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纖顏色這樣排序
㈠ 光纖線序:4芯、12芯、48芯、96芯、126芯都是按照什麼顏色排序的。
1、4芯的排序:藍、橙、綠、棕。
2、12芯的排序:藍、桔、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青綠。
3、一般48芯光纜,為四束管,每束管12芯光纖。
管別為藍,桔,綠,棕(或紅起綠止)。
纖芯顏色排序為:藍,桔,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青綠。
4、96芯一般有兩種排序方式
一種是每管8芯的,顏色依次為:藍、桔、綠、棕、灰、白、紅、黑;
第二種是每管12芯的,排序方式為:藍,桔,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青綠。
5、126的分管束色譜按12芯的藍,桔,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青綠分管。
拓展資料
辨別方法
1、顏色辨別
黃色的代表單模
橙色的代表多模
2、外套標識辨別
50/125, 62.5/125為多模,並且可能標有mm
9/125(g652)為單模,並且可能標有sm
3、光纖磨製端頭
在放大鏡下可辨別,多模呈同心圓
單模中間有一黑點
4、熔接機熔接時從屏上可辨別
多模纖中間沒白條
單模中間有一白條
同時,熔接機對多模光纜不做熔接損耗計算。再,單模與多模光纖熔接機不能熔接。
單模收發器可以用於多模光纜鏈路,但注意跳線要用多模的。
依據信號在光纖中傳輸的模式,主要分兩大類:單模和多模。模式通常是指光信號在光纖內的傳輸路徑,單模的傳輸路徑就是中心軸線;將光纖沿中軸線切出一個刨面,光信號在刨面上利用全反射進行傳輸。光纖可以擁有這種刨面無限多個,所以光信號的傳輸路徑就會有無限多條,即有無限多種模式,如此傳輸的光纖就被稱作多模光纖。
單模的纖芯尺寸一般是8~10um,在單模中信號沿直線進行傳播,也就是一種模式。多模的纖芯比較大,50um或是62.5um,可以同時進行多種模式的傳輸。
單模的傳輸帶寬高,傳輸距離遠,主要用於中長距離的信號傳輸系統,如光纖到戶、地鐵和道路等長距離網路。但是,因為單模的纖芯比較小,與發射機連接時需要精確對接,從而耦合到較高的光源。這使得單模光纖網路系統的其他配件價格升高,單模光發射機的價格比多模的就貴不少。使用單模連接器進行端接時,要注意精確對接,不然會產生數值較高的插入損耗,降低光纖傳輸性能。
而多模能主要用於滿足短距離網路的傳輸。事實上,多模光纖能夠支持萬兆乙太網550米內的垂直子系統布線和短距離建築群子系統布線,以及40G/100G網路150米內的數據中心布線。並且,多模光纖系統的光電轉換元件比單模更便宜,現場安裝和端接也更簡單。
㈡ 光纜熔接時,顏色的先後順序是
一般有兩種排序方式。
1.第一種是每管12芯的,松套管的顏色依次為:藍、桔、綠、棕、灰、白、紅、黑;
2.第二種是每管8芯的,松套管的排序方式為:藍、桔、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青綠。
光纜熔接時應該遵循的原則:
1.
芯數相同時,要同束管內的對應色光纖;
2.
芯數不同時,按順序先熔接大芯數再接小芯數,常見的光纜有層絞式、骨架式和中心管束式光纜。
3.
纖芯的顏色按順序分為蘭、桔、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青。
4.
多芯光纜把不同顏色的光纖放在同一管束中成為一組,這樣一根光纜內里可能有好幾個管束。
5.
正對光纜橫切面,把紅束管看作光纜的第一管束,順時針依次為綠、白1、白2、白3等。
參考資料
沈建華.光纖通信系統.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㈢ 光纜的纖芯顏色排列是怎麼排的! [
光纖溶接中色譜排列 在光纖溶接中色譜排列順須廣電系統順序如下:藍;橘;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本在光纜中束管排列順序如下:在光纜中多芯光纖時會分多束管保護,他的排列順序一般有綠色,紅色和白色束管順序為綠色束管為第一管緊挨綠色束管的白色束管委第二管:挨白色束管(第二管)的束管為第三管;<依序率推<br>紅色束管為最後一管 在光纜中多芯光纖時也會有獨束管然後用不同顏色絲繩加以捆綁來區分各束順序,色譜如下:藍;橘;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本;用藍絲繩捆綁地為第一束;橘色絲繩捆綁的為第二束;綠 以序類推 : 光纖不管在束管中,還是絲繩中他們的色譜排列都是按:藍;橘;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本;一管和一束都是最多12根。
㈣ 誰能告訴我12芯光纖的色標按順序來是怎樣排的 啊
國際布線標准色譜:
主色:白--紅--黑--黃--紫,副色:藍--橙--綠--棕--灰。
主副色按順序兩兩搭配既可,如:白藍 白橙 白綠 白棕 白灰 紅藍......以此類推。
25對色標排列:
白蘭、白橙、白綠、白棕、白灰、紅蘭、紅橙、紅綠、紅棕、紅灰、黑蘭、黑橙、黑綠、黑棕、黑灰、黃蘭、黃橙、黃綠、黃棕、黃灰、紫蘭、紫橙、紫綠、紫棕、紫灰。
(4)為什麼光纖顏色這樣排序擴展閱讀:
不同製造商的光纜以不同的方式表示。一般原理是:從光纜的末端開始(光纜的芯結構按順時針方向排列),順時針方向以紅色或綠色光束管開頭:紅色,綠色,白色和白色......為第1、2、3......束管。
一些操作員習慣於將紅色管用作第一個管,將綠色管用作最後一個管,即紅色頭和綠色尾巴,每一束管內按藍、橙、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淺藍依次為第1、2......12芯。
目前,有更好使用的光纜製造商,管的顏色以全色排列:藍色,橙色,綠色,棕色和灰色......為第1、2、3......束管,束管內同上。
電纜分為AB線,A為白色,紅色,黑色,黃色,紫色,B為藍色,橙色,綠色,棕色和灰色,可以循環為25對線。
㈤ 光纖顏色怎麼分
是的,光纖跳線行業中基本是按這樣的顏色來區分的.
不止是勝為光纖跳線,所有的光纖跳線大都是這樣來區分的,單模用黃色表示,多模用橙色表示,萬兆光纖用藍色表示.單模傳輸一種模式,傳輸距離遠;多模可以傳輸上百種模式,傳輸距離近,萬兆光纖可以在400_600米的距離內傳輸10g-40g的帶寬.
㈥ 現在12芯、8芯、6芯、4芯的光纖顏色是怎麼排的
看是中心束管式光纜還是層絞式光纜。中心束管式光纜按光纖顏色排序:藍、橙、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青層絞式光纜有兩種排序方式,一種是與光纖顏色排序一樣的,另一種是只有頭尾束管有顏色,其它的束管是無色的。後一種排序方法:先找出束管的次序(紅頭綠尾),中間的束管按層絞時打開的次序排;然後束管內的光纖也按中心束管式的排序方式。
中心束管式排序方式如下:
12芯——藍、橙、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青。
8芯——橙、綠、棕、灰、白、紅、黑、黃。
6芯——藍、橙、綠、棕、灰、白。(橙、綠、棕、灰、白、紅)
4芯——藍、橙、綠、棕。(綠、白、紅、黃)
(6)為什麼光纖顏色這樣排序擴展閱讀:
造成光纖衰減的主要因素有:本徵,彎曲,擠壓,雜質,不均勻和對接等。
本徵:是光纖的固有損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彎曲:光纖彎曲時部分光纖內的光會因散射而損失掉,造成的損耗。
擠壓:光纖受到擠壓時產生微小的彎曲而造成的損耗。
雜質:光纖內雜質吸收和散射在光纖中傳播的光,造成的損失。
不均勻:光纖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勻造成的損耗。
對接:光纖對接時產生的損耗,如:不同軸(單模光纖同軸度要求小於0.8μm),端面與軸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對接心徑不匹配和熔接質量差等。
人為衰減:在實際的工作中,有時也有必要進行人為的光纖衰減,如用於光通信系統當中的調試光功率性能、調試光纖儀表的定標校正,光纖信號衰減的光纖衰減器。
資料來源:光纖 網路
㈦ 光纜到底有幾芯,顏色順序是什麼
纖芯的顏色按順序分為本、橙、綠、棕、灰、白、黑、紅、黃、紫、粉紅、青綠,這稱為纖芯顏色的全色譜,有些光纜廠家用「藍」替換色譜中的某顏色。
超過12芯的多芯光纜一般把不同顏色的光纖放在同一束管中成為一組,這樣一根多芯光纜里就可能有好幾個束管。正對光纜橫截面,把紅束管看作光纜的第一束管,順時針依次為白一、白二、白三……最後一根是綠束管。
㈧ 光纜熔纖十二種顏色順序是什麼
在光纖溶接中色譜排列順須廣電系統順序如下: 藍;橘;綠;棕; 灰;白;紅;黑; 黃;紫;粉;青; 48光芯的按照這個順序。
光導纖維是一種傳輸光束的細微而柔韌的媒質。光導纖維電纜由一捆纖維組成,簡稱為光纜。光纜是數據傳輸中最有效的一種傳輸介質.
光纖的類型由模材料(玻璃或塑料纖維)及芯和外層尺寸決定,芯的尺寸大小決定光的傳輸質量。常用的光纖纜有:
·8.3μm 芯、125μm 外層、單模。
·62.5μm 芯、125μm外層、多模。
·50μm 芯、125μm外層、 多模。
·100μm 芯、140μm外層、多模。
光纜的種類分: 單芯互聯光纜、雙芯互聯光纜、分布式光纜、分散式光纜、室外光纜。
分布式光纜分多單元分散型12芯光纜和多單元分散型24~72芯兩種。
分散式室外光纜有4芯、6芯、8芯、12芯,又分鎧裝和全絕緣型光纜有4芯、6芯、8芯、12芯。
室外光纜24~144芯光纜分全絕緣和鎧裝,規格有24、36、48、60、72、96、144芯7種。
室內/室外光纜有4芯、6芯、8芯、12芯、24芯、32芯。
㈨ 你好!請問光纖顏色順序的作用是什麼謝謝你!
光纖熔接順序規范次序:(藍、桔、綠、棕、灰、白、紅、黑、黃、紫、淺粉、淺藍)依次熔接。
一般的光纜熔接步驟:
1、剝纜:在剝光纜時,先將光纜兩端捋直,一般在光纜端80cm——100cm處使用美工刀剝除光纜保護層,去除無芯帶組,留10cm的加強芯用於固定光纜。
4、盤纖:根據纖盤的規格,將熔好的纖芯規范擺放在纖盤中並固定,纖芯的擺放弧度要保證是光纜直徑的十五倍以上,以避免纖芯損壞。
(9)為什麼光纖顏色這樣排序擴展閱讀:
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不至於斷裂。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將光脈沖傳送至光纖,光纖的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沖。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光在光導纖維的傳導損耗比電在電線傳導的損耗低得多,光纖被用作長距離的信息傳遞。
通常光纖與光纜兩個名詞會被混淆。多數光纖在使用前必須由幾層保護結構包覆,包覆後的纜線即被稱為光纜。光纖外層的保護層和絕緣層可防止周圍環境對光纖的傷害,如水、火、電擊等。光纜分為:纜皮、芳綸絲、緩沖層和光纖。光纖和同軸電纜相似,只是沒有網狀屏蔽層。中心是光傳播的玻璃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光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