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離子為什麼會出現顏色
① 離子在水溶液中為什麼有不同的顏色
因為各種離子有其不同的吸收波長。如2價銅,吸收波長大概就在黃光的范圍內。換句話說,就是通過溶液的自然光中,黃光全被吸收了,因此放出了黃色光的互補色——藍色光。
其他均依次道理。
② 為什麼大多數過渡元素的配離子是有色的,而大多數Zn(Ⅱ)的配離子為無色的
因為大多數過渡元素的d軌道是不滿的,在配離子的作用下d軌道分裂,電子發生d-d軌道遷躍,吸收一部分波長的光作為遷躍時的能量,所以有顏色。Zn(Ⅱ)的d軌道是滿的,不會發生d-d軌道遷躍,也就沒有顏色。
③ 離子的顏色是怎麼來的
可能是電子躍遷產生的吧。電子躍遷會產生一定頻率的光,頻率達到可見光頻率就有顏色了。
後來查了一下,這是別人的滿意答案:http://..com/question/31206538.html
④ 離子顏色與什麼有關
離子往往沒有顏色,水合離子才有顏色。此時離子已經是配合物,用晶體場理論來講,金屬離子的d軌道能量發生變化,電子在不同能量的軌道內躍遷吸收能量導致了配合離子有顏色。所以離子顏色與離子種類、離子所在環境有關。
⑤ 離子為什麼會帶顏色
當人們來到化學實驗室的時候,常常會被五顏六色的化學試劑所吸引。硫酸銅溶液發出了漂亮的藍色,重鉻酸鉀溶液就像熟透了的桔子一樣橙紅,高錳酸鉀溶液顯深深的紫色,二氧化鈷溶液的粉色卻十分清淡,三價鐵鹽總是一幅黃褐色的面孔……真是五彩繽紛,光彩奪目。
這些離子的顏色是怎樣產生的呢?
離子是否能顯色,跟它能否吸收可見光有關,而能否吸收可見光,則取決於離子的電子層結構。如果核外的電子亞層都處於充滿狀態,即沒有未配對電子時,結構比較穩定,不易接受光能的激發,不易吸收可見光,是無色的。上面提到的那些過渡金屬離子的電層結構,卻不那麼穩定,一般都含有一個未充滿的d亞層,有數目不等的未配對的電子。這些不穩定的電子易受光的激發,而發生躍遷,也就是吸收和反射某些波長的可見光,顯示了不同的顏色。
其中,離子的顏色變化多端,與不同負離子結合時顯出不同的顏色,如溶液中Mn2+為淺粉色,但Mn(OH)2呈白色,FeO和FeS則呈黑色。這里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負離子的半徑愈大,外圍電子愈鬆弛,形成的化合物或原子團顏色就愈深。
除了負離子可以影響過渡金屬離子的顯色,水分子也有一定的影響。硫酸銅的晶體或溶液顯漂亮的藍色,可是,當我們把藍色的硫酸銅晶體放在試管里加熱時,那漂亮的藍色會逐漸消失,同時,產生的水汽遇冷變成液態便從試管口滴了下來,就像是為失去漂亮的顏色而流下的淚水。此時,試管里留下來的只是白色粉末。
不僅水分子的存在會影響顏色的顯示,水分子數目的多少也有顯著的作用。例如,氯化鈷結晶體,在常溫下是CoCl2.6H2O,呈粉紅色;加熱至52℃以上失水,就成為紫紅色的CoCl2·2H2O。繼續加熱到90℃,變為藍紫色的CoCl2·H2O,再加熱會全部失水,而成為藍色的CoCl2。
⑥ 為什麼大多數過渡元素的配離子是有色的
為何大多數過渡元素的配離子是有色的,而Zn(Ⅱ)的配離子大多無色?
答:
根據晶體場理論,中心離子的構型為d1~d9時,由於d軌道沒有充滿,電子可以吸收光能在dε和dγ軌道之間發生躍遷(d-d躍遷),所吸收的能量與可見光相對應,從而顯示出所吸收光顏色的補色,中心離子具有d0和d10結構時.因d軌道全空或全滿,不會產生d-d躍遷,配合物元色,而Zn2+的電子構型正是d10結構,故配離子是無色。
⑦ 離子為什麼出現顏色
離子電子運動的結果,電子的激發與退激是要吸收或釋放能量的,而這些能量基本上都是以光子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同軌道之間的躍遷,需要的能量不同,光子頻率也不同,顏色自然也各有不同。
硫酸銅固體粉末中,Cu離子沒有電離,在溶液中Cu離子電離出來之後外層電子激發退激發(就像溶解與結晶一樣,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中吸收黃光,故銅離子顯蘭色;當然,這和陰離子還有關系,因為畢竟在溶液中與陽離子電性相異互相吸引從而導致相互影響,所以一般氯化銅溶液是綠色的,而硫酸銅是蘭色的。
亞鐵離子和鐵離子顏色不一樣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外層軌道電子排布不一樣,所以躍遷電子激發和退激發所需要的能量也不一樣,光子波長也不一樣,所以顏色就不一樣了。
⑧ 為什麼某些離子會顯顏色
離子是否能顯色,跟它能否吸收可見光有關,而能否吸收可見光,則取決於離子的電子層結構。如果核外的電子亞層都處於充滿狀態,即沒有未配對電子時,結構比較穩定,不易接受光能的激發,不易吸收可見光,是無色的。上面提到的那些過渡金屬離子的電層結構,卻不那麼穩定,一般都含有一個未充滿的d亞層,有數目不等的未配對的電子。這些不穩定的電子易受光的激發,而發生躍遷,也就是吸收和反射某些波長的可見光,顯示了不同的顏色。
其中,離子的顏色變化多端,與不同負離子結合時顯出不同的顏色,如溶液中Mn2+為淺粉色,但Mn(OH)2呈白色,FeO和FeS則呈黑色。這里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負離子的半徑愈大,外圍電子愈鬆弛,形成的化合物或原子團顏色就愈深。
除了負離子可以影響過渡金屬離子的顯色,水分子也有一定的影響。硫酸銅的晶體或溶液顯漂亮的藍色,可是,當我們把藍色的硫酸銅晶體放在試管里加熱時,那漂亮的藍色會逐漸消失,同時,產生的水汽遇冷變成液態便從試管口滴了下來,就像是為失去漂亮的顏色而流下的淚水。此時,試管里留下來的只是白色粉末。
不僅水分子的存在會影響顏色的顯示,水分子數目的多少也有顯著的作用。例如,氯化鈷結晶體,在常溫下是CoCl2.6H2O,呈粉紅色;加熱至52℃以上失水,就成為紫紅色的CoCl2·2H2O。繼續加熱到90℃,變為藍紫色的CoCl2·H2O,再加熱會全部失水,而成為藍色的CoCl2。
⑨ 配合物為什麼具有豐富的顏色變化
過渡元素配合物大都有顏色。配合物的顏色是由於過渡金屬離子d軌道未充滿電子(d1-9),在配位體場的作用下,分裂後的5個d軌道上的電子就躍遷到能量空的d軌道,這種d-d躍遷的電子選擇性的吸收可見光區內一定波長(其d-d躍遷能量一般在1.99×10-19~5.96×1019J或波數為10000~30000Cm-1)顯示特徵光譜,而呈現顏色。但這種顏色與d-d躍遷後的分裂能△大小有關。一般產生較大分裂能的配位體形成的配合物,顏色較深。其變化規律是:(1) 同一金屬離子與不同配位體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不同的顏色。配位體場強越強(I-<Br-<Cl-<F-<H2O<C2O42-<NH3<NO2<CN-),分裂能△越大,d-d躍遷吸收譜帶依次向短波方向移動,使配合物顏色依次加深。如CuCl42-(綠)、Cu(H2O)42+(藍)、Cu(NH3)42-(深藍)(2) 同種配位體的同一金屬元素的配合物,隨中心離子氧化態升高,分裂能△增大,顏色加深。如過渡元素的三價離子水溶液比二價離子水溶液顏色深,鐵(Ⅲ)水溶液一般為紅棕色,鐵(Ⅱ)一般為淺綠色。(3) 同族過渡元素的同配位體、同價態配合物的分裂能隨周期數增大而增大,所以從上到下顏色加深。當分裂能太大,使物質的最大吸收峰在紫外光區,物質呈現無色。 對於配位體相同而中心離子不同的配合物,中心離子的氧化性越強,荷移躍遷能越小,配合物吸收移向較長波區,顏色加深;對於相同金屬離子而配位體不同的配合物,配位體越易被氧化,躍遷能越小,吸收移向長波區方向,顏色加深;對於配合物的中心元素和配位體相同時,中心元素的氧化態越高,d軌道的能量越低,吸收移向較長波區,顏色加深。 說明:上邊是查來的資料
⑩ 為什麼化學中的像銅離子,鐵離子等會有顏色呢
那叫焰色反應,但為什麼會有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