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的豆包為什麼顏色不黃
1. 粘玉米面作的豆包為什麼是黑咖啡色
可能是發酵的時候,產生了雜菌導致色澤變了
2. 粘豆包為什麼有黃的白的
粘豆包有黃的白的是因為有的用大黃米包的有的用江米包的所以顏色不同,粘豆包,又稱豆包,東北特色食品,在東北地區,粘豆包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屬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
粘豆包適合在冬季,零攝氏度以下,乾燥的環境中保存,在常溫下也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但一般不能在20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保存超過半個月,一般東北人都會吃到來年開春,之後豆包就容易發霉變質。
粘豆包文化
粘豆包因其易於儲藏,食材易得而得到農村人的喜愛,並成為一些地區的傳統食物,由於中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米白面的食材的日益豐富,這種傳統主食也面臨不斷減少的趨勢,傳統製作工藝也逐漸成為少數人會的一本手藝,而這種主食主要是農村的,遼寧朝陽地區因氣候四季分明。
食材即為當地的糧食作物,農村人口較多,大多家庭還保持著傳統的製作工藝,因其味道品質與製作人的技藝要求較高,不同的人做出的粘豆包也會有所不同,每當蒸豆包時,互贈豆包已成為當地人的一種習俗,品味其口感,藉此也向好的工藝人學習探討製作工藝,以提高自己的手藝。
3. 怎麼我做的豆沙包又黃又扁
1.將酵母粉用少量溫牛奶調勻
2.將牛奶分次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打至雪花狀
3.揉成光滑的面團
4.溫暖處靜置,這是第一次發酵40分鍾,至2~3倍大
5.發酵好的面團,抓中中間拉出即可見大小勻稱、有韌性的蜂窩狀組織
6.排氣後,揉圓。准備好豆沙
7.將面團分割成大小一樣的小面團
8.包入圓形的小豆沙團
9.團圓
10.封口捏緊,並朝下放置
11.靜置,這是二次發酵15分鍾,至面團1.5~2倍大
12.冷水上鍋,中火蒸制15分鍾~18分鍾,(視面團大小)。關火後燜3~5分鍾即可開蓋
這是我自己做的方法 你可以試試 每次都做的挺好的
4. 為什麼豆沙包的餡是黑色的,不是紅豆做的嗎為什麼啊嗚嗚沒人幫我解答
紅豆皮是紅色的,經過高溫蒸煮紅豆皮其細胞會吸水漲破,紅豆皮細胞裡面含有的色素就會流出。煮紅豆時水呈現紅色,煮的時間越長顏色越深,紅豆就會看起來像黑色,這主要是因為紅豆所含的植物色素產生變化而形成的,如果是看起來鮮紅的豆沙包餡,那可能是加了紅色素的。
5. 豆包蒸完變紅是怎麼回事還能吃嗎米面都是正常顏色,蒸完就變鐵銹紅色了!
可以吃的。
是因為泡米天數多了溫度有點熱了,或是面發酵前熱著了。東北滿族特色食品。滿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
1、五克酵母溫水化開,放涼後,放在一旁備用。
(5)自己做的豆包為什麼顏色不黃擴展閱讀:
(1)蒸饅頭時,如果面似發非發,可在面團中間挖個小坑,倒進兩小杯白酒,停10分鍾後,面就發開了。
(2)發面時如果沒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麵粉加蜂蜜15-20克。面團揉軟後,蓋濕布4-6小時即可發起。蜂蜜發面蒸出的饅頭松軟清香,入口回甜。
(3)冬天室內溫度低,發面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發酵時在面里放點白糖,就可以縮短發面的時間。
(4)在發酵的面團里,人們常要放入適量鹼來除去酸味。檢查施鹼量是否適中,可將面團用刀切一塊,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則說明用鹼量適宜。
(5)蒸出的饅頭,如因鹼放多了變黃,且鹼味難聞,可在蒸過饅頭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過的饅頭再放入鍋中蒸10-15分鍾,饅頭即可變白,且無鹼味。
(6)蒸饅頭時,在麵粉里放一點鹽水,可以促使發酵,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宣。
6. 為什麼自己在家做粘黃米豆包不是很黃
大黃米的就是這樣,那是黃米的小皮,不影響食用的,如果沒有,就一定是玉米面或其它不知道名字的東西,加工的,吃大黃米的才是最正宗的,福品鄉情 豆包真的好吃。
粘豆包,又稱黃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種源於滿族的豆沙包類食物。滿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目前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屬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粘豆包不但營養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傳承,是粗糧細作的先河。
總結:
1、黃米面和之前要用開水燙,如果摻玉米面,就先把玉米面用滾開的水燙熟,再趁熱倒入黃米面。
2、和好的黃米面一定要讓它發酵,發酵好的黃米面吃起來口感更軟糯。
3、發酵好的黃米面最好要用拳頭多揉捶幾分鍾,讓麵粉的組織更緊密,這也是粘豆包勁道好吃關鍵的一步。
4、擺入蒸屜時如果沒用玉米皮墊在下面,最好中間隔開一定距離,防止豆包熟後粘在一起。
5、水開後再放入蒸鍋,目的是防止豆包變形。
7. 粘豆包蒸熟了怎麼變成了鐵銹紅的顏色了
因為是泡米天數多了溫度有點熱了,或是面發酵前熱著了。東北滿族特色食品。滿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
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屬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粘豆包不但營養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傳承,是粗糧細作的先河。
1、五克酵母溫水化開,放涼後,放在一旁備用。
(7)自己做的豆包為什麼顏色不黃擴展閱讀:
粘豆包因其易於儲藏,食材易得而得到農村人的喜愛,並成為一些地區的傳統食物,由於中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米,白面的食材的日益豐富,這種傳統主食也面臨不斷減少的趨勢。
傳統製作工藝也逐漸成為少數人會的一本手藝,而這種主食主要是農村的,遼寧朝陽地區因氣候四季分明,食材即為當地的糧食作物,農村人口較多,大多家庭還保持著傳統的製作工藝,因其味道品質與製作人的技藝要求較高,不同的人作出的粘豆包也會有所不同,每當蒸豆包時
互贈豆包已成為當地人的一種習俗,品味其口感,藉此也向好的工藝人學習探討製作工藝,以提高自己的手藝。同時也是贈送遠方親友的理想食物,許多從農村邁入城市的人在內心都表現出對那種傳統食物的一種特殊的懷念,忘不了這種家鄉的味道。
8. 粘大米做豆包為什麼變色了
第一步:淘米、磨粉、和面。當年新打的黃米淘凈沙子,(以前在小碾坊去殼的米都會有沙子,所以煮飯前要用簸箕篩出沙粒和雜質,如今技術進步,經過去雜質、拋光、裝袋的大米都很乾凈。)倒進大盆里溫水泡一天一夜,晾半干,石磨碾碎,摻些高粱米面、江米面,冷水和好面團發酵一夜。摻混非糯性材料,豆包不會太黏,成型不塌。第二步:烀豆餡。泡了一夜的紅小豆或紅芸豆扔進大鍋里,放白糖一塊煮。豆子烀 (hū) 熟不破皮,搗爛,這個過程是不斷火的,所以一定要看著火,火大會干會糊,火小太稀,程度求一個剛剛好,需要耐心和經驗。豆餡做好,捏成一個個蛋黃大小的團兒放在室外凍一夜。據過來人講,50斤米配12斤紅芸豆,加水使面發酵豆煮熟,能包近100斤粘豆包,1000多個。