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畫的龍沒眼睛
① 張僧繇一開始為什麼沒有給龍畫上眼睛
張僧繇他的畫活靈活現,畫的東西跟真的一模一樣。甚至有人說他畫的動物真的能活起來。有一次,他到一個地方去游覽,他興趣來了,就在金陵安樂寺廟的牆壁上面畫了四條龍,可是沒有畫眼睛。有人就問他:「你為什麼不畫龍的眼睛呢?」。他回答說:「眼睛是龍的精髓,只要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來,認為他是個瘋子。沒想到他提起畫筆,運足了氣力,剛給兩條龍點上眼睛,立刻烏雲滾滾而來,突然電閃雷鳴,兩條蛟龍騰空而起,人們驚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 於是後來「畫龍點睛」這個成語用來比喻講話或寫文章畫畫時,一兩句關鍵的話(畫)會使它們立刻生動起來
② 《畫龍點睛》作者開始為什麼沒有給龍畫上眼晴後來為什麼又畫上了
沒有畫眼睛是因為點上眼睛龍就會飛走。後來畫眼睛是因為別人不相信,所以他把眼睛添上了。結果龍真的飛走了。
③ 為什麼大畫家張僧繇畫龍的時候從來不畫眼睛
寫文章或說話時,在關鍵處用一句或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傳神,我們通常把這種做法稱作畫龍點睛。這個成語源自於大畫家張僧繇畫龍不畫眼睛的故事。
總結:東晉的顧愷之是與張僧繇齊名的大畫家,人稱「才絕、畫絕、痴絕」,關於他也有一則寺廟作畫的逸事。
南京瓦棺寺剛剛落成時,寺中和尚請人們施捨捐助,顧愷之在捐款簿上寫下「百萬」二字。和尚們都不敢相信,但還是按照顧愷之的要求,給他一面空白牆壁作畫。
顧愷之畫了一幅維摩詰圖,並宣稱要當眾點上眼珠,第一天看畫的人每人要捐十萬錢,第二天要捐五萬錢,之後隨意。據說壁畫展出時,光照一寺,顧愷之給圖上人點上眼珠後,人物彷彿活了一樣。人們驚訝贊嘆不已,紛紛慷慨解囊,幾天的時間里,捐贈的錢就已超過百萬。
④ 為什麼畫龍不要點睛
因為故事典故畫上龍眼之後就會飛走。
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於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
譯文: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牆壁上畫了四條龍,但沒有畫眼睛,他常常說:「點了眼睛龍就飛走了。」人們都認為很荒唐,(張)就點了其中一條龍的眼睛。一會兒,雷電打破牆壁,龍乘雲飛上了天,沒有被點上眼睛的龍都在。
(4)為什麼畫的龍沒眼睛擴展閱讀:
畫龍點睛故事的主角是張僧繇,吳(蘇州)人。
梁天監中為武陵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苦學成才,長於寫真,知名畫家,擅長畫佛像、龍、鷹,多作卷軸畫和壁畫。成語「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於有關他的傳說。
記載其在金陵一乘寺用講求明暗、烘托的「退暈法」畫「凸凹花」,有立體感,可知已接受了外來的繪畫技法。文獻里說他作畫,「筆才一二、像已應焉」,很象現代的速寫,被稱為「疏體」。
今有唐人梁令瓚臨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傳世,現已流往日本,但這幅畫的用筆和記載並不相同。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唐朝畫家閻立本和吳道子都遠師於他。此外,張僧繇還善於雕塑,有「張家樣」之稱。
張僧繇一生苦學,「手不釋筆,俾夜作晝,未欒倦怠,數紀之內,無須臾之閑。」
⑤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
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⑥ 同時畫上兩條龍,一條有眼睛,一條沒眼睛,對比一下,它們有什麼區別
這說明兩條龍眼睛是有明顯區別的,一個能夠看見東西一個是瞎子。
⑦ 為什麼「畫龍」最後才「點睛」
傳說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畫家叫做張僧繇,他在一座寺廟的牆壁上畫了四條小白龍,搖頭擺尾,栩栩如生。可畫家沒有立即給龍點上眼睛,因為傳說點上眼睛後龍便會飛騰而去。
人們按捺不住好奇之心,一再要求畫家畫上眼睛,張僧繇就為其中兩條龍點上眼睛,頓時雷電交加,兩條點過眼睛的小白龍騰空飛去。這便是「畫龍點睛」的來歷。雖然只是傳說故事,但誇張的情節背後總有一些道理。
總結:陳容的九龍圖局部現收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