(PPE)是由一種被稱為細胞內羅松菌的細菌引起的豬的一種常見綜合征。發病部位是回腸,一般中大豬發病較多。
9.仔豬副傷寒,也會使糞便顏色不正常,發病年齡為斷奶仔豬,呈頑固性下痢,糞便水樣,可能是黃綠色、暗綠色、暗棕色,糞便中常混有血液壞死組織或纖維素絮片,惡臭。
㈡ 育肥豬拉黑稀怎麼辦,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每kg體重注射10mg枝原凈,每天注射2次,連續用葯2-3天,或每kg飲用水中添加60mg枝原凈飲水服用,連續服用5天。2、每500kg飼料中添加150g枝原凈,150g強力黴素,1000g四黃止痢顆粒拌料服用。3、每1000kg飼料中添加150g妙立素,1000g的替米考星拌料服用,若病豬採食量下降或明顯腹瀉,每kg體重肌肉注射0.05ml泰欣100,每天用葯一次,連續用葯3天。
一、育肥豬拉黑稀怎麼辦
育肥豬拉黑稀一般是豬增生性腸炎(豬回腸炎),治療方法如下:
1、每kg體重注射10mg的枝原凈,每天注射2次,連續用葯2-3天,或者是每kg飲用水中添加60mg枝原凈飲水服用,連續服用5天。
2、每500kg飼料中添加150g枝原凈,150g強力黴素,1000g四黃止痢顆粒拌料服用。
3、每1000kg飼料中添加150g妙立素和1000g的替米考星拌料服用,如果病豬採食量下降或出現明顯腹瀉的症狀,每kg體重肌肉注射0.05ml的泰欣100,每天用葯一次,連續用葯3天。
4、每kg體重肌肉注射20mg的氟苯尼考注射液和長效土黴素混合液,每2天用葯一次,連續用葯3次。
5、每50kg飼料中添加100g的20%替米考星預混劑以及100g的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拌料服用,連續飼喂7-10天(如果是預防,用量減半)。如果病情嚴重,可以根據說明書注射穿心蓮注射液以及痢菌凈。
二、育肥豬拉黑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育肥豬拉黑稀是因為患上了豬回腸炎。
2、豬回腸炎常見於6-9月齡的育肥豬,同時斷奶2月齡仔豬,種豬也可能被感染,其病原體為細胞內羅松菌。
3、急性型:主要表現為血色水樣下痢,病情持續時間較長時,排瀝青樣黑色糞便或血樣糞便並突然死亡。
4、慢性型:主要表現為食慾下降或廢絕,精神萎靡不振,昏睡。間歇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呈糊樣或水樣,顏色較深,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身形消瘦,弓背彎腰,部分病豬站立不穩,發育不良。如果病情持續較長,病豬皮膚蒼白。
5、亞臨床型: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部分病豬可以出現輕微下痢症狀。
㈢ 育肥豬拉醬色糞便怎麼回事
育肥豬拉醬色糞便的話,你先要看是否給它餵了什麼沒有,如酒沼給豬吃了就要拉那樣的糞便,要是正常餵食的話,還要看看豬兒有沒有不舒服,要是沒什麼就不要管它,實在不放心就去請個獸醫看一下
㈣ 豬正常的糞便是什麼樣的
黑色的小顆粒,新鮮的便便是濕潤的,但是輪廓清晰,看起來非常的成型。剛拉出來的便便踩上去會變成扁的,但不會變一灘稀泥樣的。稍微有點堅硬,但是質地很輕,拿在手裡幾乎感覺不到重量,放在水裡會飄在上面。
如果大便的形狀為塊狀或者泥狀,則說明身體出現了問題,因為大便的水分含量比較少,所以腸道就會出現問題,胃腸道蠕動功能減慢,進而導致各種炎症的發生。
(4)為什麼育肥豬糞便顏色不一樣擴展閱讀:
食物在胃和腸道內進行消化、主要是各種消化酶的作用。結腸不產生酶,只有細菌起消化作用。結腸內有多種細菌,大腸桿菌70%,厭氧桿菌20%,還有鏈球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乳桿菌、芽胞和酵母。
另有極少原生動物和螺旋體。腸細菌的重要作用是能產生生理需要的物質,如食物缺乏維生素時可在腸內合成維生素K、維生素B1、B2、維生素H、維生素B12、B6、蔚酸,葉酸和消旋泛酸。
也能產生吲哚、糞臭素、硫化氫使糞有臭味。如長期用抗生素則不易合成維生素而不能吸收,引起維生素缺乏症。食糜通過回盲瓣到盲腸每24小時約500~1000毫升。主要在右半結腸吸收,主要吸收水和鈉,每日能吸收460mmol(約10.6g)的鈉和350~2000毫升水。也吸收少量鉀、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膽酸和葯物。
㈤ 仔豬糞便正常顏色
仔豬,即小豬。也叫「仔豬」剛出生的小豬,一直長到30公斤左右的豬,都稱為仔豬。仔豬生長快,是因為物質代謝旺盛,特別是蛋白質代謝和鈣、磷代謝要比成年豬高多。所以,仔豬對營養物質的需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高,對營養不全的飼料反應特別敏感,因此,對仔豬必須保證各種營養物質的供應。苗豬初生時體重一般為1~1.5千克,經過2個月的飼養,體重可達15~20千克,增加10倍以上。
正常仔豬拉出來糞便是黃色灰黃色灰灰褐色不稀甚至條狀或小團干結都正常,新鮮的便便是濕潤的,但是輪廓清晰,看起來非常的成型。剛拉出來的便便踩上去會變成扁的,但不會變一灘稀泥樣的。稍微有點堅硬,但是質地很輕,拿在手裡幾乎感覺不到重量,放在水裡會飄在上面。
豬的糞便顏色會隨著飼料原料組成的變化而改變。有幾類飼料原料,對糞便顏色的影響顯著。一是青綠飼料,如草粉、胡蘿卜、打漿牧草等,豬食後糞便顏色呈深褐黃色,比較鬆散;一是血粉、血球蛋白或是高鐵的飼料,豬食後糞便褐黑色,深淺程度與飼料中血粉或鐵的含量高低有關;一是高銅,即飼料中加入200ppm以上的硫酸銅,豬食後排泄的糞便呈純黑色,比較緻密;一是加腐植酸鈉等添加劑,豬的糞便也呈黑色,但較飼喂高銅飼糧的豬的糞便顏色要淺。
㈥ 豬拉黃綠稀什麼原因
豬拉黃稀便可能是感染了黃痢或球蟲病所導致,黃痢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腸道傳染病,感染的豬其病症表現為排出黃色漿狀稀便、精神萎靡、消瘦、脫水等。對於黃痢可使用抗生素和磺胺葯物療法,用慶大黴素注射液對病豬肌肉注射,一次量每頭8萬單位,一天注射2次,連續注射3天即可。
黃痢的傳播速度極其迅速,一天內即可將整群豬都傳染上,病豬感染後其症狀表現為排出黃色漿狀稀便、內含凝乳塊並帶有腥臭味、病豬精神萎靡、消瘦、脫水、腹部皮膚變紫等,同時無嘔吐現象,體溫也正常。
養豬注意事項
用戶需要注意飼養密度和分群。養豬戶應該吧體重相近的豬放在一起養殖,將公豬和母豬分群飼養,將體質較弱的和有病的豬單獨飼養。在分群後,後面盡量不要重新分群,以免發生打鬥,影響到育肥豬的生長。在進行分群時要需要注意飼養密度之一因素,一般每個圈舍飼養10-12頭育肥豬為宜,每天育肥豬占據一平方米左右空間。
對於育肥豬而言,不管是公豬還是母豬,都是需要進行去勢的,也就是進行閹割,在育肥豬去勢後性發育會停止,這樣更方便管理,而且飼料的轉化率極高,生長速度更快,豬肉的品種也會更高,沒有那種腥臊味。所以凡是作為育肥的豬,在進行育肥前都是要進行去勢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仔豬黃痢、網路-豬球蟲病
㈦ 為什麼有些豬飼料豬吃的拉屎是黑的有的飼料豬吃的拉屎是黃色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0
㈧ 育肥豬拉灰綠色糞便是哪些病
豬瘟、豬流行性腹瀉、豬黃白痢等疾病引起。 2、消化不良,由於消化不充分,導致糞便呈現黃綠色,稀水狀。 3、氣候變化,尤其是秋冬季節突然降溫,豬肚子受涼容易拉綠糞。 4、飼料發霉變質、青飼料比例過大,也會導致豬拉綠糞。5、飢餓性糞便:由於喂養不足,糞便中主要成分是腸道分泌物,暗褐色或暗綠色大便次數較多,量少, 有粘液。
育肥豬指仔豬保育結束進入生長舍飼養,直至出欄這一階段,一般為16.5周(約70~180日齡)。
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