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為什麼有的顏色比較深
⑴ 羅非魚是鯽魚嗎,和鯽魚有什麼區別
羅非魚並不是鯽魚。從生物學的分類上來說,羅非魚屬於鱸形目麗魚科羅非魚屬,而鯽魚則鯉形目鯉科鯽屬,所以它們並不是同一種魚。它們也有一些更加具體的區別。比如,羅非魚的背鰭更長,尾巴更圓,魚鱗的顏色更淺。而鯽魚的背鰭較短,尾巴較尖,魚鱗的顏色更深。可以通過上述差別來區分這兩種魚。一、羅非魚是鯽魚嗎
羅非魚和鯽魚是分布在我國眾多魚類之中的兩種,都屬於生活在淡水之中的魚。一些人在遇到羅非魚或者鯽魚時可能覺得不太好區分它們,但其實它們並不是同一種魚,羅非魚並不是鯽魚,二者的差異其實還是比較大的。最重要的是,二者屬於不同類別之中的魚,這就決定了二者不是同種魚的屬性,因此在其它很多方面也是不同的,比如外觀、分布、口感等方面,從這些不同之處都可以將羅非魚和鯽魚區分開來。二、羅非魚和鯽魚有什麼區別
1、科屬區別:上文已經介紹過,羅非魚和鯽魚並不是同一種魚,二者是不同類的。羅非魚是鱸形目麗魚科羅非魚屬中的魚,鯽魚則是鯉形目鯉科鯽屬中的魚。可見,二者的目、科、屬都是不同的,類別的差異比較大,其它方面的差異同樣是比較大的。2、外觀區別:若是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羅非魚和鯽魚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比如二者的背鰭就是不同的,羅非魚的背鰭比較長,幾乎覆蓋了它們的背部,鯽魚的背鰭則比較短。再比如它們的尾巴也不同,羅非魚的尾巴圓圓的,鯽魚的尾巴則像一把剪刀。它們的魚鱗顏色也不太一樣,羅非魚的魚鱗顏色比較淺,鯽魚的魚鱗顏色則比較深,接近黑色。
3、分布水域區別:羅非魚和鯽魚雖然都在我國的淡水流域中有分布,但具體的分布水域是不同的。羅非魚主要生活在我國最偏南的一些省份,而鯽魚幾乎可以說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4、口感區別:羅非魚和鯽魚都是能夠作為食材的魚,但二者的口感不太一樣。相比之下,羅非魚的肉質比較細嫩,而且還有微微的甜味。
5、別稱區別:羅非魚和鯽魚有不同的別稱,羅非魚的別稱還有「福壽魚」、「金鳳魚」等,鯽魚的別稱還有「刀子魚」、「鯽瓜子」、「月鯽仔」等。
⑵ 羅非魚白色和黑色有什麼區別
顏色和大小不同。
1、顏色。羅非魚白色的顏色是白色,黑色的顏色是黑色。
2、大小。羅非魚白色的品種成年後可以長到16寸,而黑色卻只有12寸。
⑶ 羅非魚肉的顏色有一條是白色,倆條是淡黃色的,怎麼回事正常嗎
都是正常的顏色,放心吃好了。
⑷ 紅色的羅非魚和黑色有什麼差別
紅羅非魚與羅非魚主要的區別在於體型和體色,紅羅非魚是羅非魚中一雜交變異種,不同地區、不同品系其雜合性不同。紅羅非魚體色有粉紅、紅色、儒紅、橙紅、橘黃等;體型有尼羅羅非魚型、奧尼羅非魚型等。雖然生長快,個體大,但是生活習性與羅非魚是一樣的。紅羅非魚屬熱帶廣鹽性魚類,耐低氧,窒息點較低,對鹽度適應范圍廣。食性為雜食偏植物性,天然條件下以浮游植物為主,也攝食浮游動物、底棲附著藻類、寡毛類、有機碎片等。
紅羅非魚具體特性:
1、體色與生長:養殖過程中粉紅色生長最快,橘紅次之,橘黃最慢,這表明羅非魚的」生長雖與體色有關,但主要受到一些遺傳因素的影響。
2、體色與抗病力:在苗種培育過程中發現粉紅色成活率低,抗逆性稍差,橘紅次之,橘黃色生存力最強,在苗種越冬過程中尤其明顯。
3、體血與腹膜:體色粉紅、橘紅、橘紅間黑點的魚腹膜均為白色,橘黃色間黑斑魚腹膜黑色或間黑色。
⑸ 如何區分不同品種的羅非ɱ
尼羅羅非魚體形側扁,頭部平直或稍隆起,體被櫛鱗;口大唇厚,口裂在鼻孔與眼緣之間或延至眼緣;體色黃棕色,鰓蓋部有一黑色斑點,咽喉部白色;側線斷折,呈不連續2行。成魚身體兩側有與體軸垂直的黑帶9條,尾鰭上終生有明顯的垂直黑色條紋9~15條,末端圓鈍,不分叉。
背鰭、臀鰭也有呈斜向排列黑色條紋,背鰭邊緣成黑色。幼魚時背鰭有一個大而顯著的黑色斑點,以後逐漸消失。在非繁殖期時體色為黃棕色;在繁殖期時,雄魚的尾鰭、臀鰭及背鰭邊緣呈紅色,頭部和體側為淡紅色。體色能隨環境的改變而迅速變化。在白色或淺色的環境中,體色為灰白色;在黑色或深色環境中,體色變深。奧利亞羅非魚體形側扁,背部隆起,體被櫛鱗;吻圓鈍、突出;口小端位,口裂不達眼前緣;側線斷折,呈不連續2行。
體色藍灰色,鰓蓋後有一深藍色斑塊。咽喉部呈銀灰色。體側上鱗的色素較邊緣深,魚體兩側有垂直暗帶。成魚背部略帶藍黑色,腹部顏色較淡。背鰭邊緣紅色;胸鰭淡灰色透明;臀鰭深藍色;腹鰭深藍色,長有生殖突起。尾鰭上終生有藍綠色斑點,不形成明顯的縱向或橫向的暗帶條紋,其末端平截不分叉,呈現橙紅色。稚魚體表灰色帶有金屬光澤,體側有灰色垂直暗帶。幼魚背鰭硬棘有一大黑點,以後逐漸消失。體色會因環境的改變而迅速加深或變淡。奧尼羅非魚具有雙親形態的大部分特點。其形態較接近其母本尼羅羅非魚,體側扁,頭部平直或稍隆起。
體態較雙親豐滿肥厚。體形、尾柄短而高。體被櫛鱗,側線斷折,呈不連續2行。尾鰭末端呈鈍圓形;背鰭、臀鰭有黑白相間的斑紋。尾鰭上有類似尼羅羅非魚黑白相間的條紋。背鰭邊緣藍黑色,性成熟時尾鰭邊緣呈紅色。體側有不規則黑色條紋和斑點。體色呈淡藍色,背部較深,下側與腹部較淺。頭部較綠,鰓蓋後部有較明顯藍色斑塊。體色也會因環境的改變而迅速加深或變淡。
吉麗羅非魚外形介於新吉富羅非魚和薩羅羅非魚之間,體色較尼羅羅非魚淡,整體灰白色,背部橘黃色或金黃色,腹側珍珠藍,頭部和吻部比尼羅羅非魚略大,但明顯小於薩羅羅非魚,吻較鈍。身體兩側有不明顯的與體側垂直、相互平行的點狀條帶。尾鰭上沒有尼羅羅非魚那樣垂直、平行排列的條帶,成體頰部無顯著黑斑等。性成熟雄魚尾鰭及背部邊緣呈較明顯的婚姻色。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⑹ 羅非魚和花雕魚怎麼區分
羅非魚和花雕魚區別為:種屬不同、形態不同、分布不同。
一、種屬不同
1、羅非魚:羅非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輻鰭魚綱麗魚科。
2、花雕魚:花雕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慈鯛科。
二、形態不同
1、羅非魚:羅非魚背鰭具10餘條鰭棘,尾鰭平截或圓,體側及尾鰭上具多條縱;網列斑紋。
三、分布不同
1、羅非魚:羅非魚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海南等溫度較高的地區,以池塘精養為主。
2、花雕魚:花雕魚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以黃海、渤海較多。
⑺ 羅非魚什麼顏色才算好
紅羅非魚,體色純紅,體腔無黑膜,肉厚刺少,因攝食水中的綠藻而使其肉富含葉綠素,肉味既鮮嫩爽口,又可養顏潤膚,是一種觀賞、食補兼具的熱帶魚類。
1、體型、體色:紅羅非魚是羅非魚中一雜交變異種,不同地區、不同品系其雜 合性不同。體色有粉紅、紅色、儒紅、橙紅、橘黃等;體型有尼羅羅非魚型、 奧尼羅非魚型、莫三比克羅非魚型等。
2、生活習性:與其它羅非魚一樣,紅羅非魚屬熱帶廣鹽性魚類,耐低氧,窒息 點較低,對鹽度適應范圍廣,可在鹽度0-30‰生活,適溫范圍15-38」C,致 死溫度最低7」C,最高溫度42」C。食性為雜食偏植物性,天然條件下以浮游 植物為主,也攝食浮游動物、底棲附著藻類、寡毛類、有機碎片等。人工投 飼可直接攝食豆餅、花生講、黃村、米糠、玉米粉、魚粉、配合飼料等。
3、生長、生殖:紅羅非魚生長快,個體大,當年苗種可長150-750克。魚苗經 100-120天可達性成熟,性成熟個體因品系不同有所差異,如星洲紅魚和彩虹 織初次成熟個體300-400克,屬多次產卵類型,成魚每年產仔約300-2000尾。 幼魚用甲基宰丸酮誘導轉性可獲得95%以上的雄性率。
⑻ 羅非魚身上的條紋怎麼有時深有時淡
羅非魚的體色變深時一般是水溫差異造成.尾巴變紅是因為到了交配期.
⑼ 斑點羅非魚和羅非魚的區別
科屬和顏色區別。
1、科屬區別。斑點羅非魚又叫花斑魚是副麗魚屬,羅非魚則是羅非魚屬,不能混同。
2、顏色區別。花斑羅非魚其身體顏色是深褐色,而羅非魚是深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